西北茶马古道刍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485
颗粒名称: 西北茶马古道刍议
分类号: K928.6
页数: 8
页码: 152-159
摘要: 本文记述了西北茶马古道刍议的具体情况,内容主要介绍了过境双龙寨的商旅曾经支撑起一方的繁荣、祁山—嘉陵道与西北茶马古道、秦陇茶马古道的历史地位等。
关键词: 茶马古道 丝绸之路 刍议

内容

一、过境双龙寨的商旅曾经支撑起一方的繁荣
  晚清至民国时期,西和县城北约十里的双龙寨(见图1)曾经十分繁华。那时双龙寨共计有四十五家店铺,部分如下:既可住人也可以喂牲口的脚骡店8户,只住人的单人店10户,经销各类生活用品的杂货铺10户,染坊2户,药店1户,给马打马掌、钉马掌的铁匠铺1户,豆腐坊、醋坊、
  油坊和油馍铺各1户,鸦片秘密销售点1个。这其中属双龙客栈规模最大。双龙客栈是西和上寨子人李德茂兄弟开的老字号,店址
  在今天西峪镇上寨子上大路的下店里。双龙客栈在清末民初是商旅途中的马帮和背脚子歇息和补充给养的一个重要站点。还有很大一部分流动商贩,有卖烧鸡、油馍、豌豆、旱烟、草鞋的,也有给人理发、修脸的。而烧鸡这类相对较贵的食物只有马帮和脚户的老板们才能买得起。
  另外,在上大路的集市向县城方向有买卖粮食的集市和打短工的人力市场;下大路的下城背后道路口以下是蔬菜市场和柴草市场。②骡马店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又叫过载栈、行栈;唐时叫邸店,是集客栈、货栈、中间商于一体的商业贸易组织,是由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催生的一个特定机构,可以为买卖双方的物资整合提供较为便捷的交易渠道。同时,又通过这一中介为交易各方建立起了良好稳定的商业往来关系。骡马店往往有一个大院落,养着不少驴马,代客运货。资本比较丰厚的骡马店也代客买卖运到的货物。
  骡马店的主要功能有二:①接待南来北往的客商和脚户,为他们安排人畜的住食;②代客买卖,收取佣金,在传统中国社会能体现区域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和水平。服务领域包括住宿,组织买卖双方进行交易,接受代买、代卖或代运业务,也有很少的一部分是同时兼营自营业务,是区域商品交易的媒介,所以明代以后甚至通称牙行,曾在中国商业舞台上发挥过重要作用。①
  当然,由于资本的丰厚程度不同,各骡马店的主营业务也呈现出一些不同特点,也就是说,他们的经营各有侧重。一般情形下,资金较多的骡马店主要经营批发和向周边地区拓展商贸业务活动,且往往消息灵通,熟悉市面,了解商品的购销情形,知道哪些商品可能脱销,哪些商品可能滞销,在周边地区有很大的活动能力,同外地的盐商、布商、棉商、烟商等都有来往。骡马店的老板也往往知道什么地方产什么东西,产多少东西;还知道什么人要卖什么东西,要多少东西;甚至知道哪个地方的货物便宜,哪个地方的货价昂贵,所以他们可以用较少的资本做较大的生意。资金较少的骡马店与外界的商业往来较少,经营形式也较为单一,他们一方面在外面跑生意,另一方面靠卖饭增添用度。而规模更小一些的骡马店,因为资本薄弱,其经营形式就只能是出力多而盈利薄的饭店。这些以卖饭为生的骡马店,兼有半农半商的性质,往往是按季节开设的。
  为安全起见,马帮和背脚子(见图2)出门在外,说话有自己的帮话(行业术语),有自己的帮规,也有相对固定的吃饭和休息站点。而过境西和县城的马帮和背脚子吃饭和休息的站点,基本上固定在今天的西和县西峪镇上寨子的双龙客栈。
  马帮驮运货物,每天行走约六十里,效率较高,但出行要有比较雄厚的资金,包括采购大宗货物的货款、牲口草料钱以及雇佣脚户的佣金。因此,马帮多为实力雄厚的商家雇佣;背脚子是苦力,大都是被资本较少的商家雇佣,但背脚子也是有组织、有帮规的,他们每天行走三十里左右的路程,上路前和购货后要由东家招待,吃喝一顿。
  对这些流动性很大的马帮和背脚子,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地方政府主要采用收税的手段进行管理。地方政府雇佣计税员在脚骡店里收税,每天晚上要清点住店的背脚子和牲口数量,根据背脚子和牲口数量的多少计税,又从税收收入中抽取很低廉的费用作为计税员的劳务报酬。一些外来客商就和熟悉的骡马店店主通谋,逃避税费。而骡马店为了拉拢客商,拓展业务,也总是愿意给客商一些方便,迅速成交货物并迅速离去,使税局不能发现,以图全部逃税。①
  另外,骡马店内有一定的行市,往往每日要挂招牌。货物一经卖出,骡马店就要收取斗捐,即手续费。如果卖出的是粮食和食盐,每斗分别收取粮食和盐三合,就是值百抽三。其他商品则按价收款,一般是值百抽二。
  但即便如此,脚骡店因住店背脚子多,过境的马帮多,客人要吃饭休息,骡马要吃草料,生意仍很红火。不仅客栈赚了个盆满钵满,还带动了一系列为马帮和背脚子服务的行业的发展,活跃了地方经济。
  当然,为了自身的商业利益,骡马店有时也会采取撒合子的办法,低价收买,高价卖出,以此剥削外来客商。撒合子就是在用斗过粮或盐时,故意往斗外撒粮食或盐巴;撒在斗外的粮食或盐巴归商人,撒多少完全由商人自己掌控,因此,骡马店得到的收入一般比斗捐要多。除此之外,客商住宿还要交伙食费用,牲口则要交草料钱。
  骡马店在兼顾买卖双方利益的前提下,从实际情况出发,首先对卖方负责,因为他吃了一次亏,下次就不来了,这就断了货源。为此,在某种货物滞销,一时卖不出去,而卖主又急于要走的情况下,店家就按市价把货买下来,或答应代销,这就赢得了客商的信赖。
  为了笼络客商,招揽生意,骡马店店家往往会走出一二里外接客,客商一进店,立即帮助他们卸驮子、喂牲口;为了让客商休息好,第二天好走远路,冬天总是把炕烧得暖暖和和的,有时还把自己的热炕让给客商睡。此外,他们还廉价供给客商牲畜草料,足秤足斗,从不缺斤短两,也绝不卖坏草坏料。有时客商自带草料和食物借宿,他们也从不拒绝其入住客栈。而且当客商在路费方面有困难时,他们也会慷慨解囊。
  在清末民初,西和县双龙寨除了著名的双龙客栈外,还有两家比较有影响力的商号,那就是下城的“协通源”商号和上城的“德义隆”商号。
  协通源商号创立于晚清,其创始人起初是在陇南大地上走街串巷的货郎,后来在宕昌县贩卖药材发家致富,创立了协通源商号。协通源商号早期主要经营药材生意,发家致富以后,发现过境西和、从北方南下采购茶叶等货品的客商很多,特别是从西南北上,赶往天水、西宁、兰州及经河西走廊进入西蒙和新疆的马帮和背脚子,都需要住店歇脚、补充给养,于是,他们就在西和上寨子开始经营骡马店和其他商铺;同时兼营水烟生产和染坊等,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协通生”商号,但仍以经营骡马店和商铺为主。
  德义隆商号创立的具体时间已难以知晓,其创始人是民国时期的李启清和李启瑞兄弟俩,主要经营骡马店,同时组织马帮驮队从事长途运输水烟和杂货的买卖。他们有自己的马帮驮队,并且在县城有自己的商铺。李启瑞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弃商从戎,在吉鸿昌将军麾下当兵,之后德义隆就主要靠其兄李启清经营。
  新中国成立前,德义隆商号和协通源商号不仅经营商铺,也出租土地,上寨子的大多数土地都是德义隆和协通源的,这也是他们长期经营脚骡店和商铺的结果。这也从一个角度说明了过境住店歇脚、补充给养的马帮和背脚子数量之多,客栈盈利之丰。
  现在,双龙寨曾经的繁华景象虽已不复存在,但其痕迹和影响仍在,背脚马帮的脚户和背脚子住店时的鼾声和骡马吃草料时的铃铛声仍留存于人们的记忆里。正如著名学者余秋雨所说:“每个体面门庭的花岗岩门槛上都有两道很深的车辙印痕,可以想见当年这儿是如何车水马龙地热闹。这些车马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国境之外,驮载着金钱,驮载着风险,驮载着扬鞭千里的英武气,驮载着远方的风土人情和方言,驮载出一个南来北往经济血脉的大流畅。”①
  二、祁山—嘉陵道与西北茶马古道
  祁山—嘉陵道是西北茶马古道的重要分支,是川陕茶叶进入青藏、新疆和西蒙的重要通道,也是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的重要连接线路。
  先说西北茶马古道。
  1987年,云南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文系教授木霁弘和学生徐湧涛得知金沙江边有一条通往西藏的古道,认为这是古代西南茶叶进入康藏地区的主要通道,定名为“茶马古道”。此后,茶马古道的概念进一步扩大,指从唐宋一直到民国时期,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形式,汉、藏、西番各族之间以茶叶和马匹相互交换为主要内容的商贸通道。这条古代商贸通道也是中国西部经济、文化、民族和宗教交流传播的重要走廊,还是一条历史文化遗存最丰厚、自然风光最壮观的旅游线路,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因而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陇南境内的古道交通线路是茶马古道向西北的延伸段,也可称为西北茶马古道,是西南茶马古道与北方丝绸之路的主要连接线。
  唐德宗贞元末年(785—805),唐朝政府正式同回鹘开始了茶马互市,“时回鹘入朝,始驱马市茶”,这是有关茶马互市的最早文字记载。史料记载,两宋时的川茶年产量约为三千万斤,占全国产茶量的57%~62%,其中大部分运往甘肃、青海地区用于茶马互市。宋番茶马交易的茶叶主要来自四川和陕西的汉中地区,而所易之马主要为西北番区的战马,承担运送茶叶和输送马匹任务的秦蜀道也就成为当时最重要的茶马商道。另外,秦蜀道在宋朝抗击辽、西夏、金的斗争过程中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宋史·食货志》记载:“南渡前,市马分为二,其一曰战马,其二曰羁縻马。”榷茶主要是交易西北的战马,在军事上保证战争需要,通过茶马互市,在政治上保持与西北番族的友好关系,维护边境安宁。其次才是买羁縻马。所谓“羁縻”,就是笼络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使其不生异心,不反对宋王朝。羁縻马产于西南,不及西北马马体健壮高大,奔驰敏捷。羁縻马挑选后,只有一小部分用于补充战场需要,买这种马的目的,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安抚边疆民族,遏止战争。所以对愿意归顺称臣的少数民族就卖茶买马,否则就不卖茶不买马,即采取恩威并施的政策来达到羁縻西南少数民族的目的。
  明代是我国历史上茶马互市的黄金时期,也是秦蜀道茶马互市最兴盛、最繁荣的时期。明代建立伊始,在北方面临着元代蒙古残余势力的巨大军事压力。因此,朝廷非常重视茶马互市,一方面可以交换到“资于国用甚大”的大批战马,这是因为面对擅长柒佰(骑兵)作战的蒙古军队,如果没有数量可观的优良战马,御边和进行战争是不可想象的;另一方面朝廷也想“用茶易马,固番人心”,达到“且以强中国”的目的。“茶之为物,西戎、吐蕃,古人皆仰给之,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故不能不赖于此。”
  明代茶马交易的茶叶主要来自四川和陕西汉中。四川地区所产的茶叶在明代称为“川茶”或“蜀茶”“巴茶”。官府将所得茶叶储存起来,主要用于与西北、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进行茶马互市。
  明朝初年对茶马交易管理严格,处罚十分严厉。朝廷也曾经数次大力整顿,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茶马私贩问题一直没有根绝,康县望关发现的茶马古道碑就是这段历史的实物证明。在康县望关乡政府西北100米处山垭的石猫梁上发现的《察院明文》残碑(见图3),证明那里在古代曾有一条天水—西和—成县—康县—武都的重要的客商通道(今康县望关段茶马古道遗迹如图4所示)。石猫梁东面斜坡石路上开凿有石台阶,现存二十级,长11米。西南坡石上开凿有台阶路和石砌路基,共长20多米。山垭上现存半截石碑,残宽70厘米,高90厘米,厚18厘米,有可辨认的碑额“察院明□”和碑文“巡按陕西监察(御史)……示知一应经商人等……茶马贩通番捷路”,有力地证明了明代这条“茶马贩通番捷路”民间贩运茶叶的繁忙景象。官民争利,察院才出台政策,过往客商要接受驻关官兵的检查,严禁民间茶叶贩运。也因此,明代中后期茶马交易日益废弛,西北地区首当其冲。明朝政府为了垄断茶马贸易,首先就要严禁私商贩运茶叶。
  除了康县望关那条陕甘出入蜀川的古道之外,还有一条由陕西略阳县到甘肃徽县的古道。这条古道沿嘉陵江北上,经白水江镇、大河店乡到徽县城,再北上到榆树乡(火钻峪)、高桥乡,再折向西北进入天水的大门乡,再向西行到达礼县的盐官镇(盐关)。此道据说是唐玄宗时期就已通行,是唐中央政府对藏区赏赐茶叶,换取马匹、麝香等的最早的茶马通道。
  清代西北茶马互市虽然已经没有明代那么辉煌,但从整体上看,西北地区的茶马互市仍然比较活跃。清初,由于统一全国的战争正在进行,对军马的需求量很大,朝廷承袭明制,照样依赖于茶马贸易而获马。随着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巩固、疆域的扩大及民间贸易的繁盛,茶马贸易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到顺治末年,茶马贸易出现衰落的征兆。康熙四十四年(1705),清政府决定将“西宁等处所征茶篦停止易马,将茶变价银量充饷”,这样,茶马贸易彻底停止了。于是,自唐代以来实行了1000多年的官茶垄断贸易,到乾隆初年便宣告终结了。但是民间茶叶贸易仍在正常进行。秦蜀道虽然没有了官方茶马贸易的内容,但茶叶等物品的交易依然存在,南方的茶叶、丝绸、布匹和白酒等经此源源北上,而北方的食盐、水烟、皮毛、药材等由此南下,历经数百年,秦蜀道起到的运输作用依旧。
  三、秦陇茶马古道的历史地位
  秦陇茶马古道(又称秦蜀道)是将西南茶叶输送到西北最早的商道。据《史记》记载,殷商通蜀的古道秦以前称故道,汉代称陈仓道和嘉陵道。
  祁山道北连丝绸之路,南通陈仓道,直达金牛道。祁山道与广义的阴平道之间也有道路相通。从盐官向西经礼县城后,或北上武山马坞与武山县城相连,西行经礼县石桥、西和大桥、康县太石、平洛到望关;也可以在成县经西狭古栈道,翻越太石山,过康县平洛到望关。在望关既可以经安化到武都与阴平道相接,也可以经长坝、巩集、白马关、大南峪、窑坪出陇南;再经陕西木瓜园到略阳,继续往东到汉中。还可以经长坝、黑马关、咀台(康县城)、岸门口、铜钱、阳坝、托河出陇南,经陕西燕子砭南下四川。
  康县望关是北上秦州、西进藏区、南下四川和陕南的“茶马古道”支线的重要中转站,其中北线大致是:康县望关—康县平洛镇(中寨古镇—团庄龙凤桥—药铺沟三功桥)—康县太石乡(沿西汉水北上,经仇池山西侧)—西和县大桥镇(西汉水南岸峭壁,鱼洞峡古栈道)—礼县石桥镇—礼县城—礼县盐关镇,北上进入天水,与丝绸之路连接;或者经过康县望关乡,过康县平洛镇—翻越康县太石山(过巩家山廊桥)—成县西狭(西狭古栈道)—成县城—成县纸坊镇—西和县石峡镇(沿石峡河北上,有唐开元年间“新路颂”摩崖石刻)—西和县城—西和县石堡镇(五台山有北魏开凿法镜寺石窟)—西和县长道镇(古长道县)—礼县盐官镇—天水,与丝绸之路连接。这条古道在唐宋时期就是接续洮、岷一直到长安的商贸古道南道,从马务(今马坞)向东南经今礼县,再折向东北经祁山堡、盐关(今盐官)到秦州(今天水市秦州区)。此道在西和境内分作东、西两道,中间以仇池山、西高山两高山左右分隔,在两山之间是洛峪河。在洛峪河和石峡河之间的西高山、八峰崖,有唐宋以来开凿的八峰崖石窟寺,八峰崖对面即为著名的仇池古国遗址。
  鱼洞峡古代栈道遗址(见图5)位于西和县大桥镇河口村牛儿台至赵沟段西汉水的峡谷中,在西汉水南岸峭壁上,残存栈道孔三处,共63孔:一号栈道处49孔,距水面0~2米,方形孔,孔径20厘米左右,孔间距50~80厘米:二号栈道处14孔,距河面约3~4米;三号栈道处孔眼因距离远,暂时无法估计。栈道始建与废弃时间不详,木制构件已毁。现已在栈道对面的悬崖峭壁上新开辟了公路龙昌路(大桥龙凤至武都昌河坝)。鱼洞峡古栈道的发现,为研究西和大桥地区古代河流、道路的变迁和古代商贸往来提供了重要资料。①
  唐开元年间的“新路颂”摩崖石刻,位于西和县石峡镇坛土关村西南两百米,刻于石峡河西岸青石崖壁光滑平整的石面上。距地面0.5米,幅宽0.8米,高0.9米。字体楷书竖行12行,计210字,部分字迹漫漶不清,能辨者一百九十余字,碑文记载唐开元年间开凿石峡新道的过程及歌颂修路官汉阳郡太守赵承功绩。尾题“时开元□□□□”。①
  西汉水峡谷中的鱼洞峡栈道遗址和石峡河岸的“新路颂”摩崖石刻,分别位列东西两条河流峡谷的古道之中,分别印证了东、西两条古道支线的历史存在。
  茶马古道是人类历史上极为重要的线性文化遗产,秦蜀古道及散关道不仅在茶马交易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还是数千年来联系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纽带和民族、宗教纽带,具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

知识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出版者:四川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丝绸之路与陇蜀青泥古道”“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蜀道申遗与陇蜀秦蜀交通”“青泥古道与陇南地域文化”四部分,是近年来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陇南本土在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重点在陇蜀青泥古道自汉唐以来政治、军事、交通、商贸诸方面的文化研究,兼顾青泥道在丝绸之路茶马贸易方面的历史地位、历史文献、文化遗存以及沟通南北丝绸之路廊道路网方面的研究。

阅读

相关人物

魏泽民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