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近代以来青泥岭地区的道路通行与民间贸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481
颗粒名称: 五、近代以来青泥岭地区的道路通行与民间贸易
分类号: K928.6;F729.2
页数: 3
页码: 142-144
摘要: 本文记述了近代以来青泥岭地区的道路通行情况与民间贸易发展历史的具体内容介绍。
关键词: 青泥岭 茶马贸易 民间贸易

内容

据《徽县志》记载,徽县古驿道与马帮驮道四通八达。与秦汉故道河池段路线大致一致的“华双”公路1938年通行前,其境内即有“北通天水,南达略阳;东往两当,西接成县”的四条官方驿道与马帮驮道。北行过银杏镇、庆寿寺、杨家店、峡街、冻青峡、西坡、火站、榆树、沙坡、木庐川至高桥,再由渭儿沟出白音峡到李子园、骆驼巷、娘娘坝、稍子坡镇、徐家店、皂角堡(皂郊镇)、秦州、三十五里店的古道为北大道,也称河池古道。①河池古道与南境的青泥古道和白水路使徽境南北成为通途,是西南、西北地区经济文化往来,如进行物资贸易、传递文书信件的主要动脉。清代与民国时期,青泥岭地区古道沿线的驿站、集镇、旅店,供行商食宿与集散物资。川汉地区的茶叶,西北地区的马匹、宁夏花马池与青海的食盐、药材、清油、生姜、布匹、日用百货为来徽的主要货物;经徽县输出的货物有来自南方的茶叶,徽县栗亭川的烧锅酒,大河店的铁锅、铁铧,城郊各乡的棉花、药材、麻纸等。古道沿线至今遗留有许多古旧门店、石马槽、石栈以及与古道密切相关的地名实物。古道沿途徽县北境银杏树乡“杨店”,榆树乡“火站”“苟店”,高桥乡“木庐”,秦州区“徐家店”“三十店子”,徽县南境水阳乡“五里铺”“十里墩”“滩店”,大河店乡“青泥店”“大河店”等地名都与此古道相关联。
  《秦城区志》记载:“民国八年(1919)开始,陇南镇守使孔繁锦以天水围中心,新修向周围各县辐射的大车道。九年,陇南地区大地震后,政府用‘以工代赈’的方式,征调民工兴修了从天水经罗家堡、盐官、长道、西河县城至洛峪集、麒麟山、王家楞的大车道,长三百余华里。十一年秋,兴修了从天水经兴隆镇、娘娘坝至江洛,再东行经徽县、永宁达两当的大车道,长五百余华里。”②《秦州直隶州土志·道路》记述:“(自秦州)南出大城南门,过藉水傍南山西行五里,折而南入赤峪谷水。南行五里至小寨,再南十里至兴隆镇,再东南十里至梢子坡,南逾齐寿山。东南行十里至沿川子,再东南十里至娘娘坝,再东南十里至马家店,再东南十里至野鹊窝,再东南五里过驼阳沟水,又五里过南峪河至骆驼项。再东南过花园沟水,十里至石关子。再东南过小岭,十里至碎石子,再东南过碎石山,十里过白蜡峡水至白蜡峡,再东南十里至乏牛坡。过坡东南十里至高桥,再东南十里至木梨川,出州界入徽县境,南抵巴蜀之孔道也。”③这条道即《徽县志》与《徽县交通志》记述的民国以来一直保持通行的河池古道。至今在高桥镇渭儿沟社乏牛坡古道上遗留刻有“民国十一年,裁员,路政工赈监修”字样的修路石刻一处。民国十一年六月,陕西“靖国军”总司令于佑任为与孙中山会晤,由关中绕道甘肃陇南(今天水),从秦州秘密南下,沿李子园、高桥、榆树、城关、青泥、铁山、虞关一线过境徽县,其间写下《徽县早发闻耕者叹息声》《白水江》纪行诗。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发动“成徽两康战役”,后沿这一线北上秦州西达会宁会师。1949年8月,榆树乡海龙山的陇南地下党北山游击队“北山突围”时,也取此道经白音峡抵达天水地区。
  为适应抗战的需要,1938年,天水通往凤县的大车道被改造提升为通行汽车的“华双”公路(陇西华家岭—凤县双十铺),白水峡中的白水路被改造提升为通行汽车的“徽白”公路(徽县城关镇—白水江镇)。1954年,“华双”公路又被改造提升为316国道,基于修建“宝成”铁路的需要,“徽白”公路再一次得到了提升与改造。1956年,徽县境内开通了前往榆树乡、高桥乡,全长62公里的“剡麻”公路(剡坝—高桥—麻沿河),历史上进峡门过火站到高桥至秦州的古道终被遗弃。汽车等现代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使马帮驮队退出历史舞台。
  千余年来,青泥岭地区的古道承载了茶马贸易的重任。1957年7月11日纵贯嘉陵江的“宝成”铁路的通行与2015年10月1日横穿白水峡的“十天”高速公路的开通使青泥岭地区“天堑变通途”,使人们不再有“蜀道难”的感叹。青泥岭周围日益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保障和促进了区域性经济的繁荣发展。

知识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出版者:四川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丝绸之路与陇蜀青泥古道”“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蜀道申遗与陇蜀秦蜀交通”“青泥古道与陇南地域文化”四部分,是近年来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陇南本土在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重点在陇蜀青泥古道自汉唐以来政治、军事、交通、商贸诸方面的文化研究,兼顾青泥道在丝绸之路茶马贸易方面的历史地位、历史文献、文化遗存以及沟通南北丝绸之路廊道路网方面的研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