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宋时代青泥岭地区的古道通行情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473
颗粒名称: 一、唐宋时代青泥岭地区的古道通行情况
分类号: K928.6
页数: 10
页码: 124-13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唐宋时代青泥岭地区的古道通行情况的具体内容介绍,主要介绍了青泥岭、青泥道、白水路、河池古道等。
关键词: 青泥岭 茶马贸易 古道

内容

(一)青泥岭
  青泥岭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唐代以来的国家地理志和相关地方志有明确记述。《元和郡县图志》:“青泥岭:在(兴州长举)县西北,五十三里,接溪山东,即今通路,悬崖万仞、山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淖,故号青泥岭。”①《太平寰宇记》:“接溪山本县(长举)西北,五十三里。”②《元丰九域志》:“兴州有青泥岭,山顶常有烟云霰雪,中岩间有龙洞,其岭上入蜀之路。”③《陕西通志》:“青泥岭,在(略阳)县北百五十里,古栈道也。”④明代嘉靖版《略阳县志》记述,“青泥岭:在北一百五十里,《九域志》‘兴州有青泥岭,乃入蜀之路’。《舆地广记》:‘青泥岭,在沔州长举县西北五十里,上多云雨,行者多逢泥淖。’《郡国志》:‘青泥岭,在兴州长举县西北,接溪山东,即今通路,悬崖万仞,上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淖,故名青泥。’《蓝田志》:‘青泥岭有二:一名峣山;一在汉中略阳县。’按:青泥岭南最高为巾子山、岭支山也,唐时入蜀要路,李供奉经此作《蜀道难巾子山》。唐名青泥,宋称铁山,通鉴、梁。”⑤嘉靖版《徽郡志》、清代康熙版《徽州志》、乾隆版与光绪版《秦州直隶州新志》、嘉庆版《徽县志》、民国版《徽县新志》又记,“巾子山:(徽县)东南四十里,其山巅望之形似巾子,故名。其色如铁,又名铁山。唐谓青泥,宋始称铁山。陡壁直上约五、六里至其巅,俯瞰城郭。西南倚山一角,有虞关镇。”清代翰林国史纂修、文渊阁校理徽县人张绶《铁山铸钟记》描述铁山环境:“铁山在城南四十里,双峰桌起,时出云雨……刘子羽谓蜀口有铁山栈道之隘,即此焉。自下而上约十里,路仅容足,步步险绝。其下为太平庵。虞关、青泥岭、嘉陵江,林壑奇峭,我徽一大观也”⑥。
  由史志与前人的文献记载可知,青泥岭介于古兴州长举县、成州同谷县、凤州河池县之间。在兴州长举县西北,长约五十三里,小部分位于今略阳县白水江镇,大部分位于徽县大河店镇、虞关乡、嘉陵镇、水阳镇境内,即史书所记青泥岭。
  “蜀道”是中国历史上四川以外地区通往古代蜀地的各种道路的总称。目前,学术界按照通蜀古道主体在陕西省、甘肃省分布地界上的区别,将蜀道分为“秦蜀道”与“陇蜀道”。
  与青泥岭关系密切的“秦蜀道”是故道。故道是古代一条由关中经散关,越秦岭,过故道县,南下汉中、巴蜀的南北通道。王国维结合郦道元《水经注》中关于宝鸡附近“周道谷”的记载,考证得出《散氏盘》中所谓“周道”即故道的结论,可见,故道在周代时期已开通。故道北端从古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启程,沿汧水(今清姜河)、大散关越秦岭,再顺沿嘉陵江南行至黄牛埔、红花铺、双石铺等凤州地界,西经故道川(两当)、河池(徽县),折而南达兴州(略阳)、沔州(勉县)、褒城,再到南郑(汉中),全长五百余公里。这条通道因北起陈仓,又在凤州以南途经西汉故道县,故有陈仓道与故道之名。又因早期的故道南段循故道水、嘉陵江通行,因而又有嘉陵道之别名。故道经青泥岭地区后,在汉中南部续接勉县至广元剑门关长约二百公里的金牛道,实现了秦蜀之间的沟通。
  陈仓故道虽然在汉中北部的四条通蜀道路中路径最长,但比较平坦,且有嘉陵江水运之便,因此,故道青泥岭地区在周秦时代已有贸易往来于陇蜀之间。《史记》记载,“秦自文、孝、缪居雍,隙陇蜀之货物而多贾”①;《汉书》记载,“(汉王)元年五月,汉王引兵从故道出,袭雍”②。汉武帝开通褒斜道皆因“抵蜀从故道,多坂、回远”③,这也说明在汉武帝之前,故道已是自秦雍经故道县、河池县沿故道水嘉陵栈道入蜀的要道,是有历史记载的秦蜀之间最早的通行古道。汉以前甘肃陇南地区为氐、羌游牧民族聚居区,中原汉族政权的民族政策促使陇南氐、羌民族多与四川等地交往。《甘肃公路交通史》记载:“陇南故道在上邽(今天水市)以南,是甘入陕、入川的重要道路。”“陇南山区的河池(徽县)和武阶(文县碧口镇)是故道上的枢纽。”④隋、唐定都于长安,长安、南郑、成都间的来往频繁,秦岭一嘉陵道沿线驿站连续不断,仅大散关至宝鸡一段,不到一百公里的路程驿站就有15处之多。《宝鸡古代道路志》记述隋唐五代两宋时期“故道驿程及驿站设置”:“故道至凤州后,折西南行,三十五里至马岭寨。马岭寨又西十五里至两当县(今两当县东三十五里)置驿。由两当西南行,七十里至固镇(今徽县城关镇),又十五里至河池县(今徽县西十五里银杏树村);又二十七里至青泥岭;又东南五十三里至兴州长举县(今略阳西北一百二十里长丰村);又东南一百二十里至兴州治所顺政县(今略阳县);又东南经兴城关、大城戍、分水岭,渡沮水至西县(今勉县西);又西县东行,经褒城县至兴元府;再折西南经百牢关至金牛县,借金牛道入蜀。”①由此可知,故道是秦蜀通道,宋、元以来秦岭中的川、陕交通多趋向于故道。
  (二)青泥道
  青泥岭地区是入蜀故道南段的必经之地,盘桓于青泥岭的青泥古道即故道的青泥岭地段。隋、唐以前,路经凤州河池县与兴州顺政县(略阳)的故道顺嘉陵江河谷南下时,采用在江岸绝壁修筑双梁无柱式连阁栈道与石碥道的方式通行。《汉中府志》记载:“略阳西北渡嘉陵江,二十里至横现河,又二十里至置口……又三十里至青泥河,可通白水江……为古之栈阁路也。”②至今,在嘉陵江河谷沿线仍可看到多处双梁无柱式连阁栈道与拉纤碥道遗迹,如徽县嘉陵镇双龙崖栈道遗迹、略阳县白水江镇马莲垭栈道遗迹、略阳县徐家坪镇周家坝村古郁阁颂摩崖与郙阁桥遗址,以及与郙阁桥遗迹隔江相望的徐家坪镇朱儿坝村白崖砭栈道遗迹。这四处遗迹沿河东西两岸延伸线的江岸绝壁上遗留有多处单排或双排古栈道孔和多段用于拉纤的石碥道。唐代开始,在政府主导下,故道南段的通行方式由途经嘉陵江河谷的连阁栈道改为通行于岭上的石碥道,故道在凤县西转为与故道县、河池县相接的陆上交通。自两当县(杨店—广香镇—簸箕湾)—徽县永宁镇(杏树垭—玉堂山)—石佛一线抵达河池县城,然后转登青泥岭上新辟的青泥古道,经青泥驿—仙人关—白水江镇入兴州地界,故道南段的嘉陵道也由此始有青泥道之称。
  与青泥岭有关的“陇蜀道”主要有两条:一是自天水秦州西南(店镇—天水镇)—陇南礼县(盐官—祁山堡)—西和县(青阳峡—坦途关)—成县(府城村—店村)—徽县(栗亭川—木皮岭—大河店—青泥岭—八渡沟)—略阳—线入蜀的“祁山—木皮岭—青泥岭”古道;二是自秦州南下(经皂郊堡—稍子镇—南峪—李子园—白音峡)至徽县(乏牛坡—渭儿沟—高桥—木芦—榆树—火站镇—峡门—城关镇)的河池古道。
  唐代青泥道由河池县城(今县城西十五里银杏树村)出发,南经牟坝、石家峡、店华山,抵达青泥驿;南经孟滩、关坪山至青泥岭主峰铁山脚下的太和庵、青云驿;再南经甘树桠、炭沟抵虞关;渡嘉陵江,入八渡沟,接略阳金池院路。
  青泥岭是陇蜀之间一处遮挡南北的险阻要冲,因高峻盘曲、泥淖难行著称于世,南北朝时期的诗词里已有《蜀道难》的歌赋词调,后世许多行旅诗词里多有关于青泥岭蜀道难的描述慨叹。青泥岭西北接木皮岭,东南临嘉陵江,相夹于嘉陵江、白水江、仇鸠水、河池水之间,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三十余公里。青泥古道东南方向与兴州长举县白水江镇老爷岭古道相接,西段经大河店镇、栗川镇之间的木皮岭古道与成州通秦州的祁山道、关陇大道相接,是唐宋以来由陇入蜀的官道。唐代柳宗元《兴州江运记》记述:“自长举北至于青泥山,又西抵于成州,过栗亭川,逾宝井堡,崖谷峻隘,十里百折。负重而上,若蹈利刃。盛秋水潦,穷冬雨雪。深泥积水,相辅为害。颠踣腾藉,血流栈道。糗粮刍藁,填谷委山。马牛群畜,相藉物故。运夫毕力,守卒延颈。嗷嗷之声,其可哀也……绵三百里而余。”①这段记述明确了青泥岭的行政区域地理位置,指明了自兴州长举北经青泥岭到成州的官道走向,也展现了青泥古道艰险难涉的通行状况。陇南成县石碑寨现存南宋吴挺《世功保蜀忠德之碑》,碑文记述:“(淳熙)十二年(1185)春,丁庆国夫人忧。公委节去,护葬同谷。”“及(庆国夫人)归葬,过青泥坂,泥淖陷胫。公扶畀上下,肩足皆胝,路人瞻望欷歔。”②由此可知,南宋中晚期青泥岭上,青泥道仍然是兴州通成州的必经之路。
  青泥古道在青泥岭南侧嘉陵江边的起始点是马家梁下的老虞关,通过老虞关渡、八渡沟接通自略阳金池院南来通徽道路。青泥道在西北承接祁山道木皮道的路线,则自大河店小地坝、小河村、官桥坝、五里坡、文家池、佛爷崖、纸坊坡、青泥店,与自徽县城的东来路线交汇于青泥驿站。
  史地文献中留存有大量与青泥道有关的战事记载。汉建武九年(33),征西大将军冯异于河池青泥岭大败蜀郡公孙述大将王元。汉建安二十年(215)四月,曹操攻汉中,经陈仓、散关来河池。河池氐人窦茂率万余氐人于青泥岭阻挡曹军。五月,曹军占领河池,继而攻取汉中地区。三国时期,魏、蜀相争,诸葛亮率军自汉中向西,二出祁山北伐,连接木皮道通往下辨(成县)的西狭道是蜀军的行军路线之一。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凤州人仇周贡、魏兴领导凤州农民反抗朝廷,义军攻占广化郡(北魏时河池地置广化县,又于广化县置广化郡),分兵西进,围攻广业、修城二郡。武州刺史赵昶率军救援,双方在浊水、青泥山激战。赵昶领军追杀义军至泥阳川(今徽县泥阳镇)收兵。公元757年,“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借道青泥岭南下入蜀避难。公元880年,黄巢攻占长安,唐僖宗经青泥道越青泥岭南下入蜀。因吐蕃连年东侵,唐政府在青泥岭前设青泥驿,驻军守卫。唐昭宗天祐元年(904),剑南节度使李岐(李茂贞)叛唐,进犯兴州,山南节度使李道率军阻挡岐兵于青泥岭(今徽县南之铁山),两军相持,李岐退兵。前蜀、后唐、后蜀、后周时期,围绕青泥岭均有许多战事发生。后梁太祖开平三年(909),后梁同州公刘知俊叛梁投靠李岐,被任命为泾州节度使。李歧令其率军由阶、成攻打固镇(今徽县城),夺取前蜀在固镇的粮仓,又进军攻打兴元。次年,前蜀王建任命王宗侃为北路都统,宗佑、宗贺、唐袭为三面招讨使,共讨李岐,两军战于青泥岭。前蜀兵败,刘知俊乘机夺取兴、凤二州,并包围前蜀王宗侃部于西县(今陕西汉中地区)。王建亲率大军救援,方解西县之围。王建率军由兴元回蜀川,徽县地归李岐所有。乾化元年(911)十一月,前蜀王建派兵攻岐,蜀将王宗翰引兵至青泥岭,岐兵败北。梁乾化二年(912)八月,歧王李茂贞谋复汉中,“使刘知俊、李继崇将兵袭蜀,乙亥,王宗侃、王宗贺、唐道袭、王宗绍与之战于青泥岭,蜀兵大败”③。梁贞明元年(915),“蜀王宗翰引兵出青泥岭,克固镇,与秦州守将郭守谦战于泥阳川”①。周世宗显德二年(955),后周王景等攻蜀,“王景遣裨将张建雄将兵二千抵黄花,又遣千人趣唐仓,扼蜀归路。蜀染院使王峦将兵出唐仓,与建雄战于黄花。蜀兵败,奔唐仓,遇周兵,又败,虏峦及其将士三千人。马岭、白涧兵皆溃,李廷珪、高彦俦等退保青泥岭”②。南宋端平年间的沔州都统制栗亭人曹友闻在青泥岭、白水峡、青野原抗蒙,成为这一地区极为著名的历史战事。
  河池县“岩山环峙,江水合流;东接连云,西盘百顷;关隘扼喉,溪谷张翼,为秦陇之藩屏,控巴蜀之门户。县接秦陇,而地控天水、连汉中,称为要害。陇蜀有事,河池在所必争”③。历史上河池县境内有“东往两当,南达略阳,西接成县,北通秦州”的四条古道,以青泥岭为中心坐标的“县南境通略阳青泥古道,县北境通秦州河池古道,县东境通关中陈仓故道,县西境通成州木皮古道”将通往周边地区的嘉陵古道、阴平古道、祁山古道、陈仓故道紧密衔接起来,是沟通秦蜀、陇蜀地区的大官驿道交汇点,是秦陇与巴蜀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等各种往来交流与沟通的交通大动脉,也是古代西北和西南地区之间的古道交通枢纽与进行茶马贸易的主要通道。青泥岭与青泥古道作为“蜀门”“蜀口”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使得在汉末至南北朝及宋元明清时期,关中、巴蜀之间的南北战争与行旅往来多数沿青泥岭、嘉陵江、故道一线进行。宋代与明代的官方茶马盐铁贸易更是沿陇蜀古道上的青泥道、木皮道、成州道、祁山道进行。
  青泥岭因青泥古道而著名,但因为青泥岭“悬崖万仞,山多云雨”,青泥古道常常遭受自然毁坏,交通不畅,时有断续。为此,唐、宋时期政府督导青泥驿道上的铺兵不时对青泥官道进行拓筑维修,或对青泥古道实施避险改道工程。宋代初年已在青泥岭西侧的白水峡新开白水驿路;延及明、清时期,官方与民间多次实施维修改造,保证了青泥岭地区官方驿道的畅通。
  “景德二年(1005)九月四日,诏兴州青泥旧路依旧置馆驿并驿兵、递辅等。其新开白水路亦任商旅往来。先是,屡有言新路便近。亦有言青泥驿虽远一驿,然经久难于改易者。故下诏俱存之。”④北宋雷简夫《新修白水路记》碑文记载:“初,景德元年,尝通此路。未几而复废者,盖青泥土豪辈唧唧巧语,以疑行路。且驿废则客邸酒垆为弃物矣。”⑤这两段文献说明,宋代初期,青泥岭地区不仅有通行于岭上的青泥古道,且在岭西白水江峡谷开辟出了白水新路。两路同时并存,同时发挥着官道通衢作用。大中祥符三年(1010)正月九日,“诏利州路转运使,自今命官、使臣欲修易栈阁者,具述经久厉害待报,无得擅行。先是,川陕多建议修路以邀恩奖,或经水潦,即坠石隔碍旧路,又随而废。至是,利州以新改阁道,其原规划使臣、军校乞加酬奖,帝知其弊,故条约之”⑥。五年(1012)七月十七日,“诏剑州、利州修栈阁路”①。天禧元年(1017)四月,“诏川陕转运完葺桥阁、无致因循”②。庆历三年(1043)七月二十七日,“知兴元府褒城县窦充言:‘窃见入川大路,自凤州至利州剑门关,直入益州,路遥远,桥阁约九万余间,每年系铺分兵士近山采木修整通行。近年深入山林三二十里外,采斫辛苦。欲乞于入川路沿官道两旁,令逐铺兵士每年栽种所宜林木,准备向去修葺桥阁。免致缓急阻妨人马纲运。’诏令陕西及益州路转运使相度实施”③。由这些文献可知,朝廷不时颁发修路诏令并规范着通蜀官道上由地方官员主持的修路行为。
  基于朝廷和地方有司对青泥岭地区通蜀道路的重视,青泥岭地区的道路通行在宋代嘉祐二年(1057)有了重大改善。现存于徽县大河店镇王家河行政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修白水路记》摩崖碑文记述:“至和元年冬,利州路转运使、主客郎中李虞卿以蜀道青泥岭旧路高峻,请开白水路。自凤州河池驿至兴州长举驿,五十一里有半,以便公私之行。”“至秋七月始可其奏,然八月行者已走新路矣,十二月诸功告毕。作阁道二千三百九间,邮亭、营屋、纲院三百八十三间。减旧路三十三里,废青泥一驿,除邮兵、驿马一百五十六人骑,岁省驿廪铺粮五千石、畜草一万围,放执事役夫三十余人。”该摩崖碑文详述了白水新路的修建缘由、史实,介绍了历史上围绕青泥岭的两条古道的通行情况,为研究青泥古道的邮驿部署、兴废变迁及古代交通运输状况、组织状况提供了实物资料。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二月二十四日,利州路提刑司言,“准朝旨宋下李杞奏:成都府至凤州大驿路,自金牛入青阳驿,至兴州,虽兴元府界亦有褒斜路,久来使命、客旅任便往来”④。“今兴州一路直通秦州,以至凤州河池县界首,甚有桥阁约二万余间,兵士数少,(虽)难褒斜新路自金牛驿至褒城县驿计三程,悉系平川,别无桥阁。旷今收买川茶,正由此路”。又成都府提刑司言:“旧路自凤州入,两当至金牛驿十程,计四百九里,阁道平坦,驿舍马铺完备,道店稠密,行旅易得饮食,不为艰苦。新路自凤州由白涧至金牛驿,计三百八十五里,虽减两驿,比旧路只少二十四里,随山崎岖,登陟甚难,复少居民,又无食物,人情以此厌劳。如发川纲往秦州,只从旧路行至故驿,便可直入成州。今茶纲见行旧路,客商皆由此出。二者较之,利害甚明。”⑤元丰元年(1078)十一月二十一日,知三泉县庄黄裳上奏:“本县当益、梓、利、夔四路之冲,昨议者请废北路,复褒斜故道,今日较之,为害甚于前日。”“诏委刘忱、李稷同比较,继而忱等言:褒斜新道视兴州旧路虽名减两程,其铺兵、递马皆增于旧。今若行河池旧路,迁复马递铺官舍亭驿,略加修整,即目如故。”“熙宁七年,利州路提点刑狱范百禄建言,废北路,复褒斜道。至是,黄裳疏其利害,下忱等比较,从黄裳所请也。”⑥这几篇朝臣的奏议通过将故道与褒斜道进行比较,从官方角度肯定了故道河池旧路在大驿通行与政府管理方面的优点与长处,肯定了青泥岭官道的社会价值与不可替代的交通要道作用。
  不仅上述文献有关于青泥古道的记载,在今青泥岭附近也遗留有若干关于古道的碑刻。今徽县虞关乡吴王城遗址南嘉陵江对岸的长丰寺遗址有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的摩崖一方,题刻“碧玉新岁,岐山杨元礼、临邛计次祖、眉山苏伯茂、成都刘师圣连日载酒一游。淳熙丙申八月初三日题。景云独孤倚刊,僧法缘上石”字样。长丰寺位于唐宋时期青泥道上的仙人关处,系当年镇守长丰县仙人关的吴家军所修佛教寺院。由摩崖题记中南北不同地域的四人“连日载酒一游”等语判断,当时这里正是青泥古道的经行处。
  历史上,基于青泥岭山脉与青泥古道“大抵蜀道之难,自夕以青泥岭称首”的特殊状况,以青泥岭为题材的古代诗词文献繁多,描写青泥岭青泥古道的诗文多达二百余篇。唐代有李白《蜀道难》《送友人入蜀》、杜甫《木皮岭》《白沙渡》《水会渡》、武元衡《夜宿嘉陵江》、韦应物《嘉陵江闻水声寄深上人》、郑谷《兴州江馆》、张文琮《蜀道难》、卢照邻《早度分水岭》《奉使益州至长安发钟阳驿》《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王周《路次覆盆驿》、刘长卿《虞关道中》、元稹《青云驿》《嘉陵水二首》《使东川嘉陵江二首》《使东川·嘉陵驿二首》《使东川·江楼月》等诗;宋代有赵抃《过铁山》《过青泥岭》、文同《水硙》《长举》《长举驿楼》、张方平《兴州长举县飞石阁》《鱼关》《青泥岭》《杜鹃》《兴州长举县飞石阁》、杨粹中《题青泥驿》等。①
  (三)白水路
  “白水峡,西南六十里,江岸石壁镌宋李虞卿《新修白水路记》,明高应夔(注:梦夔张应登)有诗。”“白水江,西南五十里。自下店之西,两川合流。东行里许,南达李家河,石渚峪细流入焉。自此入山口,经木皮、地坝诸山,左麓绕出大河堡,又折东南流达白水峡,曰白水江,入略阳界。又迂回而东十五里,乃与嘉陵江合而南流。《水经注》:浊水南经盘头郡东,而南合凤溪水。案浊水,今白水江上游,凤溪即嘉陵江。舟楫所经也。”“城西南十五里姚家坪,又五里马房坝,又二十里大河店。自此折东南行,五里王家河,又东南十五里至大石碑,距城七十里(自王家河经大石碑至江口,人马厉度,单身负贩者由石碥行)交汉中府略阳县界。”②
  白水峡位于徽县西南四十余华里的大河店镇境内,东北接青泥岭山脉,南通嘉陵江白水江口,西北连木皮岭地坝诸山。峡谷长六十余华里,因内有白水江而得名。白水在《水经注》等史地文献中被称为浊水,“横川、栗亭两水会合,是为白水上游,旧志称浊水,取白而浑浊之意”③。白水自栗川合河口入峡,曲折南行,经官桥坝、小河关、大河堡,接纳源自木皮岭之南的左溪水、地坝水,再经王家河、大石碑,于略阳县白水江镇汇合嘉陵江。
  白水峡一带自古以来是陇右沟通荆、楚、巴、蜀的必经之道和兵家必争之地。西汉武都太守虞诩入武都,东汉大将冯异出击隗嚣,三国诸葛亮兵出祁山北伐,南北朝时河池氐杨氏政权与刘宋、北魏之间的战事,宋代吴玠抗金,曹友闻抗蒙斗争均发生于此。唐僖宗时期为防御黄巢起义军入蜀,王铎在此置小河关、木皮关。这些历史,见证了白水峡路径的重要历史地位。
  在位于今大河店乡北部的小河铁厂(古称兰皋戍、盘头)白水中游小河村有古渡口,白沙古渡口是自成州道、木皮道东来跨越白水江必经的渡口。成县飞龙峡有成州知州晁说之宣和六年(1124)三月撰写的杜公祠碑文《发兴阁记》,其中载:“(杜甫祠)庙之东有地可建小阁,其南则栈道窈窕,抵凤凰台,往西崖以及白沙渡,实杜子美入蜀之道也。”①小河村古渡口因大诗人杜甫乾元二年自成州栗亭镇出发远赴成都时途经此地并遗诗《白沙渡》而闻名天下。《杜甫与徽县》一书记载:“白沙渡,系指洛河中游的官桥坝渡口。过去这里沙滩为茫茫一片白沙,随手一抓,白沙如水一般从指缝滑落。‘官桥坝’别称‘白沙渡’,因杜甫的《白沙渡》诗而得新名。”②按晁说之《发兴阁记》的记载与杜甫《白沙渡》诗的写实性记述,白水峡西段西连木皮道、东接青泥道的白水路旧路是客观存在的。不过以公元1055年为一个特定的时间段与节点,以李虞卿主持新修白水路为标志,通往嘉陵江的具体走向发生了改变。北宋至和二年(1055),利州路水陆计度转运使、主客郎中李虞卿主持改道新修白水路,此路北起凤州河池县西十五里的银杏镇河池驿(今银杏树村),经河池县城、观沟、五里铺、十里墩、佛爷崖、文家池、照壁崖、王半山、赵家沟而入白水峡,再经大河店、王家河至大石碑处路线折上瓦泉山,经石坎栈道翻山,抵达嘉陵江边位于虞关(仙人关)下的长举驿(今白水江镇长丰村),全长五十余华里。经过青泥道改道修通的白水路,自河池驿—大河店—大石碑—长举驿抵达嘉陵江边,路径相较于青泥旧路短而平易,减省了青泥旧路的通行里程与养护开支,降低了通行难度,保障了古蜀道在青泥岭地区的畅通,为当时官方邮驿的传递、陇蜀茶马经济贸易的发展与文化的交流繁荣提供了交通保障。正因如此,新修的白水路与青泥旧路相较,“一旦避险即安,宽民省费,斯利害断然易晓,乌用听其悠悠之谈邪!”③青泥岭地区的两条道路先后成为官方首选的通蜀官道。
  凤州河池驿在西汉所置河池县治所在地,驿站北接经冬青峡(峡门)、火站、高桥至秦州的河池古道。宋开宝三年(970),河池县城向东移至固镇(今徽县城关镇先农),但驿站仍留在银杏镇原址。关于兴州长举驿,据《汉中府志》记载: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置苌举县,在沔州(略阳)北八十里,属盘头郡。北周武帝(宇文邕)时,废盘头郡,苌举县改属落丛郡。隋改“苌举”为“长举”。传为长丰县所在地。唐贞观二年(628),迁移县治于兴州西北一百二十里。元至元二十年(1283)并长举入略阳。又据《徽县志》记载:“长举旧县在仙人关下临江岸。宋初无此县,开禧中复置长举县,隶属沔州顺镇郡。在长举驿旧址上。”①清代嘉庆年间,张伯魁《白水峡》诗后四句云:“踏遍青泥岭外程,枝枝叶叶送秋声。讹传旧有长丰县,半在江边半在城。”今略阳白水江镇北二十里的长峰自然村传为长举故址,此地紧邻宋代仙人关、吴王城,江对岸东侧台地有宋代长丰寺寺院遗址,遗留有若干与长丰寺、仙人关、嘉陵江沿江古道有关的历史信息。
  白水路白水峡交通位置的重要性在白水新路取代青泥旧路沟通南北交通后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条峡谷连同白水新路在以后的宋、元、明、清各个朝代演绎了众多的历史故事。
  在大河店乡王家河村瓦泉社北距“新修白水路记”摩崖石刻一公里处有栈道遗空一排,栈道孔距全长25米,现存栈孔13个,栈孔分上下两排,该遗址为白水古路的重要见证。王家河下游白水路路径起初在瓦泉山上,其原因在于通过栈道翻越瓦泉山抵达嘉陵江边的长举县、长举驿是一条捷径。宋代以后,随着虞关西南侧长举县的废弃,驿站改建江镇(今白水江镇),故而通往嘉陵江边的路线改由王家河以下沿白水峡顺流抵达白水江镇驿站。白水路至略阳白水江镇后,一方面可与江镇南侧小八渡山(今大梁子老爷岭)的通略大道相通,经栒林驿、磨坝、吴家营南下兴州略阳;另一方面,也可沿略阳地界的嘉陵江河道走向,由两河口—明水坝(今徐家坪)—街口驿站—周家坝—白崖栈道—横现河镇路线,最后抵达兴州略阳、利州广元。在今白水江镇九家山小河村对面,北距江镇古街600米处的嘉陵江东岸马莲垭口绝壁上有南北走向的栈孔16个,孔径20~24厘米,间距1~2米不等,距水面2~3米。遗迹呈一字形线状排列,长30余米,位于江镇与封家坝之间。栈孔上方约3米高处,沿江走向又有石碥道一条。这段古栈道遗迹当为嘉陵古道的一段,是嘉陵江行船的拉纤“纤道”。江镇自古以来就是陕、甘、川交通中转站,是蜀道上一个重要的水陆码头,无论是唐代的“青泥道”还是宋代的“白水路”,江镇都是其必经之地。江镇古街上今遗存古城门一座,门内外分别砖刻“秦蜀襟带”“嘉陵保障”四字。从江镇古街越东南方向的马莲垭口,进入麻柳塘沟大路口,沿河沟向东翻过老爷岭可到达略阳,为古“徽略”(徽县—略阳县)大路。顺着这条古栈道,沿江向南两公里左右为封家坝,其西侧是麻柳塘沟大路口。至此,青泥道与兴州地界古道接通。
  (四)河池古道
  西汉以来的河池县治在宋代开宝三年(970)由银杏镇移治于固镇后,仍保留河池驿于银杏镇。宋代《元丰九域志》记载,元丰(1078—1085)年间,河池县设有两乡及河池、固镇、高桥三镇。镇作为一种行政建制,起源于军队在关津要隘处驻兵防守或镇守边关以充实边备。高桥位于宋代秦州南境李子园与凤州河池县北境的交界地带,古来设有军队驻守的高桥关。依此推断,北宋时期或已存在经河池驿北上榆树火站、高桥、李子园而达秦州的路径。这条古道即后世明代嘉靖版《徽郡志》与清代嘉庆版《徽县志》记载的徽州通秦州三十五里店的茶马古道,是清代《秦州直隶州乡土志·道路》①记载的由秦州南下经皂郊堡、梢子镇、娘娘坝、白蜡峡、乏牛坡至高桥,再“至木梨川出州界入徽县境南抵巴蜀之孔道”,也是2003版《徽县志》记载的延续使用至20世纪50年代的河池古道。

知识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出版者:四川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丝绸之路与陇蜀青泥古道”“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蜀道申遗与陇蜀秦蜀交通”“青泥古道与陇南地域文化”四部分,是近年来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陇南本土在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重点在陇蜀青泥古道自汉唐以来政治、军事、交通、商贸诸方面的文化研究,兼顾青泥道在丝绸之路茶马贸易方面的历史地位、历史文献、文化遗存以及沟通南北丝绸之路廊道路网方面的研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