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氏倮与丝绸之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455
颗粒名称: 乌氏倮与丝绸之路
分类号: K928.6
页数: 6
页码: 87-92
摘要: 本文记述了乌氏倮与丝绸之路的联系的具体内容介绍,主要包括鸡头道与早期丝绸之路、绿洲丝绸之路、乌氏倮与早期丝路贸易等。
关键词: 丝绸之路 乌氏倮 鸡头道

内容

司马迁在《史记》里以太史公的口吻说:“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矣,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①身为太史令的司马迁,曾多次跟随汉武帝出巡全国各地。安定郡(固原)是他去过多次的地方,《史记·五帝纪》里明确记载的有六次。司马迁非常看重文献记载、实地考察和民俗传说,缘此才成就了伟大的史学巨著《史记》。生活在秦始皇时代的巨商乌氏倮,不但受到秦始皇给给予的较高政治待遇,“令倮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而且作为商人的代表被司马迁写进《史记·货殖列传》。乌氏倮的商贸之路,依托的就是绿洲丝绸之路。
  一、鸡头道与早期丝绸之路
  秦始皇建立秦朝的第二年(公元前220),以咸阳为中心修建了通往全国各地的交通干道。同时,出巡西北边地,先后考察陇西(今甘肃临洮)固原(秦朝属北地郡),登六盘山,祭祀朝那湫渊。《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
  先有鸡头山,后有鸡头道。鸡头山,也叫笄头山、崆峒山、牵屯山、薄落山,位于宁夏隆德县东。《北史》里名牵屯山,《括地志·原州条》载,“笄头山,一名崆峒山,在原州平高县西百里”。秦始皇二十七年出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即此②。鸡头道,是古代关中穿越陇山(六盘山)的通道之一,也是丝绸之路早期通行的道路。《通览》胡注始引《新唐书·地理志》,以“空同山在岷州西”。《水泾注·泾水注》云:“泾水导源安定朝那县笄头山,秦始皇巡北地,西出笄头山,即是山也。……一名崆峒山。庄子谓黄帝学道乎广成子盖在此山。”严耕望认为:“唐代及其以前学者皆指原州(今宁夏固原)之崆峒为古代名山。而于岷州之崆峒,则未指说也。”③笄头山,即崆峒山,无论称谓或者地域都是有史料支持的。
  绿洲丝绸之路(也称沙漠丝路),是穿越西北地区进入中亚的重要通道。它起于长安,或沿泾水北上穿越平凉、固原,在甘肃靖远县渡过黄河进入河西走廊;或沿渭水流域西进,经宝鸡、天水、秦安、兰州,进入河西走廊。史书记载丝绸之路正式开通于汉朝张骞出使西域之后,但此前的丝路活动早已开始。据考古出土的丝绸实物看,早在公元前4世纪,中国的丝绸就已经传到了印度和欧洲。位于阿尔泰山北麓的马泽雷克古墓(苏联戈尔诺阿尔泰省乌拉干河畔),就出土了公元前5世纪的中国丝绸。①
  鸡头道,是绿洲丝绸丝绸之路的早期通道,也是西汉张骞通西域之前就已经畅通的重要丝路通道之一。其走向,出长安沿泾水北上进入甘肃平凉,穿越崆峒山后峡,过泾源县城往西即进入鸡头道。这里道路奇险,却是天然通道。唐宋时期被称为安化峡,今俗称西峡或荷花沟。唐代在峡口东侧设有制胜关。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巡守西北,“西临祖厉河而还”,就是走的鸡头道。
  对于鸡头道的走向,我们进行过田野考察。进入鸡头道,沿沟谷西行,在名为荷花谷的地方出现两条岔道:一条向西北行,穿越荷花谷,在泾源县六盘山镇东山坡村白云寺出口,可与瓦亭关相连接,向北进入固原;另一条沿鸡头道继续西行,即翻越六盘山。翻越六盘山后,也有两条通道:一条经过宁夏隆德县奠安乡,过隆德县城与甘肃静宁县相接;一条与甘肃庄浪县通边镇相接。两条通道都与陇右关联密切。甘肃庄浪县东北的通边镇位于交通要道,北宋庆历八年(1048)设通边寨,金朝提升通边寨为通边县。元代一度改置庄浪县为庄浪路,建制格局更高。可见,由鸡头道穿越六盘山后进入隆德县、庄浪县的这两条道都非常重要。
  《史记》应该是最早记载鸡头山、鸡头道的典籍。秦始皇巡游陇西时经过的鸡头道,是丝绸之路早期的通道,对后世丝绸之路的繁荣产生过积极影响。从当代意义上看,丝路原本是一个网状格局。丝绸之路开通后,古人始终在探索着丝路走向新的最佳捷径。20世纪30年代发现的居延汉简、悬泉汉简记载了较为详尽的丝绸之路里程,宁夏固原是绿洲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按当时的区间里程计算,途经固原距离最短,约一百公里。②鸡头道不但是丝绸之路早期的重要通道,也对绿洲丝绸之路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且至今仍是一条通道。
  二、绿洲丝绸之路
  目前学术界通行的提法是,如果以中国境为界,可以把绿洲丝绸之路划分为三段:长安—凉州,为东段;凉州—敦煌、玉门关、阳关,为中段;玉门、阳关—葱岭,为西段。按照地理走向和地域文化特点,通常又将玉门关、阳关以东的东中两段称为河陇道,即长安至敦煌这一段,长约一千八百公里。宁夏正处在丝绸之路东段,而东段又分为南、中、北三道。固原正处在东段北道的交通要道上。
  东段北道的走向是:从长安临皋(今西安市西北)经咸阳县驿出发西北行,经醴泉、奉天(今乾县东),到邠州治所新平县(今邠县),沿泾水河谷北进,过长武、泾川、平凉,入固原南境弹筝峡(三关口),过瓦亭关,北上原州(固原);沿清水河谷,再向北经石门关(须弥山沟谷)折向西北经海原,抵黄河东岸的靖远,渡黄河即到达乌兰关(景泰县东),由景泰直抵河西凉州(武威)。这是丝绸之路东段南、中、北三道中,由长安抵河西凉州(武威)最便捷的丝路干道。有人统计,丝路北道与丝路南道相比,路途要短近两百里。东汉时刘秀亲征高平(固原),河西太守窦融与五郡太守车驾会高平,浩浩荡荡的大军和战车走的就是这条道。从整个区域来看,实质上走的是萧关古道。
  以北道为主线,还有两条道。一条是由长安西行陇州后,不再攀越大震关,而是沿陇山东麓过甘肃境内华亭县,至固原市泾源县,穿制胜关(秦汉时的鸡头道),过六盘山,即可抵达陇西郡。过鸡头道向西北行,也可沿祖厉河而下,在甘肃靖远北石门川黄河东岸或鹯阴口渡河,进入河西;或者沿泾河至平凉,由崆峒山东峡进入泾原,走鸡头道。公元前110年冬十月,汉武帝巡狩西北,“西临祖厉河而还”,也是走这条道。一条是由咸阳至北地郡治所宁州(今甘肃宁县),沿茹河进入固原。汉代班彪前往安定(固原),就是走这条道。
  丝绸之路东段逾越陇山的南中北三道,在固原境内主要有两条线路。除北道外,中道也在固原境内,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也发生着变迁。泾源附近的鸡头道,可抵陇西郡,是早期的中道。大致到了元代,这条线路向北稍移,由六盘山进,大体是今天西兰公路的走向。清代著名文人祁韵士嘉庆九年贬谪伊犁,他在《万里行程记》里,记载了当年途经丝绸之路的线路:平凉府—安国镇—瓦亭驿—六盘山—隆德县—神林铺—静宁州。他走的就是这条线路。
  东段南线,是从长安出发,沿渭河,翻越陇山(六盘山南)西行,过天水,在永靖炳灵寺附近过黄河,至张掖;或者从长安出发越陇山至临洮后,向北经阿干河谷至兰州,再沿庄浪河谷至武威(凉州)。丝绸之路东段数条线路呈网状格局,南中北道的终点在河西张掖、武威,再沿河西走廊进入敦煌。
  丝绸之路不同于其他商路,它是一条带有“中转性”大文化背景、长距离贸易和集散的沙漠和绿洲相伴的文化之路。虽然固原地域不大,但丝绸之路负载的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依旧在固原显示了它的宏阔与远大。在穿越固原境内的古丝绸之路上,汉、戎族、匈奴、月氏、羌、氐、鲜卑、吐蕃、铁勒、柔然、高车、突厥、回鹘、昭武九姓、党项、蒙古、回等诸多民族繁衍生息,迁徙组合,建立了各种政权组织,生成各种文化艺术、民族风俗、宗教信仰。数千年间,历史的风风雨雨造就了源远流长、交融聚汇的固原历史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
  严耕望的《唐代交通图考》详细描述了长安至凉州的丝绸之路的走向。他认为:“长安西北至凉州主要道路有南北两线,南线经凤翔府及陇、秦、渭、临、兰五州,渡河至凉州;北线经邠、泾、原、会四州,渡河至凉州。皆置驿。”①汉简的大量出土,也印证了这些观点。
  三、乌氏倮与早期丝路贸易
  乌氏,是春秋时期生活在陇山东西的戎族部落。乌氏县,是秦惠王时设立的西北境内最早的县治。乌氏倮,是战国至秦朝时期做丝绢贸易的著名商人。由乌氏倮引发出几个需要研究的话题,即乌氏县的地望、乌氏倮的身份、乌氏倮与早期丝绸之路。
  (一)乌氏县的地望
  乌氏是春秋时期生活在陇山东西的戎族部落,《史记·匈奴列传》里记载:“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国服于秦,故自陇以西有绵诸、绲戎、翟之戎,岐、梁山、泾、漆以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各分散居溪谷,自有君长,往往而居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一。”司马迁的记载在地理空间上是清晰的。乌氏戎为当时较大的部落,秦惠王时设立的乌氏县,是以乌氏戎地域为主体设置的,且因乌氏戎而取县名。秦昭襄王时设北地郡,乌氏县隶属于北地郡。西汉元鼎三年(前114),汉武帝析置安定郡,郡治高平(今宁夏固原)。《汉书·地理志下》载:“安定郡,户四万二千七百二十五户,口十四万三千二百九十四。县二十一:高平、复累、安俾、抚夷、朝那、泾阳、临泾、卤、乌氏……”乌氏县仍隶属于安定郡。
  (1)《汉书·地理志下》对乌氏县地理环境记载得更为清楚,“乌氏,乌水西出,北入河。都卢山在西,莽曰乌亭”。都卢山,即六盘山;乌水,即宁夏固原清水河流域,山水的地理格局为乌氏县的地域位置提供了参照。同时,秦汉时期固原充沛的雨水、大片的草地等良好的自然地理环境为游牧民族生存提供了天然的居所。根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和固原的地理环境,可推断乌氏县在宁夏固原东南和甘肃平凉西北一带。汉代人记汉代事,应该是有其依据的。
  (2)春秋时期,在今宁夏固原东南还有一个乌氏国,后灭于秦。乌氏县,是乌氏国的延续。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中国历史地理辞典·乌氏条》载:“乌氏县治所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东汉作乌支县。北魏末徙治今甘肃泾川县东北,后废。”①《括地志》载:“乌氏故城在泾州安定县东三十里。”②《通典·安定郡条》记载:“汉乌氏故城在东。”③乌氏县迁徙地与《括地志》《通典》的记载,在方位上大体是吻合的,但这是北魏乌氏县迁徙以后的事。
  (3)居延汉简对汉代长安通往河西走廊的里、置之间的里程有记载:“月氏至乌氏五十里,乌氏至泾阳五十里;泾阳至平林置六十里,平林置至高平八十里。”④居延汉简的出土,对传统乌氏县的地望提出了质疑。“乌氏至泾阳五十里”,泾阳是西汉时期设置的县,在今甘肃平凉市安国镇泾水(河)北岸油房庄①,这里距固原蒿店仅五六十里地。从汉简看,说乌氏县在固原东南就存在矛盾之处。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乌氏与泾阳之间的“五十里”,是乌氏县治所在地与泾阳县治所在地之间的距离,而不是两县地域之间的距离,这样固原东南的一部分成为迁徙后的乌氏县的实际控制地域,也在情理之中。
  (4)1978年,在宁夏固原县古城公社古城大队出土了一件铜鼎。因鼎身有“朝那”铭文,故称为“朝那鼎”。鼎身刻有三段铭文:
  第廿九,五年,朝那,容二斗二升,重十二斤四两。
  今(?)二斗一升,乌氏。
  今二斗一升,十一斤十五两。
  朝那鼎的出土说明:①它是西汉早期朝那县标准计量容器;②古城镇是秦汉朝那县治所在地。《汉书·地理志》记载,朝那、乌氏二县,在汉代均为安定郡属县。这件铜鼎原置于朝那,后移于乌氏。出土地点与文献记载两地的地理位置相近,这为确定汉朝那、乌氏故址提供了重要线索。②一件铜鼎上刻有朝那、乌氏两个县制,这表明同一器物先后归属过两个县制。地方行政建制的缩减与县制的迁徙,都会给地名与隶属关系带来变化。《汉书·地理志》载,西汉时期安定郡辖二十一县,东汉时期就发生了很大变化。王先谦《后汉书集解》中,安定郡仅辖七县,县制减少了三分之二。及东汉后期羌族大起义,安定郡内迁、朝那县南迁、泾阳县省废,县制锐减、县域辖境不断增大,乌氏县辖境自然向北延伸,覆盖了原朝那县的部分地域。“朝那鼎”上的铭文“朝那”和“乌氏”就能说明它们在地域上关联密切。因此,两汉时期的乌氏县地望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不能因为北魏乌氏县的迁徙而认定乌氏县故址就在泾州东数十里之地。
  (二)鸟氏倮其人
  在张骞开通丝绸之路以前,绿洲丝绸之路就是畅通的,中原与西域及至中亚的文化交流和商贸就已经开始,乌氏倮就是这个商贸通道上的著名商人。缘此,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里为乌氏倮立小传:
  乌氏倮畜牧,及众,斥卖,求奇缯物,间献遗戎王。戎王十倍其偿,与之畜,畜至用谷量马牛。秦始皇帝令倮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
  乌氏倮既是乌氏戎部落的代表,也是乌氏县地域的象征,其人物形象充满着多元文化内涵。这段有关乌氏倮的文字,虽然不足百字,但十分传神地写出了他的丝路贸易、政治待遇和影响力。
  乌氏县,地处丝绸之路要道。安阳殷墟商代妇好墓,有不少来自新疆和阗的玉石,说明早在三千多年前,玉石之路就已开通,玉石东进,丝绸也伴随着玉石之路走向西域。这条通道,就是咸阳到西域的绿洲丝绸之路。乌氏县地处这条丝路要道,就是后来约定俗成的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它的走向:从长安出发,沿渭河西进,再沿泾水北上,过陕西长武,甘肃泾川、平凉,进入固原,再西北行,过宁夏海原、甘肃靖远,过黄河进入河西走廊,抵达西域。正是这条丝路通道,成就了乌氏倮连接中原与西域的丝路贸易,这是他之所以能获得成功的丝路文化大背景。
  乌氏倮的丝绸贸易,即依赖于丝路通道将中原与西北少数民族商贸连接起来。他充分利用乌氏县的特殊地理位置,以中转的形式,凭借中介人的身份,与少数民族戎王交易,用中原的丝绸换取边地少数民族的牛马,再用牛马换取中原的丝绸,做着利润十分丰厚的丝绸生意。“畜至用谷量马牛”一句虽然有些夸张,但形象地表现出交易的牛马的确多得难以统计。丝绸,是高档商品,是贵族阶层所用之物。因此,乌氏倮的主要贸易对象是社会贵族阶层,这是其影响力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为政府提供了用于军事的战马,这是乌氏倮丝路贸易的核心内容,也是秦朝政府允许和支持乌氏倮经商的关键所在。秦始皇的祖先就是以马牧起家的,《史记·秦本纪》载:秦祖先非子为周孝王在今甘肃华亭、陕西陇县一带管理马牧,“马大蕃息”,赢得了周王朝的认可和器重。马匹是军用物资,秦始皇不会不看重这一点。
  战国时期,秦国是养马大国。商鞅变法前夕,秦国已经出现了专门的牛马市场贸易,实行牛马专卖。①秦朝建立后,设置了专门管理马政的太仆寺。马不仅是历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牲畜,而且是驿传和交通,尤其是与战争密切相关的重要运输工具。乌氏倮将用丝绸换回的马匹提供给政府,为秦朝的战骑装备提供战马,有功于国家。因此,他得到秦始皇的格外器重,与封君同列,可入朝议事,拥有极高的政治待遇。或许正是由于此,他才有资格被司马迁写入《史记》。
  乌氏倮是一位有远见的商人,他虽然是处于边地的戎族,却谙熟于秦文化。他依托早期丝绸之路,打通了中原与边地的贸易关系。
  丝绸之路东段南、中、北三条道路,在张骞到达中亚之前的公元前2世纪就已畅通,后逐渐成为重要的丝路通道。中西文化的交流,宗教文化的传播,玉石、丝绸东来西出,商贸繁荣等,共同打造了绿洲丝绸之路文化大通道。乌氏倮,就是这个大通道上少数民族商贸的典型代表人物。

知识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出版者:四川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丝绸之路与陇蜀青泥古道”“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蜀道申遗与陇蜀秦蜀交通”“青泥古道与陇南地域文化”四部分,是近年来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陇南本土在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重点在陇蜀青泥古道自汉唐以来政治、军事、交通、商贸诸方面的文化研究,兼顾青泥道在丝绸之路茶马贸易方面的历史地位、历史文献、文化遗存以及沟通南北丝绸之路廊道路网方面的研究。

阅读

相关人物

薛正昌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