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山地是古代大西北与西南华南多民族互动的核心通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445
颗粒名称: 陇南山地是古代大西北与西南华南多民族互动的核心通道
分类号: K928.6
页数: 5
页码: 65-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任何历史文化都有自己的版块、流域和通道。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不同政区往往会有不同的文化版块、文化中心、文化辐射带、文化传播点、文化边缘线、文化流域、文化通道,研究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政区的历史文化就必须要注意其不同“版块”“中心”“带”“点”“线”“流域”“通道”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否则,其研究成果往往会显得七零八落,不成体系,不够完善。但是在特定山系水系框架下的历史文化,不论其朝代、政区、民族如何变化,都会保持相对持久的完整性。这就提醒我们不能局限于现当代频繁变化的行政区划,而应突破现行政区划范围,按照历史上固有的文化版块范围去研究其文化事项,在此视域维度下观照陇南山地族群通道,意义非凡。
关键词: 陇南山地 甘肃省 文化通道

内容

任何历史文化都有自己的版块、流域和通道。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不同政区往往会有不同的文化版块、文化中心、文化辐射带、文化传播点、文化边缘线、文化流域、文化通道,研究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政区的历史文化就必须要注意其不同“版块”“中心”“带”“点”“线”“流域”“通道”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否则,其研究成果往往会显得七零八落,不成体系,不够完善。但是在特定山系水系框架下的历史文化,不论其朝代、政区、民族如何变化,都会保持相对持久的完整性。这就提醒我们不能局限于现当代频繁变化的行政区划,而应突破现行政区划范围,按照历史上固有的文化版块范围去研究其文化事项,在此视域维度下观照陇南山地族群通道,意义非凡。
  一、陇南山地在中国大版图上的地理位置
  (一)东西向板块切割带与文明中心点的特殊位置
  秦岭位于我国中部,是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秦岭山地南北地理差异十分显著。秦岭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秦岭位于陕西省中南部,介于关中平原与汉水谷地之间,东西长400~500千米,南北宽100~150千米,海拔多在1000~3000米之间,主峰太白峰海拔3767米。北侧断层陷落,山势雄伟,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南坡长而平缓,海拔高度逐渐降低。广义的秦岭西起甘、青两省边境,东到河南省中部,包括西倾山、岷山、迭山、终南山、华山、崤山、伏牛山等,东西延伸千余米。而中国唐代及以前的文明中心点主要分布在北方一带,特别是由西北到西南的多族群的孕育、成熟、积淀与发散均滥觞于中国北方的洮河流域、渭河流域、白龙江流域、西汉水流域等。
  (二)南北向板块切割带与文明中心点的特殊位置
  岷山位于我国西部,是自甘肃省南部延伸至四川省西北部的褶皱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西北接西倾山,南与邛崃山相连,包括甘肃南部的迭山,甘肃、四川边境的摩天岭,主要由石灰岩构成,平均高度2500米,山脊在4000~4200米以上。
  主峰雪宝顶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境内,海拔5588米,是长江水系岷江、涪江、白水河与黄河水系黑水河的分水岭。峰峦重叠,河谷深切。山地长有川西云杉、岷江冷杉、油松等。3800米以上为高山灌丛草甸。岷山、迭山、摩天岭为大熊猫集中分布区,其中以摩天岭分布密度最大。岷山北起甘肃东南岷县南部,南止四川盆地西部峨眉山,南北逶迤七百多公里,有“千里岷山”之说。甘肃境内为岷山北。由花尔盖山、光盖山、迭山、古麻山等组成;四川境内为岷山主体,有摩天岭、雪宝顶、九顶山、青城山等。
  以岷县为界从北至南的岷山山脉,包括其左右川北,与陕南同属一个文化版块,且与岷县以北洮河流域直至顺流而下进入黄河流域的整个大区域民间信仰一脉相承。
  二、洮河流域是古代多族群人类的发轫地域
  洮河流域处在中国大版图的中心地带。这一中心地带正是史前黄河文明的摇篮,从公元前5500年至公元前2500年,持续灿烂达三千年之久。
  (一)史前人类生产生活聚居密集区
  据《临夏回族自治州志》记载,辖境内临洮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360多处,《碌曲县志》记录2处,《临潭县志》记录14处,《卓尼县志》记录18处,《临洮县志》记录48处,《渭源县志》记录25处,《岷县志》记录44处,如上统计500多处。据笔者实地调查,实际未记录在案的还有许多,毫不夸张地说,凡是洮河两岸的黄土台地及临岸三五公里的黄土高坡多为史前文化遗址,如此密集的聚居区,在同一时段的全国其他区域实为少见,这充分说明洮河流域是史前人类生产生活的密集聚居区。
  (二)史前文明极为发达的发轫繁荣昌盛高地
  马家窑文化无一例外均出现在临水两岸的各级黄土台地,黄土地既是最佳聚居地,也是最佳耕地。由于其可塑性极强,更是制作各种陶器的首选或者是唯一原材料,因此,史前黄河文明也可称为黄土文明。
  我觉得马家窑彩陶之所以独冠群芳,主要是因为其制作烧制工艺是所有彩陶文化类型中最为精美的,其彩绘纹饰丰富精到,蕴涵、透射、彰显着那个时代人类对于大自然、宇宙与人的关系最深切、最高远、最博大的理念的理解和解读,甚至隐含着当时自然界发生的重大星球事件的信息。这才是马家窑文化最伟大的魅力所在。马家窑文化不仅仅是种文化类型,更是一部大百科全书,需要我们下大功夫去认真解读。
  我们对于文明的发生和形成的起因及要素的判断、认定,应该根据地域的不同区别对待。中华民族史前文明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她有长期固定的生产生活地域,有独立完善的祭祀理念和形式,更有数量极其庞大、地域极其宽阔、时间极其久远的文明载体——陶器。它既是形式,更是内容,大中小器型齐全,品类繁多,甚至比当今非常发达的各种瓷器的形制还要丰富和精致,其数量和种类之多可以说是世界之最,形成了独立而完备的文化体系。这就是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黄河文明。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陶器的生产及其广泛应用,标志着该地域文明的开始。而彩陶的大量、大范围出现,则说明我国先祖在史前时期的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即使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也是非常独特的高度。她所具有的文明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其在文明史上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绝对是独一无一、无可比拟的。
  史前人类对生产工艺进行了不断探索,最早由使用火发现了可塑性极强的泥块可以烧结成硬度很高的各种器型,由此发明了陶器——彩陶;由烧制彩陶发现了金属矿物质的提取提炼工艺,进而发明了青铜器;再由青铜器的烧制掌握了提高烧制温度的技术,由此为发现陶器釉彩奠定基础,进而发明了瓷器。但是陶器作为明器(冥器)的功能并没有完全消失,而且至今仍在民间丧葬活动中得以传承。每一种新材料、新器型的发明自然而然地淘汰了原有的器型。到了秦汉时期,陶器的烧制技艺才真正具有实用功能,变成“秦砖汉瓦”。但是陶器的民间实用性依然非常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砖和瓦的使用并不普及,只有官府和个别大户使用。总之,没有火的发现就没有彩陶的发明,没有彩陶的发明就没有青铜器的发明,没有青铜器的发明就没有瓷器的发明,三者是互为因果、层级递进的。这些不同时期的发明与创造,铸造了中华文明的辉煌,从而形成了自成一体、自成体系的、有别于西方世界的文化文明形态,奠定了黄河文明乃至东方文明的基本格局、基本格调、基本特质。这是人类非常了不起的文明形态的高峰,永远值得中华民族珍惜和骄傲。
  (三)史前彩陶与多族群服装纹饰的一脉相承
  民族服饰,是中国本土所有民族民间信仰及民族服饰基本符号的发轫。因此,民间信仰是马家窑文化研究的突破口,也是最好的切入点。先看一组彩陶符号照片①:再看一组民族服饰照片①:
  原始苯教在当下民间的影响遗存是家神信仰。这是与南方祖神信仰——祠堂信仰最大的不同。原始宗教(苯教)的传承,其显著标志就是卍字纹的本真传承和千变万化的一脉相承,下列一组彩陶图示中就绘制了14个卍字纹符号②:
  二者进行比较,特别是以卍字纹、云纹、三角纹为基本符号的各种变体纹饰符号,成就了史前人类祭祀纹饰及其后绵延不绝五千年至今的各种民族服饰纹饰的贯穿与传承。这是极其伟大的文化传承、文明传承、民族传承和人类传承。
  三、陇南山地是古代大西北与西南、华南多民族互动的核心通道
  距离洮河最近的向南河流是发源于宕昌县阿呜河和迭部县郎木寺的流经舟曲、宕昌的白龙江,其一路向南汇聚成了岷江、长江,继续向南延伸至云贵高原甚至东南亚,形成了著名的以羌、藏、彝为代表的多民族通道。2002年我在四川阿坝一带考察时,当地老乡知道我来自洮河边,特别热情,他们说自己的祖辈就来自那里。2013、2014、2015年,我三度去云南考察,询问当地学者,他们说大多数研究者认为云南白族的族源就是西北甘肃洮河流域的古羌人。再如纳西族、瑶族等,均有来自大西北洮河岸边的传说。如上举例,多民族服饰与马家窑文化彩陶符号一脉相承,说明了其渊源关系。这就有一个问题需要弄清楚,即通道问题,他们是怎么从大西北到达西南、华南的。
  在冷兵器时代,人们通行时无一例外把地缘山脉、河流及河水沿岸作为首选通道,而陇南山地是在西秦岭、黄土高原、青藏高原、成都平原四大地质板块冲击、穿插下形成的特殊地带。据兰渝铁路开通信息报道,其穿越区域性大断裂带10条、大断层87条,特别是岷山,是中国西部自甘肃省南部延伸至四川省西北部的一褶皱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西北接西倾山,南与邛崃山相连,河流密集,是理想的甚至是唯一的大通道。因为是西秦岭与青藏高原的穿插地带,因此也是东西向理想的甚至是唯一的大通道。而徽县境内的青泥道处于秦蜀古道和陇蜀古道的汇合地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仅是重要通道,更是咽喉要道,值得学术界特别加以关注。厘清其历代不同时间节点的军事、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的流通踪迹,将对提升徽县历史文化地位、开发旅游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陇南山地是古代大西北与西南、华南多民族互动的核心通道。

知识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出版者:四川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丝绸之路与陇蜀青泥古道”“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蜀道申遗与陇蜀秦蜀交通”“青泥古道与陇南地域文化”四部分,是近年来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陇南本土在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重点在陇蜀青泥古道自汉唐以来政治、军事、交通、商贸诸方面的文化研究,兼顾青泥道在丝绸之路茶马贸易方面的历史地位、历史文献、文化遗存以及沟通南北丝绸之路廊道路网方面的研究。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润平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