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杜甫、元稹青泥古道诗作刍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438
颗粒名称: 李白、杜甫、元稹青泥古道诗作刍议
分类号: K928.6
页数: 3
页码: 54-5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青泥古道是唐代从秦陇进入蜀地的通道之一,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在此留下了诗篇,这些诗篇是我们了解青泥古道自然和人文景观的重要文献资料,也是我们保护和开发青泥古道自然人文风貌和资源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青泥道 李白 杜甫

内容

青泥古道是唐代从秦陇进入蜀地的通道之一,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在此留下了诗篇,这些诗篇是我们了解青泥古道自然和人文景观的重要文献资料,也是我们保护和开发青泥古道自然人文风貌和资源的重要依据。
  最早提到“青泥”一词的是李白《蜀道难》一诗,这首诗用奇崛清峭、浪漫放达的文笔描绘了从秦陇进入蜀地的艰难。诗作将浪漫的想象和传说相结合,描写了蜀道的开通以及入蜀的风险,其中“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一句提及“青泥”一词。多少年来,后人在释读这首诗作的时候,将“青泥”理解为形容青泥岭的道路艰险盘桓,崎岖萦回,高耸入云,风险纵生。诗句开头写了蜀道开通的神话传说和入蜀道路的山峰林立,高耸入云。其中写道: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笔者对整个句子意思的理解是:“黄鹤尚且飞不过去,猿猱尚且发愁攀援不了,何况还有黑色的泥泞路百步九折盘旋环绕在岩石山峦间。当爬上那高耸的山峰的时候,你伸手触摸到参星,经过了井星,仰面喘着粗气,抚摸你的胸口坐下来长长地叹息。”笔者认为,这里的“青泥”是黑色的泥的意思,而不是指青泥岭。古汉语中“青”也可以理解为黑色,如青牛白马的“青”就是黑色的意思。诗作一般认为是李白于天宝一年至天宝三年(742—744)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诗文以入蜀自然地理环境的艰难和剑门关人事环境的险恶规劝友人谨慎行事,以自然景况譬喻人文环境,气势磅礴,一泻千里。
  继之在青泥古道留下诗作的是诗人杜甫。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初秋,杜甫仕途遇险,他辞去华州司空参军一职,携妻儿西行秦州(今天水市)取道入蜀。从秦州进入陇南后,经今礼县、西和、成县、徽县等地,渡嘉陵江,入成都平原。杜甫一行离开秦州后,约在同年十月到同谷(今成县),寓居一月余再次出发。十二月初从同谷县出发,十二月底到达成都。杜甫在秦州、陇南沿途写下十余首纪行诗,其中《木皮岭》《白沙渡》《水会渡》三首与青泥古道有关。
  据学者考证,杜甫一家在成县休整一月后,开始了艰难的入蜀跋涉。
  杜甫在翻越徽县西南部的木皮岭时留下《木皮岭》诗一首:
  首路栗亭西,尚想凤凰村。季冬携童稚,辛苦赴蜀门。
  南登木皮岭,艰险不易论。汗流被我体,祁寒为之暄。
  远岫争辅佐,千岩自崩奔。始知五岳外,别有他山尊。
  仰干塞大明,俯入裂厚坤。再闻虎豹斗,屡跼风水昏。
  高有废阁道,摧折如短辕。下有冬青林,石上走长根。
  西崖特秀发,焕若灵芝繁。润聚金碧气,清无沙土痕。
  忆观昆仑图,目击悬圃存。对此欲何适,默伤垂老魂。
  宋代程公许有《木皮口纪事为故沔戎帅何进赋也》一诗,此处沔州即为陕西略阳。其中有“驱车木皮口,地接嘉陵市”之句,这里的木皮口显然因木皮岭而得名。可见,翻过木皮岭就是嘉陵江了,这与杜甫在翻过木皮岭后在嘉陵江渡口又赋诗两首相吻合。杜甫在嘉陵江渡口白沙渡和水会渡又赋诗《白沙渡》和《水会渡》两首。
  唐代后期,青泥古道上已经驿站相连,元稹曾从此地入蜀,留下《青云驿》诗一首。其中有“昔游蜀门下,有驿名青泥”一句,之后又进一步解释道:“云泥异所称,人物一以齐。”意思是,曾经游历入蜀通道的时候,有驿站称谓青泥驿,而现在成为青云驿了。青泥驿之所以称为青云驿,是“泥”和“云”两字混淆所致。可见,此处的青云驿就是青泥驿。
  李白、杜甫都没有描写青泥岭。记载青泥岭的典籍是《元和郡县志》,其卷第二十二《山南道》(三),长举县条下对青泥岭有记:“青泥岭,在县西北五十三里接溪山东,即今通路也。悬崖万仞,山多雨,行者屡逢泥淖,故号青泥岭。嘉陵水,去县南十里。”可见青泥岭在长举县西北。唐朝元和年间,长举县属于兴州(今略阳),河池县(徽县)属于凤州(今凤县)。兴州的长举县和凤州的河池县接壤,长举县西北就是河池县的东南方向。元朝建立后,将河池改为凤州,至元六年(1269),凤州南部改名徽州。至元十二年(1275)废除长举县,分署略阳和徽州。因此,青泥岭在徽县东南是毫无疑问的。青泥岭离嘉陵江有十里路程。由此看出,青泥岭和木皮岭都离嘉陵江不远,两者究竟是不同的山峰,还是同一座山峰的不同名称,尚待进一步考证。
  嘉陵江一级支流青泥河流经成县、徽县、略阳等地。“青泥河是嘉陵江一级支流,又名长丰河,成县县城以东亦称东河。位于嘉陵江西岸,是嘉陵江中游在陇南境内仅次于白龙江和西汉水的第三大支流,青泥河干流发源于天水市南部的苏成乡马坊一带,自北向东南流经秦城区、西和县、徽县、成县,至陕西省略阳县白水江镇汇入嘉陵江。干流纵贯北秦岭山地和南秦岭山地,中穿徽成盆地,总长144公里,干流落差660米。”①青泥河是徽成盆地东南部山岭中的一条河,基本环绕泥功山、木皮岭前行汇入嘉陵江。青泥、青泥岭、青泥河都与当地黑色的泥泞有关系。
  北宋赵抃赋《青泥岭》一首描写青泥古道。此时,青泥古道已经不如唐代那么艰难了。在历史的变迁中,宋代的生产力水平比唐代大大提高,人们对于入蜀一事也不那么生畏了。《青泥岭》一诗显得悠闲轻松:
  太白休夸蜀道难,我闻天险不同山。青泥岭上青云路,二十年中七往还。
  经过简单考证,在青泥古道沿途地望和景点的厘正过程中,首先要区分事实上的逻辑推理和文学上的夸张描述,弄清地理地望。避免由于对李白“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一句的不当理解导致对青泥岭乃至青泥古道基本地理地望的误解。其次,青泥古道不单指今天青泥岭段的那三十里左右的山路,而是从徽成盆地东南部的木皮岭开始,到翻过青泥岭后到达嘉陵江的一段路的总称。

知识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出版者:四川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丝绸之路与陇蜀青泥古道”“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蜀道申遗与陇蜀秦蜀交通”“青泥古道与陇南地域文化”四部分,是近年来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陇南本土在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重点在陇蜀青泥古道自汉唐以来政治、军事、交通、商贸诸方面的文化研究,兼顾青泥道在丝绸之路茶马贸易方面的历史地位、历史文献、文化遗存以及沟通南北丝绸之路廊道路网方面的研究。

阅读

相关人物

邓慧君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蜀道难
相关作品
木皮岭
相关作品
青泥岭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