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泥古道史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429
颗粒名称: 青泥古道史证
分类号: K928.6
页数: 7
页码: 37-4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历史上,从关中穿越秦岭通往汉中的道路,自东向西主要有子午道、傥骆道(也称作骆谷道)、褒斜道(也称作斜谷道)和故道(也称作陈仓道、散关道、嘉陵道)。另外,还有从天水到汉中的祁山道。其中故道在周祁《散氏盘》铭文中被称为周道,其开辟时间最早,唐时被定为官方驿道。它北起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出散关,越马岭关(今陕西凤县西南),经青泥路、兴州(今陕西略阳),向东南抵汉中。其中青泥路是故道最险要的一段,“大抵蜀道之难,自昔以青泥路称首”①。目前,史学界对蜀道的研究比较充分,大量论著和论文相继出版和发表,但是对青泥路的研究仍是薄弱环节。
关键词: 徽县 青泥古道 青泥路

内容

历史上,从关中穿越秦岭通往汉中的道路,自东向西主要有子午道、傥骆道(也称作骆谷道)、褒斜道(也称作斜谷道)和故道(也称作陈仓道、散关道、嘉陵道)。另外,还有从天水到汉中的祁山道。其中故道在周祁《散氏盘》铭文中被称为周道,其开辟时间最早,唐时被定为官方驿道。它北起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出散关,越马岭关(今陕西凤县西南),经青泥路、兴州(今陕西略阳),向东南抵汉中。其中青泥路是故道最险要的一段,“大抵蜀道之难,自昔以青泥路称首”①。目前,史学界对蜀道的研究比较充分,大量论著和论文相继出版和发表,但是对青泥路的研究仍是薄弱环节。
  青泥路是指从河池驿出发,经固镇、牟家坝、石家峡、青泥河、青泥驿、孟家滩、武家坪,最后到鱼关渡的路程,大部分位于唐宋时期的凤州河池县和兴州长举县接界处的青泥岭上。青泥岭史称“蜀门”,西北接木皮岭,东南临嘉陵江,介于古兴州长举县、成州同谷县和凤州河池县之间。整座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三十余公里,为青绿色风化岩石所构成,高险峻拔。如遇雨水冲刷,泥浆呈青绿色。据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记载:“青泥岭,在县西北五十三里,接溪山东,即今通路也。悬崖万仞,山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淖,故号为青泥岭。”②铁山是青泥岭的最高峰,海拔约1946米。《徽县志》中有关于青泥岭的说明:“青泥岭,(在徽县)东南二十五里,其南最高峰为巾子山,岭支山也。唐时入蜀要路,李白经此作《蜀道难》……巾子山,东南四十里,其山巅峦瑰垒,望之形似巾子,故名。不与众山相属,四围仰承如百体之尊元首然,其色如铁,又名铁山(唐谓青泥,宋始称铁山)。陡壁直上约五六里至其巅。”③唐中期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唐玄宗从长安经青泥岭逃往四川。后来唐德宗和僖宗从四川返回长安时,也都走过青泥路。青泥驿是青泥路上最重要的驿站。为巩固边疆,防止吐蕃东侵,唐朝天宝元年(742),在青泥岭的北侧设置了青泥驿(位于今徽县东南二十多里的青泥店子附近)。宋至和年间废。青泥驿是故道、阴平道和金牛道三路的交汇点。北宋时,青泥驿约有邮兵、驿马一百五十六人骑,执事役夫三十余人,每年约需要驿廪、铺粮五千石,畜草一万围。①
  青泥岭和青泥路是古代秦陇入蜀的必经之地,“为秦陇之藩屏,控巴蜀之门户”②,其在军事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战争之路——历史上的青泥岭争夺战
  青泥岭以其要冲的地理位置,雄踞陕、甘、川交界,南控巴蜀,北锁秦陇,扼秦陇蜀咽喉,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谁控制了青泥岭,青泥路就成了囊中之物。
  历史上刘邦军队为夺关中而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占领过青泥岭。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大分裂、各民族大融合的时期,青泥路上金戈铁马,烽火照天烧,战马昂天啸,更突显出其战略位置之重要。诸葛亮六出祁山,其实真正从祁山出兵的只有两次,其余都是经青泥岭向关中进发。公元215年,曹操西征汉中张鲁,接连攻占陈仓、河池,兵临青泥岭。陇南氐王王窦茂带大军抵抗,在青泥岭“氐王窦茂众万余人,恃险不服”,曹军经过一个多月的鏖战,“公攻屠之”③。
  公元347年,东晋大将桓温统领步兵骑兵四万,从江陵出发,打败了前秦在青泥岭的守军,俘获了苻健和荆州刺史郭敬。④
  公元417年12月,胡夏王赫连勃勃听说东晋太尉刘裕返回江南,大喜,想趁机夺取关中,军师中郎将王买德给他出主意说:“关中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刘裕却叫他12岁的幼子刘义真镇守,自己则狼狈而回,谋划篡夺帝位的事,没时间再把中原这块地盘放在心上。这是上天把关中赏赐给我们,我们不能错过这个机会。青泥、上洛,是南北的险要重镇,应该先派出游击部队,切断他们的补给和退路,然后在东部阻住潼关,切断他们与本国的水陆通道。然后向三辅地区发布檄文,恩威并施。这样,刘义真就等于掉进了网篓之中,不用费劲就可以生擒。”⑤于是,赫连勃勃任命他的儿子、抚军大将军赫连率领骑兵两万人直奔长安;任命王买德为抚军右长史,进军青泥;赫连勃勃本人则亲自统率大军尾随在后。公元418年,胡夏王军队“倾国追蹑,于青泥大战”,东晋宁朔将军“弘之身贯甲胄,气冠三军”。力战连日,最后“军败,陷没,佛佛(胡夏王军队)逼令降,弘之不为屈。时天寒,裸弘之,弘之叫骂见杀。时年四十二”。胡夏国“买德获晋宁朔将军傅弘之、辅国将军蒯恩、义真、司马毛修之于青泥,积人头以为京观”⑥。
  公元570年,西梁明帝萧岿和周军在青泥水造了大批舰船。南陈大将昭达分派钱道戢、程文季乘坐轻舟把这些舰船焚毁。周军又在峡口南岸筑垒,取名“安蜀城”,在嘉陵江上横拉大绳,编苇竹做桥来运送军粮。章昭达命军士造长戟,在船上搭楼,放船顺流而下,士兵站在楼船的最高层举起长戟,割断上空的绳索,断了周军粮草。接着纵兵进攻安蜀城,使之投降。①
  公元911年,后唐岐王李茂贞派大将刘知俊、李继崇进攻割据四川的前蜀,前蜀将领王宗侃、王宗贺、唐道袭、王宗绍扼塞险要,在青泥岭与岐兵交战,刘知俊、李继崇攻破青泥岭,前蜀兵大败,马步使王宗浩逃奔兴州,淹死在嘉陵江,唐道袭逃奔兴元。后唐军队继而进攻安远(今陕西沔县境)和金牛(今陕西宁强县境),威胁四川。②
  公元955年,后周世宗柴荣筹划统一战争。确定了“先易后难、先南后北、各个击破”的战略,决定先打后蜀,再伐南唐,最后灭北汉。周世宗命派凤翔节度使王景等从凤翔越秦岭进攻前蜀,后蜀主孟昶命都指挥使李廷珪、高彦俦带军迎战。李廷珪部先后在马岭关(凤县凤州镇西22.5公里,今名马岭寨)、白涧(今陕西凤县东北白石铺)和黄花谷(今陕西凤县东北)溃败,“退守青泥岭。由是秦、凤、阶、成之地,皆陷于周矣”③。后周兵遂克凤州,筑城固镇,断蜀援兵。然而后蜀的部队坚守青泥岭长达十年之久。直到北宋乾德二年(964)冬,宋太祖赵匡胤命大将军王全斌伐后蜀,王全斌率军在青泥岭打败后蜀七千精锐部队,接连攻陷石圌(今徽县聂家湾)、鱼关(今徽县虞关)、白水(今略阳白水镇)等二十余寨,随后占领兴州(治今陕西略阳县)、利州(治今四川广元县),入剑门关到达成都。965年,后蜀主孟昶向后周投降。④
  南宋与金对峙时期,公元1134年,南宋名将吴玠认识到青泥岭、仙人关一带在军事上的极端重要性,“为蜀厄塞,当坚守,时出奇击之”。吴玠和其子吴璘迅速移营仙人关,以防金人深入。果不出其所料,很快,金将兀术、完颜撒离喝及刘夔率十万骑自铁山凿崖开道,循岭东下。金大举进兵,“欲道仙人关入蜀,至上奢田,玠筑垒于关外。”杨政说:“此地为蜀厄塞,当坚守,时出奇击之。”吴玠采用了他的建议,宋军和金军在青泥岭、仙人关一带展开了异常惨烈的战斗,“连日百余战,敌帅督战益急,政命卒以神臂弓射之;又选甲士千余出山谷,断其兵,使不得进退;又出敌不意,夜斫其营。敌遂遁去,追至河池而还”⑤。金兵大败而归。南宋名将吴玠率三万余众,凭借青泥岭复杂的地形地物,大破金兀术人马十三万,即著名的“仙人关大捷”。“仙人关大捷”树立了中国军事战争史上诱敌深入、以少胜多、以步制骑的光辉典范,被中国军事博物馆作为典型战例永录史册。
  二、文化之路——文人骚客争相吟咏
  青泥路作为千年古道,在历史上公私行旅来往特别频繁。从唐、宋到明、清,很多诗人都曾走过这条古道。李白、杜甫、王勃、刘长卿、卢照邻、高适、张说之、岑参、钱起、韦应物、元稹、雍陶、薛涛、李商隐、康术、薛逢、柳宗元、梅尧臣、赵振、赵抃、王云凤等几十位著名的文学家,看到神奇壮美的青泥岭,纷纷写诗作词,赞叹青泥岭的雄奇险峻,惊叹青泥路的崎岖艰难。据统计,讴歌青泥岭的诗词歌赋有两百余篇,其中很多是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佳作。
  唐代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写道:“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以浪漫主义的笔法,夸张地描绘了蜀道的艰险难行,使青泥路倍添光彩,广为人知。杜甫在安史之乱后,路过青泥岭,写下《水会渡》:“山行有常程,中夜尚未安。微月没已久,崖倾路何难。”《军中行路难》是初唐诗人骆宾王的作品,诗中描写了作者到西南边塞平叛时的行军经历:“危途紫盖峰,路涩青泥坂。”通过描写山高林暗的险恶环境,表达了诗人重义轻生、丹心报主的情怀。刘长卿的《虞关道中》描写了青泥岭的高峻:“白水远来天际,青峰近插云中。一曲山歌樵子,半蓑烟雨渔翁。”唐朝天宝年间,诗人韦应物路经青泥岭,夜宿驿站,写下《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凿崖池奔湍,称古神禹迹。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传神地描写了诗人独卧不成眠,听到水石相激的声音,在夜空中传得很远的情景。其他还有李虞卿的《咏青泥岭》:“上岭浑如鱼贯柳,下山恰似雁排空。”李嘉祐的《发青泥店至长余县西涯山口》:“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元稹的《青云驿》:“岩峣青云岭,下有千仞溪。徘徊不可上,人倦马亦嘶。”史瑜的《青泥山》:“溪从沮水流嶓冢,岭接青泥入剑天。”张说的《畏途赋》:“青泥路,白马关,云足蹑,霞手攀,忠臣往兮孝子还。陟羊肠,临鸟道,搏绝岸,援蔓草,悬梁娈娜以树接,虚阁穹崇而烟抱。”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都是众多诗人和词人对青泥路的共鸣。
  北宋赵抃任殿中侍御史时,弹劾贪官,不避权势,由于面颜黑,时称“铁面御史”,曾官至参知政事,与当时的包拯齐名。在宦海生涯中,他曾往来于青泥路达七次之多:“老杜休嗟蜀道难,我闻天险不同山。青泥岭上青云路,二十年来七往还。”当他年事已高,面对青泥雄峰,想到世态炎凉,不禁感慨万千:“暂留山驿又晨兴,西望旌旄想旧朋。三院华簪曾对直,两川兵印复交承。年光头鬓华如雪,世态心情冷似冰。境上凭诗遂远意,青泥寒晓入云登。”北宋的另一位诗人梅尧臣,曾任尚书都官员外郎。他的诗歌富于现实内容,题材广泛。他在《送毕甥之临邛主簿杂言》中写道:“自我历官三十年,有脚未曾行蜀川。李白尝言道之艰险,长嗟难剧上青天。鸟悲猿嚎马蹄脱,苔梯雨栈愁倾颠。苍崖下窥不见底,但听雷声辊石悬湍溅。晓盘青泥上高烟,暮盘青泥到下泉。”他的另外一首《海棠》也特别有韵味:“蜀州海棠胜两川,使君欲赏意已猛。春露洗开千万株,燕脂点素攒细梗。朝看不足夜秉烛,何暇更寻桃与杏。青泥剑栈将度时,跨马莫辞霜气冷。”梅尧臣多次路过青泥,他在《送张遂州》中写道:“华省名郎意若西,相如桥柱旧曾题。已将符节为邦守,不畏关山入马蹄。千里过秦看素浐,三年还蜀度青泥。里门锦绶何为乐,外奉严君内阿。”
  明代国子监祭酒王云凤曾路过青泥岭,不禁诗兴大发,作《过铁山》一首:“晓离李白青泥岭,暮渡吴玠仙人关。上如缘壁蜗曳涎,下如窜莽雉束翰。曾闻阴平与三峡,舟车往往为摧残。入蜀大抵无坦途,此地令人毛骨寒。”“赵抃原非宰相才,七度过此徒劳哉。新法可罢即当罢,如何却待安石来。中原都无用武地,益州一隅非上计。木牛流马竞何功,道险英雄难用智。吁嗟纷纷不足数,我独有怀怀杜甫。携家冻饿白水峡,犹自高歌无所苦,眼底荣华视如土。”明代诗人、提督学政伍福也对青泥岭赞叹不已:“铁山古所称,壁立出云端。仰接霄汉近,俯视舆图宽。屏障扼剑阉,形胜壮秦关。众山在其下,势绝邈可攀。”
  青泥路险峻幽美,移步见奇,涉足得美,沿途之高山流水足以使诗人荣辱皆忘,心旷神怡,忘情而咏叹。透过众多诗人对青泥路的吟咏,我们可以想见,当时这条古道上车马逶迤,商旅辐辏,旌旗隐约的景象,一幅有声有色的行旅长卷呈现于我们的面前。
  三、废弃之路——白水路取而代之
  公元1004年,为避开青泥路段高峻险阻、崎岖回远的缺点,北宋政府在青泥路西边开辟了一条捷径,即白水路,但是“未几复废者,盖青泥土豪辈唧唧巧语,以疑行路”。因为新开白水路后,青泥驿将废弃不用,那些依靠青泥路坐地起价、大发横财的地方土豪,将失去垄断经营、牟取暴利的机会。“且驿废则客抵、酒垆为弃物矣,浮食游手安所仰耶!小人居尝争半分之利,或睚眦抵死,况坐要路,无有在我,迟行一切之急,射一日十倍之费,顾肯默默耶!”为了一己之私,青泥土豪对新开白水路百般阻挠,甚至买通京官为其鼓噪。“造作百端,理固然尔。”①1005年9月,朝廷采取了青泥路和白水路并行的折中方案:“诏兴州青泥旧路依旧置馆驿并驿马、递铺等。其新开白水路亦任商旅往来。先是,屡有言新路便近,亦有言青泥路虽远一驿,然经久难于改易者,故下诏俱存之。”“向使愚者不怖其诞说,贤者不惑其风闻,则斯路初亦不废也。大抵蜀道之难,自昔以青泥路称首。一旦避险即安,宽民省费,斯利害断然易晓,乌用听其悠悠之谈也!”②但是由于青泥土豪的破坏,白水路不久就不通了。
  北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凤州河池令王令图再次倡议修白水路,并获得朝廷批准。实际主持者是利州路转运使李虞卿,选兴州巡辖马递铺殿直乔达领邮兵500余人在凤州河池县和兴州长举县间,沿着白水江修筑了白水路,知兴州军州事虞部员外郎刘拱总护督作,但未及完成,李虞卿即迁职东川路。后由兴州判官厅太子中舍李良佑、转运使田谅、知长举县事顺政县令商应程、河池县令王令图等接续,于当年十二月开成。“作阁道二千三百九间,邮亭、营屋、纲院三百八十三间,减旧路三十三里”①,新修白水路全长25.75公里,比青泥路减少了16.5公里,还省去了一个青泥驿。不但减轻了该地百姓的赋役和徭役负担,节省了朝廷的开支,而且大大便利了公私行旅的往来。道光《略阳县志》卷四《艺文》四《续白水江路记》诗有“蜀门白水江秦塞原辛苦,何故行人日似梭”之句,可见往来行旅之众。从此,青泥驿和青泥岭上的官驿大道就逐渐被废弃了。
  四、石刻之路——摩崖石刻遗迹众多
  青泥路和白水路地处军事和交通要冲,不但留下了双龙崖栈道、八渡沟古栈道、瓦泉山栈道、月亮峡栈道、水会渡遗址、仙人关遗址、吴王城遗址、吴玠墓等众多古迹,更保留了大量的摩崖石刻。由于青泥路和白水路地质条件差,曾发生多次塌陷,所以历史上进行过多次维修,留下来很多修路的石刻。主要有:明代成化三年(1467)虞关乡虞关巡检许清的“修路摩崖碑记”、大河店乡青泥村辛家吊沟村北的明代万历二十九年(1601)“玄天神路”摩崖石刻、明代万历四十二年(1614)虞关乡八渡沟修路摩崖石刻和清嘉庆十六年(1811)“远通吴楚碑”与“修路碑记”等。特别是在大河店乡王家河村瓦泉自然村外悬崖上,有摩崖石刻《钟公路》,刻于明神宗万历十六年(1588)。与其相关的修路文章《白水石路记》《徽县志》收录有:
  略阳、徽、阶之界,地名大石碑,一曰小石碑。壁立百仞,长可十数里许。其上则铁石巉岩不可凿,其下则溪流湍急不可渡,其路则适当孔道不可断。唐宋时,架木为桥,久而倾圮,旅人甚苦之。强渡而溺者,更仆未易数。里民谋开路以通往来,垂久远而艰于资费,即有司犹或难之。戊子夏,直指钟公按部至彼,恻然在念,爰捐金二百,鸠工作路于石壁间。里民感公之德,争先赴役,不期月而告成,舆马仆卒履若坦途。自下望之,恍然云霄之上,盖奇绩也。行旅父老自置丰碑,请有司记其事,公檄止之。其略曰:“古人为其事隐其名,顾予之所耻者,名也。幸无以名归我,弗获已。”乃就石壁勒三大字,其名曰“钟公路”。今年春,不侫行部历其地,行旅父老拥道而申前请。予尝以执事奉公左右,知公最深,义不可辞。因索笔序大都于左,以纪岁月。公号文陆,浙之仁和人,立心操行以古圣贤为标准。初令闽之惠安,再令江右乐平,俱有异政。天子拜侍御史,钦取实授为天下第一。其巡行川、陕也,适值地方灾祲,多方赈恤。饥者以银,病着以药,死者以冢。而又慎激扬、兴学校、议禁令,一切不便者,更为宽大惠利之法,与民宜之。两省军民鼓舞,德化翕然,号为“钟佛子”。青衿多士,则以“钟夫子”称之。至缙绅评公者曰:“古之人,古之人。”兹特其一事云。万历乙丑郭元桂记。
  该石刻说明,当时的御史钟文陆(钟化民)巡查至大河店王家河村处,看到白水路栈道年久失修,遂亲自捐金,并组织人员进行大规模维修,被百姓赞为人间奇迹,遂由郭元桂勒石记功。
  这些遗址和摩崖石刻不但是反映历史上陕、甘、川交通状况的史料和宝典,而且还是宝贵的文物和书法艺术的典藏,对研究我国古代邮驿传递发展历史和经济发展状况均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斗转星移,青泥路已成为载满历史印迹的艺术宝库,有待于后人去保护和研究。

知识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出版者:四川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丝绸之路与陇蜀青泥古道”“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蜀道申遗与陇蜀秦蜀交通”“青泥古道与陇南地域文化”四部分,是近年来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陇南本土在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重点在陇蜀青泥古道自汉唐以来政治、军事、交通、商贸诸方面的文化研究,兼顾青泥道在丝绸之路茶马贸易方面的历史地位、历史文献、文化遗存以及沟通南北丝绸之路廊道路网方面的研究。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士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