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泥”内涵之辨与青泥道始名考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421
颗粒名称: “青泥”内涵之辨与青泥道始名考证
分类号: K928.6
页数: 7
页码: 19-2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青泥”内涵之辨与青泥道始名考证的具体情况介绍,内容主要介绍了“青泥”之文化意义内涵辨析、青泥道始名初唐诗作考证、从卢照邻诗意观照青泥道等。
关键词: 蜀道 青泥道 丝绸之路

内容

青泥道历史悠久,系蜀道(秦蜀道、陇蜀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在蜀道研究日渐走向深入的今天,对青泥道的关注还很显薄弱。近千年前的北宋祐二年(1057),雅州(今四川雅安)知州雷简夫就指出青泥道在蜀道经济文化交通中的重要地位:“大抵蜀道之难,自昔以青泥岭称首。”①循此探讨,我们发现,青泥道还有很多奥秘处于漫漫历史长河的幽微处,等待着后人抽丝剥茧般的探察、洞开一域般的申明和沙海沥金般的甄别。青泥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着不同的时代特性和空间属性,于商代已露端倪,西周已经成型,春秋战国已通蜀,秦汉交汇祁山道,唐宋时为茶马互市的主要通道,明清以降即主为输茶,延及民国、当代。
  我们的探索意图在于,使世人一睹青泥道曾经的辉光,助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掘历史文化资源,献力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时代。
  一、“青泥”之文化意义内涵辨析
  “青泥”一词,在汉语词汇中有一般名词和专有名词之别。就一般名词而言,大抵指“青色的泥土”,黏土遇水搅和则为稀泥,常识而已,无须再论。但“青”或“青色”则有辨析的必要,因其关系到青泥岭、青泥道的得名和属性表述。“青”,许慎《说文》:“从生从丹,东方色也。”东方,生长之方。东方色,草木生长未熟之色。《释名·释采帛》对此进一步解释说:“青,生也,象物生时色也。”②意即青草和作物未熟所特有的嫩绿色,引申为“春生”“年轻”义。青色是我国特有之色,介于绿、蓝色之间,即发蓝的绿色或发绿的蓝色,意味春色。《管子·幼官》:“君服青色,味酸味,听角声,治燥气,用八数,饮于青后之井,以羽兽之火爨。”③《淮南子·时则训》:“东宫御女青色,衣青采,鼓琴瑟。”但也指“青”在深蓝、蓝紫之间。《荀子·劝学》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由此进而引申为黑色、蓝黑色。《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引此句)《楚辞·大招》:“青色直眉,美目媔只。”清蒋骥《楚辞余论》卷下:“《大招》云‘青色直眉’,青亦指黑。”唐韩琮诗云:“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常青古无有。”李白诗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据此可知,一般所言青泥,就是指黑色(不是特别黑,色似铁)粘泥。故青泥岭“巅峦瑰礨……其色如铁,又名铁山(唐谓青泥,宋始称铁山)”①。
  在中国文化史上,“青泥”还作为专有名词存在,用于表达特别的意义内涵:
  (1)指古时用以封缄文书、器皿的青色粘土。《东观汉记·邓训传》:“又知训好以青泥封书,从黎阳步推鹿车于洛阳市药。”②晋王嘉《拾遗记·夏禹》:“禹所穿凿之处,皆以青泥封记其所,使玄龟印其上。”③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七:“浮提之国,献神通善书二人,乍老乍少,隐形则出影,闻声则藏形,出肘间金壶四寸,上有五龙之检,封以青泥,壶中有墨汁如淳漆,洒地及石,皆成篆隶科斗之字,记造化人伦之始。”④
  (2)指道仙服食的一种泥浆、泥土。晋葛洪《神仙传·王烈》:“石中有一穴口,径阔尺许,中有青泥流出如髓。烈取泥试丸之……气如粳米饭,嚼之亦然。”明冯梦龙《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岂知神仙窟宅,每遇三千年才一开底里,进出泥来,叫做‘青泥’,专是把与仙人作饭吃的。”
  (3)指青泥城。《晋书·安帝纪》:“赫连勃勃大败王师于青泥北。”此青泥,古地名,系青泥古城,在今陕西蓝田县南,有青泥关(别名“峣关”)。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京兆府上》:“县理城,即峣柳城也,俗亦谓之青泥城。桓温伐苻健,使将军薛珍击青泥城,破之,即其处也。”东晋刘裕遣将入武关,进屯于此,大败后秦之兵。明嘉靖《陕西通志》卷九:“峣山,又名青泥岭,故《水经》曰:峣柳城俗谓之青泥城。”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是曰:“峣柳城,今蓝田县治。青泥城,在县南七里。”作为地名,有青泥镇。岳飞言志诗《题青泥市寺壁》,邱俊鹏据南宋赵与时《宾退录》记载,认为诗题似应作《题青泥市萧寺壁》较妥⑤。霍松林注此诗之青泥市,即青泥镇,在临江新淦(今江西新干县)⑥。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有青泥镇。
  (4)指青泥岭。这方面的文献资料最为翔实。晋初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载:“青泥岭,在兴州长举县西北,接溪山东,即今通路,悬崖万仞,上多云雨,帝间约二百年的历史,所以司马彪所记“青泥”指代青泥岭,在东汉应该已经很普遍。且东汉时的青泥路,即从青泥岭至兴州(今陕西略阳县)的青泥道,至西晋时仍为“通路”,路险自不必说,因多雨“行者屡逢泥淖”为黑,故得名“青泥”。这也是今所见“青泥”指代青泥岭的最早文献记录,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唐《元和郡县图志·山南道·兴州·长举县》:“清泥岭,在县西北五十三里,接溪山东,即今通路也。悬崖万仞,山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淖,故号青泥岭。”显然源自《续汉书》,对此注家多称“地在今甘肃徽县南,陕西略阳县西北,为入蜀通道”。北宋欧阳忞《舆地广记》:“青泥岭,在沔州长举县西北五十里,上多云雨,行者多逢泥淖,名青泥。”明代隆庆《蓝田县志》:“青泥岭有二:一名峣山(在蓝田),一在汉中略阳县。”嘉庆《徽县志》云:“唐谓青泥,宋始称铁山。”此“青泥”即指青泥岭。
  (5)指青泥驿,在青泥岭上。唐武元衡诗:“暮宿青泥驿,烦君泪满缨。”唐元稹《青云驿》诗:“昔游蜀门下,有驿名青泥。闻名意惨怆,若坠牢与狴。”①明嘉靖《略阳县志》卷一:“青泥废驿,北一百里,唐有是驿,今废。君守杨粹中有诗记。”嘉靖《徽郡志》卷一遗迹:“青泥废驿,在青泥岭,唐元稹有诗,宋杨粹中宿驿题云:‘山犹连蜀道,人已作秦音。’”嘉庆《徽县志》卷之一古迹:“青泥驿,在青泥岭下,唐与鱼关驿同置,宋至和间废,元微之诗:‘昔游蜀关下,有驿名青泥。问名意凄惨,若坠牢与狴。’杨粹中诗:‘山犹连蜀道,人却作秦音。’”从不同历史时期的交通情况看,青泥驿虽在宋时废弃,但其道路枢纽的位置极其重要,是故道、祁山道、阴平(北段)、金牛道的交汇点。
  (6)指青泥道。后文另有深入讨论。
  辨析中国文化史上的“青泥”专名,六个特指意项中三个与青泥岭、青泥道有关。
  二、青泥道始名初唐诗作考证
  有关青泥道的载述,在汉晋时期已见诸文献,但正式始称“青泥道”,最早见于初唐诗作。西晋初司马彪《续汉书》云青泥“即今通路”,可见汉晋之间此已广为人知。李白《蜀道难》诗:“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显然是指青泥道的萦绕盘桓。五代王周《路次覆盆驿》诗:“曾上青泥蜀道难,架空成路入云寒。”言青泥道之难行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北宋赵抃《过铁山》:“境上凭诗遂远意,青泥寒晓入云登”,《过青泥岭》:“老杜休嗟蜀道难,我闻天险不同山。青泥岭上青泥路,二十年来七往还。”(《甘肃通志》卷四十《艺文》)南宋《吴挺世功保蜀忠德之碑》:“(淳熙)十二年(1185)春,于庆国夫人忧,及归葬(成州),过青泥坂,泥淖陷胫。”(该碑现存陇南成县石碑寨)乾隆版抄本《徽县志·山川》:“青泥岭,在县南二十里。上多云雨,行者苦泥淖。岭上为入蜀之路,杜甫经此有诗。”①青泥道“为秦陇之藩屏,控巴蜀之门户”②。
  虽然《续汉书》已经记载了汉晋之际青泥岭“即今通道”的情况,但“青泥道”一词(一说)出现在文献记载中,最早见于“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诗作《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
  我行背城阙,驱马独悠悠。寥落百年事,徘徊万里忧。
  途遥日向夕,时晚鬓将秋。滔滔俯东逝,耿耿泣西浮。
  长虹掩钓浦,落雁下星洲。草变黄山曲,花飞清渭流。
  迸水惊愁鹭,腾沙起狎鸥。一赴清泥道,空思玄灞游。
  卢照邻,号幽忧子,《新唐书》列传一百二十六文艺(上)、《旧唐书》列传一百四十文苑(上)均有专条,但生卒年并无明载。目前学界据其诗作及相关事件推测其生卒,有多说:《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载:“约635—约689年,一说约636—695年后”;《唐诗大辞典》(修订本)称:“634—686年,一说635—689年”;《唐诗汇评》则记:“约630—约680年后”。综合上述种种,他最宽泛的生年断限,也就在634—695年之间。663年(唐高宗龙朔末)初,他调任益州新都(今成都附近)尉,另说任益州新都尉时间为668年(唐高宗乾封三年)。669年(唐高宗总章二年)底,卢照邻二考秩满去官离蜀,寓居洛阳。其文学创作《四部丛刊初编集部》收《幽忧子集》七卷,附录一卷,源自江安傅氏双鉴楼藏明刊本,卷三有《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一诗(见图1③)。
  这首诗与卢照邻益州任职经历有关,因其赴任益州新都尉的时间有歧见,故《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的写作时间也众说纷
  纭,富有代表性的观点可归纳为两说:一说主张“本诗为总章二年(669)春晚之时,作者赴蜀任职途中所作。描写了羁旅行役之
  苦,感慨时光流逝,功业无成,同时也抒发了对京城友人的留恋之情”④。一说认为“卢照邻是离兖后在长安略住才赴蜀地的。
  引卢照邻《释疾文·粤若》自述入蜀时间云:‘是时也,天子按剑,方有事于八荒’……他之赴蜀至少当在此前一年内,诗作即为龙朔二年(662)事”①。我们认为,此两说所指未确。如果该诗系赴任蜀中任职所作,那么当在龙朔末年(663)暮春他奉公上任益州新都尉途中所作。
  诗中所写“清泥道”,历代注家并无歧义。清泥道,别作青泥道,因蜀道途经青泥岭而得名。《初唐四杰年谱》云:“清泥道”,即李白《蜀道难》中“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之青泥岭,为蜀道阻险处,此借指蜀道。《卢照邻集笺注》引《清一统志·甘肃·秦州》说:“青泥岭在徽县南,为入蜀之路。”②《初唐四杰》指出:青泥岭,在今甘肃徽县南,陕西略阳县西北。清泥道,由京城入蜀的道路。清泥道,即清(青)泥岭,位于(唐)兴州长举县西北(在今甘肃徽县南),为长安入蜀之地。作者此次入蜀,所走路线应是凤(州)兴(州)道。目前,学界把青泥道与同线诸道互称:“陈仓道又被称为故道、嘉陵道、周道、散关道和青泥道。”③
  《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是一首五言排律,省称“五排”,为五言律诗的铺排延长。此体虽在南朝宋时已出现,但盛行于唐,元代始确立此诗体名称。格式上每首至少十句,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要求对仗,因亦称“五言长律”。明吴讷《文章辨体序说·排律》:“杨伯谦云:‘唐初五言排律虽多,然往往不纯;至中唐始盛。’”清赵翼《陔余丛考·五七律排》:“(隋)薛道衡《昔昔盐》:‘垂柳覆金堤……’此又五排滥觞也。”可见,卢照邻创作这首诗,是在五排的初兴期,但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的基准并不低。明胡应麟《诗薮》:“卢、骆五言,骨干有余,风致殊乏。至于排律,时自铮铮。”清末丁仪《诗学渊源》:“卢骆王杨,天下称‘四杰’,而卢居首。诗有奇气,实出陈隋之上。咏史诸作高古,几窥魏晋之藩。”
  三、从卢照邻诗意观照青泥道
  卢照邻《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首提青泥道,并非偶然为之,而是建立在作者在青泥道上行走后形成的诸多非同一般的感性体验和深刻认识上的。从内容与艺术层面看,此诗系赠别诗,显然是作者与长安诸多好友惜别后所作。首句便点出诗人与京城以及友人的难舍难分,回首自己一路走来命运多舛,年华老去却功业难就,心中不免感伤。遥望前方的漫漫征途,心有不甘而又无可奈何,只得含泪踏上入蜀的“青泥道”,往昔与京城好友畅游灞水的欢乐场面只能在记忆中回味了。此作抒发了身为游子的诗人在跋涉途中的羁旅愁思与怀乡之情。“愁鹭”与“狎鸥”的画面更反衬出诗人旅途上的寂寞,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可谓水乳交融,代表了卢照邻羁旅怀乡诗的艺术风格。玄灞,灞水,在长安以东,这里代指京城。诗末两句写在青泥道途中辗转前行,虽是空思,却可以反观作者对京城好友的思念之情。
  我们从卢照邻的著录情况和作品本身可以发现其在青泥道上的相关经历和认识。唐张鷟撰《朝野佥载》及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本传均称卢有文集二十卷,宋代《崇文总目》等书目均著录为十卷,今存的《卢升之集》和《幽忧子集》均为七卷,《全唐诗》编录其诗两卷。今人傅璇琮著有《卢照邻杨炯简谱》,徐明霞据七卷本《幽忧子集》点校《卢照邻集》并作《补遗》。这些著录中,卢照邻写到入蜀之途的诗句不少。如《送郑司仓入蜀》:“陇云朝结阵,江月夜临空。”《还赴蜀中贻示京邑游好》:“回顾长安道,关山起夕霏。”《入秦川界》:“陇阪长无极,苍山望不穷。”《陇头水》:“陇阪高无极,征人一望乡。关河别去水,沙塞断归肠。”《大剑送别刘右史》:“金碧禺山远,关梁蜀道难。相逢属晚岁,相送动征鞍。地咽绵川冷,云凝剑阁寒。”《送梓州高参军还京》:“京洛风尘远,褒斜烟露深。”《赠益府群官》:“一鸟自北燕,飞来向西蜀。单栖剑门上,独舞岷山足。羽翮毛衣短,关山道路长。”《早度分水岭》:“丁年游蜀道,班鬓向长安。陇头闻戍鼓,岭外咽飞湍。传语后来者,斯路诚独难。”《至望喜瞩目言怀贻剑外知己》:“缄愁赴蜀道,题拙奉虞薰。”《怀仙引》:“回行遵故道,通川遍流潦。”《送二兄入蜀》:“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从这些诗作的记述看,在长达六年的蜀中任职时期,卢照邻往返于关中与蜀地,主要走了褒斜道、陈仓道(凤兴道)和陇蜀陇山道,经祁山道接青泥道。相较而言,他的诗作事关褒斜道的最少,陈仓道次之(《至陈仓晓晴望京邑》),而涉及祁山道最多,述及陇云、关山、陇阪、关河、关梁、陇头等地和诗歌意象。他的《赤谷安禅师塔》显然与经过秦州有关,《明一统志》:“赤谷,在巩昌府秦州西南七里,中有赤谷川。”南宋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曰:“秦州陇城县有大陇山,亦曰陇首,其坂九回。公前《赤谷西崦》诗云‘脐险不自安’,此诗又云‘险艰方自兹’,盖是登大陇,历九回坂也。”由此可知,卢照邻走祁山道接青泥道入川,和近百年后乾元二年(759)杜甫入蜀的路线是一致的。他之所以多走陇山道—祁山道—青泥道,是因为虽然此道“回远”但通畅度高,颇为兴盛,能保证交通行旅目标的达成。而陈仓道或有阻断,通畅度相对较低,虽路途较近,却难以保障行旅计顺利实现,故少走。
  从上述分析看,《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首提青泥道,实际在诗人看来,既包括陈仓道(凤兴道),也包含了陇山道—祁山道—青泥道,再经剑门到成都一线。
  历史上,青泥道别称青泥路,二者对等互替的情况也有。比卢照邻稍晚,张说(667—730)著《畏途赋》说:
  青泥路,白马关,云足蹑,霞手攀,忠臣往兮孝子还。陟羊肠,临鸟道,搏绝岸,援蔓草,悬梁娈娜以树接,虚阁穹崇而烟抱。风雨栉汩兮崩泉而险湍,图画诡屈兮红峰而碧峦。林黝黝而人静,山参寥而地寒。客有梦兮在城阙,背芳萱兮心不歇。悯秋草之坠露,吊穷崖之飞月。闻哀猿之一鸣,忧人宿昔兮生白发。①
  此赋描述了青泥路的艰险和僻远难行,“委婉表达了自己外放之时欲建功立业而不得的惆怅”①。辛弃疾词《御街行。山中问盛复之提干行期》:“山城甲子冥冥雨,门外青泥路。杜鹃只是等闲啼,莫被他催归去。”以畏途青泥路为意象,表现了前途的凄冷和渺茫。学界较为一致的观点是:青泥岭和青泥路是古代秦陇入蜀的必经之地。②《巩郡志》云:“徽州界陇蜀之间,寒煴得中,物产略备,又为水路通道,商贾辐辏。”《秦州志》:“徽县故州也,地又近南,物产独丰,固宜华而鲜实。顾蜀道久塞,富商大贾之所不至。”③
  从笔者考察的文献资料看,历史上称“青泥道”者众,而称“青泥路”者寡,这也是一种比较有趣的人文史料现象。

知识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出版者:四川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丝绸之路与陇蜀青泥古道”“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蜀道申遗与陇蜀秦蜀交通”“青泥古道与陇南地域文化”四部分,是近年来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陇南本土在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重点在陇蜀青泥古道自汉唐以来政治、军事、交通、商贸诸方面的文化研究,兼顾青泥道在丝绸之路茶马贸易方面的历史地位、历史文献、文化遗存以及沟通南北丝绸之路廊道路网方面的研究。

阅读

相关人物

蒲向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畏途赋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