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徽县与西南丝绸之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412
颗粒名称: 甘肃徽县与西南丝绸之路
分类号: K928.6
页数: 5
页码: 3-7
摘要: 本文记述了甘肃徽县与西南丝绸之路的相互联系,内容主要包括徽县在西南丝绸之路上的地位、加大力度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文化遗迹等。
关键词: 徽县 丝绸之路 古道

内容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古代对外交通的问题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学术界提出了“西南丝绸之路”的概念,并出版了大量的相关著作和文章,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西南丝绸之路”的概念从一开始就有些模糊,如:它到底是指一条道路呢,还是指多条道路?到底是泛指西南古代的国际通道呢,还是专指通往印度的古道?到底仅用于表达丝绸贸易或以丝绸贸易为主的通道呢,还是用以概括古代西南地区国际交往的通道?笔者认为,“西南丝绸之路”应该是一个大的概念,绝非只是从四川到印度的道路,而是从西汉长安开始,延伸到西南地区后,再延伸到国外。甘肃徽县就是西南丝绸之路秦蜀古道上的一个节点。
  “秦蜀古道”是指从长安(今西安)到成都的古道,全长一千公里左右。从长安出发,经长安子午古道、周至黑峪口、周至辛口、骆峪口的傥骆古道、眉县的褒斜道、宝鸡陈仓道(故道)到汉中,再由汉中到达成都。秦蜀古道交通系统主要由六条线路构成,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线路之一,是中国古代连接关中平原与成都平原的重要历史通道,是黄河流域文明与长江流域文明交融的重要文化通道,沿线分布有建筑、桥梁、道路、石窟、石刻遗存和地质、水文、生态等众多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的文化遗产。
  秦蜀古道早在商朝时就已存在,经过周、秦、汉、唐时期的逐步发展,汉中境内形成了七条较为完善的大通道,或者叫栈道,分别是从关中翻越秦岭到汉中的北栈: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从汉中翻越巴山到四川的南栈:金牛道、米仓道、洋巴道(荔枝道)。这些古道路的大部分线路至今仍为川、陕、甘交通要道的国、省道所沿用。
  一、徽县在西南丝绸之路上的地位
  徽县是我国南北、东西文化交流的廊道,在中华文明起源和文明化进程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徽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陕、川交界地带,是西南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徽县有着悠久的历史,秦时属于少数民族地区,以“道”来管理,西汉时期已经设县。青泥岭位于甘肃省徽县和陕西省略阳县青泥河乡境内,铁山是青泥山脉的最高峰,海拔1946米,又名巾子山,位于徽县东南二十公里处。李白曾在《蜀道难》中提及,即“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其因岭高雨频、道路泥泞而得名。元代至元元年(1264)更名为“徽州”,以县北徽山下徽山驿命名,取“山川秀美”之意。
  古代与徽县有关系的道路最主要的有两条:一条是故道,另一条是茶马古道。西安的老牛坡文化与汉中的城固宝山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见,故道应该在商代时就已经开辟了。西周时期,这条道路得到了进一步的利用,宝鸡渭水之南分封有散国,周初青铜器“散氏盘”铭文中记载的“周道”即故道。故道是先民们从中原入蜀的一条古老的大道,它从雍(今陕西凤翔县南)经陈仓过散关,越秦岭,经凤县、两当县(原故道县,今杨店乡)入今两当县城,经城南显龙乡宋家湾、应湾到徽县永宁镇高山村到入泥河(永宁镇),经青山村、城关镇石佛村到东关村进徽县城出南门(通蜀门);城南5公里上青泥岭,沿青泥主峰行至23.7公里处入虞关乡水会渡(嘉陵江),入陕西略阳县,再向东南入汉中,顺嘉陵江向西南入成都。这条道路有很长一段是沿经故道县(今两当县,治所杨店),所以远古时称为“故道”。
  这条道路与其他通向四川的道路相比显得较为遥远,且迂回曲折,翻山越岭,渡河入峡,沿途有驿站十余处,渡口几处,峡谷栈道无数,历来都是穿越秦岭南北的主要通道。这条道路的开通开凿时间远早于褒斜道,周平王东迁后,将这条殷商时已经存在的古道称作“故道”。《水经注》关于渭水支流的记事中提到,今宝鸡市附近有条“周谷道”,王国维考证说这条“周谷道”就是“故道”。这说明,早在西周时,故道已经是通蜀之道。公元前206年,刘邦自汉中由此道出陈仓,兵定三秦,奠定了汉王朝的基业。
  公元215年,曹操破张鲁,取汉中,即自故道经散关、故道县、河池(今徽县),经青泥岭入嘉陵江到长举(今陕西略阳)、阳平关至汉中。曹操北返后,建安二十三年(218),刘备北夺汉中,后诸葛亮兵伐祁山,其中二次途经南故道,经嘉陵江上青泥岭,入河池,沿洛水入青河沿,到黄渚关,经晒经寺入西和县到祁山堡。据考古发现,在今徽县青河沿古战场出土三国时期的“司马辅国”阴刻铜龟印一枚,印面2.6×2.6厘米,青铜所铸,这枚铜印为三国时期大司马之铜印。此印可证明这条故道不但是商道、官道、民道,也是历史上兵家之大道。
  这条故道上著名的“青泥岭”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青泥岭即今甘肃徽县南20公里处的铁山,是故道上的咽喉要塞。汉高祖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经故道上青泥岭出散关,兵定三秦。三国时诸葛亮六伐祁山,经故道驻青泥岭兵伐祁山。唐时设有青泥驿;“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乱入蜀,即由陈仓故道翻越青泥岭去成都。南宋时吴玠、吴璘、刘子羽、杨从义等宋将扼守青泥岭仙人关,以少胜多抵御金兵,成为中国军事史上的著名战例。青泥古道作为古代秦陇入蜀的通道之一,在今徽县水阳乡、大河店乡、虞关乡、嘉陵镇境内沿线,遗留下好几处官方与民间记载修路历史的碑刻。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和西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茶马古道有三条:第一条是陕甘茶马古道,是中国内地茶叶西行并换回马匹的主道。陕甘茶马古道是古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之一,其主要的运输工具是骆驼;而茶、马,则指的是贩茶换马(这里的茶和马均是商品)。陕甘茶马古道是陕西商人进行茶马互市的通道,从长安、汉中到甘肃、宁夏、新疆,到唐朝时,与丝绸之路相连,走向中亚、欧洲,成为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之一。
  第二条是陕康藏茶马古道(蹚古道),近年来又被学术界称为“西南丝绸之路”。陕康藏茶马古道始于唐代,由陕西商人与古代西南边疆人民茶马互市形成。明清时政府对贩茶实行政府管制,贩茶分区域,其中最繁华的茶马交易市场在康定,称为蹚古道,陕康藏茶马古道在当时可以于国内跨区贩茶。川藏茶马古道是陕康藏茶马古道的一部分,东起雅州边茶产地雅安,经打箭炉(今康定),西至西藏拉萨,最后通向不丹、尼泊尔和印度,全长四千余公里,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是古代西藏和内陆联系必不可少的桥梁和纽带。
  陇南地区,历史上是南下四川、陕西,或者西进青海、西藏地区必经的中间地带,是茶马贸易的主要地区之一,与“茶马古道”文化线路有关联的文化遗产自然很丰富。历史上茶、马运输交易过程中的来往所经道路,自然就是“茶马古道”的主要路线。考察相关的历史遗存,结合历史文献和地方史志的记载进行研究,可以越来越真实地复原“茶马古道”线路遗产的本来面目。在这些道路上,凡是与茶马贸易有关的涉及茶叶的生产加工、马匹培育、茶马运输、茶马互市、茶马集散地等各个环节的所有古遗址、古城址、古道路、古驿站、古关隘、古桥梁、古渡口、古摩崖题记、古碑刻、寺院(遗址)及石窟寺等各类文物点,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茶马古道”文化遗产,涵盖的传统文物甚广。
  由陕西略阳县进入甘肃徽县境,沿嘉陵江北上,经白水江镇、大河店乡到徽县城,再北上到榆树乡(火钻峪)、高桥乡,再折向西北进入天水的大门乡,再向西行到达礼县的盐官镇(盐关),此道据说在唐玄宗时期就已通行,是唐中央政府对藏区赏赐茶叶,换取马匹、麝香等最早的茶马通道。
  现今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茶马古道”,在徽县境内保存的遗迹仍然较多,这些各自分散的“点”串起来,就复原出了一条古道交通线。这条古往今来、沿袭不断的甘川交通要道,就是“青泥古道”,也就是唐宋以来川茶进入甘、青、藏区的“茶马古道”,其大致走向基本一样。其中的木皮岭、青泥岭、白水峡、嘉陵江一线,是这条道路上的主要关津,也是最为艰险,为历代史料和名人笔墨记载最多的地方,至今仍存在大量的摩崖碑刻题记、栈道遗址等考古遗存,悠久历史可见一斑。
  在徽县西南三十余里处的栗川乡境的木皮岭,西与成县东部诸山连属,东南与青泥岭相对,山势险峻陡峭,形成县境西部的天然屏障。木皮岭北倚龙洞山,南峙地坝山。青泥岭横亘于徽县东南水阳、嘉陵、大河、虞关四乡镇之间,绵延二十多公里。西北接木皮岭,东南临嘉陵江。汉代以来,木皮岭、青泥岭、白水峡至嘉陵江一线是秦陇入蜀的重要通道。唐代正式开辟为青泥道,是古蜀道上的险关之一。
  至今残留的众多栈道遗迹证明了这条古道的存在,如位于大河店乡瓦泉村南徽白公路边半石崖上的“新修白水路记”摩崖,碑通高2.83米,宽1.83米,碑面凹进石崖0.25米,拱顶额篆“新修白水路记”,为书法家雷简夫斗书,碑文颜体正楷,右起竖写26行,每行37字,撰书于北宋嘉祐二年(1057)。碑文详述了白水路和青泥古道的开修及变迁事实,文句练达,字迹遒劲,刻功老到,不仅是一篇修路记,更是一部九百多年前陕、甘、川交界金三角地带交通状况的史料和宝典。白水路,是北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将原唐代由陕西关中长安经凤州河池(甘今肃徽县)境内至四川成都的青泥路,进行改道修建的凤州河池驿(今徽县银杏村)到长举(今陕西略阳县白水江镇辖地)的陕、甘入川的咽喉重道。清光绪十七年(1891),陕甘总督杨昌浚对此路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拓宽整修,内建桥梁十四处,道路“可并辔而弛”,商运旺季“时行人骡马,日以千计”。白水路全长六十余里,较青泥路缩短三十三里,其间修阁道2309间,邮亭、营屋、纲院389间。白水路的贯通,结束了李白《蜀道难》中所描述的“青泥河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玄天神路”——青泥路的重要交通史,成为我国北宋时期的“高速公路”,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栈道孔的石崖全长25米,现尚存栈道孔13个,栈道孔分上下两排,为徽县境内蜀道上的重要栈道遗址。手扒崖栈道遗址位于虞关乡八渡沟村西手扒崖半石崖上,栈孔高出八渡沟河水3米,栈道已毁,仅存44个栈道方孔,呈一字形规律排列,孔距约1~2米,方孔清晰可见。该栈道为明清之际徽县通往陕西略阳、汉中的咽喉要道。栈道所处峡谷长200米,宽仅2~3米,抬头望天只见一线。手扒崖栈道遗址南100米处为“八渡沟修路摩崖”。另外,还有位于虞关乡嘉陵江西岸的双龙崖栈道遗址,也处于通往虞关古渡口的必经之路。
  通过对文献记载和考古遗存的考察梳理,在今天的徽县可以勾画出一条古道线路:沿今徽县城南下,攀越青泥岭,在水会渡(今虞关乡老虞关渡口)横渡嘉陵江,进入八渡沟,向东南入陕西略阳县境,沿嘉陵江谷地再到四川;徽县城向北经榆树(火钻峪,今火站)、高桥,再折向西北进入天水市的大门,再向西行到达礼县的盐官(盐关);徽县城向东,经永宁、两当县城、杨店,以及陕西省的凤县、宝鸡、凤翔等地与古“丝绸之路”相接,进入陕西①。
  二、加大力度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文化遗迹
  “西南丝绸之路”形成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比我国西北丝绸之路的形成早两百多年。它和西北丝绸之路一样,曾经为世界文明做出过重大的贡献。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2年,张骞奉命出使西域(今阿富汗、伊朗等地),看到从印度输入的四川蜀布和筇竹杖,得知四川商人早已从云南经缅甸、印度到大夏去从事贸易活动了。张骞回朝将所见所闻上奏汉武帝,具有雄才大略而又好大喜功的汉武帝听后十分惊喜,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打通从西南到印度的官道,由官方参与商业贸易,扩大疆土。汉武帝即封张骞为博望侯,命其以蜀郡(治所在成都)、踺为郡(治所在宜宾西南)为据点,派遣四路秘密使者,分头探索通往印度的道路,但都遭到西南少数民族的阻拦,未获成功。汉武帝又从内地广征士卒,举兵攻打西南夷、夜郎、滇等国及许多部落。但由于封建统治者造成的民族隔阂太深,以及昆明、隽等族的头人酋长为垄断过境贸易而拼死抵抗,历经十余年,结果仅打通了从成都到洱海地区的道路,官方使者未能越过大理至保山一带,只能以各部族、印度为中介与大夏商人间接贸易。到了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哀牢人内附,东汉王朝“始通博南山、渡澜沧水”,滇缅通道才算打通了,东汉开始与缅甸的掸族有了经济文化来往,又通过缅甸经印度入大夏。直到此时,汉武帝孜孜以求的“通蜀、身毒(今印度)国道”至大夏才算全线畅通。
  西南丝绸之路历史意义重大,因此,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也意义重大,四川、陕西两省前期已经为申遗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出版了不少的研究成果。作为丝绸之路不可或缺部分的陇南地区,也应该积极参加。
  2017年9月5日,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中国国家文物局、西安市人民政府支持,西安市文物局、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协办的“丝绸之路(南亚段)跨国系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这标志着西南丝绸之路将随着南亚丝绸之路申遗而加快研究步伐。丝绸之路南亚段是丝绸之路整体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千三百多年前,著名高僧玄奘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南亚路线前行,历尽艰难险阻,最终满载而归。为推动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前期准备工作,近年来我国各级文物管理和专业机构实施了一系列考察、研究、保护、管理等基础工作,南亚沿线各国也越来越重视本国境内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在积极促成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申报的前期工作。在这次会议上,陕西、青海、四川、西藏和云南五省(自治区)针对丝绸之路南亚段的考古、调查、研究等方面汇报了已经取得的重要成果,而甘肃省并没有相关人员参与,这次会议对甘肃陇南地区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2017年10月25日,甘肃徽县“青泥古道与茶马贸易”学术研讨会在徽县举办,国内多名知名专家及教授受邀参加学术研讨会,中央、省、市二十余家媒体记者现场对研讨会进行了采访报道。此次学术研讨会通过历史文献纪实片、画册宣传、历史遗迹观摩、论文和大会主题报告的形式,对“青泥古道与茶马贸易”文化的构成、重要地位、历史变迁、文化价值以及旅游开发价值等进行了深入探讨。这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五十余篇,23位专家学者在大会上做了主题发言,发言的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青泥古道的历史文化研究,二是与青泥古道相关的茶马贸易方面的研究,三是陇蜀古道“申遗”。这无疑对陇南地区的丝绸之路申遗工作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笔者相信,只要陇南地区的相关单位积极行动起来,组织相关专家认真研究,就一定能够搭上西南丝绸之路申遗过程的顺风车。

知识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出版者:四川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丝绸之路与陇蜀青泥古道”“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蜀道申遗与陇蜀秦蜀交通”“青泥古道与陇南地域文化”四部分,是近年来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陇南本土在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重点在陇蜀青泥古道自汉唐以来政治、军事、交通、商贸诸方面的文化研究,兼顾青泥道在丝绸之路茶马贸易方面的历史地位、历史文献、文化遗存以及沟通南北丝绸之路廊道路网方面的研究。

阅读

相关人物

徐卫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甘肃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