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徽县图书馆
陇南徽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陇南徽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节 抢险救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徽县民政志》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357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抢险救灾
分类号:
D632.5
页数:
7
页码:
129-135
摘要:
本节记述了徽县的历年抗洪救灾情况,把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的损失压缩到最低限度。
关键词:
徽县
洪水灾害
救灾
内容
解放后,徽县的历年抗洪救灾,不论大至全县,小至一村一户,党和人民政府的各级领导都及时的深入灾区,认真查看灾情,积极帮助灾民重建家园,恢复生产。致使把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的损失压缩到最低限度。徽县的抗洪救灾,大体上可分以下四个方面:
一、领导上阵,带头抗洪
1981年8月,徽县发生了特大洪水。地处嘉陵江畔的姚坝、许坝、虞关等村都成了河滩,损失亟为残重。县上成立了救灾办公室,县委书记黄步祥任总指挥,副县长陈勇(女)任副总指挥,并抽调科级以上干部组成17个工作组,分赴到17个公社,深入灾区,查灾救灾。县民政局干部陈近智连夜电告天水地区民政处。第二天,处长盛先传率科长马鸿锡匆匆赶到徽县,他们没顾上休息就直奔重灾区。车至水阳公社的两铺垭,因滑坡路断,即跋山涉水,步行25公里,查看了灾情实况;当即电告天水地区民政处拨救济款 30万元。
随后,省政府工作组与民政厅副厅长肖琛及兰州军区舟桥部队协同县委书记黄步祥、副书记黄凡宗、民政干部陈近智等先后到几个重灾区查看现场、慰问灾民。并对一些重灾户从灶具、农具、衣被、籽种、口粮、建房等问题都一一作了解决。此次灾情,兰州军区运来救济军衣10汽车。地、县共拔放救济款 42.6万元。
1988年8月,高桥乡梨树村遭受严重水灾,陇南地区民政处副处长高彦山,县民政局局长吴振升,干部陈近智亲临现场慰问灾民。县局拨救济款3000元;梨树村至孙家砭的一段长达千米的道路,被滑坡埋没后,王湾、太白、梨树等村集中了400多人用了3天的时间抢修完工,恢复通车。
1990年7月7日,大河乡、嘉陵镇、虞关乡遭受水灾,县民政局给虞关乡拨建房费 1.3万元,水阳乡5000元,嘉陵乡1.2万元。这次灾情发生后,县长肖兴学、县委副书记常佐存、县人大副主任邓维举、县武装部长张从举、财政局长杜发恭、民政局长吴振升、水电局副局长张泉仁、民政干部韦自立等人,在泥泞中从大河店步行至柳树村滑坡处。随后,陇南行署副专员王在鹏、民政处副处长赵彦达和水电、交通等部门的负责同志专程赶到柳树滑坡处和参加抢险救灾的县、乡两级干部与群众一起用双手在泥土中抛寻遇难村民刘义章一家五口人及邻居一小孩的尸体。县民政局和县武装部当即拨给 2100元,妥善安置了遇难者。
由于嘉陵、虞关两地同时受灾,王在鹏副专员带领地、县、乡三级干部专程察看了嘉陵镇的灾情后,给全县拨救灾款 7万元。
灾情发生后,虞关乡党委书记宋勤、乡长张凤礼带领全乡干部逐村逐户逐地块的查看了受灾情况。
县民政局派出两个工作组,由干部韦自立带领陈世荣、吕君智赴大河、水阳二乡查灾救灾;由陈近智、彭卫东二人去嘉陵镇铁山、老神沟、庙垭、黄桥村和虞关乡的穆坪、八渡沟、许坝、三岔、梁沟等村,一户一户的看房屋受损情况,一块地一块地的看粮食作物的损失程度。与乡政府领导共同制定救灾方案和生产自救等措施。
徽县历次发生的灾情,都是领导上阵带头抢险。群众深感 “天灾无情人有情 ”。
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决定了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的优良美德。
1962年徽成县发生的 “毛坝食物中毒事件 ”,除省、地、县、各方积极抢救外,中央还派了飞机空投急救药物。
1981年的特大水灾,得到了兰州军区及省、地、县、乡各级的支援。天水市民建分会捐赠救济款1000元;还有一名未留下姓名的干部邮寄粮票20斤;中央、省、地、驻天水厂矿企事业单位的共青团员,给徽县灾区群众捐献现金 4700元,粮票 15930斤,衣物 1720件。
1982年西安铁路局给徽县灾民赠送一车救济衣服共 3154件。
1988年北京市给徽县灾民从火车上送来救济衣物两汽车。
1990年徽县水灾之后,县武装部带领广大民兵出动 4322人次,投入抗洪救灾。
三、军民团结,战胜灾害
徽县人民武装部和广大民兵,以及兰州军区舟桥部队,在1981年和 1990年的抗洪救灾中与广大群众,风雨同舟,团结一致,想灾区人民之所想,急灾区人民之所急,帮灾区人民之所需,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充分体现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优良传统。如栗川乡田家庄民兵连长田玉仓,在抗洪中,不顾父亲病危卧床,毅然决然带领村民奋战洪水,抢堵决口,直到完成任务为止。
1990年,县人民武装部和广大民兵在抗洪救灾中共出动4322人次,抢救群众11人,抢救各类物资价值20余万元,抢救牲畜13头,抢修村庄道路217公里,河堤 1340米。
四、互助互济,生产自救生产自救是救灾方针的重要内容。也是抗御自然灾害的基本途径和措施。
1953年4月3日,徽县大河、江洛、峪山三个乡,遭受春早、霜冻、等灾害浸袭,缺口粮者多达452户,占灾民总户数的近一半。当时天水专署派员协同县政府和有关乡上认真调查,随后拨救济款1000万元(旧币),根据灾民具体情况分发到户。在此基础上,组织了480个互助组,大力开展积肥、保畜、护林等活动。通过互帮互助形式,做好了春耕生产准备工作,为当年丰收打好基础。
1981年的特大洪水后,嘉陵公社河口村五户社员的财产全被洪水冲走。当时全大队五个生产队采取一队包一户的办法,帮助受灾户寻找家具,安排食宿。大队党支部发动群众互助互济,共捐赠被子5床、鞋10双、床单3条。有户社员将自己新盖的3间瓦房,暂让给受灾户居住。张滩大队还组织了15人到姚坝重灾村帮助灾民重建家园。
因受交通阻塞,在生活用品发生困难的情况下,县商业部门动员职工300多人次给灾区群众背运各种生活日用品2万多斤。
1986年5、6两月,虞关乡在两次特大的暴雨和冰雹的袭击下,全乡有8个村委会24个村民小组程度不同地遭受了前所未有暴洪灾害。全乡在抗灾自救中,灾民互相借粮10500斤,借钱1100元,修复“扶贫路”20多华里,扶苗保苗967亩,增施化肥10500斤,全乡通过半个多月紧张地生产自救,使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恢复了正常。
该乡穆坪村,从1984年以来,帮助伤残人苟占治疗伤残,并帮助他在乡经理部就业。村民杨尚军、穆秀林两户人家遭受火灾,七间瓦房和所有衣物、粮食几乎都被烧毁。事情发生后,村委会立即召开村民大会,发动群众给这两户受灾村民捐献粮食1136斤、木椽161根、檩条31根,并帮助他们在短时间内重新修建了七间瓦房。
该村强成华全家5口人于1990年7月遭水灾后,3间瓦房被水冲垮,约千斤口粮和全部家当埋在泥土中,村委会除一面动员群众捐助粮食安排住宿外,并发动林场提供建房木料,免交林业税500元。经半年多的时间给强成华家修复了三间瓦房。在群众互助济下,他家很快恢复了正常生产。
另一种生产自救的形式是:每当干旱、霜冻、水淹庄稼绝收时,人民政府即组织群众采取翻耕的办法,补种黄豆、荞麦、蔬菜等作物;同时并发动灾区群众,寻找多种途径,大搞副业生产,把灾情造成的损失压缩到最低程度。
知识出处
《徽县民政志》
本书记述了徽县的民政工作,徽县民政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阅读
相关地名
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