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七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共徽县党史大事记》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264
颗粒名称: 一九六七年
分类号: D232
页数: 5
页码: 95-102
摘要: 本文全面、系统地记述和反映1967年党在徽县活动的重大事件和重大问题。
关键词: 徽县 大事记 党史 1967年

内容

1月11日县委组织部印发通知,成立“文革”(包括城镇、农村)办公室和生产、生活办公室,办理“文化大革命”和生产、生活中的具体事宜。“文革”办公室设在县委,工作人员9人,雷胜任主任,刘继先任任副主任;生产、生活办公室设在县委,工作人员10人,杨美魁任主。,张景桂任副主任3月2至4日县人民武装部召开全县三级干部会议,参加会议的共1750人。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给全国农村人民公社贫下中农和各级干部的信》、《中央军委关于军队大力支援地方抓好春耕生产的指示》,学习了周恩来总理“关于军队抓农业”的指示,安排部署春耕生产。会议期间,召开县直单位干部、职工和城郊社员6000多人参加的“抓革命、促生产”动员誓师大会,宣传军队抓农业生产的伟大战略意义,掀起春耕生产的高潮。会后,抽调县直单位干部116人,组成“抓革命、促生产”工作组,深入各社队传达贯彻会议精神。
  3月25至26日县“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在泥阳公社召开“抓革命、促生产”现场会议,369人参加,省、地工作组的领导出席会议并作了指导性的讲话。泥阳公社介绍了经验;中集、李磨大队介绍了民兵“抓革命、促生产”保卫文化大革命和春耕生产的经验。与会同志对照泥阳的经验,找差距,讨论落实“抓革命、促生产”做好春耕生产的措施。
  3月29日根据省军区、天水军分区通知精神,徽县人民武装部就成立“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的有关问题,作出如下通知:一、生产指挥部,下设秘书组、农业生产组、财贸组、宣传文卫组、工交组。今后联系工作,凡属重大问题,需要指挥部决定的与秘书组联系,其余工作按分口组联系。二、公社原有班子好的,吸收武装干部参加领导;原有班子烂掉、软弱或涣散了的,要以武装干部为主,吸收原有的、比较好的干部和革命群众组织的负责人参加,成立三结合生产领导班子,不符合这个条件的要补上去。三、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原有班子好的,以原有为主,吸收民兵干部和贫下中农代表参加,原有班子软弱或涣散的,要由贫下中农代表、革命干部和民兵代表组成临时的领导班子,负责工作。
  3月31日县人民武装部生产指挥部下发《关于1967年全县副业生产五条安排意见》。
  4月17至20日县“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召开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军方代表、武装干部、群众组织的代表计178人。会议传达了专区会议精神,学习了毛主席有关著作和《红旗》杂志三、四、五期社论。从五个方面总结交流了革命和生产的经验,检查了存在的问题。通过讨论,大家信心百倍,决心进一步贯彻毛主席“抓革命、促生产”的伟大号召,更好地挑起革命、生产两副重担。
  5月1日县委发出《关于停办徽县文化工作队的决定的通知》。我县文化工作队现在基本生活没有来源,今后演出困难很大。因此,4月10日县委常委会议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文艺团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规定”精神研究决定,徽县文化工作队暂时停办,现有人员由县人委按中央规定精神另行安排生活出路。
  5月12日县人民武装部农业生产办公室通知,经第一线生产指挥部研究决定,成立徽县防汛指挥部,由11人组成,马宏金任总指挥,李映芳任副总指挥。通知对做好今后防汛工作,提出了6条安排意见。
  6月12日县委、县人委联合发出《关于立即制止乱砍滥伐,加强保护森林的通知》。乱砍滥伐林木,破坏森林现象始终未得到制止,特别是去冬以来更为严重,致使国家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为了立即制止乱砍滥伐,保护国家森林安全,进一步发展林业生产,支援社会主义建设,经研究作出保护森林资源的6条规定。
  是月县委、县人委被“文革群众组织”夺权,县以下党政职能部门也被“群众组织”取代。同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徽县人民武装部奉命对地方实行军事管理,主持党、政、公安、司法工作。
  7月23日“文攻武卫”口号在《文汇报》公开发表。从此,全国武斗急剧升级,不断发生开枪打死打伤群众的事件。
  8月4日徽县一中学生发生“文革”组织之间斗殴,8名学生受伤住进医院。
  8月8日城关、银杏、水阳公社群众与县直机关部分干部、职工在西河坝体育场集会庆祝《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发表一周年。会后进行环城游行,行至县一中门前时与学生发生冲突、武斗,致百余名师生受伤,1名男生身亡,毁坏校舍、教学器材、灶具等1000余件,损失折价7000余元。
  10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发出《关于大、中、小学校复课闹革命的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大学、中学、小学一律立即开学,一边进行教学,一边进行改革。各地中、小学陆续复课,一些大专院校也先后开始复课。但不少大专院校、中等学校因搞运动并未真正复课,或短期复课后又停课。徽县正值群众组织两派斗争,学校仍处于停课状态,部分学生参与两派斗争,大部分学生回家。
  10月23日两派群众组织斗争激烈,“红联”逼迫出城后,组织农民围城,“红三司”在城内发动群众筑工事,制造武斗工具,作护城准备。“政法兵团”在其主要成员策划下,组织学生闯入看守所,抢去公安局手枪10支(是坏的),4支长枪和一些枪枝零件及20多发子弹,制造了“抢公安局枪支事件”(注:“红三司”、“红联”、“政法兵团”等均为“文革”中群众组织名称)。
  10月30日“红三司”占据县城,“红联”在城外调集部分农民驻扎在银杏、山神庙、西寺等地。时值徽县两派群众组织的派性斗争紧张阶段。“红三司”组织人员闯进县武装部抢去八二、六零小炮各1门,重机枪7挺,轻机枪37挺,半自动步枪2支,步枪588支,小口径步枪15支,步枪子弹95发,空炮弹470发,小口径弹6000发,八二、六零弹20发,刺刀124把,雷管100个,所抢的枪枝大部分没有枪机,能用的百余支,制造了闻名全县的“抢武装部枪枝弹药事件”。(1968年3月县革委会成立后,按中央收缴武器的规定,全部缴回武装部)。
  11月7日“红联”出城后,在城周围设立据点、关卡,将群众组织“红三司”一派围在城里,两派形成一围一守的对峙局面。凌晨“红三司”组织人员,分三路对围城的农民进行了包围,袭击了山神庙,将100多名围城的农民抓获,带到城里,制造了轰动一时的“袭击山神庙”事件。
  11月13日天水“工联”来人与徽县“红三司”负责人开会,认为根据目前形势,首先要解决枪支弹药不足的问题,研究决定,抢哨楼枪枝弹药。次日早上,乘县中队战士吃饭时,“红三司”一批人配合学生20多人,抢去一木箱各种枪零件,几十发子弹,2支54式手枪,2颗手留弹,制造了“抢哨楼枪枝弹药事件”。年内,多次发生武斗,3名农民死于枪战,2名干部在“批斗”中致死,不少干部留下阴雨天腰脊疼痛等后遗症,也有人留下终身残疾。
  是年农技站、畜牧站、气象站、种子站和经营管理站合并为“农五站”。1973年农五站解体,仍为原来5个独立机构。
  是年甘肃省劳动大学改建成省红旗山“五·七”干校,在李家山、山家庄、刘家庄、红旗山分设连部。该校水稻实验组从广西引入“杨江一号”中熟粳稻品种在刘家庄试验,后在全县稻区推广。
  是年尽管各个领域普遍受到“文革”的冲击,但由于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信赖和对领袖的崇拜,坚持“一手抓革命,一手促生产”,农业仍获得丰收。全县总人口13.76万人,总耕地面积52.04万亩,播种粮食作物47.36万亩,播种经济作物1.54万亩,生产粮食5278.71
  万公斤,比去年增产粮食1191.50万公斤;粮食平均亩产112公斤,比去年增加25公斤。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也获得了好收成。当年公购粮入库927.50万公斤。全县工业企业总数未变,总产值下降36.04万元,为“文革”时期最低数,其中全民工业89.41万元,集体制工业76.80万元。
  是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789.74万元,其中商业零售额748.04万元,饮食业零售额15.10万元,工业零售额8.04万元,其他行业零售额18.86万元。全县财政收入140.2万元(比上年减少49.6万元),其中企业收入0.4万元,各项税收137.2万元(工商税收70.2万元,农牧业税收67万元),其他收入2.6万元。

知识出处

中共徽县党史大事记

《中共徽县党史大事记》

本书记述和反映1949年10月至1997年12月期间,党在徽县活动的重大事件和重大问题。记述徽县党组织在解放后的各个不同时期的重大活动和发生的重要事件,召开的重要会议,作出的重要决定,重要机构的设置,重要干部的任免,党的组织建设工作和发展情况,党的了族统战工作,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工作,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情况,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成就,中央和省、地领导人到6徽县视察指导工作的情况以及重要的外事交往活动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