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七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共徽县党史大事记》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254
颗粒名称: 一九五七年
分类号: D232
页数: 7
页码: 53-59
摘要: 本文全面、系统地记述和反映1957年党在徽县活动的重大事件和重大问题。
关键词: 徽县 大事记 党史 1957年

内容

1月14日县委下发县妇联《关于伏镇区山根农业社发动妇女节约粮食、勤俭持家的通报》。
  1月25日县委批转徽县公安局工作组关于《榆树区徐沟乡整顿太白农业社工作情况的报告》。要求全县名区、乡在条件不够成熟、群众觉悟低、农业基础不扎实的三类社及地广人稀的山区,可暂缓吸收地主、富农和反革命分子入社,以免给这些人打开破坏之门。
  2月5至15日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参加人中424人,其中基层粮管所、基层供销社、银行营业所、脱产的乡信用社主任和城关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县委书记李景华作《正确认识分析农村情况》的报告和《1956年工作总结》的报告;县委副书记巩维铭传达中共中央关于提高和稳定干部的方针和精简机构、下放干部的指示,并结合实际情况作了动员讲话;县委常委、县长杨彦明作关于1957年粮食工作的专题发言。会议部署了今年工作任务,讨论制定了1957年工作规划。
  2月17日县委在批转团县委《关于组织全县3万多名青年立即开展一个大规模的麦田春灌、整压突击运动的决定》中,要求全县人民积极行动起来,搞好麦田春灌和整压突击工作,为今年小麦丰收而奋斗。
  2月25日县委下发《关于我县1957年扫除文盲工作计划及今年扫盲工作的联合指示》。针对我县地域辽阔,居住分散,各地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将全县划分为三个类型,要求今年全县组织25960名青壮年(10—40岁)文盲及半文盲参加文化学习。
  2月25日县委、县人委联合发出《关于结合目前春耕生产准备工作及好几项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区乡在结合春耕生产,认真作好优抚、复员等几项民政工作的同时应结合作好以下几项工作:(1)迅速作好烈属、军属、残废、复员军人登记、摸底和排队工作;(2)复员军人的安置工作;(3)烈军属、残废军人的优待劳动日工作;(4)各区、乡要重视防灾救灾工作,必须在春耕开始以前,对春荒情况进行一次深入的摸底并上报,做到心中有数,全面安排。目前县委已抽调兵役局、检察院、民政科干部深入各区协助这一工作。
  3月14日县委批转县油脂公司《关于增产油料作物,保证食油供应的意见》。
  3月24日县委在批转银杏乡银杏农业社《肯定成绩,弄清事非,深入细致地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继续引导农民前进》的经验材料中指出,只有实事求是的肯定成绩,弄清事非,才能解决干部束手束脚、顾虑重重的情绪;只有生动具体的以对比算帐的方法进行教育才能解决资本主义自发势力和小农经济残余思想支配下的不满情绪;只有实事求是地通过总结本社成绩和缺点,才能激发广大农民社会主义生产积极性。
  3月25至28日县委召开区书、科部长扩大会议,传达地委扩大会议精神,研究解决进一步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当前春耕生产等问题。
  4月1日中共天水地委通知,省委决定:胡成奎任徽县县委第一书记,并为地委委员。
  4月16至20日县委召开第三次全委(扩大)会议。县委第一书记胡成奎传达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并展开深入讨论。地委宣传部部长张一之参加了会议,李景华作总结讲话。
  
  5月6至10日徽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徽县、两当合并之前,徽县人委领导机构仍沿续前一时期,县长杨彦明,副县长丁用章、王智若、车继邦。
  5月上旬县委组织工作组在张家庄、谢家坪两个农业社进行夏收分配工作试点。
  5月13日县委批转组织部《关于预备党员考察、教育、转正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党委认真作好预备党员的考察、教育、转正工作,进一步发挥党的战斗堡垒作用和领导核心作用。截止目前全县有共产党员3215人,其中预备党员1237人,占党员总数的38.2%。
  5月14日县委发出通知,遵照地委5月6日会议决定,保留原职下放徽县基层工作的处级干部李辑瑞担任乡支部书记,并为县委常委;谢静任徽县邮电局局长并为县委委员。
  5月16日为响应党中央“所有农村工作的干部要深入群众,实现参加生产、领导生产的方法,克服极其有害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命令主义作风”的号召,县委发出《全体干部迅速行动起来,参加生产、领导生产的通知》。
  5月22日天水地委通知,省委批准李永吉任徽县县委副书记,免去李永吉兼任的县委组织部长职务。
  5月25至30日县委第二次三级干部(扩大)会议在县城召开,1439人参加。会议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检查了去年的粮食工作,讨论研究了今年的夏收预分、粮食征购、农业生产等工作。
  5月30日县委下发《关于作好夏季生产工作的安排意见》。6月4日县委批转县委统战部《关于对五类民主人士审查鉴定排队工作意见》的报告。目前,全县有民主人士60人(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20人,工商界党外代表3人,少数民族党外代表8人,宗教
  界党外代表6人,1956年成立政协时扩大民主人士23人),其中属省委分管的7人,地委分管的44人。
  6月12日县委转发地委对批转的《地委财贸部关于乡基层党委(总支)加强对企业支部领导的意见》。
  6月17日县委在批转县委合作部《关于建立各类重点的初步意见》中要求全体农村工作干部必须抓住关键,培养典型,树立旗帜,依托重点,指导全面,力争改变以前农业生产的落后面貌。
  是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徽县委员会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徽县委员会,书记姚光彦,副书记李茂才、宋鍼、李芳(1958年4月,徽县、两当合并,两当县团委并入徽县团委,仍称共青团徽县委员会)。
  7月24日县委发出《关于切实制订好“1958年小麦生产计划”工作的通知》。
  7月27日天水地委通知,经地委研究同意,秦琏任徽县邮电局党支部书记。
  7月29日县委批转团委等单位《关于开展婚姻法宣传的意见》。婚姻问题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婚姻法》的贯彻更是广大妇女求得政治、经济解放的先决条件,县委要求全县上下大张旗鼓地宣传、贯彻好婚姻法。
  8月19日天水地委通知,经8月6日省委常委会议批准,山炯堂任徽县县委副书记。
  8月21日至9月4日县委召开三级干部(扩大)会议,参加人员1339人(内有社干部994人)。县委书记胡成奎结合实际情况传达了毛主席关于夏季形势的报告;县长杨彦明作关于去年及今年粮食工作的报告;县委其他领导作了秋粮征购和以人定量的报告、关于农业生产布置的报告等。会议以粮食问题为中心,展开讨论,表彰奖励
  
  
  了在各项工作中特别是今年夏收工作成绩突出的34个农业社、33名社干、67名脱产干部(其中口头表扬14人)。
  10月上旬县委召开各单位及县委各部门负责人座谈会,讨论开展整风运动问题。
  10月17日县委批转县工会第四季度工作安排意见。要求积极动员职工参加整风运动,结合反右斗争向职工群众进行一次阶级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在企业中积极推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和加强党委领导下的群众监督,发挥工会作用。对报告中的各项任务,各级党组织应很好的讨论研究,并作出决议,结合当前机关干部整风运动贯彻执行。
  10月26日县委在《关于作好秋收分配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我们必须作好以下工作:(1)必须坚持“先公后私,公私兼顾”和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2)必须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统筹安排,适当照顾”的方针;(3)必须作好“三包”(包工、包产、包投资)和超产奖励等具体问题的处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分配方案。
  10月29日甘肃省文化厅发出《关于建立文化站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在徽县、武都等全省19个县和固原回族自治州各建乡镇文化站一处。根据《通知》精神,徽县人民委员会12月14日作出《关于准予在江洛镇建立文化站的批复》。年底,徽县建起了第一个公办文化站。
  是月成立徽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与商业局等单位合署办公,局长赵毓文。
  是月伏家镇张家庄试种双季稻获得成功。
  是月徽县民主妇女联合会改称为徽县妇女联合会,副主任马海燕。1958年4月,两当县妇女联合会并入徽县妇女联合会,副主任马海燕、苏汝梅、赵玉棠。1958年7月,徽县、成县合并,成立徽成县妇
  
  联,负责人赵玉棠、徐仅生、苏汝梅、牛迎春,后武淑惠为副主任。1959年2月,孙桂兰为主任,龙凤英为副主任。
  10月29日至11月5日县委召开第五次扩大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地委有关指示,会议形成并通过了《中共徽县委第五次扩大会议决议》。《决议》指出,在深刻批判右倾保守思想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全民整风运动;充分发动群众,利用本地自然的优越条件,以“快马加鞭”,大步前进的革命气魄,战胜一切困难,向大自然进军,为完成1958年粮食总产1亿公斤,棉花总产65万公斤的光荣任务和保证在三年内使农业社赶上或超过富裕中农的生产和收入水平而奋斗。
  11月16日县委批转团县委《动员全县广大青年以千军万马、移山倒海之势投入当前大生产高潮的通知》。
  12月26日县委下发《关于当前农村大辩论和整改工作的意见》。自9月中旬开展农村大辩论以来,据第一批开展的324个农业社的检查了解,符合地委提出的五项标准的134个社占40%,县委要求今后进行大辩论应和当前生产相结合,大力进行整改,结合整社开展整党、整团工作。
  是月县委制定了《徽县农业五年发展具体规划(1958年—1962年)(草案)》。《规划》中根据我县自然情况,将全县划分为嘉陵江流域地区、林区和高山峡谷地区三种不同的地区。按照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亩产原粮250公斤”的要求,《规划》要求到1962年全县亩产平均达到275公斤,较1957年增长143.99%,并对三种不同地区分别提出具体规划和要求。
  是年改建徽黄(沙河)公路为徽谈公路,成为县城衔接谈家庄火车站客货运输的主要运输线路。
  
  是年全县总人口13.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37万人;总耕地面积62.31万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1.60万亩:(1)粮食作物47.99万亩,其中夏粮27.90万亩(小麦24.17万亩);秋粮20.09万亩(玉米13.48万亩,水稻1.13万亩,洋芋2.07万亩,高梁0.58万亩);粮食复种12.76万亩。(2)经济作物2.93万亩,其中棉花1.46万亩,油料1.18万亩,(3)其他作物0.68万亩,其中蔬菜0.55万亩。全年共产粮3741.62万公斤,其中夏粮1506.19万公斤(小麦1365.64万公斤);秋粮2235.43万公斤(玉米1105.53万公斤,水稻244.86公斤,洋芋238.44万公斤,高粱114.45万公斤,粮食复种394.22万公斤);全年经济作物总产量:棉花14.98万公斤,油料35.47万元。全县工业企业269个,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2个,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36个。全部工业总产值132.23万元,其中全民工业11.88万元,集体工业100.49万元。全县拥有干线公路187公里,邮路总长571公里,邮电局所12处。
  是年全县有公办小学校175个,其中完小12个,初小163个;县办初中2个。全县公派小学教员322人,中学教员34人;中小学在校生14621人,其中中学在校生619人。全县有卫生技术人员196人,卫生机构45个。县级医院1个,卫生技术人员26人,行政管理人员2人,仅有床位10张;基层卫生院(所)16个。广播事业职工4人,有一台300瓦扩大机,广播喇叭入户850户。
  是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742.70万元,其中,商业零售额647.70万元,饮食业零售额8万元,工业零售额60万元。全县财政收入总计212.30万元,其中企业收入5万元,各项税收205.20万元:(1)工商税收142.60万元;(2)农牧业税收62.60万元;其他收入2.10万元。

知识出处

中共徽县党史大事记

《中共徽县党史大事记》

本书记述和反映1949年10月至1997年12月期间,党在徽县活动的重大事件和重大问题。记述徽县党组织在解放后的各个不同时期的重大活动和发生的重要事件,召开的重要会议,作出的重要决定,重要机构的设置,重要干部的任免,党的组织建设工作和发展情况,党的了族统战工作,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工作,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情况,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成就,中央和省、地领导人到6徽县视察指导工作的情况以及重要的外事交往活动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