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初中师生欢送解放军奔赴老山前线的一段回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242
颗粒名称: 嘉陵初中师生欢送解放军奔赴老山前线的一段回忆
分类号: E289.42
页数: 2
页码: 458-45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嘉陵初中师生欢送解放军奔赴老山前线的一段回忆。
关键词: 老山前线 徽县 欢送

内容

1979—198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有力地还击了越南侵略军,巩固了祖国的南疆防线,捍卫了祖国的神圣尊严,也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爱国之心。笔者曾有幸参加了当年在徽县火车站欢送解放军奔赴老山前线的慰问活动。现将其片段记述如下:
  1986年冬,我在嘉陵初中任教,并担任学校团支部书记。12月下旬的一天中午,初三二班学生韩冬兰(家住徽县火车站)无意中对我说:“听铁路上的人讲,这几天运送解放军的专列要在徽县火车站停留会车后南下老山前线,前两天已有一趟专列通过。”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很是新奇。嘉陵初中地处徽县火车站对面的半山坡上,上上下下、南来北往的火车早已司空见惯,但听说是兰州军区某部要到老山前线换防,着实让人惊讶激动。当时,我们几个年轻教师兴奋地谈论着这件事,幼稚出奇地想:兰州军区的将士可能多是咱们甘肃人,甘肃战士要上老山前线了,真是让人高兴。能否搞点活动欢送慰问一下呢?一阵突发奇想之后,我们就直接找校长郭永寿汇报反映了这个情况,郭校长非常支持我们的想法,明确地讲:“就以学校团支部的名义搞个慰问活动吧,如何搞你们想办法,但一定要注意学生安全。”
  当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我们立马行动,分头准备。第一组由我从各班组织挑选了几十名学生排练小合唱,曲目主要有《十五的月亮》《望星空》《血染的风采》《驼铃》等当时最为流行的军旅歌曲;第二组由总务处张卫东老师找来原徽县六中文艺宣传队使用过的锣、鼓、镲、彩旗等成套宣传工具,组织学生演练;第三组由裴耀祖、马麟等几位老师书写标语,组织学生制做三角小彩旗。他们找来两块长方形硬纸板,糊上红纸,再截两根长一米左右的竹杆分别捆扎其后,作为标语杆,用毛笔楷书大字书写着教师自己编写的一副对联,上联是“壮怀激烈,奔赴南疆老山前线”,下联是“杀敌立功,凯旋而归举家团圆”。
  欢送慰问的准备工作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这期间,既是慰问活动积极分子、又是校(学校)站(火车站)“联络员”的韩冬兰带给大家一个好消息:火车站站长得知我们要搞欢送慰问活动后很受感动,指令站台调度室将原计划停在第三道的军车专列停靠在第一道(靠近站台的车道)。这样一来,欢送队伍就可以在长长的站台上来回自由活动,既安全,又方便。大家非常兴奋,排练节目的热情更高,劲头更足,一到课间、课外活动和晚自习时间,各团小组就组织各班学生反复练唱、熟悉旋律、牢记歌词。
  12月29日(星期一)中午,韩冬兰从火车站带来激动人心的消息:今天下午四点左右,将有一列军车到站。下午第一节课后(大约三点一刻),参加欢送慰问活动的一百余名师生在操场迅速集结,排着整齐的队伍,打着鲜艳的彩旗标语,唱着豪迈的拥军歌曲走下山坡,在火车站站台列队排开。虽然寒风凛冽,天空不时地飘着雪花,但大家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一点也不觉得冷,在静静地盼望着、等待着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一阵悠远而响亮的汽笛声从站台北边隧道口传来,大家不约而同地翘首北望。车站值班员面北而立,神情庄重,一面摇动着鲜艳的红色信号旗,一面吹着哨子,示意站台上的群众尽量靠边。只见一列满载解放军战士和重型武器的军车缓缓进站。霎时,锣鼓震天,歌声嘹亮,口号如雷:“痛击越寇,爱我中华!”“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向解放军同志学习,向解放军同志致敬!”……
  这趟专列共有四十多节车皮,和普通货运列车长度差不多,前七八节是钢皮箱式车(俗称闷罐车),每节大约载有四五十名战士,个个雄赳赳,气昂昂,精神饱满,斗志昂扬,车身上还留有凤州、宏庆等宝成铁路沿线站点张贴的拥军标语、条幅;后三十多节全是平板车,载有装甲车、坦克和高射大炮,每节平板车上均有一名解放军战士站岗守卫,他们头戴棉军帽,身穿军大衣,紧扎武装带,手握冲锋枪,好不威武。这些以前只能在电影或电视上看到的画面,现在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使人大开眼界,惊叹无比。
  专列渐渐停稳,欢送的师生、候车的旅客、铁路职工家属和过往群众形成了一道洪流向火车头方向涌去。钢皮厢式车的门子横向全部拉开,解放军战士整齐地站在车厢门口,向欢送的人群敬礼。随即从车上跳下来两个穿着军服、头戴大沿帽的军官(后来得知是教导员),一位给送行的学生散发水果糖,另一位举起照相机拍照,询问我们这是什么地方,记下了我们的通讯地址。有几个脑子反应快的“追星”学生掏出小本子让教导员签名留念。一些热心的旅客把自带的熟鸡蛋往教导员手里塞,几名铁路职工家属还提来了开水,都被教导员婉言谢绝。欢送的人群越聚越多,挤满了站台,会唱的,不会唱的,全部融入到了学生歌声的海洋:“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夜深沉,望星空,我在凝望那颗星…….”“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流下两眼泪,耳边响起驼铃声……”。解放军战士也在铿锵有力地唱着他们喜爱的歌曲《打靶归来》《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而后便和学生们一同歌唱。军民同曲,歌声交汇,此情此景,许多人热泪盈眶,声音哽咽,一个劲地挥手鼓掌,有些动情的学生竟然激动地哭出了声,再也唱不下去了。
  欢送活动持续了将近个把小时,前方绿色信号灯亮了。一声汽笛划破长空,列车开始启动,前几节车厢传来解放军战士整齐划一、深情雄厚的歌声:“再见吧,妈妈;再见吧,妈妈。军号已吹响,钢枪已擦亮,行装已背好,部队要出发。你不要悄悄地流泪,你不要把儿牵挂。当我从战场上凯旋归来,再来看望亲爱的妈妈……”欢送的气氛即刻达到了最高潮,锣鼓、彩旗、口号、歌声,欢送的人群像潮水一样向前涌动,跟随着列车缓缓前移。“再见!再见!”解放军战士满含泪水,向站台上的人群挥手致意,依依惜别。车速逐渐加快,一节节载有装甲车、坦克、高射大炮的平板车从眼前徐徐驶过,渐行渐远,呼啸南去。
  随后两天(12月30—31日)下午的同一时间,徽县火车站重现了同样激动人心的场面,参加欢送的群众更多,拥军的热情更高,军民鱼水的情景更加感人,使原本寂静的嘉陵小镇变得热闹非凡,增添了许多“元旦”节日的喜庆色彩。遗憾的是我们当时没有照相机留下这些珍贵的镜头,也无法知道南下部队的番号。
  1987年“元旦”过后,嘉陵初中师生欢送慰问解放军奔赴老山前线的事情迅速传开,嘉陵乡团委将这一情况写成专题材料上报团县委和县广播站,县广播站在早、中、晚三个时段反复播放,一时成为徽县群众街谈巷议的话题。此后,我本人有幸当选为嘉陵乡团代表,参加了1987年5月召开的共青团徽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嘉陵初中团支部被团县委评为“先进团支部”,有两名在校学生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
  (张继军:徽县政协科教文卫体主任)

知识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是记史之书,载实之书,资料之书,全书分“彩插”“大事记”“机构沿革”“文史资料”等四个栏目,共收录文史作品约146篇。这些作品选自政协文史研究员、爱好文史事业的业余作者的作品。全书56万多字,内容丰富,分量厚重,文字精美,很有品位。《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所收入的作品既有文化品位,又有史料韵味,既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三亲”资料,又能起到传承文化、探究历史、启迪现实的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张继军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