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县武装基干民兵连的创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229
颗粒名称: 徽县武装基干民兵连的创建
分类号: E279
页数: 2
页码: 424-42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徽县武装基干民兵连的创建,徽县武装基干民兵连成立于1958年10月。当时国际形势很紧张,由于国内遭遇饥荒,盘据在台湾的蒋介石集团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叫嚣要反攻大陆。在这样的情况下,毛主席提出了“大办民兵师”的伟大号召,县武装部和县委、人委决定成立一个以复退军人为主的快速反应武装民兵连。
关键词: 民兵建设 徽县 民兵连

内容

徽县武装基干民兵连成立于1958年10月。当时国际形势很紧张,由于国内遭遇饥荒,盘据在台湾的蒋介石集团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叫嚣要反攻大陆。在这样的情况下,毛主席提出了“大办民兵师”的伟大号召,县武装部和县委、人委决定成立一个以复退军人为主的快速反应武装民兵连。
  当时徽县、成县、两当县三县合一县,水阳、银杏、城关三公社合为城关公社,丁存良同志当时担任城关公社武装部长。筹建工作就落在了城关武装部,民兵连的住址定在了银杏高家磨。县武装部任命了连长、指导员和三个排长,同时任命丁存良同志为全县民兵军事指导员兼任武装民兵连副连长。民兵连武器配置有轻重机枪和迫击炮,人员按照正规部队的数字编制。士兵的武器是三八大盖和七九步枪,排长、司号员的武器是日式小马步枪,连长、指导员的武器是驳壳盒子枪,连部接通了电话,由文书和通信员轮流守着电话,以防突发事件发生。
  民兵连的框架拉开了,可这一百多人的吃、喝、拉、撒、住就成了问题。他们不等不靠,自己动手,盖草房,搭鞍房,就这样安下了营。这时已是1958年的冬天,抽来的民兵来时带的口粮已吃完,地里种的粮食最早也要等到来年夏收。光靠给民兵连划拨的土地种的粮食根本不够吃,他们就自己开荒种地。劳动强度特别大,都是年轻人,食量又大,吃不饱,住的草棚鞍房,无法取暖,可以说是又冻又饿。晚上睡不着时有人发牢骚,有人骂娘,有人就动摇逃跑了。就连任命的连长也借口有病当了逃兵,直到1961年民兵连解散再也没有任命连长。
  怎么办?不能眼看着民兵连垮掉。丁存良同志白天在公社工作,晚上赶到民兵连开会,给大家做思想工作,稳定军心,同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白天派人上山采野果、挖野菜、打猎来解决吃饭问题;晚上冻的睡不着,就集合大家拢着大火照明开荒地,就这样度过了1958年的冬天。第二年春天,在开垦的荒地里种上了玉米,夏收之后又种上了白萝卜。到了1959年秋收之后粮食不但够吃,还给国家缴了一部分购粮。虽然民兵连达到了自给自足、“以劳养武”的目标,可是徽县像全国一样仍处在大饥饿当中,生活相当困难,已经开始饿死人了。这时,个别有家属的民兵思想上又产生了波动,为了稳定军心,丁存良同志决定有家属的同志只要表现好,可以让家属来民兵连,还为家属专门成立了一个女民兵排,这样就起到了表扬先进、促进后进和稳定军心的作用。同时,民兵连搞起了养殖业,养有鸡、鸭、猪等,自己动手盖起了房子,日子逐渐好了起来。
  吃住问题解决之后,穿衣随后也成了问题。当时来民兵连时有些人穿的旧军装,有的穿的是老百姓的服装,这些都在平时训练时和生产劳动中弄的破破烂烂。当时扯布要布票,棉花要棉票,一百多号人解决穿衣问题就是大事情了。丁存良同志向县上求援解决了票证的困难,钱由民兵连人出售购粮和交售生猪的款项中解决。每人一套黑棉衣棉裤,头上缠一条白毛巾,这样就解决了统一着装的问题。
  虽然民兵连解决了吃、住、穿等问题,可国家仍处在困难时期,每人每月的定量不够吃,在“共产风”的影响下大锅饭已无米下锅,老百姓以瓜菜代粮和树叶充饥。民兵连发扬当初艰苦奋斗的精神,以野菜、野果和萝卜叶子加在少量的面粉中当口粮,将节约出的口粮支援劳动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和文艺工作者。即使在极度困难中,民兵连每天晚上还要派出一个排的兵力在县城巡逻,为政府部门站岗放哨,维护社会治安,配合公安维持会议秩序、实施戒严等,为徽县在特殊环境下治安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因为徽县武装民兵连办的好,“以劳养武”为全省民兵工作带了个好头,受到了天水地区和省上的表扬。丁存良同志被省上和地区评选为先进民兵工作者,于1960年4月参加了全国民兵代表会议,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并授予半自动步枪一支、子弹一百发。当有人问丁存良同志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咋把民兵连办得这么好,他回答说:“我是共产党员,在上甘岭战斗中,天上有美国飞机的轰炸,地上有美国兵的机枪扫射,我们仍然能够坚守阵地,直到战役的胜利。现在的情况要比那时好多了,再完不成党交给的任务,就不配做一个共产党员。”

知识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是记史之书,载实之书,资料之书,全书分“彩插”“大事记”“机构沿革”“文史资料”等四个栏目,共收录文史作品约146篇。这些作品选自政协文史研究员、爱好文史事业的业余作者的作品。全书56万多字,内容丰富,分量厚重,文字精美,很有品位。《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所收入的作品既有文化品位,又有史料韵味,既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三亲”资料,又能起到传承文化、探究历史、启迪现实的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丁渤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