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亭砚初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212
颗粒名称: 栗亭砚初考
分类号: K875.4
页数: 2
页码: 385-3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砚与笔、墨、纸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汉刘熙《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之濡也。”砚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同时因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被历代文人雅士作为珍玩藏品之首选。砚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浓缩了中国各个朝代和时期的文化、经济乃至审美意识的各种信息。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是我国“四大名砚”。
关键词: 栗亭砚 徽县 民俗文化

内容

砚与笔、墨、纸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汉刘熙《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之濡也。”砚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同时因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被历代文人雅士作为珍玩藏品之首选。砚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浓缩了中国各个朝代和时期的文化、经济乃至审美意识的各种信息。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是我国“四大名砚”。
  2006年末,笔者主持并参与了徽县开发栗亭砚资源普查、开发论证、产品研制等工作,期间搜集整理了相关栗亭砚之史料。
  砚的历史非常悠久。有关考古资料表明,早在5000年前,就出现了砚台,由于墨的广泛使用,唐宋时期用砚十分普及从而推动了制砚的空前发展。北宋著名大书画家、鉴藏家、宣和书画学博士米芾(公元1051—公元1107年)著有关于砚的专著《砚史》一收。《砚史》对当时出现的各种砚台进行了祥细的记载和具体的描述,除对端、歙、洮诸名砚详述之外,对“栗亭砚”从质、品、色、性等方面亦作了描述。《砚史》记载:成州栗亭石,色青,有铜点,大如指,理慢,发墨不乏,亦有瓦砾之象;成州栗玉砚,理坚,色如栗,不甚着墨,为器甚佳。依此,笔者塑源性查阅了苏易简《文房四谱》、柳公权《论砚》、马丕绪《砚林脞录》、祁殿臣《艺斋瑰宝》、于敏中《西清砚谱》、桑行之《说砚》、沈青崖《洮河砚诗》和《端溪砚谱》《歙州砚谱》及相关石砚的文史资料。汇集古论,承接沿革,物论互映,对栗亭砚从三个方面做以初步考征。
  一、“栗亭石”“栗玉砚”之产地
  《砚史》所记载之砚,皆之砚石头产地冠名,如:端砚为端州石、歙砚为歙州石、青州红丝石、唐州紫石……。栗亭石、栗玉砚则均以成州栗亭石、成州栗玉砚之名载入《砚史》。这说明栗亭石、栗玉砚均源于成州栗亭。栗亭源自何时,暂不得以考,但有史料表明:今徽县伏镇川古名栗亭,因其地盛产野栗而名。汉末没于氐羌。北魏拓边,于473年置亭县,隶广业郡。西魏天平元年(535年)并入白石县(今徽县泥阳镇境)。唐乾元二年冬,大诗人杜甫自秦州取青泥古道入蜀途中曾寓居栗亭,途中写下了《发秦州》《积草岭》《木皮岭》《白沙渡》等大量诗篇,在《发秦州》中诗人有“栗亭名更佳,下有良田畴”之句,对栗亭风物进行了描述。据陇南建制沿革史记载:公元553年,改南秦州为成州:宋代成州辖同谷、栗亭二县;在今徽县栗川乡还设有栗亭村。由此可证明,宋代所称成州栗亭,应为今徽县伏家镇、栗川、泥阳镇等地无疑。
  二、“栗亭石”与“栗玉砚”之别
  宋米芾《砚史》中将“栗亭石”与“栗玉砚”分别列条予以记载和描述,说明栗亭所产的两种石砚是不相同的。《砚史》记载:“栗亭石,色青,有铜点,大如指,理慢,发墨不乏,亦有瓦砾之象。”笔者理解为:用栗亭石料所制成的砚台,其色呈青色,且有如铜色之点,大者有指尖那么大。理慢,是对石质温润、纹理隐约其中的专门描述。发墨不乏是指墨在这种砚中生光发艳,随笔旋转流畅,能够极好地方发起墨汁,墨如油泛,墨在砚上不滞不结,常如新成。米芾认为:栗亭砚很发墨,久用不会减退,依旧如新。栗亭砚还有瓦碎的特殊视觉效果,石纹清晰可辩,奇幻美妙。
  《砚史》则对“栗玉砚”作了如下记载:“栗玉砚:理坚,色如栗,不甚着墨,为器甚佳。”是说明这种石料制成的砚台纹理清晰,质地坚硬如玉。颜色如同野栗色。清乾隆年间的著名鉴赏家沈清崖在《洮河砚诗》中赞美洮砚时有诗曰:“肌如蕉叶嫩,色比栗亭深”之句。“色比栗亭深”是指洮石中的瓜皮黄洮砚比栗亭所产的“栗玉砚”的颜色要深一些。犹如芭蕉初生的嫩叶一样。由于“栗玉砚”石质温润,坚硬如玉,所以米芾故有不太十分着墨之描述。米芾说:这种石料在制砚的同时,若能制作为实用或者观赏的器物是最好的。
  三、“栗亭石”、“栗玉砚”石料产地的考证
  自2006年末,徽县县委、政府十分重视石材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对文化产业的培育开发,徽县文化馆马存良、成子恒、吴鹏等同仁,历时半截,爬山涉水,足遍县境内大部分山涧沟溪,对栗亭石、栗玉砚石料资源进行了普查。终在今徽县栗川乡栗亭村双河口查实栗亭石产地,在民间寻得古栗亭砚一方,该砚与《砚史》记载之栗亭砚相吻合;在今徽县伏家镇郭庄村查实栗玉砚石料产地,最重要的是发现和初步证实了古人采集栗玉砚石料的场地及遗址。在此期间,成县制砚人陈旭聪先生、武都制砚人刘淑霞女士与徽县制砚人倾力相济,积极实践,制做出了一批栗亭砚,所成砚品与《砚史》记载完全相吻合,栗亭砚、栗玉砚问世后亦得到艺术家及志士仁人的充分肯定。栗亭砚应该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品,在砚海中应占有一席之地,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品位,极具打造名品之潜力,其开发前景广阔,愿栗亭砚再现历史风采,展示无穷的艺术魅力。
  (张霖:徽成两康战役纪念馆副馆长)

知识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是记史之书,载实之书,资料之书,全书分“彩插”“大事记”“机构沿革”“文史资料”等四个栏目,共收录文史作品约146篇。这些作品选自政协文史研究员、爱好文史事业的业余作者的作品。全书56万多字,内容丰富,分量厚重,文字精美,很有品位。《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所收入的作品既有文化品位,又有史料韵味,既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三亲”资料,又能起到传承文化、探究历史、启迪现实的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张霖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