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民俗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209
颗粒名称: 第八节 民俗文化
分类号: K892.2
页数: 41
页码: 383-423
摘要: 本节记述了徽县的民俗文化,其中包括了晚清时期的徽县钱票、回忆徽县西河坝广场慰问宝成铁路建设者的演出盛况、栗亭砚初考、活跃的徽县民间戏曲艺术、徽县民谣六首等。
关键词: 民俗文化 徽县

内容

晚清时期的徽县钱票
  孙士信
  地处甘肃东南边缘地区的徽县,是陕甘川三省交通的结合部,南北商旅必经之处,著名的古蜀道就从它的腹地穿过。正因徽县有如此特殊地理位置,所以上迄汉唐,下至于今,徽县的商品货币贸易一直比较发达。
  自北宋初年四川地区首先由十六家富商联合私营发行了中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以来,其间历元、明、清而经久不衰。徽县早在汉唐就成了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的商业聚散地。据传明代徽县城内的大商户“公信升”号,就已使用本号私营发行的纸币,该号资金雄厚、信誉卓著,又在通往兰州、西安等地的集镇上设有自己的分号,过往客商或本号外出采买的人都住在该号所开的客店里,只要持“公信升”号开出的钱票,就可在省内外有联号的地方进行商业交换。另外还有晚清时期的徽县富商“全隆辉”“全隆聚”,他们与天水、兰州、西安、略阳、广元等地的商户都有商业贸易往来。
  晚清时期徽县富商大贾私营发行的钱票究竟是什么样子呢?1957年,由于兴建县城十字街头的街心广场,拆除了原“全隆聚”的全部房屋建筑,发现了“公信升”号印制于清道光、咸丰、光绪年间的一些私营钱票。据当时目击者回忆,这些钱票的材料大多是用白粗布制作,呈长方形,长约二十六公分,宽约十公分,全0000000000000部用木板印刷,单一黑体字,面额有十串,五十串、百串、千串等,在金额上都盖有商号印章。也有类似现在的空白支票,临时用毛笔填写的,但金额上盖有商号图章为凭。上涂一层桐油,俗称“油布贴子”的钱票。可惜在“文革”中,这些地方货币,都被当作废物抛弃或烧毁了。
  回忆徽县西河坝广场慰问宝成铁路建设者的演出盛况
  黄凡宗
  1954年4、5月份,宝成铁路正在修建之中,当时的徽县特别热闹。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8510部队千余官兵为打通徽白、徽谈两条公路,日夜奋战,指挥机关设在徽县城,战士轮休回县城;担负北线(宝鸡至黄沙河)的铁道部第四工程局的工人和担负南线(成都至黄沙河)的铁二局工人,也在徽县城轮休和治病疗养。因铁路医院设在徽县城(现广播电视局后院),只要天不下雨,每天下午西河坝就有篮球赛,晚上有公演电影,县城居民、职工、中小学生和水阳、银杏的农民享受着美好的文化生活。
  继铁道兵司令员王震同志1954年4月初来徽县,在县政府礼堂给团以上干部讲话之后,先后来徽县慰问铁路建设者的有四个单位。当时西门外没有舞台,集会演出活动都在西城墙外路下土台子上。土台子的四角和中间栽着六根木电杆柱子,中间两根高一点,有活动就用帐篷搭起避风雨。
  首先来徽县慰问演出的是铁道兵文工团。这是徽县人建国后第一次见到的大型文艺团体,其服装、道具从未见过。演员们头戴五星大盖帽、脚蹬长筒马靴、身穿呢子绿军装、紧扎武装带,整齐威武。文工团自带的发电机发电,供照明、扩音和电光布景,惯用清油灯和煤油灯的徽县人一下子大开眼界。慰问演出的节目有管弦乐合奏、舞蹈、独唱、合唱、相声、山东快书等,精彩的荷花灯、采茶扑蝶、跑驴舞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紧接着由甘肃省省长邓宝珊率领的甘肃省慰问团来到徽县。慰问团带着全甘肃人民的深情厚意慰劳筑路英雄,邓省长发表了慰问词后,慰问演出就开始了。记得先由著名豫剧演员陈素珍加演一折《洛阳桥》之后,演出了全本秦腔《杨八姐游春》,主演佘太君的是景乐民,主演杨八姐的是常爱莲。他们的精彩表演赢得了筑路工人和徽县人的喝采,让徽县人过了一次最饱的“秦腔瘾”。
  之后,就是由赵寿山省长率领的陕西省慰问团来到徽县西门河坝慰问演出。赵省长挑选了陕西当时的文艺精英慰劳筑路建设者。记得有著名的王老九艺人说快板,有易俗社、三意社、尚友社、五一剧社、西北戏曲研究院等七大家的名演员登台表演。观众看的十分认真,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表演唱《夫妻识字》《兄妹开荒》,秦腔段子《血泪仇》《穷人恨》,独唱《小二黑结婚》《梁秋燕》等,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最后一次是由四川省省长李大章率领的四川省慰问团来徽县慰问,这个团的主体是四川川剧团,李省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慰问词后,演出了著名大型川剧《秋江》,徽县人欣赏了风味别样的剧种。
  几十年来,徽县人民在文化体育活动上经常领先,得到上级奖励,与这些慰问演出的熏染、启迪不无关系。
  栗亭砚初考
  张霖
  砚与笔、墨、纸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汉刘熙《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之濡也。”砚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同时因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被历代文人雅士作为珍玩藏品之首选。砚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浓缩了中国各个朝代和时期的文化、经济乃至审美意识的各种信息。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是我国“四大名砚”。
  2006年末,笔者主持并参与了徽县开发栗亭砚资源普查、开发论证、产品研制等工作,期间搜集整理了相关栗亭砚之史料。
  砚的历史非常悠久。有关考古资料表明,早在5000年前,就出现了砚台,由于墨的广泛使用,唐宋时期用砚十分普及从而推动了制砚的空前发展。北宋著名大书画家、鉴藏家、宣和书画学博士米芾(公元1051—公元1107年)著有关于砚的专著《砚史》一收。《砚史》对当时出现的各种砚台进行了祥细的记载和具体的描述,除对端、歙、洮诸名砚详述之外,对“栗亭砚”从质、品、色、性等方面亦作了描述。《砚史》记载:成州栗亭石,色青,有铜点,大如指,理慢,发墨不乏,亦有瓦砾之象;成州栗玉砚,理坚,色如栗,不甚着墨,为器甚佳。依此,笔者塑源性查阅了苏易简《文房四谱》、柳公权《论砚》、马丕绪《砚林脞录》、祁殿臣《艺斋瑰宝》、于敏中《西清砚谱》、桑行之《说砚》、沈青崖《洮河砚诗》和《端溪砚谱》《歙州砚谱》及相关石砚的文史资料。汇集古论,承接沿革,物论互映,对栗亭砚从三个方面做以初步考征。
  一、“栗亭石”“栗玉砚”之产地
  《砚史》所记载之砚,皆之砚石头产地冠名,如:端砚为端州石、歙砚为歙州石、青州红丝石、唐州紫石……。栗亭石、栗玉砚则均以成州栗亭石、成州栗玉砚之名载入《砚史》。这说明栗亭石、栗玉砚均源于成州栗亭。栗亭源自何时,暂不得以考,但有史料表明:今徽县伏镇川古名栗亭,因其地盛产野栗而名。汉末没于氐羌。北魏拓边,于473年置亭县,隶广业郡。西魏天平元年(535年)并入白石县(今徽县泥阳镇境)。唐乾元二年冬,大诗人杜甫自秦州取青泥古道入蜀途中曾寓居栗亭,途中写下了《发秦州》《积草岭》《木皮岭》《白沙渡》等大量诗篇,在《发秦州》中诗人有“栗亭名更佳,下有良田畴”之句,对栗亭风物进行了描述。据陇南建制沿革史记载:公元553年,改南秦州为成州:宋代成州辖同谷、栗亭二县;在今徽县栗川乡还设有栗亭村。由此可证明,宋代所称成州栗亭,应为今徽县伏家镇、栗川、泥阳镇等地无疑。
  二、“栗亭石”与“栗玉砚”之别
  宋米芾《砚史》中将“栗亭石”与“栗玉砚”分别列条予以记载和描述,说明栗亭所产的两种石砚是不相同的。《砚史》记载:“栗亭石,色青,有铜点,大如指,理慢,发墨不乏,亦有瓦砾之象。”笔者理解为:用栗亭石料所制成的砚台,其色呈青色,且有如铜色之点,大者有指尖那么大。理慢,是对石质温润、纹理隐约其中的专门描述。发墨不乏是指墨在这种砚中生光发艳,随笔旋转流畅,能够极好地方发起墨汁,墨如油泛,墨在砚上不滞不结,常如新成。米芾认为:栗亭砚很发墨,久用不会减退,依旧如新。栗亭砚还有瓦碎的特殊视觉效果,石纹清晰可辩,奇幻美妙。
  《砚史》则对“栗玉砚”作了如下记载:“栗玉砚:理坚,色如栗,不甚着墨,为器甚佳。”是说明这种石料制成的砚台纹理清晰,质地坚硬如玉。颜色如同野栗色。清乾隆年间的著名鉴赏家沈清崖在《洮河砚诗》中赞美洮砚时有诗曰:“肌如蕉叶嫩,色比栗亭深”之句。“色比栗亭深”是指洮石中的瓜皮黄洮砚比栗亭所产的“栗玉砚”的颜色要深一些。犹如芭蕉初生的嫩叶一样。由于“栗玉砚”石质温润,坚硬如玉,所以米芾故有不太十分着墨之描述。米芾说:这种石料在制砚的同时,若能制作为实用或者观赏的器物是最好的。
  三、“栗亭石”、“栗玉砚”石料产地的考证
  自2006年末,徽县县委、政府十分重视石材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对文化产业的培育开发,徽县文化馆马存良、成子恒、吴鹏等同仁,历时半截,爬山涉水,足遍县境内大部分山涧沟溪,对栗亭石、栗玉砚石料资源进行了普查。终在今徽县栗川乡栗亭村双河口查实栗亭石产地,在民间寻得古栗亭砚一方,该砚与《砚史》记载之栗亭砚相吻合;在今徽县伏家镇郭庄村查实栗玉砚石料产地,最重要的是发现和初步证实了古人采集栗玉砚石料的场地及遗址。在此期间,成县制砚人陈旭聪先生、武都制砚人刘淑霞女士与徽县制砚人倾力相济,积极实践,制做出了一批栗亭砚,所成砚品与《砚史》记载完全相吻合,栗亭砚、栗玉砚问世后亦得到艺术家及志士仁人的充分肯定。栗亭砚应该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品,在砚海中应占有一席之地,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品位,极具打造名品之潜力,其开发前景广阔,愿栗亭砚再现历史风采,展示无穷的艺术魅力。
  (张霖:徽成两康战役纪念馆副馆长)
  活跃的徽县民间戏曲艺术
  马生桂
  徽县很早就有民间戏曲。从清光绪年间到新中国成立,徽县农村都有秦腔戏曲和舞台,如太白乡郭家台子冉家戏班、泥阳镇清何堂缙绅戏班、东关马仲元戏班、高桥乡下关戏班、麻沿乡麻沿戏班、胡广戏班、城关赵希昂戏班、江洛镇街市戏班、永宁镇永宁戏校。而古戏楼更为普遍,如城关火神庙戏楼、南药王庙戏楼、北药王庙戏楼、关帝庙戏楼、菩萨庙戏楼、石佛寺戏楼、伏镇北禅寺戏楼、文昌阁戏楼、老爷庙戏楼、土地祠戏楼、东岳山戏楼、绣金山戏楼、卧龙山戏楼、朝阳山戏楼、泥阳镇缙绅莲花池戏楼、铁佛寺戏楼、土地庙戏楼、李家堡戏楼、何家堡戏楼、福兴寺戏楼、江洛韩山庙戏楼、关帝庙戏楼、广福寺戏楼、栗川白塔寺戏楼、栗川太平庙戏楼、龙头寺戏楼、杜公祠戏楼、卧龙山戏楼、青龙山戏楼、耿寺戏楼、香山寺戏楼、老爷庙戏楼、银杏宏化寺戏楼、中川寺戏楼、嘉陵火焰山戏楼,太和庵戏楼、柳林庙坪戏楼、盛全寺戏楼、榆树泉儿寺戏楼、云雾山戏楼、三圣宫戏楼、凤凰山戏楼、盘龙山戏楼、撒高寺戏楼、青龙寺戏楼、中原寺戏楼、高桥青龙观戏楼、清阳寺戏楼、清风寺戏楼、清平寺戏楼、太白古戏楼、回龙寺戏楼、水阳泰山庙戏楼等。
  徽县木偶和皮影戏,早在民国时期就有太白乡赵志学木偶戏班活动。1960年,陕西凤翔的龙彦海木偶皮影戏班来徽县永宁苏沟落户,主要在徽、成、两当等地演出,每到正月至春播前和庙会期间最为活跃,私人的婚丧嫁娶也请来木偶皮影戏助兴。他们白天演木偶,晚上演皮影,很受群众欢迎。
  一进入正月,县城的剧团就在南岳王庙戏楼售票演出,各乡镇的戏班子根据本地情况则在本地的戏楼上演出。这些戏团(社)多演出历史剧,主要是在附近的庙会各“春台会”期间演出。羊皮扇鼓则是在庙会或祈雨期间跳羊皮扇鼓舞。其它民间民俗艺术,也有很好的群众基础,颇为活跃。
  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到来,民间戏曲随之高涨,群众性的戏曲活动空前活跃。群众自发地组织演出,编快板、顺口溜、清唱等,特别是在原来一批底子较好、有组织机构、有简单设备、有少量服饰道具、有演唱骨干、参与人数较多的地方,组建了业余剧团,和农民夜校结合起来,组建文化室,学文化、学农业科技,开展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
  这一时期,县文化馆根据上级指示精神,顺应形势,走出办公室,组织辅导群众文化活动。首先,在城关公社的凡塄,银杏公社的宏化、李河、高坪,江洛公社的街市,永宁公社的苏沟,伏镇公社的街市,柳林公社的文坪、江口,游龙公社的立斗,麻沿公社的胡广,嘉陵公社的鱼儿崖等地,分人分片进行组织辅导。其次,在原业余剧团的基础上成立了组织机构,即农村俱乐部。在苏沟、江口等七个行政村成立了中心俱乐部,群众在文化室(夜校)学文化、学农业科技、学戏曲等。省文化厅对有组织机构、有领导、有设备、活动较好的中心俱乐部,每日发放七至十五元的补贴。
  县文化馆除一部分人深入基层组织辅导群众业余活动外,其它人员每天晚上轮流到县城附近的先农、樊塄、高家坪等村送图书,并背上幻灯机,手提汽灯、幻灯片,放映幻灯、教唱歌曲、排练文艺节目。编印了《农村俱乐部》油印小报,主要刊登党的有关方针政策,报道各地俱乐部活动情况,总结推广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做法和经验。
  在这些俱乐部的影响和带动下,各地的群众文化活动逐渐活跃起来,宏化寺业余剧团经常深入到各村庄演出,重点宣传农业合作化。全县开展了群众性的歌咏活动,《社会主义好》《毛泽东来到咱农庄》等歌曲到处传唱。
  柳林江口俱乐部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不仅健全了组织,还修了蓝球场,栽上了篮球杆,组建了男子篮球队和女子篮球队。群众非常高兴,编了顺口溜:“新农村真正好,庄里庄外多活跃;俱乐部是个宝,读书演剧还读报;地头娱乐多方便,生动活跃真新鲜;节目短,学的快,真人真事真热爱。”江口俱乐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做法和经验,被甘肃省人民广播电视台播出,向全省广大农村宣传推广。伏镇大队俱乐部编写的《插秧号子》,参加了1959年全省群众业余文化活动调演,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嘉奖和表彰。苏沟大队的木偶和皮影参加了天水地区调演,受到表彰。永宁公社还举办了农民戏曲汇演,永街大队的妇女群众剪纸艺术在县上展出,受到领导和群众的好评。银杏公社银杏大队俱乐部编写的快板《修水利》在《甘肃日报》上全文发表。
  徽县民间戏曲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经过这一时期的实践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锻练了活动骨干,提高了他们的素养,增长了才干,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新生力量,为日后的戏曲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1985年“全省民间戏曲汇演”调演中,徽县民间戏曲节目受到了表彰和嘉奖,徽县被命名为“戏曲活动之乡。
  (马生桂:原徽县政协副主席)
  徽县民谣六首
  梁骏
  徽县广大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作出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谣。这些民谣不仅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状况和特产,同时也反映出了当地的民俗和风情,从中折射出了这里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劳动群众的口头创作,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大已消失,但一些具有较强生命力的民谣,至今仍保留在农村群众的言谈中。当然,这些民谣所反映的事物特性并不是绝对的,其中难免具有夸张的成份。现收集整理六首,如同沙海拾贝,与读者共赏。
  一、泥阳的萝卜,大寨的蒜,红川的女娃子不用看。
  泥阳镇地处徽成盆地腹部,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在所产众多的蔬菜品种中,萝卜自古为人们称道。其萝卜个大皮薄,肉嫩汁多,甜脆可口。有长者夸张相传“一个骡子仅能驮两个萝卜”,可见泥阳萝卜之大。大寨村属成县店村乡管辖,与泥阳镇接壤,其地所产“三蒜”即蒜苗、蒜薹、大蒜最为有名。如今萝卜、“三蒜”、洋葱等许多蔬菜品种的种植栽培已遍及泥阳、店村、栗川、伏镇等乡镇。这几个乡镇早已成为陇南的蔬菜基地,其拳头产品远销省内外市场。红川镇古称横川,因洛河水自北而南流过泥阳入店村,然后迂回自西东流穿横川至栗川(意为立川,与横川相对而言)与北来伏镇河相汇南下而得名,红川不仅食醋和麻花有名,而且盛产美女,这里女娃大多秀丽端庄,外地小伙如相亲,介绍人会说红川女娃子不用看。
  二,江洛镇,人歪,醋酸,豆腐硬。
  江洛镇位于省道江武公路与316国道的交汇处,它不仅是徽县北部的经济和文化大镇,而且是陇南重镇。便利的交通造就了居民的开放观念。这里历史上除耕读传家外,还善于经商,因此涌现出了许多政治和经济人才。尤其近几十年,铅锌矿的开发带动了许多行业的发展。由于人们眼界开阔,见多识广,面对外界不平等的待遇敢于抗争,给外界以“人歪”的感觉,人歪即人厉害不窝囊之意。江洛人以麦麸和粮食酿造的食醋,不仅色黑味酸而且香味浓厚。江洛的豆腐,更是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其所制豆腐过去一直用钩搭秤销售,不仅含水少质地硬,而且有筋道口感好。以其豆腐为原料,以松柏枝熏制的豆腐干口感更佳,在历史上也远销县内外,为江洛豆腐制品赢得了声誉。近年,以江洛豆腐为佐料所做的素面“江洛棒棒面”在陇南数县名声鹊起,成为陇南餐饮业中的名牌产品。
  三、报沟的柿子,陈沟的葱,峡门的块家柴(劈柴)赛黄金。
  银杏乡庆寿、中川一带位于银杏河两岸,这里土地平阔实为徽县米粮川,不仅盛产粮食作物,而且许多农作物都比较有名。如庆寿村下属的报沟社盛产柿子,这里柿子个大、色亮、味美。这里人也善于经营柿子,尤其他们以酒粬制的酒柿子色味俱佳,远近闻名。陈家沟人作务大葱非常有经验,其地所产大葱葱白长而壮,味道尖,其经验已传至银杏乡各村社。近年引进山东品种,单株重量有接近一斤的,其产品远销县内外。峡门村位居庆寿中川平川大坝的尽头,这里紧靠北山,接近榆树山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徽县人生活和取暖全依仗薪炭。尤其徽县自古为酒乡,二十世纪初徽县尚有白酒作坊(徽县人俗称烧锅)几十家,仅银杏至峡门一道川也不下十处。童谣有“烧锅烧锅闹罩罩,蚍蜉蚂儿抬轿轿。轿轿抬到花园里,花儿开得刺玫玫。”之说,可见白酒作坊在徽县大地的普遍性。要把粮食转化成白酒,离不开燃料。峡门人除了耕种农业外,出售柴炭成了其主要副业。也正是给城镇居民和烧锅出售柴炭维持了峡门人的生活开销。上世纪末,由于过度砍伐,林线后移,峡门附近十余里已无柴薪可采。当地农民只有北上二十余里进入榆树林区采伐,因此常和榆树林场发生纠纷。峡门人运输薪炭自有一套较为独特的办法,他们半夜带上斧子和长绳,赶着骡马或黄牛沿银杏河谷而上,进入榆树林区砍倒一棵硬杂木树后,视牲口力量和树径的大小而截长短,大树截四、五米长,小树截六、七米长,重量多在二、三百斤之间。把截好的树杆沿山沟拉下坡,然后钉上特制的抓钉和转轴,以长绳拴在牲口身上,让牲口自银杏河谷上游顺流而拖下。至家门口后,再用斧子砍成劈柴。一般一棵树杆可劈薪柴二至三背,然后以人背畜驮南下二十余里至县城出售。当时,峡门人卖柴成为其生活的主要来源。本世纪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这一现象消失。因此,有峡门块家柴赛黄金之说。
  四、风垭子的风,吊岭坡的坑,寺垭里的钟,通天坪的金,严坪人的心。
  风亚子、吊岭坡、寺垭、通天坪、严坪均为徽县嘉陵镇所辖嘉陵江南岸的五个地名,这五地亦是著名的三滩旅游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山大林深,风光秀丽,神秘无比。风垭子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处于风口之上,这里因常年多风而得名。吊岭坡到处是蒿草,草丛中多有死火山口。天旱时地面上露出许多旋坑,有的深不见底,雨季旋坑盛满积水,其深无比。寺垭古有佛教大寺,寺内遗有古铁钟一口,重达吨余,声传数里,远近闻名,不知毁于何时。通天坪是鸿远公司厂部所在地,这里古代即为采金之地,一些遗留至今的采金遗址和古矿洞不知始于何年。严坪为徽县南部典型的民俗村落,该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村侧梅家崖高约千尺,险峻无比,崖顶平广,易守难攻。一股清泉自崖头喷涌而下,宛如白练悬挂于绝壁,大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感。严坪村人口密集,房屋建筑富有特色,居民以严姓、杨姓和孙姓为主,从现存石碑可知,此村历史久远,是徽县南乡人才辈出之地。
  民国版《徽县新志·要道》载:“县东南百二十里山石关峡,自田家河逾江,经梨演头,思义川而至入沔、略黑河路。石栈深沟,崇岗密箐。自关峡转东,北为圆山子,通两当后川子路。山高僻险,皆宵小出没之区”。曾几何时,由于社会动乱,官逼民反,各路草莽英雄聚梅家崖,占山为寨,侵扰四方不得安宁。官府曾多次剿灭。但时而死灰复燃。徽县人称为人凶狠者是梅家崖下来的,意为梅家崖来的不是棒客即为土匪。土匪强盗亦有匪道,兔子不食窝边草,他们从不侵扰严坪人,因此严坪人在那个时代有了通匪的嫌疑,故有“严坪人的心”之说。解放后匪类消迹,亦有个别匪类改恶从善,落户严家坪为民者。时代不同了,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如今严坪人不仅民风淳朴,而且热情好客,加上这里优美原始而富有特色的自然风光,赢得了省内外许多旅游观光者的青睐。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来严坪,或观光度假,或写作采风,其中亦不乏省内外名牌大学把这里列为教学点,由老师带领学生搞摄影或美术创作。
  五、青泥岭,烂泥滩,脚夫运夫泪涟涟,出了石家峡,笑得夸嗒嗒。
  唐代大诗人李白《蜀道难》诗中“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即叹徽县青泥岭。徽县位于宝鸡和天水两地进入川北的要道上,徽县南下至陕南略阳的小道是古蜀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最难者也在徽、略一带。徽县南行十里至石家峡,经店华山、深沟河、烂泥滩至青泥店(唐设驿站,唐代县治在银杏,距银杏三十里)。自青泥店又南行经甘树垭(青泥岭西侧)、李家院至虞关(唐设关,小路距银杏六十里、距青泥驿三十里)。虞关位于嘉陵江北岸,是一个重要渡口,亦是水陆交换处。自虞关渡江南行经八渡沟进入略阳县境,又经九股树、金池院至略阳城。这是一条入蜀古道,历史上自然马帮驮队、脚夫运夫络绎不绝。这又是一条崎岖之路,北行背负之人困苦不堪,自然是汗泪交流。但当他们走出石家峡进入牟家坝后,呈现在眼前的是一马平川,徽州城历历在目,他们进入了目的地或休整地,自然会发出会心的笑声。这首民谣既是蜀道艰险的写照,同时也是行路之人心声的流露。
  六、想吃面大河店,想吃馍王家河,想喝汤白水江。
  宋代以后,徽县南行蜀道自青泥岭改由大河店沿白水峡而下,有北宋名人雷简夫《新开白水路记》为证。蜀道既然青睐了大河店,沿途自然也就热闹了起来。徽县南行三十余里至大河店,又十里至王家河,再十里至略阳县之白水江镇,这三个地方是徽县南行蜀道至陕西略阳县的必经之路。交通和商流的发展,推动了当地文化的发展,大河店、王家河在历史上和今天一直是徽县人才辈出之地。大河学生读书非常刻苦认真,每年考上重点大学的不乏其人。由于大河店在历史上是进入略阳的驻足之地,这里人的炉齿面很有特色。他们把石磨磨的面粉擀成碗口大,中间划几道缝,每片捞一碗,然后调上用豆腐、猪板油油渣、黑木耳、瘦肉葱花、韭菜配置的臊子汤,客人吃起来十分可口。王家河地处洛河下游河谷,这里较为开阔,河谷所产小麦质优、色白、成熟早。王家河人将面粉先用开水烫,然后和上发面,烙出的烧饼松软可口,他们用柴火、用醪糟米酵子发面蒸的馍也十分香甜好吃。白水江镇位于嘉陵江边,虽属陕南但水接川、渝,饮食文化接近四川,居民吃米较多,因此也善于熬米汤,他们以地产优质粳米熬的汤比徽县人熬的好喝。因此,行路之人传出了想吃面大河店,想吃馍王家河,想喝汤白水江的歌谣。
  (梁骏:乌鲁木齐市文化馆馆员)
  简述栗亭砚的历史及现状
  孙士信
  陇南徽县山川秀美,地灵人杰,矿藏资源丰富,地处秦岭南麓,为长江主要支流嘉陵江源头地区之一,也是人类早期生息的重要活动地区。汉代即置河池县于此。唐代置栗亭县(即今伏镇、栗川、泥阳等地)。栗亭,重峦叠嶂,河流纵横,川原开阔,物产丰饶,早已驰名陇上。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诗圣杜甫历秦赴蜀,经陇右在栗亭逗留期间,对栗亭物产多有吟咏,其诗留布于后世,时人知栗亭者渐多。
  而以栗亭县命名的“栗亭砚”,历史悠久,石质细腻,颜色多变,为历代文人雅士所珍爱,则至迟兴于宋代,估其历史已有1300余年。宋代名臣文豪书法家米芾在其《砚史》中记载:“栗亭石理慢,色青,有铜点,大如指,发墨不乏,亦有瓦砾之象。”“栗玉砚,理坚,色如栗,不甚着墨,为器甚佳。”清代《肃州志》载:“嘉峪关石砚相仿于栗亭砚。”据史籍记载与当今新开发的栗亭砚相佐证。栗亭砚石材颜色丰富,石质稍坚,细腻如玉。所制砚品随石形而造化,依纹理而施艺,发墨快而不损毫,色泽天然,富丽堂皇,大气磅礴。一经推出,即为书画家和众多爱好者所推崇,人们争相求购,以为珍藏。
  栗亭砚石材产地在今伏镇与泥阳、游龙交界处,是徽县中部丘陵河谷向北部山区过渡地带,河谷幽深,山脉绵长,植被茂密,土石相间,山水自然之灵气造就了这里独有的砚材,而历经千年风雨,物换星移,世事沧桑,战乱频仍,栗亭名砚失传已久,少为后人所知。上世纪80年代,县内文化界即有人考据,撰文推介,而影响甚微。90年代初,有日本友人按图索骥,不远万里前来访察石材产地,终因各种原因无功而返。近年来,先后有陇南、成县、徽县制砚艺人多方探寻,试制砚品数十方,最终不得其要,中途搁浅。栗亭砚石材产地的未解之谜,一直困惑着一批热心开发的人们,也成为他们力图破解的目标和追求。
  2006年秋冬之交,栗亭砚的开发研制作为徽县文化产业的重要项目,由县文体局正式向县政府提出。县委、县政府给予极大的重视与支持,随即拨专款,用于普查、研制、开发之需。县文体局会同文化馆调集人员精心组织,冒严寒,战酷署,在县内进行了周密而详尽的调查与实地考察。经过一年多的勤奋工作,终于在伏镇郭家庄附近找到了栗亭砚石材老坑产地,并邀请外地制砚艺人制作砚品,在省地节会上展示,反响极大,引起各级领导及专业人士的重视和欣赏。但文体局公务繁忙,资金人力均有限度,而倾力开发,批量生产,必须文企联姻,走企业化生产的路子。因此,在县委、县政府的协调下,甘肃天赐一秀根石艺术有限公司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一历史赋予的使命,其总经理赵秀玲女士是一位有着30多年工作经验的根石艺术收藏爱好者。
  栗亭砚石材就其质材石色而言,可以说多姿多彩,一山之中,石色变化较大。红色者有如端砚,绿色者有如洮砚,黄色者有如澄泥砚,灰色者有如歙砚,黑者如墨玉,青者如翡翠,且一砚之中颜色过渡有如墨韵,深浅自然,兼有石纹水涡,回旋有致,纹理分明,更有金丝银线纵横如织,遍布其中,呵气如雾,幻化如云,肌理细如美人之肌肤,润泽之如和田昆山之玉,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所成之砚,追求自然之美,随石赋形,依形制砚,突破传统工艺之成规,或山水楼阁,或龙腾云海,或凤舞九阙,或太白醉酒,或飞天伎乐,或瓜果蔬菜,或草木鱼虫,或书或画,皆妙趣天成,不拘一格。就其形制而言,除上述随形砚之外,亦有传统之抄手砚、瓦当砚、方圆砚、书卷砚等不一而足,大者可盈案,小者摩掌中,诗书画印巧妙结合在一起,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砚品中得到和谐的展示,相映生辉,文气十足,雅趣可餐,有识之士,无不赞叹。
  栗亭砚石材产地远离县城,地僻人稀,开采十分艰辛,运输亦十分困难。公司在石材产地修路输电、搭建工棚,采石则全用人工开凿,由于矿带狭窄,处于石灰岩夹层之中,绝不能用爆破之法取之,故而获取可用之材费力费时。将石材从产地运到县城加工,又须60多里路程,山高坡陡,道路曲折,更须加倍小心。制砚之前,先须相石,依石材大小、颜色、质地来构思造型,绘图修订,后施以凿刻工艺,或高浅浮雕,或缕空钻眼。待基本成型后,再精细打磨抛光,水洗砂磨,制成砚品则光滑如玉,光彩照人。最后,用当地盛产之硬杂木配以底座,装入锦盒,一件精美的艺术珍品就这样诞生了。
  砚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文房四宝之一,是古老悠久又朝气蓬勃的中华文明的象征,在数千年中国文化的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中华古国的国粹,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独有贡献,是一种集文学、绘画、书法、雕刻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载体,同时具有实用、欣赏、收藏三重价值。当前,社会、经济、科学、文化发展迅猛,人类进入电子时代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作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一的砚石并未淡出人们的视野,它和中国书画一样,随着社会文明进步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与投资越来越被社会重视。砚品以其独有的潜在价值不仅为文化人士所青睐,而众多的收藏爱好者和社会成功人士也争相求购。爱砚,赏砚,品味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砚石文化,不仅成为一种时尚,更能够提高文化修养、陶冶性情,是健康人生的追求和享受。栗亭砚石虽然资源稀缺,开采困难,但却有着比较丰富可持续开采加工的藏量,而栗亭砚之成品,可谓千姿百态,无一雷同,这也是栗亭砚的独到之处,盛世收藏。在国内和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诸国都有着众多的社会群体,爱砚、藏砚之人,在砚品中寄托着无限的思乡之情和浓厚的爱国之心。由此而知,栗亭砚的研制开发,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甘肃天赐一秀根石艺术有限公司经过近两年的艰苦探索、试制挖掘,开发研制出数百方形态各异的栗亭砚,使失传多年的文化瑰宝重放异彩。栗亭砚首次参加在北京召开的“2008年首届亚洲高端文化产品博览会”,引起了社会各界和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和反响。2009年5月,又应邀在北京参加“中国文房四宝展”,效果极佳,许多外商提出了合作开发的意向。为了使其主打产品根艺、奇石、栗亭砚走向更为广阔的国际国内市场,公司不惜重金在北京宋庄长期租用展厅,向海内外推介栗亭砚名品,广泛结交社会各界朋友和文化收藏人士,使栗亭砚声名鹊起,成为砚品收藏的新贵和佼佼者。相信通过艰苦的探索和努力,栗亭砚必将走向新的辉煌。
  徽县“五花石”浅说
  孙士信
  “五花石”在地质学教材上分类为“乳石”,又称“花乳石”,以其颜色丰富多样、质地细腻柔软、宜于雕琢而深受人们喜爱,是雕刻各类工艺品尤其是图章的最佳原材料。“花乳石”在全国分布并不广泛,一般生成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上。它是远古时期火山爆发或地壳剧烈活动中形成的石岩类矿产资源。我国最优质的花乳石品类,当属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寿山乡的寿山石和浙江省青田县的青田石,它们都以产地地名而命名。寿山、青田石中的稀有品种,如:鸡血、田黄、冻石等,市场价格近年来一路攀升,其中珍品克数价格数倍于黄金的价格,成为国内外众多收藏家的抢手货。而同属“乳石类”的徽县“五花石”却因地处陇南边远山区,一直鲜为人知,至今很少有人将其加工利用。
  徽县“五花石”产地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的大河、嘉陵、虞关三乡镇境内。此外,毗邻的陕西略阳县白水江镇、成县的纸坊镇、苏元乡亦有出产。根据笔者近二十年来搜集整理的实物资料证明,徽县“五花石”颜色丰富,有红、黄、白、蓝、赭石等,且都无规律地交织在一起,很难见到纯色大块的石料。就其质量而言,因产于高山之上,故而性脆干躁,容易开裂,不易制作大件工艺品,且其中含有少量的石渣。制作时,须将原材料在阴湿处存放时日,待制成作品后,再置于专用油剂中浸泡,然后刨光。实践证明,“五花石”的质量仅次于寿山、青田等名石,但其颜色之丰富却并不逊色。
  徽县“五花石”的雕刻应用历史,从上世纪70年代出土于大河乡、现藏于县博物馆的宋代五花石石猪、石狗等器物证实,其应用年代至迟可追溯到宋代,而见于民间收藏的多为清代、民国、现代之物,如笔筒、砚台、水盂、摆件、图章等,尤以图章为多。笔者曾见过几枚私人收藏的民国狮纽图章,雕刻造型极为生动,且石质良好。现在农村盖房起屋仍以“五花石”装仓镇宅,其习俗可见由来已久。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华北沦陷,黄河水患,河北、山东、河南等省大批难民向西南、西北地区流动,民国徽县政府难民收容所和西北“工合”徽县指导站,曾组织难民生产自救,除在徽县南北山区伐木、烧炭、制砖瓦、开铁矿、造纸、制毛笔之外,还在大河、白水江组织难民开采优质“五花石”,用来制作小型工艺品和图章。时至现在,略阳县白水江镇仍然在开采“五花石”,笔者几年前亲见白水江开采待运的青白色“五花石”原料,不知运往何处。50年代至70年代后期,家父孙莅亭在当时的徽县手工业管理局工艺门市部从事刻字工作,为开发新的图章原材料,曾多次到大河山中采集“五花石”。50年代中期,家父用“五花石”雕刻的毛泽东诗词长征系列图谱,曾参加过全省工艺品展览并获奖,可惜这些作品在“文革”中散失不知去向。父亲退休后,用两年时间,精选石料,用100方“五花石”章,套用我省著名书法家刘九畴先生为我父亲亲书的榜书寿字作品,制作成四尺篆刻作品“百寿图”一幅,多次参加省、地书画篆刻展览,并将其分赠于国内外的亲朋好友。而父亲生前赠刻于人的图章,也多用“五花石”刻成,且流布较广,至今仍为人们珍藏。
  由于徽县“五花石”产地都在交通不便的深山,不易开采,更因为长期以来其价值不为人们所认识,因而目前尚没有规模性开采利用。笔者目前所见到的石料大都采自裸露的石料表层,如果向深层开采,相信会有令人欣喜的发现,“五花石”的经济开发前景一定会引起有识之士的重视。
  1982年的徽县“官社火”
  俞齐进
  社火,是农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也是农村春节期间一项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但在“文革”时,社火被划进了“封资修”文艺黑线,禁锢多年,销声匿迹,几近毁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条战线拨乱反正,社火也开始在民间重现。但由于多年来饱受蹂躏摧残,人才青黄不接,节目内容陈旧日,形式粗糙,难以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需求。为了抢救和发掘民间文化遗产,提高社火演出质量,让广大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1981年底,徽县文化馆决定搞一台大型社火。此举得到了县委宣传部和县文化局的大力支持。文化馆派我和王忠孝、刘庆平负责这项工作。另外,我们还特意借调了县一中卢玉玲、县水利局陈慧凝、县文化局索引玲等三位女同志担任编导。
  首先是选点。我们经过多方考察走访,最后选定了城关公社唐庄大队作试点。比较而言,这里有三大优势:一是耍社火的历史悠久、传统深厚;二是大队领导非常重视文化活动,大队书记和大队长都是社火积极分子;三是唐庄距县城只有五里路,辅导和演出比较方便。
  其次是编排节目。此时距春节只有一个多月了,关于节目内容,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既要保持社火的传统形式,又要加以革新,注入反映时代精神的内容。我们先把徽县地区流行的民歌加以改编,重新编词谱曲,并把它们和传统的社火形式,如旱船、跑马、秧歌、蜡花舞等结合起来,组成一个个新节目。例如,我们把划旱船老汉的唱词写成歌颂党的富民政策好;把蜡花舞改编成宣传计划生育的《独生子女一枝花》;把跑马设计成四对男女青年骑驴去参加公社举办的集体婚礼;把秧歌舞和民歌《十二花》《姐拜年》《放风筝》等揉合起来,歌唱四化建设等等。由我负责写歌词,王忠孝和刘庆平负责谱曲、伴奏,卢玉玲、陈慧凝和索引玲负责编舞和导演。为了加快进度,我们边写词、边谱曲、边编舞、边排练。不久就编出了十多个节目。我们把这些节目汇集起来,编印了一本《社火改革专辑》,发到各个公社,供各社火队使用。
  节目编好后,排练的任务最繁重,主要由三位女同志担任。卢玉玲和陈慧凝原本就是县上的文艺骨干,能歌善舞,编导文艺节目是她们的拿手好戏。索引玲原是甘肃省秦剧团的演员,不但谙熟传统戏曲,而且唱念做打基本功更是一流。她们三人聚在一起,可谓是强强联手,珠联璧合。在排练时也遇到过很多困难,由于大部分队员缺乏音乐舞蹈的基本功,学起来特别吃力。她们三人就手把手地教,一遍遍地示范。三遍不行五遍,五遍不行十遍,耐心细致,不厌其烦,直到教会为止。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反话正解,我们这三位女士可真是同心协力,为群众奉献了一台社火大戏。
  当时正值数九寒天,北风凛冽,有时还大雪纷飞,我们几个负责人每天去唐庄辅导,顶风冒雪,早出晚归,来回多是步行,偶尔借辆自行车代步。排练场就设在打麦场上,天寒地冻,排练时手冻僵了、脚冻疼了,就在旁边的火盆上烤一烤,再接着排。中午休息时,大家就在大队部的炕上盘腿而坐,吃一碗大嫂们手擀的浆水面条。饭食虽简单,但热乎乎的,暖人肠胃。大家谈说着排练中的趣事,笑声不断,其乐融融。当时,既没有奖金补贴,也没有车辆接送,大家都是凭着对群众文化工作的热爱和强烈的责任心,不分昼夜,放弃节假日,以苦为乐,甘于奉献,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去。陈慧凝的孩子当时还不满周岁,她每天出门时,孩子还没醒,半夜回去时,孩子又睡着了,好多天见不着她的面。她丈夫说:“你娃都认不得你了。”
  老师们耐心教,队员们努力学,晚上还加班苦练。每当夜晚,唐庄打麦场上灯火通明,唱歌的、跳舞的、踩高跷的、耍狮子的、划旱船的、跑驴的、舞龙灯的,一齐出动,刻苦练习。老队员带新队员,互帮互学。大队领导也天天到场督战。还没到年关,这里已经洋溢着一片欢乐繁忙的气氛。
  为了加强社火队的演出效果,县上又从水电局、工商局等单位抽调了二十多名男女青年参加社火演出。利用业余时间由卢玉玲、陈慧凝、索引玲给他们排练秧歌和蜡花舞,演出时混合编队,以壮大社火队的气势。
  经过一个多月的辛勤努力,就连大年初一都没有休息,一台社火节目终于成形了。唐庄的能工巧匠们精心制作了新的道具,文化馆又派我去西安购置了一批服装道具。男女队员们穿戴起来进行彩排,十分光鲜动人。大家信心更足了,劲头更大了。彩排后,我们对每一个节目都高标准严要求地反复修改,力求更加完美。
  正月十三,唐庄社火队正式进徽县县城演出了。在喧天的锣鼓声中,一头威武的雄狮摇头摆尾地走在最前面,在绣球的逗引下腾挪闪跃、灵动矫健。紧跟着,一条巨龙游曳而来,张着大口左右盘旋、上下翻腾、气势非凡。引人注目的高跷队跨着大步款款而来,包公、秦香莲、陈世美、许仙、白娘子,还有藏族、维族等少数民族青年男女,一个个穿着华丽的服饰顾盼多姿、卓尔不群。由于是县剧团给勾画的脸谱,所以格外俊美。在高跷队两旁护驾的是秧歌队,一色儿的小媳妇、大姑娘,红衣、绿裤、黑围裙,腰扎大红绸带,扭起来红绸上下翻舞,如同一片片彩霞,令人目眩神迷。后面轻盈飘荡而来的是旱船,老汉头戴笠帽、手持船桨边划边唱,一位美丽的少女在船内婀娜起伏、百媚千娇。四对青年男女盛装出场了,女的骑着毛驴面带娇羞,男的挥鞭赶驴喜气洋洋,上山下坡、过河涉水,为的是去公社参加集体婚礼。最后是一队姑娘举着花灯载歌载舞,以曼妙的歌喉和轻盈的舞姿歌唱新生活、新希望。邓玉林、马忠义扮演的大头娃娃在队伍中前后窜游、插科打诨、洋相百出,不时逗引得观众哄堂大笑。整个社火队长达百米,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社火队一进县城,立刻引起了轰动。人们奔走相告,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万人空巷、万众麇集。在观众的簇拥下,社火队由北街到南街,由东街到西街巡游演出。每经过一个单位门口,工作人员早就依照习俗,摆好了桌子,准备了香烟茶水,包好了红包,拦住社火队,不演不让走,以图个吉利和喜庆。县城里单位多,社火队演了一场又一场,观众们跟着社火队,看了一场又一场。起初,队员们在街上演,观众们在边上看。后来,观众越来越多,气氛越来越热烈,许多观众看得兴起,干脆下场跟着队员们一块儿唱、一块儿跳。社火队里一下子增加了好多编外队员。就连本来在场外指挥的卢玉玲、陈慧凝、索引玲等人也情不自禁地扎上大红绸带,跻身人流中扭起了秧歌,欢乐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入夜,一轮明月当空,晶莹皎洁,社火队在县城十字路口演出。爆竹震耳,烟花灿烂,观众从四面八方涌来,挤得水泄不通,就连四周房顶上都站满了人。还有些顽皮的孩子干脆爬到行道树上观看。由于连续多场演出没有休息,队员们嗓子哑了,唱跑调了,腿跳肿了,舞步乱了,这一切都无人计较了。“十年动乱”使人们的文化生活几近一片荒漠,这台社火演出就像一场甘露洒在人们干涸的心田里。队员们忘情地唱着跳着,观众们尽情地喝彩鼓掌,人们需要的就是这份喜庆与欢乐。大家都陶醉在这久违了的愉悦祥和的氛围之中。
  社火队在县城连演了三天,观众有增无减,附近乡镇的群众背着背篼,扶老携幼蜂拥而至。正月十五元宵节下午,社火队在西河坝体育场作了一次汇报演出,高高的台阶上人头攒动,观者如云,县上领导也悉数到场观看。演出结束后,县委书记黄步祥对这台社火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和热情的鼓励,并希望以后把社火改革推广到全县去。那天,恰逢陕西省汉中市群众艺术馆的领导一行六人外出考察途经徽县,也应邀观看了演出,观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唐庄社火队声名大震,前来邀约演出的公社、大队及单位络绎不绝,一时门庭若市,应接不暇。正月十六应邀去伏镇公社演出。伏镇是徽县第一大镇,人口稠密,单位众多。由于社火要去演出的消息早已传了出去,所以当社火队上午到达时,伏镇街道上已是人山人海,人们翘首以盼。社火队一下车就开演,台上演了台下演,白天演了晚上演,半夜还被一八二地质队接去演出。演出时,地质队燃放了大量的焰
  火花炮,五彩缤纷,绚烂如云,把演员和观众的脸都映红了。地质队员们说,这是他们驻到伏镇后过的最热闹的一个元宵节。由于演出成功,社火队员们兴奋不已,忘了疲劳,在回来的汽车上还一齐引吭高歌,歌声在冬日的原野上传得很远很远。社火队员们凌晨三点才回来,第二天一早,又被银杏公社接走了。自此,一连多日演出不断。
  这台社火不但给全县群众带来了节日的欢乐,而且为农村社火的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自此以后,全县各乡村的社火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变化,演出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后来,人们知道了唐庄这台社火是文化馆主办的,遂戏称之为“官社火”。这样说来,我们也平生第一次当了回“社火头”儿。
  难忘那一年的元宵节;难忘那一年的“官社火”……
  有诗为证:
  一九八二年,往事如云烟。
  但记元宵节,社火闹翻天。
  才女卢陈索,歌舞艺顶尖。
  三人一台戏,编导不知倦。
  排练一月余,朔风刺骨寒。
  村民勤学练,唐庄日夜欢。
  舞步虽拙朴,山歌出自然。
  形式循传统,内容皆新编。
  狮子戏绣球,龙灯多矫健。
  老汉引桨歌,娇女荡旱船。
  高跷脸谱美,蜡花舞蹁跹。
  男女跑驴忙,为赶新婚典。
  绸红艳似火,秧歌扭正欢。
  编导难自禁,起舞甩长辫。
  搞笑是马邓,大头谑其间。
  街头人如海,夜晚月正圆。
  传统又现代,观众齐称赞。
  四村八乡亲,声名播自远。
  唐庄“官社火”,众人心血灌。
  斯年新春乐,历历在眼前。
  江洛镇九龙山民俗文化活动与羊皮扇鼓舞管窥
  张泓
  江洛羊皮扇鼓舞,是流行于徽县江洛镇、泥阳镇部分村庄的一种民间传统祭祀活动。江洛镇邱家山一带村民,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聚集在承办庙会的村子,举办一年一度的九龙山庙会,同时表演羊皮扇鼓舞。九龙山是指邱家山四周的山峰,据说共有九座,每座山代表一条龙,故称九龙山。庙里供神七尊,分别是菩萨观音、杨堂大海、八海龙王、乔喇嘛、黑虎龙王、红马吹爷,各有其传说来历。
  庙会活动表演开始前,身穿传统武术表演彩色服装的小伙子们,在庙门前站成两列。庙的一侧一小块空地上,搭起一座布棚,里面放着几张桌子、凳子,摆成主席台形式,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开幕式后,祭祀活动开始。
  祭祀活动大致有十六部分:一、迎幡,二、迎神,三、避火神,四、祭五雷,五、染将,六、起坛,七、取水,八、安神,九、坐鼓,十、供养,十一、交香,十二、天朝古人,十三、转斗,十四、扬州玩灯,十五、上拜条,十六、搬神。
  这十六部分是二月初二中午到晚上的全部仪式场面,上午还有“开天破纸”“梳头洗脸”两项内容。据说,二月初二头一天还有十部分:一、开坛旗鼓(俗称给神说话),二、叫马子,三、大旗鼓(又称耍鼓,包括八盘将心、四拍古人、五拍古人几部分),四、锁坛,五、三教开坛(又称坐鼓),六、下书预请,七、大差神,八、大攘(方言读音,意谓踩踏)坛(里面包括私排对子、拆字打虎等),九、说白溜谎,十、打路,染将,安神。
  二月初二的第一到第八部分为白天举行的,第九到十六部分在晚上举行。白天的活动大约从中午两点钟左右开始,到五点多钟结束。晚上大约从六点多钟开始,到凌晨四点结束。二月初一的据说从下午四点左右开始,到晚上一点多结束。这是一昼夜的祭祀,尚属规模小、较简单的,还有三昼夜的,则规模更大、内容更丰富。参加祭祀活动的人员共有二十七、八个,大多数身穿红、黄、绿等彩色传统习武服装,其中还有一个戴着脸谱,脸谱上夸张地画着胡子和皱纹的老翁,一个没有戴脸谱,脸上灰白底色中抹着些许黑色的老妪。这是一对夫妇,表情、动作和说话腔调十分滑稽,属里面的丑角。整个活动中始终伴随着锣鼓、唱曲,并频繁燃放爆竹。唱词听不清,感觉好像多是民间传说中内容。
  第一部分“迎幡”。祭祀的人在庙里吹唱念打、走动一阵之后,一人捧着个量谷物的升子出来。这升子四周彩绘装饰,上面插着一些细竹条,竹条上面扎缠着彩纸丝等东西,宛如礼品花篮或耍社火用的莲花盆之类。这可能就是所迎的“幡”,捧幡的人走出庙宇,走在祭祀队伍的前列,其他手持羊皮扇鼓的人跟在后面,一路敲打唱着来到场地里。满场绕着四面四根幡杆行走几圈之后,把升子里插的幡放在竖立的木椽下面一个桌上,其他人还有捧香炉、裱纸、香烛的,把迎来的“幡”等东西放在桌上。几个人站在桌旁唱曲,唱曲的调子和某些社火腔调相似。一些人在旁边击打羊皮扇鼓,边打边舞。这种活动中主要的道具——羊皮扇鼓,形似古代仕女手持的纨扇。扇面用羊皮绷成,边圈和柄是铁制的,柄上有小铁环、小铁链等装饰,另一只手持一根细槌,敲打时随着扇子的晃动还伴有小铁环、铁链清脆的撞击声。
  “迎神”共分三次,分别是迎财神、迎贵神、迎喜神。祭祀队伍从场子里返回庙宇,把两尊神像连同座轿抬起,抬出庙宇,由前面两个打旗的儿童导引,其他人锣鼓相随,一路迎到场地中。在场子里游转数圈之后安放在早已准备好的桌子上。据介绍,这些神像长年在屋子里呆着,每年这天要抬出来晒晒太阳,通通风,看看外面的景色,这样神高兴,就能保佑一方风调雨顺、平安吉祥。手持羊皮扇鼓的青年们,在场中挥舞着羊皮扇鼓,尽情地唱着、舞着。舞的样式很多,行进方向也有讲究,宛如摆阵势似的穿插着种种花样,阵阵鞭炮骤响不停。羊皮扇鼓有集体阵势,也有轮番的单独表演。有一段叫做避火神。这段时间羊皮扇鼓表演达到高潮,锣鼓节奏急促,章节高亢粗犷,动作技巧性强、难度大,有连续的劈叉、空翻、跳起旋转、双手轮换撑地、双腿坐地式平旋、双手持扇而腰向后仰折等等,最精彩时一人手持八面扇子在胸前后背上下翻动挥舞。据说八面扇子合起来有三四十斤重。这些动作有很浓的武术、杂技色彩。小伙子们在场中长时间连续腾挪跳跃,手中的羊皮扇鼓上下翻动、旋转,铿锵有力,时而作盾牌状,时而作戈矛状,似武士在沙场鏖战或出征前的衅鼓仪式。
  迎神和避火神是交织穿插在一起的。迎一次,舞蹈一次。三次迎神、三次避火神,情形大致相同。
  接下来,还有祭五雷、染将、起坛、取水、安神等项,内容均丰富复杂,里面仍然是歌唱、舞蹈、念白等,场面热闹,舞蹈动作幅度大,锣鼓声不停。里面有攻城、破阵、祭祀的动作含义,最后将神像一尊尊送回庙里。通过这一系列复杂欢快的祭祀、祈祷仪式,表达对诸神的尊敬、娱乐和祈求。同时也表达人神和谐、吉祥降临、攘祛凶害的朴素愿望。
  对这种民俗活动,我缺少相应的专门知识来审视,无法进行较深层面的理论阐释。仅以自己文学、历史方面的常识来粗浅理解,觉得这是一种从古代延续下来的祭祀习俗,含有祈福、敬神、驱邪、禳灾等意义,表达群众祈求平安、五谷丰登的愿望。在古代原始农业社会条件下,生产力水平较落后,人们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很有限,把自己追求平安、丰收的愿望寄托在神灵身上,是很正常和普遍的现象。有句唐诗是这样写的:“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这是不是古代的“春社”遗风?
  在九龙山庙前悬挂的横幅上,有文字介绍说这是古代羌族出征前助军威的仪式,后演变为拜庙传神的祭祀活动。这种说法是否确切,尚无充分的根据。但在表演中,确有浓厚的军乐色彩,其高亢的乐声、急促的节奏、粗犷的风格,富有西北少数民族音乐的典型特点。戴面具的情节大概带有傩舞的痕迹。文学史上所谓的古代滑稽剧、参军戏,西方古代喜剧,从文学史上介绍的情形来看都与此有些相似。
  这种复杂的、原生态的祭祀活动,在许多地方已经濒临灭绝,在江洛镇九龙山一带却保留完好。这里的群众对这项传统活动充满热情,信仰虔诚。来这里参加祭祀的不仅有其他村庄人,还有邻近成县部分村庄的人。据老会长介绍:九龙山庙会活动是一年中最隆重的活动,比过年还看得重。村里许多青年人都外出打工了,但在今天都能回来参加祭祀。表演中,许多人非常卖力,交谈中许多小伙子都能说出些门道。
  江洛羊皮扇鼓舞里面既含有浓厚的民间祭祀成分,也明显带有许多迷信色彩。但作为一项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江洛羊皮扇鼓舞已经被申报为徽县和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正在积极争取申报省一级“非遗”。县、乡文化部门对此非常重视,积极整理挖掘这项文化遗产,其唱词、乐曲已经有文字记录和录音,下一步将要进行印刷和谱曲。
  江洛云朵舞
  剡佳
  “云朵舞”原名“云朵子”,随着历史的变迁也叫“跑云”。源于赛社祭祀活动,在巫文化的影响下变成一种“乞雨”的巫神活动。徽县北部江洛一带庙宇较多,道教文化盛行,每逢庙会或春节时,社火队都排演“云朵子”。它是民间社火中长期保留的娱神节目。
  云朵舞是春节期间耍社火时表演的节目内容之一,流传于徽县大多数村庄,其中以北部山区乡镇保留比较完整,以江洛一带的云朵舞表演最为典型。
  云朵舞的发源、演变、传承经历了一个漫长历史,在群众中产生了艺术感染和心理共鸣。它的着装古雅,色彩大红大绿,足刹黄土地,云朵齐裸骨。一扭一摇一弯的舞步,油灯忽悠不熄不灭的功夫,舞姿主要讲究以腰带动云盘的转动上,披纱轻飘,甩袖悠然的轻盈舞姿,如同水上荷花摇曳。这种独树一帜的民间特色舞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云朵舞从清末民(民国)初兴盛以来,既保存了民间古老文化的原始形态,又在演变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甘肃省东南部文化以及关中陕南文化、川北文化的艺术营养,舞蹈风格清新优雅,基本动作简炼优美,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为研究中国舞蹈史尤其是民族民间舞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料。民国时期,江洛一带各大村庄都有社火会,各社火会都保留有云朵舞表演节目。云朵舞定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七八十年代,云朵舞经徽县文化馆舞蹈专业人员搜集整理,进行较为系统的舞蹈排练,时代气息得到加强,多次参加县上的社火汇演并获奖。九十年代以来,农村社火文化活动逐渐萎缩,江洛云朵舞仅在一些大村庄得以保留。各村庄社火队都有云朵舞编排艺人,早期的主要有殷玉夏、谈明发等人。现在的主要艺人有刘生财、李奎、赵世仓等人。
  云朵舞的伴奏乐器有板胡、二胡、三弦、笛子、秦琴等。民间乐队人数不限,有几样上几样。云朵舞用的曲子主要有传统曲目《太平年》《进状元》等,现在一直沿用传统曲排,内容则随时代变化增添新内容。
  云朵舞是夜社火的表演形式之一。耍夜社火,灯是一大景观,最主要的有龙灯、旱船,其次要制作八盏牌灯,主要绘制吉样如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梅、兰、竹、菊等,另外还要制作各类花灯,制作花灯的同时还要制作花船、狮子、老虎、纸马、云朵等。
  制作云朵先要备好竹条,最好是长竹子划成的条子,制作前先将竹条划成宽窄一致、薄厚大体相同的竹条,然后找来细铁丝或麻丝等绑扎材料。材料备齐后,便开始制作,先是做一个直径80-100公分的竹卷,然后根据要制作的形状定料取形。当地云朵按形状大概可分为圆形、五星形、花辨形(莲花形、桃花形等)。以圆形云朵制作最为简单,除了制作80--100公分的竹圈外,再作一个直径1.2米左右的大圈,用几根竹条把两个圈连接起来上面糊上白纸,画出图案,大圈下贴上彩纸条或绸缎纬子,纸条或纬子长约40公分,小卷上绑好带子即可使用。带子长短以挂于腰带云朵离地5公分为宜。制作五星形云朵,先要制作80一100公分直径的竹圈一个,然后先用5根长1.2米左右的竹条,外贴竹卷,绑好贴点,依次绑好五个贴点后,再绑扎好五个角子,最后糊上白纸,然后画上图案,最后做好围子和挂带。制作花瓣形云朵,方法同上,先是制作80-100公分竹圈一个,然后选择稍细的竹条5根,用火烤或水泡后制成半个圆形竹圈,绑扎于已制好的竹圈上,中间用一根长短适宜的竹条中分支撑,以便加固。接下来的糊纸绘面等与上述方法相同。云朵制作工艺简单,材料易购,因而成为当地经久不衰的社火表演节目。江洛云朵舞表演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仙女散花,一是七仙女下凡。仙女散花表演,人数可多可少,表演者左手提花灯,右手拿拂尘,锣鼓声起,众仙女“驾云”出场,依次游东、南、西、北四方,最后慢慢退出场子,表演时一般有帮场的站在旁边唱小曲《十二花》,二胡、板胡伴奏。七仙女下凡节目表演,人数一般为8人,朵舞表演者为7人,另外1人妆扮土地公在前引路,锣鼓声起,土地公面朝仙女,提灯拿扇,徐步引仙女入场,众仙举花灯慢舞,如行云间,走完太极仙阵,在小曲声中离场。七仙女下凡表演时帮场子的一般多唱《太平年》或《进状元》等小曲。
  (剡佳:徽县文体局干部)
  徽县文化馆成立一幕
  张锡德(口述)黄新梁(整理)
  “徽县人民文化馆成立开幕纪念”的照片是1951年4月5日由郭光华先生(1908.8.13—1974.10.3)拍摄于现步行街(过去叫后西街和平路)徽县文化馆业务办公楼处。当时,那里是南岳王庙,全部由赵希昂家管理。旁边是国民党前参议会使用过的七座房子,座南向北,和岳王庙是同方向。岳王庙东西两头是耳房,唱戏的人从东西耳房出入,赵希昂家的戏班子多是晚上在这里唱秦腔戏。之前的文化馆兼书店是国民党时期的“徽县民众教育馆”,在县城十字口(316国道)金徽商场西头,设在郭光华照相馆的东隔壁。因为国民党政府设的参议会在解放后被撤销,接县政府1951年3月11日(见照片左边黑板报粉笔字内容)通知,文化馆就由原址搬迁到了参议会用过的房子,包括岳王庙所有场地。原来的文化馆和书店房子就移交给了监狱,作为犯人加工布鞋的车间。原来文化馆叫“徽县民众教育馆”,当时筹建文化馆的有姚志祖同志(照片左中间站立第一人)、张锡德同志(照片左中间黑板报前站立,1933年7月15日生)、马子愚(北京大学美术系学生)、汪凌云、鲍华(郭光华的女婿,后到兰州市上学当老师去了),照片中间学生身后站立,胸前别钢笔、纪念章之人为当时工商联负责人王茂义,因为时间太长好多人都叫不上名字了。人民文化馆成立后的1955年秋天,按照上级的部署和实际需要,应江洛地方政府要求,派姚兴邦去江洛老街道筹建江洛文化站(四年后又撤销了)。姚志祖是馆长,我(张锡德)是副馆长,汪凌云兼会计,姚兴邦兼出纳,马生桂是1954年到文化馆的,因为姚志祖刚刚从徽县北小学校校长调文化馆任馆长,所以,照片上的人是姚志祖为文化馆成立而邀请前来庆贺的县政府文化科科长文静山(照片左后排黑板报右端戴帽正视前方之人)以及县上干部、北小老师和学生。
  当时县上给文化馆配发了一台收音机,主要业务是
  :一、将每天从收音机里听到的中央重大消息及县上安排的大事记录下来用粉笔写在黑板上,黑板上是当时主要的宣传阵地和工具。黑板上的粉笔字是我写的,板报办好就搬到十字路口让人阅看,如宣传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春耕生产等。
  二、开办以成人为主的扫盲夜校。
  三、门市部卖书。
  四、辅导各农村俱乐部开展民间文艺如羊皮扇鼓、社火等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馆与书店分开,新华书店就搬到了现徽县建设银行那个地方,文化馆就搬到县政府招待所(吴山广场)南面那个地方。业务是围绕国家政治中心宣传,开展文化娱乐工作,如阶级教育图片、实物展览,组织辅导农村文化娱乐,筹办农村文艺十支队伍,刻蜡板印文艺辅导资料,组织举办文艺演唱。1969年文化馆、新华书店又从北街搬到县城十字路南的地方。
  那时,我们的工资由县财政支付,我当时每月工资是四十元钱。到了1956年兵役局搬到文化馆那个地方,县上派我到兰州市向省上索要经费,很顺利,省上给徽县文化馆下拨了四千元。回来后,县上就安排在现金源广场南端原徽县防疫站址前建了十间房,用于文化馆开展活动。
  徽县民间社火概述
  孙士信
  社火,是我国传统民间文艺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它集音乐、舞蹈、歌谣、戏剧、武术、杂耍为一体,历史悠久,传承有序,普及面广,参与人多,观赏性强,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徽县地处我国南北地理分界边缘,民间社火演出内容和形式形成了既具地方特色又富南北兼容的特点。其演出活动时间一般集中在春节期间正月初6日至16日,多数集中在县城、集镇、村庄进行表演。社火最早起源于远古时的图腾崇拜和春社祭祀活动,以后逐渐演变为每年春节时的群众欢度丰收、迎接新年到来,表现社会安定、喜庆祥和的节日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与时俱进,越来越多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形式、新内容融入到了现代的社火表演活动。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徽县春节社火汇演活动集城乡社火表演为一体,既有来自全县十余乡镇的传统社火,又有县城企业机关学校的彩车、秧歌、龙狮、歌舞、武术等表演,气势恢宏,观者如潮,吸引邻县的群众前来观看,为县城增添了浓郁的节日喜庆气氛。
  徽县的传统社火节目表现形式生动传神,内容丰富广泛,从南北山区到中部丘陵地带,凡有人群聚居的地方,基本上都有社火队和表演者,节目有舞龙、舞狮、腊花舞、跑旱船、羊皮扇鼓舞、高台、高脚、跑马、马社火、云朵舞等。内容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戏剧人物故事为主,服装道具因地制宜,亦文亦武,形式多样,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最有影响的如江洛镇、伏家镇的云朵舞、高台社火,银杏、水阳的腊花舞、高跷、旱船、跑马、南北山区的夜社火等,表演动作粗犷有力,曲调悠扬婉转,深受群众欢迎。
  徽县社火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恢复表演,每年春节各乡镇、机关学校、厂矿企业在县城集中汇演,进行评比,对提升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品位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2007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及宣传文化部门组织规模宏大的社火表演队,积极参加陇南市举办的全市春节社火大汇演,连年名列前茅,在全市引起了轰动。徽县社火以其浓郁的地域特色、热情奔放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受到了周边县市人民群众的关注,呈现出良好健康的发展势头。
  羊皮扇鼓舞
  羊皮扇鼓舞是徽县社火表演中的一种舞蹈形式,羊皮扇亦称“旋鼓”,因其形似蒲扇俗称“扇鼓”,鼓面用羊皮制成,主要在农村春、秋二季庙会上表演,是民间祭神、攘灾的舞蹈。舞蹈者俗称“私公子”或“司公子”。表演者人数不限,皆手持羊皮扇鼓,边舞边敲边唱,曲调固定,唱词因事因地而随意变化,内容以祈求丰收、吉祥、平安为主。舞者的鼓点须和舞步配合一致,很有节奏感,舞姿优美多变,跳跃移动自如,多为跳跃旋转舞步。现在经改编整理的羊皮扇鼓舞,可由几十人甚至上百人集体表演,鼓点激昂,舞步整齐,蔚为壮观。
  腊花舞
  腊花舞是农村春节社火活动中的一种主要表演舞蹈,舞者人数不限,表演者以青年少女为主。表演者手持荷叶灯或其它花灯,服装多为古代戏装,在社火鼓点的伴奏下,边歌边舞,歌词多样,曲调多变,流传广泛的为《十二月花》。舞蹈形式主要有绕八字、转圆圈,舞步移动以碎步为主,是城乡群众喜闻乐见、易于参与的民间歌舞形式。
  云朵舞
  徽县江洛镇民间社火表演舞蹈之一的云朵舞,据传是移植于江南水乡的荷花舞,道具由荷花改为云朵。舞者为七个青年少女,着古装裙,裙子下摆为云朵形,手持荷叶灯或彩灯,在手持拂尘的仙翁引领下,飘然而行,主要有套花、圆圈等舞蹈形式,步式主要为碎步,优美轻柔。舞蹈寓意为“七仙女下凡”的民间故事。1956年,江洛云朵舞代表徽县参加全省民间文艺调演,博得好评。
  踩高跷
  高跷,又称高脚,是徽县民间社火表演的重要节目。表演者身着古装,手持道具,如刀、枪、棍、棒、剑、戟等,扮演为历史或神话人物。脚踩一米左右的高脚腿,人数不等,在锣鼓的指挥下,变化队形,舞枪弄剑,穿插前行,井然有序,深受群众欢迎。
  跑旱船
  跑旱船,又称旱船舞,是民间社火活动中的重要内容。旱船用竹子扎成,船中央有楼阁式船舱,周边饰以彩绸花卉。船姑娘在艄公的引领下,做出各种行船绕礁过险滩的动作。艄公在鼓点中前后左右移动,变换动作,边歌边舞。曲调为传统的旱船曲,歌词则以表现本县山川景色、风雨人情为主,悠扬明快,在徽县广为传唱。
  徽县社火表演中的舞狮,为北方舞狮流派,表演起来雄浑粗犷、气势威武,有单狮、双狮、群狮舞等,舞狮人手持火球,在场中作各种武术套路动作、腾挪翻滚,狮子则在锣鼓的指挥下作相应的动作,或踩绣球、过跳板,或立或卧,或上高台、下梯子,变化多端,把狮子的个性表现的淋漓尽致,是社火表演中的重头戏。舞狮用竹子扎成后,饰以施彩麻索,形态逼真。
  舞龙是传统社火表演中的固定节目。龙头、龙身皆以竹子扎成,相互分离,外用绘画黄布包裹相连,易于翻转,表演时十余名青壮年高举巨龙,踩着鼓点,在手持火珠的舞龙者导引下,在场中上下回环,不断变换龙的图案,表演中有单龙、双龙,甚至多条龙参加,场面宏大,扣人心弦。
  跑马
  跑马在社火表演中占有重要位置,跑马多用竹子或铁丝制作,饰以彩绸或彩纸,表演时人数多少不限。赶马人反穿羊皮袄,头扎白羊肚毛巾,身背串铃,手持皮鞭,引导马儿在场地中跑圈、绕8字、S形等,一般以表演为主,少有唱词,表现马帮运输的场景,极富地方特色和劳动气息。
  跑马
  高台高台,又称“蕊子”。传统的高台社火是用木杆或竹竿绑扎,有一台、两台、三台,左右配重,保持平衡,下用方形木架支撑,表演时由四人或八人抬行。表演者身着戏装,扮成《三国演义》《白蛇传》《劈山救母》等戏剧人物,动作固定不变,在街道中行进。现在的高台已全部装在汽车上,但表演形式和内容还依照传统,基本没有改变。
  马社火
  马社火由于条件限制,目前已呈衰微之势,但在传统社火表演中独树一帜。马社火在表演中须用健壮温顺的马匹,装彩饰、挂铃铛,表演者身穿古装扮成戏剧人物,如三国中的“五虎上将”以及神话传说中的“八仙”等,亦文亦武,手持刀、枪、剑、戟等,在行进中表演,极富感染力。
  七十年代徽县文化馆故事宣讲记事
  马维义
  1974年元月我高中毕业回队劳动,当时县文化馆馆长韩义明正驻队我村,指导我村积极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用当时的话来说,就是让无产阶级思想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组织排练农民喜欢的文艺节目,编写新人新事,宣讲革命故事等。7月中旬我被文化馆派去参加天水地区故事员培训班,我县只有我和伏镇的杨社录两名。
  7月18日早,我从徽县汽车站乘车下午3点到达天水,来到地区招待所报道后,才认识了我县的杨社录,他比我早一天到天水。第二天早上地区文化馆领导在政府招待所会议室召开了全体会议,安排了培训活动事项,地区文化处宣传部的领导讲了话,指出这是我区首次故事员培训班,并阐明了它的重要性。然后在一个大厅里,地区剧团的一个刘导演,给我们做了指导,参加培训班的约有四十多人,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本故事书,让每人从中挑选1-2个故事读熟背会,然后分组由地区文化处的一个领导和剧团的一个姓秦的导演,根据我们每个人背会的故事内容、具体情节,从怎样恰当地带上手势、姿势动作,怎样表现情感高潮,在口语上怎样表现道白、对话、叙述,怎样去应用高声调和平声调,注意表现出故事中人物的年龄、身份等要素,进行具体训练。经过两个多星期的训练,然后把全体学员集中在招待所的大礼堂里,每个人都上台把自己准备的故事讲一遍,地区领导和培训老师从这些学员中挑选出10名学员,准备到市直单位巡回讲演。我讲演的故事是《起根发苗》,故事大意是一个在旧社会失去父母的孤儿,解放后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感恩激情,用媳妇的奶水来喂猪娃,一心一意为集体养好猪的故事。因在培训前我就在农村四处讲过故事,经过这次培训我有所提高,荣幸地被选上。培训班又把我们10人再进行个别辅导训练,准备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全体学员到天水市电池厂、油泵油嘴厂、岷民山机械厂、红山机械厂、天水师专等20多个单位进行三天的宣讲。
  8月下旬,我们结束了学习回到县上。回来后韩馆长和公社又让我到石佛片的各村、学校去讲故事。十月份国庆过后,为配合当时的政治宣传,县文化馆组织了由文化馆画家王永斌带队的文化下乡宣讲队,主要宣讲共产党员张金生舍己救人的先进事迹,配有图片,讲解员是两个女孩。我们先到嘉陵公社去宣讲,晚上我和王老师去公社广播室,在公社广播上,我讲了《大寨人三战狼窝掌》《不能走这条路》《战天斗地学大寨》等。第二天我们把图片在公社门口的街道上挂好,那两个女孩给前来观看的群众讲解,我和王老师又去嘉陵中学讲,在那里我认识了焦寿山校长。在嘉陵两天后又坐火车到虞关公社,在虞关火车站挂出图片,我又去公社广播上讲,还去了学校、商店等,然后又坐车到白水江。晚上小河铁厂来车把我们直接拉到小河铁厂,厂领导安排了住处,第二天在厂部院里挂出图片,看的人很多,晚上在厂里的一个大礼堂里我讲了四个故事,听众大约有七百人。当我讲完后,包家沟矿区又要我去讲,连夜我坐车到包家沟,矿长是孔祥云,因晚上冷,他给我找了黄军大衣,第二天晚上又在矿山的一个大房子里讲了几个故事。我从矿山回到小河铁厂时,宣讲队准备回县上,当我和王老师坐车到大河店时,大河公社要求把我留下,下午四点多钟,在公社一个主任的安排下,在公社会议室我又讲了一场,听众是大河公社的机关干部,有200多人。晚上又在大河公社的广播上讲了一场,随后结束了这次文化下乡活动。在这次下乡活动中,总共讲了13场,听众大约2000多人。
  12月20日我回到家里,休息几天后,文化馆又安排我去银杏树公社、伏家镇公社去宣讲。在银杏树公社接待我的是一个姓梁的书记,我到银杏树公社后,公社安排我吃饭后,叫来银杏大队何主任,晚上让我去银杏大队广播上讲。我记着当晚下着大雨,那个何主任拿把雨伞和我到大队部,他打开广播讲了几句,让大家注意听我讲故事。在银杏大队部的广播上我讲了四个故事,第二天又去银杏学校去讲,当时接待我的是姓杨的校长,在一个大操场里,有好几百人,到现在当时那些学生还说起我给他们讲的故事呢。然后我跟上梁书记又去庆寿给正在大干水平梯田的群众去讲。我到现在记得就在庆寿靠近王平的一块梯田工地上,人很多,大家都坐在地埂上,梁书记讲了几句让我讲,我讲了《大寨人的故事》《不能走那条路》等,又在宋沟的工地上讲了一场。然后坐上一个拉粮的车又到伏家镇,找到杨社录去伏家镇公社联系后,安排我们活动的是一个姓吴的办公室主任,好像是湖南人的口音,当时没有安排活动,晚上住在一个不大的旅店。第二天和杨社录去竹林大队,当时大队主任叫张剑,年龄大约有二十八九岁,他安排我们住在一个农户家,先去竹林农中去讲,当时校长是陈忠乾,然后下午去农中后面的小学去讲,下午在一个农户家吃了饭,晚上在大队部的广播上讲了一场。
  结束了竹林的活动,回到伏家镇公社,吴主任安排到伏家镇学校去讲,就在伏家镇中学的大操场的那个大柏树下,学生站了一操场,我讲了三个故事,杨社录讲了一个,中午学校安排我俩在大灶上吃了饭,晚上又在伏家镇公社的广播室讲了一场。第二天早上,公社安排我俩又去伏镇街道上面一个学校去讲,讲完了又去离学校不远的酒厂去讲。酒厂在农路上面的一个平地上,两排房子,在一个会议室里,人很多,都是酒厂工人,我讲了《铁掌老王》《红旗飘扬》,杨社录讲了《气象员的故事》等,结束了银杏树、伏家镇的宣讲,我回到文化馆,向馆里作了汇报。
  这些活动都是当时我县文化馆最早的讲革命故事、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一些片段,但他说明了当时我县文化部门的领导,尤其当时文化馆韩义明馆长,在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为今后我县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特别是用新思想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马维义:退休教师)
  徽县“旱船”舞及小曲
  剡佳
  跑旱船是徽县民间的表演艺术形式之一,逢年过节,徽县各地都流行这种民间舞蹈,这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
  民国时期、解放前后乃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非常盛行。每至元宵节,无“旱船”出航领队就等于没办社火。
  “旱船”,自然是陆地上的船。乘船者一般是一个人,有时也有双人、四人甚至七人共同乘用一只船的。乘船者所表现的多是姑娘、媳妇,也有扮演其他人物的。扮演者有男有女,许多村社的跑旱船,不再男扮女装,而是由姑娘、媳妇化妆后直接饰演姑娘、媳妇。但是男扮女装的“船姑娘”更加风趣幽默,滑稽可笑。
  跑旱船,跑时,表演者中有一名“艄公”划桨引船,在前头带路,做出各种各样的划船动作。而乘船者在表演中,往往是走快速碎步,这样能使船身保持平稳的状态前进,犹如在水面上漂动的船那样,颇为形象地塑造出水面行船的情景。乘船者不止一只船,三五成群,一线儿排开,与“船公”默契配合,时起时伏,随着“波浪”旋转、颠簸,犹如是水上跑船时的生动画卷。
  在表演中,一般是一个艄公引一只船前进,也有的是双公划一只船前进,还有的是多船没有“艄公”而由一只船在前边领头前进。在前进中,要跑出各种平时训练好的套路,起伏波动、生动活泼,吸引着看“红火”的人们。
  跑“旱船”时,一般使用的伴奏乐器是锣、鼓、钹等打击乐器,有时候加上一至两支锁呐伴奏,气氛热烈、情绪活跃,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情。跑旱船表演时,多伴唱渡船小曲。小曲内容因地方而异,差别较大,或长或短,有时为伴唱人员即兴演唱。多年来,各地形成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渡船小曲,其中,以十二月行船曲最为有名,具体内容是:
  正月渡船是新年,把般渡在江中间,左搬一把叭啦啦颤,右搬一把打旋旋;二月里来二春风,把船渡在柳州城,柳州城里放光明,偷眼寻找心上人;三月里渡船正清明,梨花绽放桃花红,三月鱼儿顺水行,船上瓜儿扑楞楞;四月渡船四月八,船上绿木绣疙瘩,船头垂柳迎风摆,船上绿木生芽芽;五月渡船端阳节,把船渡在大洛阳,大洛阳来小、洛阳,洛阳桥上走一趟;六月渡船六月天,刘备过江到荆州,刘备过江实无险,多亏孔明一大仙;七月渡船正立秋,把船渡在洞庭湖,洞庭湖来长又长,黑古洞洞好心慌;八月渡船秋风凉,行船过海王彦章,早上走了王彦章,晚上送上李重孝;九月渡船九重阳,三请诸葛卧龙岗,今日见了先生面,感动先生下了山;十月渡船冷寒天,把船渡在江边天,把船渡在江边走,手啦摇杆彩船边;十一月渡船是冻天,河里冰渣垛成山,河里冰冻难行船,把船隐在江边外;十二月里满一年,生意买卖齐上船,生意买卖齐上船,给我船手多给钱。
  在演唱时,有的地方中间插有说唱形式,一般由伴唱人员即兴演说,内容以恭喜发财,祈求平安为多。上世纪六十年代及八十年代,演说词语富有时代特色,如“花船开到哪里去,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花船开到江海中,幸福生活万年春”,这些唱词从不同程度反映出了特定历史时期农村群众的心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火表演活动逐渐淡出农村群众文化舞台,广播电视、手机、媒体网络等新的传媒方式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但在一定程度上已压缩了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空间,如何能有效保护传统民俗文化,将是摆在基层文化工作者面前的新问题。
  《想红军》等多首徽县红色革命民谣的来历
  曹鹏雁
  2014年1月22日,从原徽县县志办主任科员职位上退休在家的李滦云老师因事来徽县县志办,我借机向李老师询问2003版《徽县志》与《徽县文化志》等地方志书上收录的徽县红色革命民谣《想红军》的来历。李老师通过回忆,结合笔记本上与其他资料上的记载,给我陆续介绍了这首红色革命民谣与其他相关民谣的搜集经过。
  1956年前后,李滦云老师任徽县县委机关报《徽县报》的记者。1957年夏季,时任中共徽县县委副书记的李永吉(籍贯天水市,1957.2—1958.9期间在徽县任职)主持和分管徽县农业工作。6月20日这一天,李永吉副书记带《徽县报》记者李滦云前往柳林公社江口大队(今为柳林镇江口村)检查夏收工作。中午时分,李永吉副书记与记者李滦云约见了江口大队党支部书记闫满仓,在江口大队的碾麦场检查了当年新收进场的小麦存放、打碾情况。李永吉副书记听取完闫满仓的夏收工作汇报,查看麦场里社员们的新麦打碾情况后被安排去午休。因为午饭时分参加打碾农活的社员们回家要做午饭,已吃完午饭的李滦云与闫满仓留在麦场,负责值守管护摊晒在麦场上的麦子,以防失火造成损失。两人坐在阴凉处闲聊期间,闫满仓书记看到还是小青年的记者李滦云熬不住中午的疲乏而瞌睡打盹了,就主动提出给他唱一些民歌提神。其中,有一首名为《想红军》的民谣,反映1936年9月红二方面军来徽县时当地老百姓对红军的欢迎以及红军离开徽县后老百姓对红军的怀念。
  “天爷(外)刮怪风,霜杀(外)草不生;
  天晒(外)了庄稼没收成,一斗麦十两银子。
  二月(外)刮春风,天上(外)降神兵;
  天下(外)了五谷得了命,神兵是红军。
  九月(外)刮秋风,神兵(外)又出征。
  云雾(外)罩天爷黑沉沉,百姓心里明。”
  李老师曾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文艺兵,熟悉乐理知识,会识记音乐简谱。在闫书记唱完后,他被这首民歌的优美曲调与朴素无华的歌词所吸引,当即用随身携带的新闻采访纸笔现场记录下了这首革命民谣的词曲。随后闫书记又给李老师哼唱了另几首柳林乡周围老百姓口中当年传唱下来的革命民谣,李老师逐一作了记录。
  1936年9月17—10月7日,中国工农红军二方面军长征进驻徽县,其中的红6军18师驻防于永宁乡永街、罗河、岳王与柳林乡江口一带,9月23日成立了永宁苏维埃政府。红军不仅对徽县老百姓秋毫无犯,还用募捐得到的一些钱粮衣物赈济穷人。二十多天的相处,军民之间结下了深厚友谊。至今在柳林镇的江口村一带,还流传着一位红军将领在棋盘山真空寺养伤的故事。红军开拔时,驻扎在柳林的红18师沿洛坝青阳山、榆树麻庄、高桥白腊峡一线离徽北上,有700多名徽县青年随军参加了革命。红军走后不久,徽县民间悄悄传唱开了思念红军的歌谣。
  这首《想红军》歌谣的曲谱使用的是流传于柳林当地的社火曲,比兴式的歌词是老百姓借鉴传统的社火词与山歌词在口头传唱中固定下来的,旋律为F调、四二拍节拍,演唱速度稍慢,唱来充满忧伤与思念之情。后来,甘肃省征集红色革命歌曲,李滦云遂将这首歌曲整理后上报,首先在《甘肃民间小调》一书中被刊出。
  李老师曾三次参与过搜集徽县民歌的活动。1955年夏,甘肃省音乐家邸作仁派人来徽县搜集民歌,县委指派记者李滦云带路陪同,在南路一带搜集到一些民歌。1958年,省群艺馆女干部黄莺来徽县,李老师再次陪她搜集了民歌。文革结束以后,随着国家对群众文化事业和民俗民间文化的重视,徽县文化馆开始搜集整理民歌民谣社火曲。李滦云、王忠孝、金瑄等老同志当年采集整理出许多徽县民歌,1980年12月,整理编印出《徽县民歌选》一书。1981年1月24日,天水地区文化局发出了“关于抓紧进行搜集编选《民间歌曲集成》的通知”。为了充分发挥李老师的音乐专长而促进民歌整理工作,春节后的1982年初,李老师被借调到徽县文化馆,专门与王忠孝、金瑄等文化馆干部一道采风搜集徽县民歌与社火曲。至年底,由王忠孝、金瑄搜集,李滦云编审的《想红军》《插秧号子》《滚滚花》《一去不见郎的面》等十首民歌入选《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甘肃卷》。李滦云搜集的革命歌谣《想红军》与王忠孝采编的民歌《滚滚花》等入编《甘肃民间小调》,三人同共采编的《摘豆角》《接状元》和《出门曲》入编《天水民歌集成》。
  上世纪八十年代,李老师与徽县文化馆干部下乡采集到的时政民歌还有许多。1980年11月26日,王忠孝、金瑄在永宁乡采集到何向伟演唱的《燕麦青》。10月17日,在水阳乡采集到刘宗禹演唱《放缠足》,赵合璧演唱的《戒烟曲》。1987年7月,秦琏在伏家镇采录到《盼解放》。12月5日李彦明在泥阳镇苟家庄采录到张大女演唱的《劝哥戒烟》。1988年8月,徽县文化馆在编印《徽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国民间歌谣集成—甘肃卷》)时,这些歌谣连同当年采编的优秀社火曲一并被编入了《徽县民间歌谣集成》卷。后来徽县县志办在编纂解放后的新一轮《徽县志》时,《想红军》又被采编于2003年版《徽县志》第十七编的文化民歌内容部分。
  八十年代,在一次原吴山脚下的徽县人民礼堂召开的政协会议上,李老师将自己从伏家镇、栗川乡一带搜集整理到的三十余首红色歌谣的词曲交给负责会议的一位政协工作人员,希望县政协能够保留下这些反映当年革命事迹的珍贵资料。但会后这些词曲下落不明,至今没见在任何徽县资料上出现过,以致《想红军》之外的其他徽县红色歌谣失传了。
  2014年夏季,李老师鉴于他年事已高,又约我到他家,把他搜集于五十年代的另外一部分红色歌谣手稿传给我,以免丢失。这些徽县民谣歌词如下:
  一、红军开进徽县城
  高粱叶子青又青,红军开进徽县城;
  红帽徽、红领章,身背大刀肩扛枪;
  见了百姓满脸笑,口口声声叫老乡。
  买东西、先给钱,分文不少不耍蛮;
  都说红军是亲人,比起国军好十分。
  (1958年9月28日官井巷袁婆之子袁重遥口述)
  二、开大会才知是贺龙
  身穿灰军装,腰扎皮带挂手枪;
  精脚片、穿麻鞋,说话一口南方腔。
  见了百姓先问好,拉家常中把革命讲;
  百姓敬烟他说谢,烟斗一掏自点上。
  见了娃娃就抱上,比亲爷爷还慈祥;脸蛋亲的叭叭响,问名问姓问家长。百姓当他是红军兵,开大会才知是贺龙;百姓实心敬贺龙,至今想起热泪盈。
  (1958年10月2日搜集于北门外丁家马车店丁店主)
  三、支前谣苏维埃主席作安排,号召妇女做军鞋(hai);
  打了背子贴墙晒,晒干就把鞋底裁。
  鞋底一层又一层,鞋底厚了脚不疼;
  红军开到陕北去,上前线去打日本。
  (1957年搜集于东关乡)
  麻绳衽进针鼻管,锥子给鞋底扎个眼;
  一针一线针角密,要把鞋底纳结实。
  一天一夜纳两双,新鞋让红军早穿上。
  (1957年搜集东关乡袁湾)
  你纳鞋底我做帮,李婆宋姨上鞋忙;
  一夜做鞋二十双,天明让红军穿脚上;
  穿上新鞋去抗日,把日本鬼子消灭光。
  (—1957年搜集于后西街宋婆之口)
  徽县的锅盔黄又香,香香的锅盔慰劳忙;
  锅盔要用炭火烙呀,军队要靠老百姓帮。
  红军同志吃个饱,多打胜仗多缴枪。
  (1957年搜集于东关乡)
  徽县的凉粉香又软,红军同志你吃一碗;
  吃饱肚子身有劲,下乡扩军有精神。
  红军吃完给我钱,把我急的开了言;
  “你们是穷人的好队伍,收钱我的心不安。”
  红军说:“群众纪律要遵守,吃凉粉应该来给钱。”
  推来让去好一阵,钱放下红军跑了个远。
  至今想起这件事,睡梦里常梦见这些好同志。
  (1957年搜集于东关乡)
  尚家哥、魏家哥,张王李赵各位哥;
  你们都是栢木梁,报名去把红军当。
  脱汗褂、穿军装,背大刀、扛起枪;
  操练杀敌本领强,跟着红军上战场。
  国恨家仇不要忘,多杀鬼子多缴枪。
  (1958年搜集于步行街,由1950年复员的徽县红军战士李春口述)
  河池小曲的艺术特色和流传
  张明涛
  甘肃徽县,古称河池,位于甘肃东南秦岭山系西南群山之间,山水环抱,民风古朴,是秦陇文化、巴蜀文化和氐羌文化交汇的三角地带,自古物阜民丰,积淀了深厚的民间文化传统。自古以来就有在农闲正月里演唱社火的传统。河池小曲,就是脱胎于徽县传统社火的一种古老的曲艺形式,现已被甘肃省文化厅列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受新潮文化的影响,传统社火的表演正逐渐式微。河池小曲的演唱和受众也失去了昔日繁盛态势。但是它依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流传于民间。在列为甘肃省非遗项目后,受各级文化部门的鼓励和扶持,一些传统艺人又逐渐活跃起来。
  河池小曲作为小众艺术,甚至难登大雅之堂。但它的生命力依然经久不衰。说到底,还在于小曲自身的独特性和感染力。这也是能够列入省级非遗项目的重要原因。
  河池小曲的艺术形式
  小曲又叫“小调”,“小令”。河池小曲调式简单,一个曲调通过反复廻环叠唱,一叹三咏,构成一个作品。常见的从一月唱到十二月,如《十二花》《冻冰》等。《九九算》从一九算正一九,唱到九九算八十一,都是四五句一个曲调,重复不变。民间唱手把一段叫一环子。在社火表演时,每唱一环子就停下来,锣鼓铙钹一齐响起,旱船跑起,或者狮子龙灯舞起。此时唱手可以换气喝水。锣鼓一停,龙灯狮子退场,早船停下慢慢摇,唱手继续唱下一环子,都是清唱。在空旷的夜里,随着锣鼓家俱一停,人群也安静也来,古朴的唱腔便显得格外悠扬辽远。除过年时耍社火表演以外,劳动余暇和风俗性集会时也会演唱。演唱者不仅有一般的群众,还有职业的和半职业的把式。这时候会有丝竹伴奏,以增加热闹气氛。小调以独唱为主,对唱较少。小调旋律优美,节奏整齐,曲调简单,廻环重复,因而易于上口,易于流传。流传范围比号子和山歌广泛。其传播,也主要以口口相传为主。
  河池小曲的艺术特色
  一是原生态文化的独特性。河池小曲作为徽县本土文化,是传统农业社会衍生的一种民俗民风。它深深根植于民间生产和生活,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这是任何时尚文化都无法取代的魅力。小曲演唱中大量的方言土语,熟悉的生活场景,古老朴素的调式唱腔,带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给听众带来新鲜的欣赏体验。这也正是它能至今流传的时代价值。
  譬如《摘豆角》:
  日啊出地东来往西落呀/提呀上个笼笼子摘豆角/小金莲艾摘豆角
  一笼子豆角没摘满呀/娘屋里来了(着)亲哥哥/小金莲艾亲哥哥
  左看地右看没啥地坐呀/搬一个石板(着)让哥坐啊/
  小金莲艾让哥(艾嗨)坐
  (摘,土话唱做折)
  还有《冻冰》:
  正月里冻冰呀立春消/二月里鱼儿水上漂
  三月里桃花呀满树红/四月里杨柳叶叶儿青
  五月里麦子呀遍山黄/六月里仙桃你要先尝
  七月里葡萄呀搭上架/八月里甜瓜弯(哟)月牙
  九月里柿子呀满树红/十月里雪花飘(艾)进门
  十一月学堂呀关了门/十二月年货摆(哟)出城
  《绣荷包》:
  狗娃将将咬(艾)/小娃来打搅(呀)/
  青叶儿(外着)黄杆儿/咬了两半块(呀)
  都是些非常熟悉朴素的生活场景。土里土气。正是这种最接地气的演唱,让听众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获得了一种全新的欣赏体验和怀旧感情。歌词简单明了,就是一种生活场景的再现和描述,从中透出简单生活潜在的和谐。可以说,它是绿色无污染的原生态曲艺。二是河池小曲曲调独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还是以曲子本身为例来说。譬如《南桥担水》:清早间起来望东海,东海里闪出个太阳儿来。唱腔高亢明亮,形象饱满生动。
  《绣荷包》:初一到十五(艾)十五月儿高(呀)/春风儿摆动着杨(呀么)杨柳梢(呀)。依旧是很高的调子,表现月儿高,春风起的意境。这首曲子当民歌也在陕北传唱,歌星阿宝也唱过。但是作为河池小曲,在徽县的演唱更具古风。
  《十盏灯》,从一盏灯唱到十盏灯,“我把灯笼颠倒儿挂,再看你认清不认清”,又从十盏灯唱到一盏灯。唱腔婉转中带些滑稽,听起来热闹而有趣。《千里送京娘》,是根据《三言二拍》里《赵太祖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创作。赵匡胤把京娘从道观救出,护送回家,历尽艰险,途经徽县:把妹送到黄沙河,一对鸭子一对鹅,公鹅头里打颤翅,母鹅后头叫哥哥。把妹送到蚂蟥坡,蚂蟥坡上蚂蟥多,蚂蟥缠住灵芝草,金妹缠住赵大哥。把妹送到青泥河,青泥河边一度磨,水打锣儿叮噹响,上扇不忙哈(下)扇忙。把妹送到马神山,茅庵草舍把身安,茅庵草舍宿一夜,天明上路登阳关。这里用了比和兴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京娘对赵大哥心生爱慕,而赵大哥佯装不知的剧情。一路英雄美女,诗情画意,一个挑逗,一个持守,堪为精品。
  《雪花飘》被艺人称为徽县版的《茉莉花》。开头唱张生戏莺莺,然后转入一个当地的爱情故事。旋律的骨干是江苏民歌《茉莉花》,中间每小节的过度有漂亮的华彩。在全国各地众多的《茉莉花》样式中,徽县《雪花飘》速度缓慢,旋律进行更加委婉,有比较长的拖腔。演唱中还加了衬字衬腔,突出了小调音乐的地域性。
  《钉缸》描写了一种古老手艺人的流浪生涯。有些地方将这种手艺称为锯锅。水缸,瓦罐,碗,甚至夜壶,有了裂缝都可以补。从事这种手艺的人走村串巷,到哪里就吃住在哪里。借宿的家里所有要补的家当都免费。这种手艺现在早已消失。但锯锅匠的许多故事依然有趣。《钉缸》里年青的手艺人眼馋王大娘美貌,忘了手里的活计砸了王大娘的缸。他说赔个新缸,王大娘说“你的新缸我不要,不及我旧缸抹起光”。充满了生活情趣。最后王大娘唱“缸价折成三年工,伴我慢慢度日月”。故事突然发生了转折,原来王大娘也心中有意。
  河池小曲的音乐手法
  民间小曲在口口相传过程中,经历了不断的加工提炼,在传唱中进行再创造,集中了历代劳动群众的集体智慧,最后形成了基本稳定的风格。这种在传唱中创作,在创作中传唱的方式,使小曲经历了千锤百炼,从而使小调从内容到形式更加深刻,更加典型和富于艺术魅力。
  一是以赋为主的表现手法。赋比兴是中国古代诗文常用的传统手法。在汉代,赋成为一种文体,充分发挥了“铺陈叙事”“颂美”的表现特长。河池小曲里,赋比兴三种手法赋的使用最多。这或许与小曲的题材内容以叙事性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为主有关。
  以《渡船调》为例。徽县在嘉陵江上游,从聂家湾到庙儿垭、嘉陵、虞关、白水江直到略阳,在解放前都是通航的。《渡船调》唱的就是造船下白水江到略阳县这件事。总共90句,单是说造船就有30句,请木匠,砍树取材,改板,造船身,请铁匠,安炉子,炼铁,打了大钉打小钉,造了船帮造船舱。譬如请铁匠炼铁,是这样的:东街里来请铁匠/西街里来请铁匠/请了张王李铁匠/把你的箱箱我背上/炉子安在呀大门上/毛铁烧得红堂堂/打哈大钉千千万/打哈个小钉万万千。不厌其烦,细说慢讲,这正是赋的手法。这么连篇累牍,但是听起来一点也不厌倦。跟拉家常一样,你一样一样地摆,我就是爱听。这是多么好啊。生活就是这么琐细,鸡零狗碎,多么亲切多么踏实啊。这么烦琐浩大的工程完成了,然后顺流而下。后面唱的在老一辈人里基本上家喻户晓:渡船的梢公呀本姓张/把船儿渡下白水江/渡船的梢公呀本姓谈/把船儿渡到略阳县。
  赋的这种手法在河池小曲里非常多。《绣荷包》《南桥担水》《摘豆角》《十盏灯》《姐怀胎》,都有大量应用。尤其是描写姑娘美貌,从头到脚,穿的戴的,一样一样细数,基本上成为固定的手法。
  二是衬字衬词和拖腔的应用。社火曲调是固定的,但是唱词往往长短不一。演唱中就用衬字和衬词来解决。譬如《大十杯》:二杯(那地)酒儿满上台/桌子抹得红(艾)似血/桌子抹得干干净(里么)/二人(外)吃酒醉小郎/(里么艾依哟)/二人(外)吃酒醉小郎。衬字和衬词就相当多。这正是俚俗的一种体现。现代歌手是不会用这么多衬字衬词的,他们有丰富的技巧。但是民间社火就这样,唱不过去的随口就加个字。这样唱出来真是土气得掉渣。不过也只有这样它才是地方小曲。拖腔是演唱中的一种自由发挥。“二杯(那地)酒儿满上台”,这句里“酒”字,老把式会拖得很长,听起来韵味悠长,古风盈耳,如饮老酒。
  河池小曲的传承与创新
  对传统河池小曲的传承要不要创新?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保持小曲的原汁原味,不做包装和改变,好处是保持了小曲的原生态特色。但这样遇到的问题是不利于小曲的传播和推广。小曲曲调单一,服装简单,唱腔土里土气,唱法随意,的确难登大雅之堂。如果直接搬上舞台,观众是否愿意接受,这的确是需要一个接受检验的过程。如果进行改造,用现代唱法、配器、服装包装,又会失去地方小调的一些本土特色。观众看到的,也许不再是原来风貌的东西。这对于传统小曲的保护是一种损害。
  在2015年8月5日由徽县政协主持的河池小曲座谈会上,来自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李德隆教授夫妇和来自甘肃会宁会师中学的吴校长对此提出了独特的看法,可以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是用民族音乐元素创作新作品。李教授认为,徽县河池小曲里有许多优秀的作品。有些旋律非常优美。在听完一个多小时的小曲演唱后,对于《十杯酒》的印象很深,发言中即兴哼唱,还记了谱。他说,这些旋律带有浓厚的徽县地方文化的特色,地域性强,用它来创作新的音乐作品,或者引入新的作品里,这也是对古老小曲的继承和发扬,是对徽县地方文化的一种推广宣传。李教授表示,他将在《徽县,我深深的依恋》谱曲中融入河池小曲的元素。
  二是创作小剧目。李教授的夫人是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师。她提出可以创作现代小剧目,将河池小曲的演唱融合进去。河池小曲以这样的方式登上舞台,就不再单调寒伧了。
  三课程化研究,让小曲走进课堂。会宁会师中学的吴校长从自身工作经历出发,很敏感地提出让小曲进课堂的想法。做课题进行系统性研究,开发校本课程,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地方小曲,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原风味的家乡文化,避免传播过程中文化生态的流失。
  如何将传承与创新统一起来,让古老的河池小曲走进现代生活,丰富现代文化的多元性,需要多方面积思广益。笔者认为,对传统小曲的挖掘、抢救和整理,也是保护工作重要内容。整理中记词记谱,校正一些讹传,是保持小曲古风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
  (张明涛:徽县一中教师)
  回忆慰问修建宝成铁路职工的一次演出活动
  李滦云
  接受任务
  1956年元月20日,我从部队转业回到阔别六年的故乡——徽县,还未分配工作(当时转业军人的工作分配由兵役局和民政科负责)。22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吴坪和政府副县长丁用章(回族)找我谈话,吴部长说:“县委、政府决定组织慰问修建宝成铁路职工代表团,去筑路沿线对职工进行慰问,县上已成立了领导班子,我任团长,丁副县长任副团长,办公室设在县政府(今县委所在地),中学焦丽生校长任办公室主任,下设后勤、文艺演出两个组,你去中学选拔有文艺特长的男女同学组建文艺演出队,排练节目,负责慰问演出。节目要短小精悍,内容要丰富健康,形式要多种多样,特别要准备几个有关苏联方面的节目,因为有苏联专家团帮助修建宝成铁路。二月上旬左右就要代表全县各族各界人民去工地慰问,这是加强巩固工农联盟的大事,要认真去做,我们相信你一定能够很好的完成县委、政府交给的任务。”我还是像在部队接受任务后回答首长那样,大声应道:“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当时我穿着军服(已去掉军衔、八一帽徽),习惯性地手举帽沿敬了个军礼。我看吴、丁两位领导有点不知所措,站起身对我点头笑笑。
  离开后,我即刻到办公室找焦丽生校长,询问抽调学生事宜。焦校长和蔼地对我说:“明早八点你来一中(今县委党校)找我,我组织有文艺特长的男女同学由你选拔。”之后,我回家先拟了个节目单,以便人才选定,再和同学商量后,报吴坪部长审定,再进行排练。
  选拔人才
  23日早八点,我准时到了一中,焦校长组织了五十多名男女同学在一间教室让我选拔,离开时对同学们说:“选拔上的别骄傲,没选拔上的别气馁,这是一项政治任务,是全县人民的大事,可不是闹着玩的,同学们要听李老师的话,要遵守纪律。”说完与我打招呼就离开教室。
  我让同学们坐在座位上,一个一个的出来站在讲台上,从唱歌、跳舞、演奏乐器到测试其反映能力、观察其文化素养以及其是否怯场等多个方面进行选拔,我怕因怯场而漏掉真正的人才,有的同学我甚至让他(她)间断性的作了六、七次表演,最后选定了二十四名同学。女同学有陈兰玉、刘若霞、魏知勤、赵珍吾、杨玉莹、耿增亮等十二名。男同学有梁靖、梁皋(兄弟俩,既能演唱又会演奏乐器)、裴芳君、李绪成、石好学等十二名。后又从县人民银行借调来周正宏(上海人,会拉手风琴和弹三弦),文化馆抽来姚兴邦(会拉板胡),这样小型乐队也组成了:两把小提琴手李滦云与梁靖,两把二胡手石好学与梁皋,笛子(其同学姓名记不起了),三弦周正宏,板胡姚兴帮,打击乐器李绪成。之后,我将拟好的节目单与大家商量,有增有减,确定了四十四个节目。我对大家说:“慰问团文艺演出队正式组成,大家先回家,明早八点仍来该教室排练节目。”同学们高高兴兴的走后,我去宣传部请吴坪部长审查节目,审查后吴部长同意,但又对我说:“据我了解,修路工人中有好多陕西人,让县秦剧团黄英杰在节目最后演一折《二堂舍子》。”这样文艺演出队又从剧团融进演员三人,乐队三人(武场面二人,文场面拉板胡一人),
  于是文艺演出队共三十三人组成,节目四十五个(其中正式演出三十个,计时刚好两个半小时左右,其余十五个为备用节目。节目归类如下(不是演出顺序):
  1.大合唱:《东方红》《斯大林之歌》(苏联)《万岁,万岁毛泽东》备用《我们是红色的战士》(苏联)。
  2.女声独唱:《兰花花》《小河淌水》《白毛女·北风吹》《玛依拉》《青春舞曲》歌剧《小二黑结婚·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
  3.男女声对唱:《猜调》《康定情歌》《敖包相会》《拥军秧歌》。
  4.无伴奏女声四部混声腔小合唱:《三十里铺》《半个月亮爬上来》。
  5.女声小合唱:《新疆好》《红梅花儿》(苏联)。
  6.女声表演唱:《绣金匾》《绣荷包》。
  7.男声独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歌唱二郎山》《在那遥远的地方》《美丽的姑娘》。
  8.男声小合唱:《友谊的歌儿高声唱》《开路先锋》《劳动光荣》《喀秋莎》(苏联)《团结就是力量》《工人歌》(俄罗斯民歌)。
  9.男声眉户表演唱:《说唱英雄黄继光》。
  10.舞蹈:《新疆舞》《荷花舞》《采茶扑蝶舞》《工农团结舞》《筑路舞》。
  11.器乐合、独奏:合奏《喜洋洋》《彩云追月》,笛子独奏《春江花月夜》,二胡独奏《光明行》《对面山上的姑娘》,小提琴独奏《思乡曲》《小夜曲》《游击队之歌》。
  12.秦腔:《二堂舍子》。
  排练节目
  元月24日,文艺演出队在教室排练节目,由于大部分节目同学们会唱会跳,只是在演唱的节奏上,感情上给予讲解指导,如哪几小节该快该慢、该轻该重,哪里该坚强有力,哪里应欢快明朗,那里该柔和抒情等;舞蹈主要要求动作整齐标准,手脚眼神要到位,特别是表情始终要微笑,眼神要有灵气。难在大合唱、无伴奏女声混声小合唱及器乐合奏定不准弦,因为平时同学们拉乐器各拉各的,弦的定音是自由式的,耳音已习惯。现在一下子要统一,总达不到一致,经过多次练定音才改正过来。还有弓法也要统一,我在曲谱上一个一个的给标出了上弓、下弓、连弓、颤弓、击弓等等,经过多次演奏弓子才达到一致。苏联歌曲如《斯大林之歌》《喀秋莎》《红梅花儿》等同学们都不会唱,是由我一句一句教唱会的。最难的是分声部唱,因为女高音唱的是主旋律,女中音、男中音、男低音很容易跟着女高音的旋律走,后来各声部自唱了三天后,再合到一起唱,四部混声的效果基本达到,经过十八天的排练(实为十六天,八天休息一天,因整天排练有的同学嗓子都嘶哑了),节目终于排练结束。2月11日晚请领导观看演出,审查通过,12日休息准备,13日大家分别背上行理和演出服装、道具、乐器,步行去谈家庄修路工地进行慰问演出。
  慰问演出
  13日晚八点,我们在嘉陵江左侧筑路工人早已搭好的木架木板舞台上进行演出。演出前,首先由丁用章副县长(慰问团副团长、团长吴坪去省上开会)代表徽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县政协和全县各族人民致慰问词并赠送锦旗,修建宝成铁路谈家庄段总指挥队致答谢词并回赠锦旗,上千名筑路职工和各村庄的农民群众观看演出,山坡上坐着很多群众,十一位苏联专家(其中有两位女专家),谈家庄段指挥部的领导和县慰问团的领导丁用章、周少珊(县政协副主席)、马建章(城内东街清真寺教长、县政协副主席)、文大震(县公路段领导,代表全县工人阶级)、李瑞民(县教育、书法界知名人士,代表民盟)、山芳(团县委书记,代表全县青年团员和青年)共同坐观众席第一排。
  当报幕员陈兰玉同学报幕“徽县人民慰问修建宝成铁路职工代表团文艺演出现在开始”时,台下长时间响起热烈的掌声。大幕拉开,合唱队二十三名男女同学分两排四声部站好,周正宏同志站在合唱队左侧用手风琴伴奏,陈兰玉同学报幕:“第一个节目大合唱,第一首歌《东方红》,指挥李滦云。”我走到前台向观众躹躬致礼,台下又响起热烈的掌声,我转身举起指挥棒一点周正宏,手风琴拉起过门,然后我指挥唱《东方红》。没想到台下的职工也一起唱了起来,台上台下歌声一片,成了上千人的大合唱,回声在四面山间回荡,气势宏伟高昂。当陈兰玉同学出列报第二支歌《斯大林之歌》后,苏联专家突然全体站起,全场观众也都全部站起,我一看这阵势,再不能站在台中间指挥,出场致礼后站在舞台稍右侧指挥,手风琴奏完前引后,男低音唱:“从边疆到边疆,在那高高的山顶上,有一只健壮的雄鹰在自由飞翔。”之后为男女声四部合唱:“为斯大林英明领袖,我们敬爱的导师,人们编了美丽的歌,同声把您来歌唱。”(歌词为三段,仅写出第一段)本歌节拍为4/4,当唱到“为斯大林英明领袖”一段,指挥要用力,台下的苏联专家也摆头摇肩用力歌唱。三段唱完,专家长时间的鼓掌不坐下,只好加演备用的合唱节目苏联歌曲《我们是红色的战士》,歌词为:“我们是红色的战士,保卫着贫穷的人民,保护着他们的田地房屋和自由,保护他们的尊严。”后为四部合唱:“我们有着许多大炮,我们有着许多的枪,无数熊熊的火炬,号召我们去决死战斗。”(歌词为三段,文中仅录以上一段)。唱完苏联专家才坐下,全场观众也随之坐下。之后,又演唱了具有新疆维吾尔族风格的第三首大合唱《万岁万岁毛泽东》,台下观众又是一片鼓掌和叫好声。第二个节目演的是《采茶扑蝶舞》,虽然台下一片呼声:“再来一个!再来一个!”我没让再加演,按照事前安排好的三十个节目一个一个往下演。当演到苏联歌曲(女声小合唱)《红梅花儿》时,台下的两位苏联专家随着“红梅花儿开在田野小河边,有位可爱的少年真使我心爱,可是我不能对他表白,满怀的心腹话儿没法讲出来”的歌声跳起舞来(此歌为四段歌词)。台下更是掌声不断,当我们演完最后一个节目秦腔《二堂舍子》时,演出已经进行了三个小时,我们三次谢幕观众仍不答应,只好继续演备用的节目,演完观众仍不答应,我只好出场来了个小提琴独奏《多瑙河之调》(罗马尼亚曲)。我退场后对文化馆的姚兴邦同志说:“我带全体出场谢幕,你敲一下锣把大幕合了。”这样观众停了许久才散了。
  这一场演出共四个多小时,收拾完道具,吃毕夜餐,到帐篷休息已经是凌晨一点多了。次日六点钟起床吃过早点,我又带着演出队去给昨晚没看上节目的炊事员和执勤的铁路民警慰问演出,我们的口号是“不漏掉一个应受慰问的铁路职工。”吃过中午饭,我们向站儿巷进发,晚上又是演出。次日上午,仍然去慰问没看上节目的炊事员、铁路警察;吃过午饭,女同学帮铁路职工洗衣服,男的参加体力劳动,下午转移到新的演出点。就这样,从站儿巷到白水江昼夜两天共演出二十四场,2月24日返回谈家庄,在筑路工人的再三要求下晚上又演出了一场。
  慰问结束
  文艺演出队25日步行回县城休息,26日进行了总结,下午又接着排练节目,晚上在西门外体育场向县城人民进行了一场汇报演出,受到了群众的欢迎。27日九点多,慰问团全体成员在徽县中学合影留念,慰问演出活动结束。
  徽、成、两“三县合一”期间文艺汇演亲历回忆
  马明春
  我在徽县、成县、两当县三县合一后叫“徽成县”的那段时间,曾在两当香泉小学读书,有幸亲历了徽成县1959年文艺汇演。
  1959年秋季,我是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是两当代表(团)队的一名小演员,演出的节目是宣传《农业八字宪法》的快板剧《八字宪法》,剧中有“水、肥、土、种、密、工、保、管”八位“将军”,我饰演水将军。今天只记得“我本是水将军,天气一阴雨淋淋”两句台词了。
  成川(原成县在三县合一后的称谓)代表(团)队和两当(原两当县在三县合一后的称谓)代表(团)队的演职人员都住在徽县的北街小学(现吴山广场处),当时的北街小学是利用庙宇改建的,我们两当代表队男士就住在这里,因为还是个小孩,夜里很害怕,所有人都自带行李,在教室打地铺,睡在麦草铺上。70年代北小搬迁,原址改建成政府招待所。在原址上建起了两层大楼,一楼是餐厅,二楼是会议厅。虽然物换星移,但那棵大殿前的古柏毅然存活在餐厅大楼前的南侧,郁郁葱葱。每当看到它,我油然想起当年文艺汇演的人和事,它像一位饱经风霜的历史老翁见证了徽县的变迁,也见证了徽县群众文化的枯荣。
  各代表队的演出被全部安排在北街影剧院。当时徽县的影剧院是三县中绝无仅有的。宽敞的院子座西朝东,进门后就看到距大门口约三十多米稍偏北有一座开放式的影剧场,所谓开放式是因为该影剧场除了前有舞台、上有顶外,左侧、右侧、后面均无墙壁。影剧场东西走向,舞台面朝东方,分三部分,南、北两厢为文(管弦乐队)、武(锣鼓等打击乐队)场面,中间是高阔、宽敞的舞台,经常上演大型秦腔剧,贵州遵义杂技团的高空飞人曾在此表演过,银幕往舞台上一挂就成了影院。剧场整个木架结构,西头低东面高,有一定坡度,使座位前面低、后面高不影响观众视线。屋顶灰瓦覆盖,即使雨天观众也淋不着。观众席位全是木制连椅,每排八张连椅一字摆开,两条人行道把连椅分成左中右三大块,中间四张连椅,左右两侧各两张连椅,总共三十排。每张连椅坐五个人,共一千二百个座位。连椅背后有一条带外沿、可放茶杯的木台,连椅前后用白漆喷有排号和座位号,分单双号,右单左双。舞台下面就是化妆间和服装间。据说这在当时的天水地区也算是较高级别的影剧场了。
  能在这高规格剧场演出,各代表团队的演员非常激动,既紧张又兴奋,一般都发挥很正常。一个代表队演出一台,演一个晚上。
  在演出节目上,我比较清楚地记得两当代表队除了有我参演的快板剧《八字宪法》外,还有颂扬全国卫生先进乡镇武山县大柳树村的歌舞《大柳树柳枝长》;有“宝山花海连绵不断,红军把革命的种子播撒”歌颂红军长征过徽成县的大型组歌《宝山花海》;有“学习马家俩父女,人人争当劳动英雄”反映陕甘边区军民大生产的《兄妹开荒》;有“金蛋蛋来银蛋蛋,这些蛋蛋我不爱。黑蛋蛋来白蛋蛋,我爱我的宝贝蛋”抒发饲养员热爱养猪事业情怀的女高音独唱《我爱我的宝贝蛋》;有“队里的活计忙哎!明天初三就上工”表现新一代农民热爱集体、孝敬老人、移风易俗新风貌的二人转《小拜年》;有反映年轻姑娘在择偶标准上改变传统观念、树立新风尚的女声表演唱《妈妈娘你好糊涂》;还有反映工农业生产大发展的《西坡是个好地方》《五姊妹下山来》等,当然让我至今记忆犹新、还能挥扇舞弄出其中几个优美动作的要算那欢快、活泼、热情、艳丽的民族舞蹈《花儿与少年》。1962年,我在徽县一中上高一时,把《小拜年》《兄妹开荒》和《花儿与少年》等节目带到学校编排演出,引起了不小轰动,同学们送我一个外号“马少年”,一直呼了三年。
  徽县代表团队和成川代表团队演出的节目,由于当年本人只有十二岁,在这方面留意少,记忆只是零星碎片而已。譬如:徽县代表队演出的秦腔《三对面》和成川代表队的民歌《枣儿沟》就深深留在我的脑海中。之所以如此深刻,原因只有两个字:震撼。《三对面》是秦腔戏《铡美案》中的一折戏。说小《三对面》是因为参加演出的不是成年人,而是三个十岁左右的小孩子,他们的一举手一投足,一招一式、一个眼神、一段唱腔虽然略显稚嫩,带几分童真,却比较成功地刻画出了公主的骄纵蛮横、色厉内荏,秦香莲的含辛茹苦、正气凛然,包拯的铁面无私、刚正不阿。他们的精彩表演引得台下掌声雷动。而成川代表队的民歌《枣儿沟》,它那“枣儿沟哎枣儿沟,十年庄稼九不收,有女不嫁枣儿沟,祖祖辈辈受折磨”的悲怆曲调和新社会农民当家作主、苦尽甘来的欢快情形成强烈对比,感染了全场观众。
  这次三县文艺汇演的获奖结果是两当第一、成川第二、徽县第三,不仅呈现了许多优秀节目,也涌现出了不少优秀小演员。他们中的佼佼者有两当的常秀媛、孙萍萍两个七八岁的女孩子,还有徽县演《三对面》的小演员车香香(饰演秦香莲)、杨新珍(饰演皇姑)、杨国强(饰演包拯)。后者三人最终走上了戏剧道路,并且小有名气。(车香香从徽县秦剧团调入天水地区秦剧团后,成为该团当家花旦。)
  (马明春:原徽县文明办主任)

知识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是记史之书,载实之书,资料之书,全书分“彩插”“大事记”“机构沿革”“文史资料”等四个栏目,共收录文史作品约146篇。这些作品选自政协文史研究员、爱好文史事业的业余作者的作品。全书56万多字,内容丰富,分量厚重,文字精美,很有品位。《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所收入的作品既有文化品位,又有史料韵味,既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三亲”资料,又能起到传承文化、探究历史、启迪现实的作用。

阅读

相关地名

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