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北禅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207
颗粒名称: 风雨北禅寺
分类号: K928.7
页数: 3
页码: 377-37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徽县景观遗迹北禅寺的概况。
关键词: 北禅寺 徽县 景观遗迹

内容

重阳刚过,时当仲秋,秋高气爽,气候宜人,正是出行的好时节,去了趟北禅寺。早餐后起程,从县城出发,乘车前往。小面包车沿316国道上行,四十多分钟便到了北禅寺山脚下,查阅地图得知这里小地名为马泉沟,位于伏家镇汽车站北五里许,是通往北禅寺的小道入口。路旁有一小店,我们稍事休息后,开始上山。但见路隐柏林中,山在雾霭里。漫步林间,徐步上行,风静林寂,万籁无声。极目四望,山碧林深,曲径通幽,超凡脱俗。不觉心旷神怡,步履轻盈,一片欢喜心情,登上山脊,转过山角,来到寺中。
  这便是北禅寺,前些年数次来过的空旷的北禅寺。北禅寺历史悠久,曾经闻名遐迩,建寺之初名永昌寺,后又名北禅院、北禅寺,如今相沿成习称北禅寺。据《徽县志》记载,永昌寺始建于南北朝西魏大统(535—551)年间,由此推断,北禅寺至少已有1460多年历史。南宋淳熙(1174—1189)年间曾营工重修;明嘉靖间邑人郭从道再度重修。永昌寺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一度曾为禅宗圣地。元文宗图铁陆尔封永昌寺住持高僧惠印法师为国师,掌执国师印。《秦州新志》曰:“惠印姓张,徽州人。幼出家,通经律,元文宗召至京师授荣禄大夫、司徒,银印,赐号正惠(县志作真慧)国师,北禅寺有碑记事。”惠印是栗亭川(今伏家镇)人,他被封为国师大约在天历二年(1329年),因为是年九月元文宗为了确立国教,诏修《经世大典》,举国学识渊博、道行高深的佛道两教名流都被召入大都展开辩论,惠印法师在此次辩论中成为佼佼者而被敕封,赐银印并掌管“天下僧人僧籍”,随之永昌寺名扬天下。《徽县志》述称:“元代,天下僧籍贮藏于此,至明清时期依然保存完好。”可能在民国初年才散失。
  北禅寺最早规模虽然已不可考,但明人李东岗《游北禅寺》诗云“迢远迷曲径,杏霭认崖扃。钟梵潮音远,松杉晓露零。林堂风不绝,石室雾常冥。壁古丹青重,山尊云物灵。阶空呈虎迹,潭静起龙腥。禅海输僧籍,珠龛贮古经。中峰飞薄霭,西鹿走惊霆。返驾冲花坞,行旌傍鹤汀。远村连树黑,暮云朵烟轻。城廓归来晚,飘飘百念惺。”足见当时不但庙宇雄伟壮观,而且山水清幽,游人络绎,俨然一派梵音胜地。寺院内碑刻数处,其一光绪年碑文称:“远吞山光,平挹清流,山势旦而山水相连,地容大而池脉无双者,北禅也,为山川欎结之形,是天地钟灵之气也,千峰俱向,万象来朝”。寺院鼎盛时期,名僧云集,信众八方,香火不断,声名远播,实乃一方名刹古寺。当地长者回忆,民国中期北禅寺还有包括山门、正殿、献殿、香堂以及僧斋禅房三百余间,古树数万株。解放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北禅寺亦如无数文物古迹一样,难逃厄运,于1958年和“文化大革命”中多次遭毁,古建筑荡然无存,唯有残存的古柏述说着凄凉,而院内的两棵珍贵的千年红豆杉和一株千年紫荆树亦存活了下来,见证着寺院的兴衰。寺院文物唯有一尊大铁钟躲过劫难,幸存铁钟现置于徽县文化馆钟亭内,钟高1.84米、口径1.7米、厚12厘米,重约2000公斤,铸造于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840年)(见封底)。铁钟上方置双龙钮,二龙首北向,龙嘴及爪紧贴钟顶而卧,身躯隆起作穿;钟肩有圆孔四个,直径8.5厘米,饰莲瓣图案;钟腹分上下两层,各布八等份方格,每相邻两方格间饰隆起三棱形隔梁,上层方格篆书“黄图永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辉,法轮常转”十六个大字环布一周,接下则楷书铭文、铸钟纪年、工匠及捐资人姓名,自右而左,分格竖写,满布十六方格。再下饰一绳状弦纹,跣部有钟耳八朵,耳上浮铸缠枝牡丹花纹,耳面无文饰。铁钟一次浇铸而成,浑然一体,造型匀称俊美,古朴凝重,文字工整清晰,笔触挺拔有力,是研究佛教历史和古代冶铁铸造技术的可靠资料。北禅寺铁钟于1975年11月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除钟腹有细微裂缝外,保存良好。
  几度辉煌的北禅寺毁毁建建,风雨沧桑,难以尽述。改革开放后,县政府重新开放了北禅寺,居士信众捐资捐物,献料投工,经十多年努力,已修建了三座大殿,其中五佛殿正在彩绘,即将完工。寺院主持昌绪师父拿出县政府颁发的土地证让我们看,如今寺院有院落、耕地、林地468亩确权面积。经多年精心管护,古柏已遍布周边诸山,山深林密,鸟语花香,重峦叠嶂,风光绮丽。举目所见,山环水绕,满目青翠,一派勃勃生机,唯偌大寺院因资金所限,百废待兴,颇显苍凉。问起北禅寺所在地之山脉名称,昌绪师父说,此山原来叫莲花山,文革中改称红旗山。十多年前,时任伏家镇领导抓旅游开发工作,重视北禅寺建设,曾一度改称紫金山,但因时间很短,继任工作重心转移,所改山名亦不再提及。我走访当地年长的老乡,都说山名就叫北禅寺。看来,北禅寺因其山脉形似莲花而建,其山因建北禅寺而得名,究竟是因寺名山,还是以山名寺,都已不重要,人们早已相沿成习,视山寺为一体,称山即寺,称寺亦山,北禅寺声名远播,谁也取代不了它。
  古往今来,曾有多少文物古迹毁于一旦,而唯有佛教寺院总能毁后再建,只要条件具备,便能恢复原貌,其顽强的生命力让人为之感叹。佛教活动场所需要一个大的空间,让人们藉此以虔诚的心去接受佛法教育,净化心灵。寺院作为佛教教化世人的活动场所,成为传承佛教、弘扬佛法、净化人心、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载体,功莫大焉。特别是名刹古寺,不仅因其教育功能,更因其自身独具的古文物遗迹和人文景观的不可再生,受到历朝历代开明君主的重视和保护。寺院里留存的塑像、彩绘及文物述说着人类历史文化的灿烂辉煌,为探究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提供了翔实的史料和实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保护名刹古寺,就是保护人类文明。
  我四处查看着碑文石刻,浏览着遍地风光,放飞思绪遐想,不觉日近中午,好客的昌绪师父招呼我们就餐。在简陋的斋堂里,同师父们及正在彩绘佛像的工匠一起,吃了简单的素食饭菜,虽十分清淡,然倍觉可口,余香久留。
  告别了寺院僧众,返程路上在想:历经风雨的北禅寺,一定能够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这需要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真诚支持,需要广大信众的慷慨解囊,需要社会贤达和富裕人士扶持赞助。经过僧众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北禅寺的面貌定会逐步得到改观,在政清人和、万象更新的当今,再造辉煌的北禅寺似已隐约可见。
  (荆中普:原徽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知识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是记史之书,载实之书,资料之书,全书分“彩插”“大事记”“机构沿革”“文史资料”等四个栏目,共收录文史作品约146篇。这些作品选自政协文史研究员、爱好文史事业的业余作者的作品。全书56万多字,内容丰富,分量厚重,文字精美,很有品位。《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所收入的作品既有文化品位,又有史料韵味,既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三亲”资料,又能起到传承文化、探究历史、启迪现实的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荆中普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