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县粮食工作新旧体制转变过程回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139
颗粒名称: 徽县粮食工作新旧体制转变过程回顾
分类号: F727.42
页数: 3
页码: 232-2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徽县粮食工作新旧体制转变过程的回顾,其中包括了计划经济时期的粮食工作、市场经济时期的粮食工作等。
关键词: 徽县 粮食工作 新旧体制

内容

粮食工作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不仅在生产分配、流通领域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在支援社会主义建设、保障人民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满足国计民生、军需民食发挥了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粮食工作
  从1953年起,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时期。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国家必须控制粮源,把粮食供销放在稳妥的基础上。为妥善解决粮食问题,保证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国家除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外,在粮食流通领域中决定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政策,这是一项重大的变革,即把粮食的自由贸易改由国家垄断。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包括计划收购政策、计划供应政策以及由国家控制粮食市场和中央对粮食实行统一管理的政策。
  粮食统购:是生产粮食的农民应按国家规定的收购粮种、收购价格和计划收购的数量,将余粮售给国家。所谓余粮户,是指生产粮食的农民留足其全家口粮、种子、饲米料和缴纳农业税外,还有多余粮食的农户。
  徽县土质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应粮食和各种经济作物的生长,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1983年被中央列为“小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从历史条件讲,徽县的粮食历来是输出的,早在封建统治和旧中国时期,就源源不断地输往兰州、天水、武都等地,有力地支援了那里的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多年来,农业人口不足20万、劳动力仅仅5万多人的小县,为国家提供商品粮达14亿多斤。1975年,最多为国家提供商品粮达7745万斤,有力地支援了省内外兄弟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
  1975年和1976年这两年是徽县粮食饱和的年份。作为粮食部门来说,是压力最大、保证粮食安全不出问题的关键时期。全县仓容量仅有6500万斤,而库存的各种粮食达1亿多斤,包括各种储备粮20000余万斤和原有的合理库存。各粮站都是超负荷存粮,库内库外、简易粮棚、露天(各个院落)都存放着粮食,打破了历史最高纪录。
  粮食统销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在城市,对机关、团体、学校、企业等行业从业的人员,可通过其组织进行供应;对一般市民可发给购粮证,凭证购买。二是在集镇、经济作物区、灾区及农村,则采取由上级政府颁发控制数字并由群众实行民主评议相结合的办法,使真正的缺粮户能够买到所需的粮食,又能适当控制粮食的销量,防止投机和囤积。三是对于熟食业、食品工业等所需粮食的部门以及旅店、火车、轮船等供应旅客膳食的用粮及其他工业用粮,则参照过去一定时期平均需用量,定额给予供应,不许私自采购。
  计划经济时期,各级政府从未放松粮食工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粮食工作和具体安排粮食收购、销售和调运。“文化大革命”期间粮食工作尽管困难重重,但各级粮食部门始终维持着粮食购销调度的正常活动,每年都完成几千万斤的粮食购销调拨量,保证了城市工矿、受灾缺粮区繁重的粮食调拨供应,没有出现粮食断档脱销的问题,没有影响广大人民群众吃饭这件头等大事,为稳定市场、安定人心、支援生产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一时期,徽县粮油加工业、饲料加工业和粮油运输业有了历史性突破。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修建宝成铁路时,给筑路工人供应面粉全靠县城石磨加工,农村吃面也是靠水磨、石碾加工,运输全靠人背畜驮,而近年来已发展到使用年产50000吨的面粉现代机械加工设备,农村面粉加工实现了机械化,磨粉机达1200台(件);县上拥有年产量20000吨的饲料加工设备;粮食系统内部有专业汽车运输队,拥有载重车8辆,年运输量达17923吨。
  二、市场经济时期的粮食工作
  1998年,粮食由征购改为定购,粮食价格和经营权放开,粮食企业推向了市场。这个时期,作为主渠道的粮食部门既要指导市场销售、平抑粮价,又要保本微利,还要有好的经济效益。在新旧体制的转变过程中,粮食系统基础设施落后,发展无后劲,管理体制不顺,经营机制不畅,经济效益欠佳。在困难与希望、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徽县粮食部门从客观、微观两方面着手,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重点,以深化改革为突破口,组织全县广大粮食职工同心协力、开拓进取。一是精简机构、分流人员调整充实基层领导班子,启用懂经营、会管理的能人担任企业领导;二是在分配方面由过去县局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平衡掌握,一律改为企业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留成全部归企业使用;三是兴办实体搞活经营,成立粮贸总公司,与县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既履行行政职能,又直接参与经营;四是加强财务管理,开展增收节支、开源节流活动。
  由于管理办法得当、措施得力,徽县粮食系统连年完成国家下达的3130万斤的粮食定购任务,还随行就市收购各种粮食200万斤左右。同时,完成外调任务、本县军需民食、议销等4000多万斤,粮食商业企业除政策性亏损外实现利润80余万元。
  三、粮食购销企业改制时期2000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以及相关政策措施,2006年,徽县人民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全县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改革的重点是:一是全员置换职工身份。全县粮食购销企业职工全部参与改制,置换职工身份,解除劳动关系,按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双向选择,建立新型劳动关系。二是实现产权多样化。全县保留1个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粮食购销企业,其余粮食购销企业通过撤并、转产、拍卖、破产、股份制改造等多种形式退出国有资本、国有序列,转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轨道。三是建立新型的企业人事、劳动和分配制度。积极推进人事、劳动和分配制度改革,彻底明晰产权,转换职工身份,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
  同年,我县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工作全面展开。一是依据省市、县有关改革的《实施意见》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粮食、计划、财政、劳动、审计、国资、国土、税务等16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粮食购销改革领导小组,设立了粮改办公室、清产核资组、审计组、土地资产清理组、职工界定审查安置组。二是由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从县直14个单位抽调14名主要领导、49名干部及工作人员参加这次粮改工作,并成立了7个进驻企业工作组,加强了粮改工作的组织力量。三是通过宣传发动、调查摸底、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讨论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总结验收及解决遗留问题等8个阶段,历时一年半时间对全县17户粮食购销企业实施了产权拍卖、破产等形式的全面改制。
  我县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按“五个整体,一步到位”的思路进行,即:整体置换产权、整体置换身份、整体安置职工、整体承担债务、整体上交养老保险,产权身份置换一步到位。一次性安置职工(卖断工龄)218人,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职工(转社保局)36人,离退休人员57人,遗留24人,享受政策性定补人员3人。以上人员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卖断工龄资金、养老保险金、医药费、补发拖欠的职工资、下岗职工生活费、遗属生活费等项共计资金1200余万元。
  四、改制后的粮食工
  徽县对16个粮食收储站、1个收储公司进行了公开拍卖,置换了产权,彻底退出了国有序列,1个收储站依法破产。保留1个国有控股购销企业,成立伏镇粮食购销储备库,归县粮食局领导,主要承担粮食收购、保管、轮换省级储备粮、县级储备粮及救灾应急粮食的供应等。
  徽县粮食局职能随之转向加强对全县粮食流通的依法管理,成立执法队,以粮食行业行政执法为重点,做好面向全社会的粮食行业从业人员统计、粮食流通统计、粮油加工统计以及对民营粮食经营者的监督管理工作,切实履行好对粮食流通领域依法监管职责。
  (马忠义:徽县粮食局正科级干部)

知识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是记史之书,载实之书,资料之书,全书分“彩插”“大事记”“机构沿革”“文史资料”等四个栏目,共收录文史作品约146篇。这些作品选自政协文史研究员、爱好文史事业的业余作者的作品。全书56万多字,内容丰富,分量厚重,文字精美,很有品位。《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所收入的作品既有文化品位,又有史料韵味,既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三亲”资料,又能起到传承文化、探究历史、启迪现实的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马忠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