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县国有商贸企业发展情况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138
颗粒名称: 徽县国有商贸企业发展情况概述
分类号: F727.42
页数: 3
页码: 229-2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徽县国有商贸企业发展情况的概述。
关键词: 徽县 国有商贸 企业发展

内容

1949年12月徽县解放后,县政府成立了徽县工商科,由刘万祯、王星二、高继云等同志筹建成立了首家国营企业——西北贸易公司徽县支公司,同年又成立了天水盐务局徽县盐务站。1951年,贸易支公司大量经营棉花、粮食,平抑市场物价;盐务站大量供应青盐,满足全县人民生活需要,稳定食盐市价。1953年1月,徽县酒类事业管理处、烟酒专卖公司同时成立,办公地点设在南街,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署办公。12月,徽县工商业联合会成立,贸易支公司经理高继云被推选为工商联副主任。1954年4月,徽县工商科改为商业局,徽县食品公司成立。6月,徽县酒类事业管理处、烟酒专卖公司更名为中国专卖事业管理局徽县专卖局。同年7月,徽县花纱布公司成立。10月,棉花、棉布实行统购统销,定量供应。1955年春,成立天水百货公司徽县批发部,10月,撤销徽县贸易支公司,成立徽县百货公司。1952年到1955年,国家对粮食、棉花、油料等重要农产品以及糖料、烤烟、生猪、桐油、重要木材、茶叶等农产品实行了有计划的收购和供应。统购统销政策的实行在当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稳定了市场和社会供应。1956年1月,徽县药材公司成立,隶属商业局管理,同年实行对私改造,私营商业全行业实现公私合营、合作化,食品加工厂由合营变为国营商业企业,隶属百货公司管理,紧接着成立了饮食服务公司。同年10月,成立徽县地方贸易公司。1957年2月,撤销花纱布公司并入徽县百货公司。4月,撤销徽县地方贸易、徽县烟酒专卖公司、徽县食品公司和徽县盐务推销处,成立徽县服务局。1957年底,全县有合作店组28户、从业人员477人。1958年4月,两当县撤并,两当商业局并入徽县商业局;7月,成县与徽县合并,成立徽成县商业局。同年8月,县级各专业公司撤销,成立城关、两当、成川三个综合购销站(即三级批发站),基层二十一个供销社改为二十一个商店。同年,中国专卖事业管理局徽县专卖局撤销;9月,百货公司撤销。“大跃进”开始后,合作店组全部过渡为国营商业,同年徽县供销社、服务局合并为徽县商业局。1959年7月,徽成县商业、财税、粮食局合并为徽成县财粮部,基层企业下放公社,由公社财粮部统一管理,同年底,徽成县财粮部撤销,恢复徽成县商业局,下放公社的企业全部收回,仍归商业局管理。1960年国家遭受自然灾害,商品紧缺,重要商品凭证、凭票、凭介绍信审批供应(如烟、酒、糖、糕点、肥皂、香皂、胶鞋等),食盐、碱面、火柴、煤油等重要物资,列为必保商品。1961年底,徽县、两当、成县三县开始分设,徽成县商业局同时分设,徽县商业局与徽县供销社亦同时分设。1962年1月,徽县百货公司第二次建立,同时成立徽县副食杂货公司、徽县药材公司、徽县饮食服务公司。1963年,徽县食品公司成立,猪、牛、羊、禽、蛋实行统一归口管理,从地方到中央实行垂直管理。1965年,徽县食品公司唐庄良种猪场成立。1966年“文革”开始,批判“物质刺激”、“利润挂帅”,商业出现了管理混乱的局面。1968年12月,百货公司又一次撤销,商业、供销合并,成立徽县购销服务公司革命委员会,下属各专业公司改为商店。1970年,购销公司撤销,国合分家,成立徽县商业局。
  1971年百货公司第三次成立,2月又一次对合作店(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城关将百货、理发、旅店、饭馆四个合作店(组)63名从业人员全部改为国营企业,归口专业公司管理,1971年5月,原百货公司为防治地方甲状腺病对食盐进行加碘供应,同年先后成立百货公司、农副产品公司(包括食品)、饮食服务公司、药材公司。1973年,徽县百货大楼建成,5月1日正式营业,同年12月,农副产品公司与食品公司机构分设。1975年1月,成立徽县燃料公司,隶属商业局管理。1976年,全县生猪存栏6.7万头,食品公司年收购22466头,达到历史最好水平。1978年,徽县蔬菜公司成立,从汉中、宝鸡等地调进大量蔬菜供应市场。1981年7月,徽县普降暴雨,洪水成灾,虞关、大河、榆树食品站水毁严重。1982年,商业全面实行利改税,同年药材公司上划天水地区管理。1983年3月,棉布、副食品停止凭票、凭证供应,同年商业体制改革,撤销百货公司、蔬菜公司,从百货公司内部将五金交电、化工原料及糖酒副食业务分设出来,成立百货纺织品公司、五交化工公司和糖业烟酒公司。百货公司一直延续到2003年企业改制前,是全县商业系统规模最大、人员最多、资金雄厚、设施较为完善的国有中型商业企业。1984年,商业系统开展清仓查库,县政府两次批准商品削价报废损失27.3万元。1985年1月,饮食公司被授予全省商业系统“文明单位”称号;同年,成立徽县烟草专卖局,与商业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6月,地区行政区划调整,徽县由天水划为陇南,县商业局归陇南行署商业处业务指导;8月,撤销徽县燃料公司,成立徽县石油公司、煤炭公司,石油公司上划地区垂直管理;12月,煤炭公司划归县经委管理。1986年,唐庄良种猪场瘦肉型猪育肥试验成功,省、地、县验收合格。同年初,食品公司由地区下放县上管理;8月,饮食服务公司宴宾楼竣工营业;9月,县百货公司向全县17个乡镇44793人赊销棉布45.8万米,赊销金额80.3万元,赊销期限五年;12月,成立徽县酒类专卖事业管理局,与商业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1987年5月,撤销糖业烟酒公司,成立糖酒副食公司和烟草公司,烟草公司上划地区管理;11月,商业体制改革,实行承包经营,承包期限三年,合同从1988年元月执行,百货公司经理:胡国勇;五金公司经理:赵绪;糖酒公司经理:吴恩召;食品加工厂厂长:马世雄;食品公司经理:温书宝;饮食服务公司经理:董自新。至1987年底,商业局所属国营企业有六户,下设59个门店,470名商业职工,自有流动资金151万元,固定资产205.8万元。1989年,经县政府批准,唐庄良种猪场从食品公司分设出来,组建为独立核算的法人企业,隶属县商业局管理。
  1991年,百货公司、糖酒公司的基层网点江洛批发站合并为江洛综合批发站,属一户独立的国有企业,隶属于商业局直接管理。1992年,经县政府批准,由百货公司和五交化公司合并组成徽县百五公司。1994年,经县政府批准,从百五公司分设成立了金徽商场,营业场址设在十字百货大楼,9月28日开业运营。同年,撤销食品加工厂并入糖酒副食公司。
  1996年8月,全县国有商业企业为七户,分别是百货公司、糖酒公司、饮食服务公司、唐庄猪场、食品公司、金徽商场、江洛综合批发站,主营百货、针织、五金、家电、化工、糖酒副食的批发零售,以及饮食服务、食品加工、生猪收购调拨、良种猪繁育及育肥等。有在册正式职工710人,其中离退休人员134人,遗属补助35人,全系统固定资产568.4万元,实收资本322.6万元,盈余公积43.6万元,银行借款总计991.8万元,库存商品总值829.7万元,有问题商品总值102.1万元,占现有库存的12.3%。国营商业从建国初到这一时期大致走了由公私合营到国家扶持、到计划经济、再到市场经济的道路,特别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国营商业是热门行业,全系统共有国有企业七户,集体企业一户(综合贸易公司),共有职工人数588人,其中离退休人员157人。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国营商业失去了往日的雄风,亏损连年增大。我县国有商业也从1994年开始,市场销售份额减少,效益急剧下滑,国营商业主渠道作用失去了国家宏观政策的扶持。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七户国有企业经营困难,班子也不健全。1998年,商业局按照县委、政府对企业干部任用管理的要求,在企业民主选举了经理、书记。百五、糖酒、饮食、金徽商场、唐庄猪场、食品公司、江洛综合批发站重新配备了经理、书记。1998年6月,对全系统各企业的资产状况进行了内部审计,全系统资产总计2606.6万元,负债总计2407.5万元,所有者权益总计199.1万元。
  1999年,经县商业局同意,对江洛综合批发站进行破产改制方案申报,县法院裁定依法进入了破产程序,一次性安置了职工,该企业关闭注销,全县国有商业企业改革改制由此拉开序幕。2000年,经县政府批准,徽县盐业有限公司从徽县糖酒公司分设出来,上划陇南盐业分公司管理。2002年底,商业系统六户国有企业处在困境和低谷当中,百五公司处于半停业状态,金徽商场、饮食公司、良种猪场尚能正常运转。2001年至2002年,商业局在全系统六户国有企业中认真宣传省、地、县关于企业改制的有关文件精神,组织企业经理外出考察,借鉴嘉峪关、临洮、天水等地商业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在全系统实行企业改制,其中金徽商场、百五公司实行柜组抽资经营;饮食服务公司的徽县饭店实行内部股份合作制改造;食品公司实行网点拍卖一次性安置职工;糖酒公司、良种猪场、饮食服务公司的其余网点及门店均实行了租赁经营。2003年,按照县委发(2003)74号《关于徽县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安排意见》,对县企改工作组全部列入全面改制的百五公司、金徽商场、食品公司、糖酒副食公司、饮食服务公司、良种猪场六户国有企业,分别按照宣传动员、调查摸底、财务审计、清产核资、资产评估、身份界定、讨论制定方案、审批方案、组织实施、安置职工等程序进行了彻底改制。金徽商场、食品公司公开向社会拍卖变为民营企业;饮食服务公司由经营层内部收购组建为徽县荣生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唐庄猪场由政府出资,储备了土地,原企业关闭注销;百五、糖酒副食公司申报县法院进入破产程序,原企业关闭注销。
  至2006年底,全县商业系统国有企业改制全部结束,原六户国有企业从历史意义上实现了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了“两置换一保障”,置换了企业产权,置换了职工身份,保障了企业离退休人员、遗属能按月领取生活费,所安置的正式职工全部参保,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徽县原国有商业企业宣告终结。

知识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是记史之书,载实之书,资料之书,全书分“彩插”“大事记”“机构沿革”“文史资料”等四个栏目,共收录文史作品约146篇。这些作品选自政协文史研究员、爱好文史事业的业余作者的作品。全书56万多字,内容丰富,分量厚重,文字精美,很有品位。《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所收入的作品既有文化品位,又有史料韵味,既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三亲”资料,又能起到传承文化、探究历史、启迪现实的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刘荣
责任者
朱清锋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