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共产党定西地区大事记(1921.7-1991.12)》 图书
唯一号: 291120020220000640
颗粒名称: 1968年
分类号: D235.42
页数: 14
页码: 283-296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68年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定西地区人民建设家园,治穷致富的真实史迹。
关键词: 定西地区 党史 1968年

内容

一月
  3日岷县公安局破获“中国人道民主党”现行反革命集团,共拘捕罪犯13人。
  10日临洮县革委会向全县发出大刮“十二级台风”的公告。随之,县革委会成立“专政领导小组”和“专政办公室”,基层设置“台风站”、“台风班”等。
  21日定西城区“红三司”、“联委”、“红联”三大派群众组织代表参加兰州军区、甘肃省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举办的专、县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同时,在兰州达成“关于实现定西地区革命大联合的协议”,由三派群众组织代表等23人和定西军分区派出的代表共29人组成了大联合委员会,军分区副政委王化宇任大联合委员会主任。
  是月定西军分区对中级人民法院和检察院定西分院实行军事管制,各县成立公安机关军事管制委员会,对县公、检、法机关实行军事管制。
  △ 甘肃省军区派出的“军宣队”进驻陇西师范、陇西一中、二中开展军训。
  △ 原定西专区商业局、工商局、物价委员会、食品公司、医药公司、供销合作办事处合并成立“定西专区贸易公司革命委员会”。
  二月
  6日兰州军区“支左”部队31人进驻通渭。
  20日岷县“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成立。下设文化、政宣、生产三个办公室及秘书组、保卫组。
  22日《甘肃日报》发表《基层实现革命大联合,干部纷纷站出来,抓革命,促生产》的文章,报道了临洮县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的情况,即全县共办学习班3474次,人数达11.5万人。
  23日定西城区两万多军民集会,庆祝定西专区革命委员会成立。革命委员会由57人组成,孙继力、王化宇、任建业、孟育邹等10人组成常委会;孙继力(军代表)任主任,王化宇(军代表)、任建业、张占清(工人)、张鹤(学生)任副主任,革命委员会下设政治部、保卫部、生产指挥部及办公室。专区革委会主任、军分区司令员孙继力在大会上作报告。大会通过了给毛主席的致敬电和告全区人民书。翌日,《甘肃日报》以《定西专区革命委员会在凯歌声中诞生》为题,报道了这一消息。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实行“一元化”领导,统揽党、政、财、文一切大权。
  是月甘肃省召开毛主席著作发行会议,临洮县新华书店的贾世润参加会议并介绍了该县的发行经验。
  △ “忠”字化运动在定西全区城乡展开。各县城都于十字中心或主要街道修建“忠”字塔,大小单位纷纷制作“忠”字牌,设立“忠”字室,并在手绢、砖块、瓦片上雕绣毛主席像,在门窗、墙壁、玻璃窗上喷印“忠”“用”( 活学活用)字样等等,以表示对毛主席的崇敬和忠诚。
  三月
  6日渭源县“联总”、“工联”两大派群众组织在兰州军区军宣队的帮助下,实现了大联合,成立了“联合委员会”,举行了庆祝大会。
  月初兰州军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定西县各单位,帮助“造反派”大联合。并召集定西县三大派群众组织数10名代表举办学习班,为成立定西县革命委员会达成协议。
  12日临洮县召开454人参加的颂“忠”誓师大会。至此,一场轰轰烈烈的“三忠于、四无限”运动在全县展开。临洮县抓典型,树榜样,抽调干部200余人,帮助开展此项工作。以山川区各公社和尧甸公社武家生产队及玉井公社店子街大队“十奶奶”宣传队为典型,搞“红太阳”展览,建“忠”字碑,树“忠”字堂,绣“忠”字像,挂“忠”字牌,跳“忠”字舞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继续推行“八到田”做法。全县印“武家”和“十奶奶”典型材料6000余份,办学习班8216期,参加人数31万多人。并沿西兰公路两边建起“忠”字碑100余座,红色标语墙1000多面。仅玉井公社做的各类“忠”字礼品达16600多件,书写各类语录36200余条。
  16日至27日定西专区革命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委员扩大会议,参加会议61人。这次会议主要学习落实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一系列最新指示,通过斗私批修,打倒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派性,增强无产阶级党性,促进各基层革命委员会的成立和思想革命化。
  25日甘肃省革命委员会批准,陇西县革命委员会由39人组成,李自友(军代表)任主任,吕文(军代表)、李振友(结合干部)、边世荣(工人)、史继明(干部)任副主任。后于4月3日,陇西城区召开庆祝大会,宣布陇西县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
  27日经甘肃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渭源县革命委员会由33人组成,其中军代表3人,领导干部10人,群众代表20人,常委会由11人组成,彭建祥(军代表) 任主任,张道胜(军代表)、贾继世(干部)、何成吉(农民)、李正敏(学生)任副主任。后于4月1日,渭源城区召开庆祝大会,宣告渭源县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
  28日至4月5日渭源县召开800多人参加的抓革命,促生产动员大会。会议主要传达讨论甘肃省革委会关于春耕生产等会议精神,听取兰州军区军宣队负责人关于当前形势的报告。最后,大会向全县发出了抓革命,促生产,打响春耕第一炮的倡议。
  四月
  7日甘肃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漳县革命委员会。
  革委会由25人组成,常委会由11人组成,江克祥(军代表)任主任,王俊生(军代表)、李振民(干部)、张学良(农民)任副主任。后于13日漳县城区召开庆祝大会,并给毛主席发了致敬电,向省、地革委会发了喜报。
  9日甘肃省革命委员会批准,通渭县革命委员会成立。革委会由35人组成,常委会由13人组成,杨步昌(军代表)任主任,邹玉增(军代表)、刘志荣(干部)、李映林(工人)任副主任。
  10日定西专区文化、教育、科委、体委4个部门合并,成立“定西专区文教革命领导小组”,统管全区科教文卫工作。
  16日至27日陇西县、通渭县、定西县革命委员会相继召开第一次革命委员会委员扩大会议。会议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毛主席最新指示,开展“斗私、批修”,促进各级革委会思想革命化问题。会议以“斗私批修”为纲,突出一个“忠”字,贯穿一个“用”字,狠抓两条路线,两种世界观的斗争。
  17日通渭县红卫兵代表委员会成立。
  20日定西县举行革命委员会成立庆祝大会。王树枝(军代表)任革委会主任,杨贵文(军代表)、周文伟、曹碧荷(女、农民)任副主任。
  26日定西专区粮食局革命领导小组成立,由张德胜(军代表)、杨世湘、张庆玉、候义等6人组成,张德胜任副组长。
  27日定西县保卫红色政权指挥部在新市区大十字召开揪斗大会。定西县城首次出现大刮“十二级红色台风”的口号和行动。
  28日通渭县成立职工代表大会委员会。
  30日甘肃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岷县革命委员会成立。
  委员会由26人组成,常务委员会由9人组成。袁永昌(军代表)任主任,许满堂(军代表)、郭占山、王乃民(工人)、张书田(学生)任副主任。
  是月定西专署原财政、税务、银行等系统合并,成立“定西专区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财贸组”。
  五月
  4日定西专区革命委员会批准,李振友、边世荣为定西专区革委会委员。
  14日定西专区革委会、定西县革委会联合召开保卫红色政权誓师大会。并将专、县、城关区揪出的“各类阶级敌人”500余人,集中在大操场游斗示众。随后,全区各县在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下,都举行了“保卫红色政权”、“大刮十二级台风”的誓师大会。与此同时,根据中央文革的安排,全区专、县革命委员会陆续部署以大批判、清理阶级队伍、整党为主要内容的“斗、批、改”运动。
  11日至26日定西专区革命委员会在临洮县召开500余人参加的定西专区“三忠于”、“四无限”政治工作现场会。兰州军区、甘肃省革委会、甘肃省电台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这次会议主要听取了临洮县“三忠于、四无限”,“刮台风”,大办社队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先进经验,参观了有关单位办的“忠”字室,“忠”字台展览。与此同时,大会还批斗了省、地2040名所谓的“走资派”。甘肃省舆论界为临洮县的活动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和宣传。
  临洮“经验”不仅在全区推广学习,乃至全省及其他省区“取经”者络绎不绝,仅3个月,全县接待参观人数20余万人。
  是月漳县运输队司机唐盛朝因抢救国家财产和车上6名人员的生命安全,在武当采家山光荣牺牲。省、地、县革命委员会多次发出向唐盛朝学习的决定。后于12月8日,甘肃省革命委员会授予唐盛朝“无限忠于毛主席的英雄战士”称号。
  △ 被列入全省11项重点建设工程之一的岷县西川水渠工程破土动工。
  六月
  1日原定西专署副专员张建业被迫害致死。后于1978年10月25日定西地委给张建业副专员彻底平反。张建业生于1910年,陕西延川人,1934年10月参加革命,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担任定西分区农协办事处主任、地委统战部长、专署副专员等职务。
  24日至7月24日陇西县革命委员会举办阶级斗争教育展览。展示大刮“十二级台风”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展出中采取“群众参观和批判相结合”的方式。定西专区革委会将此事作为“陇西经验”加以推广。实际上陇西县“大刮十二级台风”严重违法乱纪。象福星采取捆绑吊打、刑讯逼供等手段,搞出了4个“反革命”组织,其中“新编第九旅”一案涉及3个公社、14个大队、35个生产队的147人。
  26日至8月15日31个公社遭受10多次冰雹、洪水的袭击。其中26个公社因严重受灾,减产粮食1900万斤,当归70万斤,油料29万斤。
  28日至7月1日定西专区革委会召开各县革委会负责人座谈会。专题研究当前对敌斗争的新形势,各县汇报了一月来的工作进展情况。
  七月
  是月《人民日报》“七·一”社论《河南灵宝县实行领导班子革命化,精兵简政密切联系群众》刊登后,定西专区认真学习其经验。通渭县革委会办事人员由原50人减为26人,陇西县由76人减为30人,渭源县由62人减为30人。各县并先后对县革委办事机构作了调整。
  △ 陇西仁寿11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运,解决了陇西县工农业生产的用电。
  △ 据统计,从2月到7月底,全区(原七县)错误批斗所谓“叛徒”、“特务”、“死不改悔的走资派”、“反革命分子”4039人,“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右分子”10173人,举办名为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实为审查各级干部、群众的学习班34500多期,参加的人数达1092000多人次,使大批干部、群众受到无辜的残酷迫害,造成了大批冤、假、错案。
  △ 通渭县革委会成立后,大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3个月内,共办各类毛泽东思想学习班14866期,参加学习人数达285850人;发行《毛泽东选集》12589套(相当于解放后15年发行总数的14.7倍);发行《毛主席语录》46100余本,毛主席画像115000多张。
  八月
  5日定西专区革委会政治部批转陇西县破获“圣贤道”重大反革命集团一案。指出:陇西县革委会在对敌斗争中积极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认真贯彻党的政策,分化瓦解,区别对待,从而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顽固和首恶分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7日陇西县雪山公社塄干生产队发生火灾,烧毁小麦14000多捆,损失粮食计12000多斤。21日,首阳卫东大队第三生产队,又发生一起火灾,烧掉小麦1万多捆,损失粮食2万多斤。经调查,两起火灾均系小孩玩火引起。
  28日定西专区发出《关于认真学习,广泛宣传,坚决贯彻中央两报一刊8.25社论精神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批判党内、革命队伍内部违反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和政策的各种错误倾向及错误思想,加强无产阶级党性,肃清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流毒”。
  是月陇西县革委会成立5个多月内,全县共举办各种类型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9794期,参加学习的达255745人(次);发行《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著作选读》《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著作单行本》计261502册(部)。比“文革”开始前18年内发行总量增加了1.6倍。全县农村树“忠”字室1378个,建“忠”字碑1291个,建“忠”字台3341个,制作“忠”字礼品130000多件。实现了县、社有“三忠于”展览馆,大队有“忠”字室,家家有“忠”字台。
  九月
  4日定西专区革委会就《坚决贯彻党中央“8.28”命令作出决定》。《决定》要求:以加强战备,准备打仗为中心,立即在全区范围内掀起一个大学习、大宣传、大检查、大落实党中央“8.28”命令的群众运动。进一步掀起拥军爱民运动,开展拥军爱民月,制定拥军爱民公约,调动广大人民群众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11日陇西县革委会发出《关于派工人宣传队进驻学校》的通知。要求各级革委会认真学习和讨论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和批示,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21日渭源县成立“整党领导小组”,彭建祥任组长。
  同时,在庆坪公社的清泉、李家窑大队和县工业交通总站、毛泽东思想宣传站两个机关单位进行整党建党试点工作。
  是月各县相继从工厂、农村、部队、机关抽调人员组成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仅陇西县就抽调109人组成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深入学校、机关等29个单位进行宣传活动。
  △ 原甘肃省委书记汪锋、副书记高健君、副省长葛士英被押解定西、通渭,接受群众批斗。
  △ 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甘肃省定西专区公安机关军事管制委员会。
  十月
  5日《人民日报》在编者按中发表毛泽东关于“广大干部下放劳动”的号召。定西专区机关及各县普遍开办“五·七”干校。仅陇西县先后有418名干部、知识分子下放干校劳动锻炼,接受“再教育”。
  10日至15日渭源县革委会召开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参加人员350人。大会在广泛交流“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经验的基础上,评选出45人出席定西专区代表大会。其它各县相继召开同样会议,选举出参加全区代表大会的代表。
  21日陇西县、漳县革委会整党领导小组成立,李自友、汪克祥分别任组长。
  30日至下月8日渭源县两次下放干部68入到基层参加劳动。
  是月通渭县革委会成立整党领导小组,杨步昌任组长。
  △ 定西专区外贸局合并于陇西购销站。
  △ 齐文川(军代表)任定西专区革委会政治部主任;陈鼎乾(军代表)任定西专区生产指挥部主任。
  △ 年生产100万件的活塞环厂开始筹建,1971年建成投产。
  十一月
  1日至12日定西县革命委员会召开全县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大会报告中说:“每当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时,全县人民所做的第一件事是向毛主席请示;第一个行动是向毛主席敬礼;第一句话是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第一支歌是唱《东方红》;第一个誓言是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学生”。
  6日陇西县革命委员会作出《关于进一步掀起学大寨高潮的决定》。《决定》称:“我们必须把学大寨提高到无限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高度去抓”。
  8日定西专区革命委员会整党领导小组成立。领导小组由王化宇、任建业、齐文川、孟育邹、杨江、宋之琏6人组成,王化宇任组长,任建业、齐文川任副组长。随之,在全区开展整党建党、“吐故纳新”工作,陆续恢复了大多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组织生活,接收了一批新党员。但由于突击发展党员,使一些不具备党员条件的人也纳入党内,造成组织上、思想上和作风上的不纯。许多好党员受到打击排斥,长期得不到使用,严重削弱了党的战斗力。
  15日定西县革委会整党领导小组成立,王树枝(军代表)任组长。
  △ 定西专区粮食和油脂公司合并,成立定西专区粮油公司革命委员会。
  十二月
  22日《人民日报》发表《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市里吃闲饭》的文章,报道了会宁县知识青年和城镇居民离开城市上山下乡的事迹,并在编者按中传达了毛泽东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至此,全国各地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定西专区积极按照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及甘肃省委的有关决定,全区相继成立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动员城镇居民、知识青年离开县城,或在本地,或回原籍,到农村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25日甘肃省革委会在兰州举办“解决岷县问题学习班”,揭发批判所谓“岷县反革命政变的二套班子”问题。后于1978年4月,中共岷县县委为该案涉及到的22名干部、职工、群众予以平反。
  是月中旬,兰州军区、甘肃省革委会派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渭源县。宣传毛泽东思想,落实毛主席一系列最新指示,清理阶级队伍,发展和巩固“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
  △ 定西专区物资局革委会与专区木材公司革委会合并为定西专区物资供应公司革委会。
  是年定西专区向外省、地调拨粮食7922万斤。
  △ 漳县2台120千瓦水轮发电机投运,年发电量80万千瓦时。
  △ 定西地、县防疫站撤销,人员下放到基层医疗单位。同期,全区妇幼保健机构全部撤销。
  △ 定西专区革委会气象台与农口单位合并,承担定西县气候观测和部分气象服务任务。
  △ 为了更好地开展“农业学大寨”,使大寨经验深入到千家万户,定西全县很多公社、大队干部和二分之一以上的生产队队长近2000人,分期分批地组织赴山西大寨参观学习。
  △ 年底,全区首届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召开,参加会议代表400余人。
  △ 北京医疗队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有360名医务人员来到定西专区在通渭县马营、渭源县会川、定西县内官、陇西县文峰分别成立县第二人民医院,为当地群众医疗服务。

知识出处

中国共产党定西地区大事记(1921.7-1991.12)

《中国共产党定西地区大事记(1921.7-1991.12)》

全书共45万字左右,记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发生在定西地区的大事要事、重要会议和重要人物的活动,实事求是地追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定西地区活动的情况和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定西地区人民建设家园,治穷致富的真实史迹。

阅读

相关地名

定西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