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共产党定西地区大事记(1921.7-1991.12)》 图书
唯一号: 291120020220000631
颗粒名称: 1959年
分类号: D235.42
页数: 17
页码: 177-193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59年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定西地区人民建设家园,治穷致富的真实史迹。
关键词: 定西地区 党史 1959年

内容

一月
  1日至9日中共定西县委召开600多人参加的县委扩大会议,安排部署“以思想为纲,以生产、生活为中心的整社运动”,并要求开挖“万井一条龙”,全部解决川区灌溉问题。由于缺乏科学勘探和分析,数万人行动的结果,是“到处空挖了一些徒劳无益的干罐”。
  5日张明科、甄昶、刘毋贤、明星才、席道隆、张克勋、马泰彦任中共定西地委委员,张明科任定西地委常委。
  上旬中共定西地委派出工作组会同省委纪律监察委员会和天水地委,到岷县检查工作。后于2月,地委、专署又派出副专员张明科和地委常委张建业、地委委员郭光临、区洁冰到岷县整顿县、社领导班子。24日,地委给省委写出《关于岷县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
  24日《甘肃日报》报道:为了加强巩固人民公社的领导,定西专区最近从县委书记、县长和科、部长级干部中抽调一批干部到人民公社担任领导职务。
  是月定西专署设立工业局、地质局、物质局、物资局、经济委员会、建设委员会、重、轻、煤炭、电力工业局。
  二月
  5日定西专区成立清仓查库小组,弓建华任组长,张明科任副组长。
  13日中共定西地委召开扩大会议。地委委员、各县委书记、专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共73人参加了大会。会议总结了1958年的工作,地委书记处书记王克就开展一个250万亩春小麦千斤田运动,地委常委冯兆芳就整社、开展多种经营和群众性的工具改革工作,乔凤翔就开展1959年水土保持高标准问题分别作了重点发言。作重点发言的还有李永秾、刘毋贤、张守绪、郭光临、甄昶、权增述、张建业、张明科、明星才等。会议通过了地委《肯定58年成绩,乘胜前进,开展“万库、万井、千条渠”运动》的决议,并相继通过了地委《关于当前钢铁生产的几点意见》、《关于煤炭工业生产的意见》、《关于人民公社大办工业的几点意见》。会后,地委就此次会议以及岷县划归定西专区后存在的一些问题向甘肃省委写了专题报告。后于3月12日,《甘肃日报》就此次会议进行了专门报道,认为:这次会议解放了思想,统一了认识,鼓足了更大干劲。
  18日中共定西地委发出指示:为掀起兴修水利为中心的防旱抗旱运动,保证粮食总产翻一番,要求各县年内新修地200万亩,灌溉面积达到400万亩;要有重点地试行人工降雨,面积为1000平方公里,降雨量一亿公方;并要大抓保险田,每人达2亩,亩产达到800斤。
  24日中共定西地委《关于当前钢铁生产的几点意见》中指出:1958年大炼钢铁的主要经验是由于政治挂帅,思想先行,批判各种右倾保守思想和神秘观点,从而掀起了大张旗鼓、轰轰烈烈的全民冶炼钢铁运动。全区生产了7059吨钢,88175吨铁,分别占计划的100.84%和122%。1959年省上下达定西专区炼铁任务33107.5吨。为了保证完成任务,必须进一步加强党对钢铁生产的领导,认真解决一切具体问题。要大搞群众运动,迅速突破技术难关,以加快钢铁生产任务的完成。
  28日王克兼任《定西报》编辑委员会主任。
  三月
  4日中共定西地委召开电话会议,地委书记处书记弓建华就当前跃进的形势下农村中出现的“小歪风也就是富裕中农资本主义倾向和地、富、反、坏分子向社会主义的进攻”讲了话,指出:“当前农村斗争的焦点是粮食问题,他们企图从粮食上打开缺口,拆散食堂,进一步搞垮人民公社。”要求全区“迅速开展一个大搞粮食工作的运动。”
  10日中共定西地委发出《关于加强理论工作的指示》,指出当前理论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深入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树立无产阶级思想,反对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大抓思想倾向,掌握思想规律,总结跃进经验,研究实际问题,为政治和思想斗争服务。因此,理论工作必须飞跃上去,一马当先,充当开路先锋,做到政治挂帅,思想为纲。
  △ 定西专区成立科学分院,下设工业、农业水利、林业畜牧兽医和工具研究等5个所,窦明海兼任院长。
  12日至月底中共定西地委在临洮辛店公社召开大办地方工业现场会,中央轻工部工作组及省委有关方面70余人参加了会议。
  18日定西专区成立编制委员会,张明科兼任主任。同期,撤销定西专区邮电督察员办事处及定西县邮电局,成立专区邮电局,并代办定西县邮电业务。
  △ 定西农业专科学校附设的试验场分设为定西农业试验站。
  21日岷县剿匪部队在迭马沟与11名土匪遭遇,战斗10分钟,击毙土匪9名,收缴火枪4支,步枪1支,民警副队长陈建牺牲。
  22日甘肃省引洮工程局决定,在通渭、会宁兴建面粉加工厂各一座,投资47.8万元。
  25日中共定西地委召开电话会议,窦明海书记在会上指出:“事实上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发挥不完的”,“要想尽一切办法实现省委提出的两季顶一年,小麦赶总产,夏粮突破200亿斤关的口号”。这是脱离实际的估计,造成了后来工作上的严重失误。
  是月根据中央“按劳分配,承认差别,适当积累,合理调剂”的方针,定西地区各县分别对生产队规模进行了调整。
  △ 定西专署设立物价委员会。同期,邮电督察员办事处改为邮电局。
  △ 中共定西地委生产合作部改称农村工作部。
  四月
  5日《定西报》改刊为《定西日报》。
  △ 杨如升任中共定西地委工交部部长、地委委员。
  是月按照中央第二次郑州会议精神,定西全区开始了纠正“一平二调三收款”的算帐活动。全区各县召开四干会或五干会,落实会议精神。后于5月,地委专门成立算帐委员会,由书记处书记弓建华任主任,具体领导这项工作。
  各人民公社都以生产小队为单位,算政治帐、算作风帐、算经济帐。算帐活动大致进行了三个多月。算帐活动中,领导带头下楼,依靠群众,自上而下,层层算,上下内外攻,使算帐由浅入深,完成了整顿人民公社的任务。经过算帐,全区各公社在体制上实行权力下放,三级管理,队为基础的核算单位。仅岷县下放各种大、小厂矿2229个,水磨盘、饲养场122个,车辆598辆,牲畜1632头,劳动力18869个,各种机械农具3000多件。在旧帐的清算处理中,县级清算钢铁补助款,银行收回不到期农贷款,收回各种财务包干款共125.29万元;算清平调副业款、购粮等款共158.51万元,兑现105.25万元;生产队清算平调社员生活资料款185.65万元,兑现157.17万元,所欠部分写下了欠条,限期归还。算帐活动中,揭露出的干部思想作风和财务上的问题,根据不同类型和性质作了清算和处理。清算出县级单位有问题干部246人,占干部总数的15%,贪污多占款1.7万元;下楼干部128人;农村小队长以上干部有问题的4983人;大队干部225人,小队干部352人,共贪污多占款25.05万元,粮食324.02万斤,实物折价8448元,合计51.82万元。因清算各种经济帐,使社员1958年劳动日值由0.23元增加到0.42元。算帐中,整顿了农村党组织,组建了新的行政领导机构,共选出社干15394人。全区各县的“全面大算帐”运动,适当地抑制了大跃进中“一平二调三收款”的共产风,也对当时的一些领导过急过“左”的做法敲了警钟。
  △ 全区各县公共食堂逐渐发生缺粮断炊现象,浮肿病开始发生,外流人口增加。
  五月
  3日至8日中共定西地委召开1959年第二次委员扩大会议。地委委员、各县县委第一书记和专区机关负责人共5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学习讨论了中央四月上海举行的八届七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人民公社的十八个问题》,研究了领导方法、工作方法、工农业生产指标等问题,通过了《关于人民公社领导骨干的配备意见》《公社管理委员会的工作》《生产小队的职权和部分所有制》等关于人民公社的八个草案,通过了《工业交通劳动力安排》《关于整顿专县高等学校的方案》等。窦明海在讲话中说:“当前压力最大的是所有制问题,如果不迅速解决,稍一松气,就会造成更大的损失”。王克作了“继续鼓足干劲,大战1959年,粮食亩产突破500斤关”的报告。会议决定在全区抽调11万精壮劳力参加引洮工程。会议对专区1959年基建计划进行了修正说明;就1958年一哄而上所办大学提出整顿意见的同时,决定各县所建立的报社一律停办,只保留《定西日报》和《白银报》。李永秾、张守绪、刘毋贤在会上相继作了重点发言。这次会议适当地制止了当时的急躁冒进情绪。但在工农业生产指标上较之省委下达的已经冒进的任务上又进行了增加和提高。会议还对临洮县上杜家生产队的干部严重违法乱纪的行为作出了严肃的通报。
  4日全区粮食征购任务会议在定西结束。各县县长、粮食局长、专署财政局、供销社及专署有关领导45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省上下达专区粮食征购任务的落实情况,并讨论形成了1959年征粮中必须坚持的七条原则。
  5日中共定西地委行政干校改为中共定西地委党校。
  12日根据中央有关增产节约精神,中共定西地委成立增产节约委员会,张明科兼任主任。
  24日中共定西地委召开各县委第一书记联席会议。主要讨论算帐、生产、粮食问题。会议还就农村实行“三包一奖”的农业政策进行了讨论,并计划在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开始施行。但因当时历史环境和承包计算等问题,此项制度未能全面施行下去。在粮食问题上,会议认为“不能再向省上要粮食指标”,“现在许多地方事实证明,不是没粮,而是工作没做透”,要“面向群众,不能面向仓库”。
  是月岷县开展反右倾斗争,反击闻捷科(县长)、王礼贤(副县长)、梁凤璋(副县长)、师万杰(工交部长)“反党集团”。此次运动严重扩大化,有147名干部职工受到批判和不同程度的处理。后于1962年,这些人相继得到甄别平反。
  △ 定西专署设立劳动局。
  夏 岷县15个公社先后遭受16次雹、洪灾害袭击,受灾180个生产队,15万余人口,占全县人口的41%。受灾土地面积20余万亩,死亡6人,冲毁房屋1228间,冲走大牲畜159头。灾后,岷县县委、县人委组织工作组,分赴灾区,慰问灾民,并组织228个专业队,开展以副业为中心的生产自救,发放救济款192672元。
  六月
  11日至15日中共定西地委在陇西县召开现场会议,与会者窦明海、王克、王贤哲、权增述、郭光临及陇西、通渭、定西、岷县县委第一书记。中共甘肃省委派出农村工作部长万良才和王国瑞、王治国参加了会议。会议首先由万良才传达省委常委会议“一致认为当前农村形势非常严重”的精神,然后检查了陇西县的粮食问题和人口非正常死亡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紧急措施,纠正了有些人民公社“停止供应”的作法。万良才、王国瑞、窦明海联名写出《局势严重,时间紧迫,必须坚决贯彻执行省委指示,迅速扭转农村形势,争取1959年生产大跃进》和《关于陇西问题的报告》,上报省委并张仲良书记。报告中说:“群众和我们关系十分紧张,粮食紧张,浮肿病严重,外流人口也很突出。政策措施稍有不当,就有出大乱子的危险。”并指出已有饿死、中毒而死,以及大幅度病员产生的情况。
  27日中共定西地委发出《关于做好人民公社夏收分配》的指示。指出夏收分配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按劳取酬的原则,体现基本队有制和部分社有制,妥善处理好国家、公社、基本核算单位和社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是月定西全区各县普遍就粮食问题召开会议。在人口大量外流、饿死、浮肿病严重的情况下,通渭、陇西乃至地委主要负责人,错误地认为,当前粮食形势很好,继续采取“挖陈粮”、“炒豌豆”等手段,对基层干部和群众进行错误的批判和斗争。后于7月,省、地给陇西紧急调拨救济粮500万斤,暂缓了陇西县的灾情。
  七月
  1日中共定西地委召开电话会议,指出算帐工作全面结束以后,每一个人民公社都应召开一次社员代表会议。会议郑重强调了粮食问题,并指出:“挖粮一经发现立即停止,对当事人立即作出处理,有些还应立即捕办。以往发生的也要深刻检查,严肃处理,情况即报地委。”
  10日中共定西地委紧急通知:要求各县要认真贯彻执行省委《关于严格制止和严肃处理人口外流问题的紧急指示》,立即成立外流人口迁返办公室,由一名书记或副县长亲自挂帅。并宣布定西专区人口迁返办公室由张明科负责。
  22日中共定西地委召开各县农业书记会议。会议认为在粮食问题上“有些地方政策贯彻不深入,算帐下楼不彻底,遗留尾巴还很大,因而群众思想还不够稳固”,因此要把工作积极跟上。要求各级领导“经过艰苦的工作,积极的措施和正确的政策”,逐步挽回“群众的感情”、“同心协力渡过困难”。同时也指出了在农业生产上的不利因素,“首先是劳动力不足”,“洮河、修铁路和县办工厂占去的劳力相当于一个县的劳力”。
  是月尚友仁兼任定西专署计划委员会主任。
  八月
  9日《甘肃日报》报道:定西专区各地积极开展学习《人民日报》社论,大鼓干劲大抓生产,批判和克服右倾松劲情绪,迅速掀起增产节约的新高潮,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超产一二三成的群众运动。
  10日《甘肃日报》专版刊登中共定西地委主编的“十年苦战干旱,山乡面貌巨变”的文章,对定西解放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水利战线发生的巨大变化进行了专题报道。同日还发表了定西地委第一书记窦明海的文章,题为《伟大的十年,更大的胜利起点》。
  26日全区各县连夜召开会议,学习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公报。
  九月
  4日中共定西地委制定《一九六0年水利规划》,1960年要完成整修水地100万亩,新修20万亩,年底达到428万亩,实灌360万亩的任务。并提出当年秋冬要超额完成整修水地80万亩,新修20万亩,平整土地100万亩,冬灌250万亩的任务。
  9日中共定西地委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反右倾、鼓干劲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指示。
  18日定西专署粮食局向全区发出大力开展粮食节约运动的通知。
  28日中共定西地委召开第三次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关方面负责人共54人。会议传达了中央庐山会议关于彭、黄、张、周所谓“反党集团”的有关党内文件和省委二届十一次扩大会议精神后休会。
  是月临洮县委第一书记关海涵离职,牛金铭接任。
  △ 定西专署民政科改称民政局。
  十月
  1日定西城区在大操场举行庆祝建国10周年群众大会。定西民兵师在大会上受到检阅。
  2日《甘肃日报》报道:定西、通渭及会宁、静宁四县根治华家岭协作指挥部已派遣800多人进驻华家岭,拉开了定西深翻土地修梯田的序幕,并决定从以上四县抽调50%劳动力大战华家岭,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做出贡献。
  5日中共定西地委扩大会议继续上月28日会议,与会者相继发言,并发动对地委书记处书记王克、建设科长李岳西、交通管理局长王承烈三人的错误揭发和批判,直至21日才结束。期间,地委还穿插召开了一次电话会议,要求各级党组织“大胆发动群众,组织鸣放揭发”,“公开宣布反右倾斗争一定要进行到底,要挖得干干净净,有多少挖多少。”21日扩大会议上,定西地委作出了关于贯彻执行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和省委二届十一次扩大会议精神的决议。《决议》宣称:这次会议坚决粉碎了王克右倾机会主义者的反党活动,清除了反革命骨干分子李岳西和坏分子王承烈。《决议》指出,全党必须通过反右斗争,深刻吸取经验教训,彻底清除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认真改造唯心主义世界观,坚定唯物主义世界观;正确对待革命的群众运动和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的问题。并要求共产党员必须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正确处理个人与党的关系,必须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进一步提高马列主义水平和阶级觉悟,沿着中共八届八中全会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扩大会议后全区在党内开展了“反右倾”斗争,在政治上使党内正常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在经济上使“左”倾错误更加发展。
  △ 《甘肃日报》报道:通渭县商业局、岷县邮电局作为省先进集体,专署交通管理局汽车司机李志济作为省先进个人出席全国工业、交通运输社会主义先进者表彰大会。
  △ 中共定西地委发出《关于开展全民养猪的指示》,指出必须贯彻执行“公养私养并举”的方针,促进生猪发展。
  要求1960年底全区生猪发展总数达到150万头。凡出售给国家的毛重猪,分等另加百分之三、五、十的奖励价,以鼓励群众养猪育肥的积极性。
  28日中共定西地委根据省委1959年10月20日扩大会议的决定,错误地作出给王克留党察看两年,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工资由13级降为16级,下放劳动锻炼的处分决定。后于1961年10月12日,中共甘肃省委甘发[1961]0451号文件通知,经省委常委会议讨论决定:撤销原定“王克同志右倾机会主义反党分子,给予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留党察看2年,工资降3级”的处分决定,通知本人,补发少领工资并报中央西北局备查。
  29日被通渭县委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通渭县长田步霄自杀身亡。30日,通渭县委以“彻头彻尾,誓死不化的右倾机会主义反党集团首要分子”为罪名,开除田步霄党籍。后于1962年,中共定西地委及通渭县委为田步霄公开平反昭雪。
  十一月
  13日中共定西地委决定:为保证引洮上山工程的顺利进行,要给各工区再增加力量,岷县、陇西各增加1万人,临洮增加7千人参加引洮工程。
  17日中共定西地委召开紧急会议,就全区征购粮入库任务还很大,尤其是通渭、陇西、定西“问题更大”,“日进度非常缓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之后,又召开电话会议,严厉批评了通渭、陇西等县县委领导“对待粮食问题的右倾情绪”。当时地委领导错误地认为“不是没有粮食”,“根本原因是抓得不紧”,要求通渭等县“扫清粮油入库的道路”,“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立即赶上来”,以完成16日向省委作出的“五天内粮油任务全面如数归仓”的保证。
  22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通渭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大会代表202人,列席代表22人。大会进一步贯彻党的八届八中全会精神和甘肃省委十一次扩大会议精神,总结中共通渭县第二次代表大会以来的工作,讨论分析1959年“大跃进”计划执行情况,部署1960年的生产计划。
  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通渭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决议》。选举产生了第三届委员会委员25人,候补委员3人。选出出席省党代会代表6人。在三届一次全委会上,选举常委11人,张烽当选为书记处第一书记,雷炳焕、陈景虞当选为书记处书记。
  25日中共陇西县委在印发《关于开展反右倾运动的情况报告》中指出,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和省委第十一次扩大会议精神传达之后,县委立即召开了扩大会议,揭发并粉碎了以县委书记处书记赵建基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反党集团”,“清除了久藏在党内的反党分子,从根本上解决了陇西党内长期存在的问题”。截止11月23日,全县揭发出反党集团1个,分团3个。后于1962年陇西县委对反右倾斗争中错误处理的人和事一一进行了甄别平反。
  是月岷县第一书记郝建宁离职,席道隆接任( 未到任)。
  十二月
  14日至17日中国共产党岷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大会代表276人。大会听取和审议了刘步荣作的县委工作报告和王秀山作的《为实现1960年更大跃进而奋斗》的报告。大会通过了《1960年至1965年五年规划(草案)》,研究部署了今后更大跃进的指标和措施。选举产生第三届委员21人,候补委员2人。在三届一次全委会上,选出常委9人,席道隆当选为书记处第一书记(未到任),郝建宁、张思仁、刘步荣、李春生、王秀山当选为书记处书记。
  16日至22日窦明海、弓建华、冯兆芳在通渭县主持召开地委常委扩大会议。参加扩大会议的人员有王贤哲、杨如升、区洁冰、刘毋贤、甄昶、关秉钧、尹益三。与会者一部分到城关人民公社东方红生产队研究整社问题,一部分帮助召开了四级干部会议。22日上午对通渭县的工作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地委负责人对通渭出现的人口严重非正常死亡和大量外流的情况表示了极大的关怀,对于通渭县委领导人在征购粮问题上采取的“万人斗争会”“整社团”“教养队”“翻箱倒柜”等作法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一致认为通渭的问题已不是公购粮的问题,而是28万人的生活安排问题。但常委们将通渭问题的原因归于“粮食偷盗隐瞒很多”,“分配问题是两条道路的斗争问题”。常委扩大会议最后讨论审定了通渭县委新的组成人员名单。
  17日至19日中国共产党临洮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大会代表316人。大会贯彻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和省委扩大会议精神,讨论了1960年农业生产全面跃进的计划,通过了《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力争1960年更大跃进的决议》和《1960年农业生产计划(草案)》。选举产生第三届委员会委员11人,候补委员5人。选举出席甘肃省党代会代表7人。在三届一次全委会上,选出常委7人,牛金铭当选为书记处第一书记,曹海洲、张俊杰当选为书记处书记。
  28日中共定西地委通知,要求从临洮再抽调5000人,通渭抽调2000人,支援引洮工程。
  28日至30日中国共产党定西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大会代表251人。大会听取了任建业作的工作报告。通过了《中共定西县第三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议》。选举产生了第三届委员会委员23人,候补委员4人。选举出席甘肃省党代会代表6人。在三届一次全委会上,任建业当选为书记处第一书记,马万有、蒲正芳、齐乃武当选为书记处书记。
  是月底中国共产党陇西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大会代表200余人。大会听取了张克勋作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县委委员15人,候补委员5人,在三届一次全委会上选出常委5人,张克勋当选为书记处第一书记,郝维勤当选为书记处书记。
  是年王广林等76名先进生产者,参加甘肃省第三次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
  △ 定西专署设立工商行政管理局,与物价委员合署办公。
  △ 全区开展群众性的筑路运动。全年共兴建公路291.71公里,改建1256公里,新建大车道和驮运道729公里,整修土路520.27公里,新建桥梁11座,长208.94米,使104个公社通了汽车,67%的大队通了大车。

知识出处

中国共产党定西地区大事记(1921.7-1991.12)

《中国共产党定西地区大事记(1921.7-1991.12)》

全书共45万字左右,记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发生在定西地区的大事要事、重要会议和重要人物的活动,实事求是地追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定西地区活动的情况和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定西地区人民建设家园,治穷致富的真实史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