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共产党定西地区大事记(1921.7-1991.12)》 图书
唯一号: 291120020220000597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D235.42
页数: 16
页码: 1-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发生在定西地区的大事要事、重要会议和重要人物的活动,实事求是地追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定西地区活动的情况和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定西地区人民建设家园,治穷致富的真实史迹。
关键词: 定西地区 党史 大事记

内容

定西地区位于甘肃中部,北倚兰州、白银,东接平凉、天水,南邻陇南,西南接临夏、甘南。全区辖定西、通渭、陇西、渭源、临洮、漳县、岷县七县。土地面积26330平方公里,有汉、回、藏等18个民族,1991年底总人口259万余人。
  定西地区属高原内陆性气候,境内中部和北部为干旱丘陵沟壑区,南部属高寒阴湿区。土地面积大,差异性大,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中草药、矿产资源都很丰富。黄河的两大支流——渭河、洮河从境内流过。西兰、甘川公路,陇海铁路穿境而过。
  提起定西这片土地的历史,人们莫不以左宗棠“陇中苦瘠甲于天下”的名言来形容它的贫瘠与干旱。清末的这位陕甘总督,或许只是在他戎马倥偬的一瞬,领略了陇中的一隅,然而,这片土地不仅有它灿烂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而且也产生了不朽的革命业绩。
  早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黄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驰名中外的马家窑文化、辛甸文化和寺洼文化。西起临洮三十里墩的战国秦长城,跨越临洮、渭源、陇西、通渭4县,蜿蜒250多公里。王莽铜衡、哥舒翰记功碑、威远楼、汪氏元墓群、灞陵桥等大量的名胜古迹,显示了祖先的勤劳智慧和历史的积淀。
  历史上,定西地区曾是林密草茂的半农半牧区。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昔日浓荫蔽日,牧马欢腾的林草丰茂之地,到清代乾隆以后,就成了“千里陇原一片赤地”。但是,勤劳的定西人民从来没有放弃过这块热土,曾涌现出了一批不畏强暴的志士仁人。他们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为己任,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的先进思想和品德谱写了中华民族的“正气歌”。
  定西地区有着悠久的革命传统。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早在大革命时期,定西地区就有一批优秀学子分别在北京、兰州、日本等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于汹涌澎湃的革命洪流中。李大钊逝世后,驻守在临洮的国民党冯玉祥部与临洮各界人士2000余人,在东校场举行“追悼李大钊烈士大会”,揭露和声讨奉系军阀的罪行,激发了广大民众对革命的同情与向往。
  1929年前后,迫于饥馑,临洮、岷县、渭源等地的200余名青年参加了冯玉祥驻当地的部队,后于1931年12月14日随共产党员赵博生、董振堂在江西宁都举行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三十年代初,中共陕西省委为了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积极在驻甘部队中开展兵运工作。1932年7月,杨虎城部驻甘十七师五十旅补充二团,在共产党员卢松轩、石庆德和进步军官赵丕列、马济人等策动领导下,发动该团一营在定西■口起义,打响了在定西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1935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北上途经通渭新景乡。9月17日,毛主席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突破腊子口天险进入岷县境内。27日,在党中央的率领下,经在宕昌县哈达铺第一方面军改编的陕甘支队,到达通渭县一批不畏强暴的志士仁人。他们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为己任,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的先进思想和品德谱写了中华民族的“正气歌”。
  定西地区有着悠久的革命传统。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早在大革命时期,定西地区就有一批优秀学子分别在北京、兰州、日本等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于汹涌澎湃的革命洪流中。李大钊逝世后,驻守在临洮的国民党冯玉祥部与临洮各界人士2000余人,在东校场举行“追悼李大钊烈士大会”,揭露和声讨奉系军阀的罪行,激发了广大民众对革命的同情与向往。
  1929年前后,迫于饥馑,临洮、岷县、渭源等地的200余名青年参加了冯玉祥驻当地的部队,后于1931年12月14日随共产党员赵博生、董振堂在江西宁都举行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三十年代初,中共陕西省委为了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积极在驻甘部队中开展兵运工作。1932年7月,杨虎城部驻甘十七师五十旅补充二团,在共产党员卢松轩、石庆德和进步军官赵丕列、马济人等策动领导下,发动该团一营在定西〓口起义,打响了在定西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1935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北上途经通渭新景乡。9月17日,毛主席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突破腊子口天险进入岷县境内。27日,在党中央的率领下,经在宕昌县哈达铺第一方面军改编的陕甘支队,到达通渭县一及西北各省,率领人民群众踊跃支前、参军,为定西地区的解放以及配合大军西进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
  1949年7月26日,中共中央西北局批准建立会宁分区,成立中共会宁地方委员会。8月14日,会宁分区机关干部随解放大军陆续到达定西县城。8月1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命令,任命了会宁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的专员、副专员。9月22日,中共甘肃省委电示,原会宁分区易名定西分区。9月27日,中央西北局批准建立中共定西地方委员会。
  定西地区解放后,中共定西地委领导全区人民迅速完成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接管,建立了党的各级组织和人民民主政权;全力支援人民解放军向青海、新疆挺进和向大西南进军;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剿匪、肃特,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生产,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等工作。为总结解放后一年多来支前、剿匪、反霸、减租等工作,地委于1950年9月召开了首次党的代表会议,传达了省党代会精神,提出了今后各项工作任务。会后在全区大规模地开展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运动,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和打退资产阶级进攻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较快恢复了国民经济。从1953年起,在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指引下,开始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进一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1954年12月地委召开了第二次党的代表会议,着重研究了党的建设,总结检查减租反霸、土地改革、民族统战以及如何改进干部作风等方面的问题,部署了农业生产、互助合作、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等工作。在此期间,地委根据中央及省委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本地区的工作实际,吸收、培训干部,发展党员和党的组织,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并建立健全了政权组织、司法机构及农会、工会、青年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组织,顺利实现党的各项任务。到1956年底,全区有36万多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440多户资本主义工商业者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有4500多个城市小手工业者组织了起来,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以后,全区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7年,地委认真贯彻党的“八大”提出的正确方针,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至1957年底,全区拥有国营工业企业5个,占全部工业企业总数的1.6%,拥有国营商业企业和供销合作社420个,占商业企业总数的76%。国营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31.9%,国营商业零售总额占商品零售额的84%。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与1949年相比,全区社会总产值增长了60.2%,国民收入增长了30.3%,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35.7%,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28.4%,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1.7倍,粮食总产量增长了59.2%,财政收入比1953年增长了3.1倍。到1958年,象高崖水泥厂、陇西酒精厂等一批定西地区骨干企业相继建成投产。但在1957年,全国开展的反右派运动中,定西地区同样出现了严重扩大化的问题,伤害了一部分干部和知识分子。1958年中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发动“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共定西地委由于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和全区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缺乏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加之思想上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在贯彻执行中央指示过程中,没有从本地实际出发,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提出了“无雨大增产、大旱大丰收”、“百万千斤亩,万亩万斤田”、“千斤社,千斤县”等一些违背客观经济规律,脱离定西地区实际的口号。在“插红旗、拔白旗”斗争中,使一批敢于坚持实事求是、敢于说真话的干部受到批判和错误处理。1959年,贯彻中央庐山会议精神,将地委副书记王克错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反党分子”,作了处理。接着在全区开展了“反右倾”运动,又错误地批判和处理了一大批干部,严重损害了党内民主生活,挫伤了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政治热情及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加上自然灾害的因素,致使全区经济建设和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的生活曾一度极为贫困。全省有名的“重灾区”通渭县,饿殍到处可见,人口大量外流。1960年12月,中央西北局在兰州召开书记处会议,着重研究解决农村人口外流、疾病、非正常死亡的问题。会后,中央、省委派工作组来定西抢救人命,安排群众生活,并调整了地委主要领导成员。从1961年开始,地委认真贯彻党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纠正“左”的错误。在经济工作中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即十二条)、《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即六十条)和省委有关农村政策的指示,放宽农村经济政策,调整社队组织规模,恢复集市贸易,增划自留地,采取了较为灵活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让人民群众休养生息。在政治上,贯彻执行1962年中央七千人大会精神和中央《关于加速进行党员、干部甄别工作的通知》及省委的指示,对拔白旗、反右倾、整风整社、民主革命补课等运动中被错误批判和处理的党员、干部进行了甄别平反,为大多数错划的“右派分子”摘了帽子。这对于发扬民主,团结干部,调整党内外关系,调动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积极性,都起了很好的作用。党的实事求是的作风和党内民主空气一度得到恢复和发扬。全区各族人民经过休养生息、奋发图强、艰苦奋斗,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得到了比较顺利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1963年10月开始的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对解决干部作风和经济管理等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把这些不同性质的问题都认为是阶级斗争或者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混淆了敌我矛盾。因此,在一些单位和社、队又错误地批判和处理了一大批干部,助长了“左”倾思潮的发展。
  1967年,在造反派的冲击下,定西地区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和群众团体组织,一度陷于瘫痪。中共定西地委、定西专员公署和各县委、县人委相继被“造反派”非法夺权,各级公检法机关被“砸烂”,大批领导干部遭到诬陷,以各种罪名被非法批判、斗争和关押,有的被迫害致死;广大党员被迫停止了组织生活,全区陷入严重的混乱局面。1967年2月上旬,定西军分区奉命介入地方“文化大革命”,执行“三支两军”(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任务,成立了定西军分区农业生产领导小组(后改为定西专区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负责组织全区生产和日常工作。1968年2月23日,定西专区革命委员会成立,统揽党、政、财、文大权。革委会下设政治部、保卫部、生产指挥部和办公室,取代了“文革”前的地委工作机构及专署职能机构的权力。随即在全区开展“清理阶级队伍”,大刮所谓“十二级红色台风”,严重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打击排斥迫害了一大批干部,使他们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1968年11月,定西专区革命委员会整党领导小组成立,在全区开展了整党建党工作。在整党过程中,陆续恢复了一些党的组织和大部分党员的组织生活。但由于指导思想上的错误,在“吐故纳新”中,有许多好党员受到诬陷和排斥,有的甚至被开除党籍,并将含有各种诬蔑不实之词的结论装入本人档案。同时,把一些不具备党员条件的人突击纳入党内,造成党内组织上、思想上和作风上的不纯,削弱了党的战斗力。1971年1月14日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定西地区第一次代表大会,恢复中共定西地委,选举产生新的地委领导机构。这次代表大会是在大批老干部尚未恢复工作,党内生活不正常的情况下召开的。
  会议贯彻了“九大”的路线,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会后,在当时全国大气候和政治环境的影响下,由于大批“资本主义”、“割私有制尾巴”,伤害了农民和基层干部,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群众生活非常困难。这种情况引起了国务院的重视,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大批救灾物资运到定西,缓解了当时的困难。与此同时,在农业学大寨精神的指引下,特别是全国“北方地区农业会议”结束以后,中共定西地委积极响应中央“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在全区掀起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高潮,涌现出了定西县大坪、通渭县杏树湾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全省先进典型,使一大批荒山陡坡得到了很好的治理,农村经济有了一定转机,1975年全区粮食总产量达65.57吨,创历史最高记录。七十年代中期,在省上大力支持下,相继上马建成了“靖会工程”、“兴电工程”、“刘川工程”等大型水利工程,使大批荒滩戈壁变成旱涝保收的良田。在林业方面,地委、地革委决定动员定西、通渭及会宁三县群众,在华家岭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工程,并成立了华家岭林业站。经过数年奋斗,在光秃的华家岭山上建起一条长300公里,总面积7.7万亩的华家岭林带。1973年8月以后,相继撤销了革委会政治部、保卫部和生产指挥部,恢复了地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等工作机构和地区的一些职能机构。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使我们的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特别是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方针。中共定西地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领导全区各级党组织进行全面拨乱反正,肃清过去长期存在的“左”的影响,纠正“左”的错误。开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平反“文革”期间的冤假错案28941件;对遭受迫害的干部彻底平反,对被迫害致死的子以昭雪,恢复名誉;复查纠正了历次政治运动中被错误处理的案件6014件;改正了错划“右派分子”974人。推倒了强加给他们的诬蔑不实之词,为大批受株连的人消除了影响。
  同时对22216名干部作了清理,并认真落实了知识分子、民族宗教等政策,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三
  1979年1月,撤销定西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定西地区行政公署,与中共定西地委分设。揭开了定西地区人民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序幕。
  改革开放之初,中共定西地委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把全区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农业上,提出了“认真总结经验,切实加强领导,集中力量把农业搞上去”的口号和定西地区农业生产十年规划分两步走的设想。继粉碎“四人帮”之后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定西地委又一次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认真搞好真理标准问题补课的思想教育,对进一步端正思想路线,正确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顺利实现工作重点转移,搞好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打好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战役,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促使思想大解放,精神大振作,工作大发展。
  1979年9月18日至23日,中共定西地委召开了有430人参加的工作会议。这次会议中心内容是:搞好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补课,端正思想路线,贯彻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同时,研究了全区农业建设的长远规划和措施,讨论了冬春的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全区普遍推行按劳分配加照顾的分配办法,认真推广联系产量计算报酬的生产责任制,大力鼓励和扶持社员积极发展家庭副业。会议之后,定西地委向省委提交了《关于改变定西地区低产贫困面貌的请示报告》。报告实事求是地结合定西地区实际情况,提出发展农业生产分两步走的设想,即到1985年,使每个农业人口占有粮达到600斤,初步解决吃饭问题,到1990年,基本改变贫困面貌,农、林、牧、副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同时要求省上给予定西地区特殊政策,其内容为:粮食实行包干补助,豁免难以收回的贷款,固定支援贫困县、社的投资,在收购药材和发展油料上予以照顾,执行农业经济政策,适当放宽“小、自由”。定西地委在进行真理标准问题讲座,端正思想路线的基础上,结合定西实际提出的政策,对粉碎“四人帮”之后,改革开放之初发展定西地区农业生产,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定西人民吃饭问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980年7月3日至9日,中共定西地委召开全委扩大会议,重点讨论放宽农村经济政策和十年规划的设想。经全体委员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共定西地委关于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若干问题的意见》。《意见》根据中央领导人关于生活贫困的地区,“索性实行包产到户之类的办法”的指示,就全区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提出了“十六条”办法和措施。
  该《意见》的出台,揭开了定西地区农村改革的序幕,为改变定西地区贫穷落后面貌,打下了政策基础。
  1982年7月,国务院总理赵紫阳视察定西,在肯定定西地委工作的同时,提出了调整农业结构,把水土保持与黄河治理结合起来,把多年农业生态的恶性循环变为良性循环的战略方针。并把“三西”(河西、定西、宁夏西海固)和甘肃省的“两西”建设问题提上了国务院的议事日程。对此,定西地委积极作出反应,提出了改变全区面貌的初步设想,即前十年(1990年以前),努力奋斗,积极创造条件,基本实现解决温饱问题;后十年,继续改变生产条件,改变落后面貌,达到自给有余。这一年,国务院将定西县列为水土流失治理县之一,定西县随之开展了以关川河等十条河沟为主的小流域水土治理工作,经十余年的奋斗,已初见成效。
  党的十二大召开以后,随着全区整党工作和清理“三种人”工作的全面展开,定西地委把机构改革和领导班子年轻化作为地委工作的重点。1983年5月,省委调整了地委领导班子,地委常委制改设委员制,平均年龄由原来的53.5岁,下降为48.5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66%。随着许多老干部退居二、三线,有511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中。在机构改革中,取消和改革人民公社体制以及“文化大革命”中产生的“革命委员会”,恢复了县、乡政府。地委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调整了各级领导班子,实现了新老干部的合作与交替。整党的后期,吸收了一批基本具备党员条件的优秀知识分子和生产第一线有文化的青年入党,使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随着各级政府职能的恢复和健全,定西地委、行署带领全区人民以改变农业生态为目标,开展了兴修水利梯田、植树造林、多种经营、计划生育等项工作,并持续深入地开展了整党建党和清理“三种人”的工作。
  1983年7月,胡耀邦总书记视察甘肃并听取了定西地委的工作汇报,提出了定西地区要大力开展种草种树活动,之后不久,又把他亲自采集的树籽寄给了定西。根据胡耀邦总书记的指示,定西地委提出了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植树造林的三条决定和植树种草的初步设想,并将全区分为南部半湿润区,中部半干旱区等四个区域,成立了两个指挥部,具体领导种树种草工作。
  1984年7月18日至22日,中共定西地委、定西地区行署召开定西经济建设经济理论讨论会。会议提出:继续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是全区的一项长期任务;大力种草种树,实现战略转变,是治穷致富的必由之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积极开发智力,是加快全区建设步伐的根本大计。会后,围绕定西经济发展,推动全区社会全面进步,地委、行署提出了必须狠抓的“三十件”大事,即“十个三”。“十个三”是地委、行署在八十年代中期为振兴定西经济,实现“三年停止破坏,五年解决温饱”奋斗目标的纲领性文献,它对定西地区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修订和实现“七五”计划,有着极为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在“广开言路、纳良招贤、立志改革、立志四化”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献计献策、振兴定西”这一思想的启发和推动下,地委、行署广泛动员各方有识之士,为振兴定西共谋良策,荟集了大量真知灼见,从指导思想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给定西经济建设以积极的影响。
  1986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及国务院“三西”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林乎加在甘肃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陪同下视察定西地区,又一次把种草种树,改变生态环境的工作提了出来,作为定西全区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工作百折不挠地持续抓下去,并把“三田”建设作为全区脱贫致富的治本工程一抓到底。
  整个八十年代,定西地委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始终把改变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全区农业人口温饱放在为南部半湿润区,中部半干旱区等四个区域,成立了两个指挥部,具体领导种树种草工作。
  1984年7月18日至22日,中共定西地委、定西地区行署召开定西经济建设经济理论讨论会。会议提出:继续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是全区的一项长期任务;大力种草种树,实现战略转变,是治穷致富的必由之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积极开发智力,是加快全区建设步伐的根本大计。会后,围绕定西经济发展,推动全区社会全面进步,地委、行署提出了必须狠抓的“三十件”大事,即“十个三”。“十个三”是地委、行署在八十年代中期为振兴定西经济,实现“三年停止破坏,五年解决温饱”奋斗目标的纲领性文献,它对定西地区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修订和实现“七五”计划,有着极为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在“广开言路、纳良招贤、立志改革、立志四化”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献计献策、振兴定西”这一思想的启发和推动下,地委、行署广泛动员各方有识之士,为振兴定西共谋良策,荟集了大量真知灼见,从指导思想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给定西经济建设以积极的影响。
  1986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及国务院“三西”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林乎加在甘肃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陪同下视察定西地区,又一次把种草种树,改变生态环境的工作提了出来,作为定西全区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工作百折不挠地持续抓下去,并把“三田”建设作为全区脱贫致富的治本工程一抓到底。
  整个八十年代,定西地委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始终把改变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全区农业人口温饱放在中组织人事工作若干问题的暂行办法》。在地委的安排部署下,定西地区经济体制改革迈上新的台阶,高崖水泥厂、陇西酒精厂等一批地区骨干企业,通过改革与企业内部的改造,工业产值取得了历史上最好的成绩。
  1990年以后,定西地委把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改善党群关系问题摆到重要位置,作出了《关于密切联系群众,努力做好工作的决定》。先后抽调大批干部深入农村、农户,帮助基层搞好工作,114名县处级干部确定了107个乡镇作为联系点,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1990年10月,地委根据省委统一部署,决定用三年时间,分三批对全区2035个村进行全面系统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以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觉悟,教育和引导农民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加强以农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有力地加强和改善了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1990年11月,定西地委、行署召开了150人参加的“第二次定西经济建设理论研讨会”。这次会议在继续完善和深化“十个三”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制定“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实现“五个五”的近期发展目标,从整体到局部,从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论证,为制定“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理顺了思路,明确了目标,构画了蓝图,取得了共识。
  到1991年底,定西地区在各级党委的带领下,经过200多万人民群众的艰苦创业和艰苦奋斗,全区国民生产总值达134815万元,工业总产值达5840万元。农业总产值达115387.66万元,粮食总产量达668415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0899万元。

知识出处

中国共产党定西地区大事记(1921.7-1991.12)

《中国共产党定西地区大事记(1921.7-1991.12)》

全书共45万字左右,记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发生在定西地区的大事要事、重要会议和重要人物的活动,实事求是地追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定西地区活动的情况和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定西地区人民建设家园,治穷致富的真实史迹。

阅读

相关地名

定西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