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共产党安定区大事记(1992-2011)》 图书
唯一号: 291120020220000563
颗粒名称:
页数: 2
页码: 1-2

内容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为了进一步全面展示和总结回顾安定区在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隆重纪念建党90周年,扩大对外宣传力度,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政治热情,由区委党史编纂室编辑的《中国共产党安定区大事记(1992—2011)》如期完成,与大家正式见面了。这是一部全面反映安定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大事、要事的历史书籍,也是对十年前县委党史编纂室编辑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定西县大事记》(1921—1991)的续编。全书70多万字,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文字简练,语言流畅,不仅是一部全区实用的历史工具书,更是一部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借鉴的重要书籍。
  翻开这部大事记,我们可以看到,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安定区的改革发展倾注了持续关心和支持,特别是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等3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安定视察,给予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谆谆教导、殷殷期望和巨大鞭策;我们可以看到,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历届区(县)委、区(县)政府带领全区人民大力发扬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从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入手,狠抓扶贫攻坚和产业开发,走出了一条由救助式向开发式、由进村入户向整村推进、由解决温饱向脱贫致富迈进的具有安定特色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翻开这部大事记,我们可以看到,历届区(县)委、区(县)政府坚持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区情,相继提出了坚持“水保立县、农业稳县、工业富县、科教兴县、依法治县”和“产业富民、工业强区、加快发展,加速推进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经济转变”等一系列符合安定区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工作思路。特别是2009年以来,区委在十三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按照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对安定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适时作出了“率先科学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建设首善之区”的战略部署,确立了把安定区打造成“‘中国薯都’核心区、绿色食品生产重点区、产业梯度转移承接区、扶贫开发试验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值此建党90周年之际,这一思路汇聚为全区上下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也开辟了全区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强区的新征程。
  翻开这部大事记,我们可以看到,历届区(县)委认真贯彻党中央和省、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全区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开创了安定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通过全区上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推动全区经济社会不断呈现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项目建设深入推进、产业开发明显提升、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工业经济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的良好势头;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十多年,也成为安定区历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效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明得失;历史是一种传承,只有认真研究历史、学习历史,才能把握现在、预见未来。《中国共产党安定区大事记(1992—2011)》的编辑成书,一定会为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提供一个学习研究党史的重要平台。我们坚信,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一定能够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地推进“率先科学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建设首善之区”战略部署的深入落实,在打造“‘中国薯都’核心区、绿色食品生产重点区、产业梯度转移承接区、扶贫开发试验示范区”进程中迈出坚实的步伐,不断开创全区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生态绿色持续发展新局面,实现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是为序。
  中共定西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安定区委书记: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知识出处

中国共产党安定区大事记(1992-2011)

《中国共产党安定区大事记(1992-2011)》

这是一部全面反映安定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大事、要事的历史书籍,也是对十年前县委党史编纂室编辑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定西县大事记》(1921—1991)的续编。全书70多万字,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文字简练,语言流畅,不仅是一部全区实用的历史工具书,更是一部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借鉴的重要书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