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定西年鉴-2005》 图书
唯一号: 291120020220000496
颗粒名称: 组织
分类号: D262.2
页数: 6
页码: 116-121
摘要: 本文介绍了定西市2004年全市组织工作情况。包括不断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扩大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双培双带”工程实施等内容。
关键词: 行政管理 组织工作 定西市

内容

2004年,全市组织工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省委组织部的具体指导下,按照全省组织工作会议要求,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大力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取得了较好成效。
  【不断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一)突出重点,分层培训,认真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规划。
  市委组织部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综合分析干部队伍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分层次、多渠道开展培训,使广大干部的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一是以提高执政能力建设为中心,强化县处级领导干部的培训。根据省、市委的总体部署,市委组织部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精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省委十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和市委一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对110名县处领导干部集中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培训。同时,为了贯彻省委“两抓两放”精神,把项目知识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与兰州理工大学联合在市委党校举办了项目知识培训班2期,培训县处级干部60多人,科级骨干80人。选派各县区党政负责人、市直经济口的主要领导共58入到省委党校参加有关项目知识的培训。二是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对中青年干部的培训。举办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1期,培训48人;举办新提拔科级干部培训班1期,培训80人。三是以提高综合素质为重点,加大专业技能培训力度。为了适应经济建设需要,切实提高广大干部与外界交流的能力,组织全市4530人参加了“走进甘肃”公商务英语和计算机知识的培训。(二)改进方法,拓宽渠道,切实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一是把理论学习与经济、科技、法律知识的学习相结合。在各级各类干部培训中把政治理论的学习与其他的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以需求为导向,以素质为目标,按需施教,在培训内容上注重了针对性;将封闭式培训与开放式培训相结合,将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变到融讲课、研讨、辅导、考察、交流等多种形式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在培训形式上注重了多样性。二是把课堂教学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年内举办的各级各类培训班在突出课堂讲授的同时,还组织学员走出去,带着问题到农村、工厂参加社会实践,开展社会调查,观摩全市工农业生产情况,加强实践锻炼,掌握区情民意。三是把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在充分发挥市县区党校培训主阵地作用的同时,不断拓宽培训领域,进一步加大赴外培训力度。先后在浙江金华、深圳等一些发达地区举办赴外培训班7期,培训干部560多人。(三)完善制度,强化管理,增强干部培训的实效性。2004年初,市委组织向市直各单位发放了年度干部培训需求和培训计划表,统一审批各单位的培训计划。凡是没有报批或没有批准的培训计划,一律不得实施。从而杜绝了对培训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同时,为了进一步解决干部培训工作中存在的培训与使用相脱节、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市委组织部建立了县处级领导干部学习培训档案,并督促各县区、市直各单位建立了科级以下干部学习培训档案。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一)认真组织开展争创“一流班子”和创建“文明机关”活动,大力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继续把争创“一流班子”和创建“文明机关”活动作为加强班子建设的一个重点,按照抓工作、带队伍、干实事、创佳绩的要求,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在创建文明机关活动中,把制度建设作为创建活动的切入点、规范机关建设,把提高素质作为创建活动的着眼点、锻炼机关干部,把优质服务作为创建活动的着眼点、提高服务水平,把改进作风作为创建活动的关键、塑造良好形象,把提高工作水平作为创建活动的落脚点、增强机关效能,为市直机关思想政治建设作了积极探索。在此基础上,在6月下旬召开了市直创建文明机关现场会,进一步总结经验,对下一阶段工作作了安排部署。与此同时,从市级班子入手,通过强化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健全议事制度,完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等制度,抓主要责任人、抓制度落实、抓突出问题的解决,使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为县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二)优化班子结构,不断提高领导班子执政能力。撤地设市后,对部分县区和市直单位领导班子及时进行了调整配备,大力推进领导班子年轻化,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和熟悉经济工作的干部得到提拔使用。同时,适应省委“两抓两放”的精神,从市直经济部门选配了一批熟悉工业经济和项目管理,且具有较高学历和职称的优秀年轻干部交流充实到各县区党政领导班子中,提高了县区党政领导班子抓经济、抓项目的能力。2004年共提拔担任正县级领导职务的干部19人,副县级领导干部49人;提拔担任正县级非领导职务15人,担任副县级非领导职务4人,平级调整交流137人。目前,各级领导班子结构不断得到改善,整体活力进一步增强。各县区党政领导班子中40岁以下的有39名,占42%;市直党政领导班子中有40岁以下干部的班子40个,占41.7%,40岁左右的正职有10名,占27.1%。(三)重视挂职锻炼,不断增强年轻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一是选派干部赴外挂职,增长见识。市委组织部在积极引进区外干部在我市任职、挂职的同时,积极选派各县区及市直经济口县处级领导干部到省直机关和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2004年从各县区选派4名干部到天津市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挂职锻炼,选派7名县处级干部到省直机关挂职。同时,以我市与浙江省金华市结为友好城市为契机,选派20名乡镇主要领导到浙江金华进行为期半年的挂职锻炼。二是选派抽调后备干部到乡村挂职,接受锻炼。根据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结合全市扶贫开发的实际情况,选派28名市直单位后备干部到乡镇挂职锻炼两年,配合乡镇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工作。同时,从县区直单位选派10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挂职锻炼,帮助开展工作,增长才干。在此基础上,在年初召开了市直单位干部挂职锻炼工作汇报座谈会,对2003年的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研究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靠实了挂职干部的工作责任。三是加强后备干部队伍调整补充工作。根据撤地设市后全市县处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各县区和市直各部门对市管后备干部进行推荐和补充。目前,全市副县级后备干部共354人,其中:女干部57人,占16.1%;非中共党员干部22人,占6.2%;少数民族干部5人,占1.4%。同时,认真坚持优先从后备干部中提拔使用干部,做到备用结合。去年以来,先后有38名后备干部提拔使用,占新提拔干部总数的71.7%。另外,按照省上统一安排,从2004年8月开始,配合省上完成了全省公选副地(厅)级后备干部的各项工作。经过广泛宣传动员,我市共有115名县处级干部参与报名,108名干部参加了公选考试,有102名干部通过知识测试入围民主推荐。
  【不断扩大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2004年,市委组织部以学习贯彻中央颁布的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五个法规文件为重点,不断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
  (一)进一步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继续坚持完善民主推荐和民主测验、民主评议制度。研究制定了《干部考察预告办法(试行)》,并实行考察预告和差额考察。对新提拔任职的干部实行任前公示和任职试用期制。2004年,共对87名拟提拔担任县级职务的干部实行了任前公示,有30名县级领导干部实行了任职试用期一年,对试用期满的70名干部进行了考察任命。年初,结合实际,制定了《中共定西市委全委会任用县区党政正职领导干部表决办法(试行)》,对新调整的4个县区的8名党政“一把手”实行了市委全委会无记名投票表决任用。目前,全市7个县区对乡镇党政正职也都实行由常委会提名、全委会无记名投票表决任用,在安定区和临洮县进行常委会投票表决任用干部试点。经市委同意,市委组织部制定下发了《关于调整不称职领导干部的办法(试行)》,规定了经考察考核认定为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12条标准,从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降职、待岗、调整交流等方面提出了8条“下”的措施,明确了干部“下”的标准,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二)进一步完善了干部考核考察评价体系。经市委同意,市委组织部在考察学习和试点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市委管理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工作办法(试行)》和《年度考核工作实施意见》,增加了评价主体,合理构建考评内容,运用微机进行数据处理,把评价主体扩大到领导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群众、考核组等8至10个层面;评价体系主要突出了工作实绩考核,把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纳入考核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主要依据。在2004年度的全市县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中,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和年度工作情况同步进行考核,并确定专题,召开民主生活会,减轻了基层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全面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先后在公安局、物价局、中级人民法院、农业局等22个市直单位实行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共有292名干部参加了180个科级岗位的竞争,有19名干部被待岗培训,促进了机关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增强了活力。
  (四)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在市第一中学、市人民医院两个事业单位中实行全员聘用、竞争上岗改革试点。在精心制定方案、广泛宣传动员、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完成了67个岗位的竞聘上岗,定西一中1名副校长落聘。两个单位共有11人低聘,43人待岗。同时,在收入分配制度上,推行绩效工资制,以工作实绩拉开工资档次,奖优罚劣,优绩优酬,为全市全面推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五)进一步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一是进一步健全完善了《选人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干部监督检查制度》、《干部监督督查员制度》、《民主评议干部制度》以及对新提拔干部由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共同谈话等一系列制度,对干部选拔任用的全过程实行了有效的监督。二是为了进一步明确和理顺干部管理体制,市委组织部报请市委重新修定下发了《市委管理的干部职务名称表》。同时,市委组织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的意见》和《干部考察工作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强了干部宏观管理,规范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同时,制定了《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察考核结果反馈办法(试行)》,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察评价意见向考察对象进行了书面反馈,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三是从加强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入手,狠抓了考察考核、函询回复、谈话、诫勉、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的落实。2004年全市组织系统共进行函询回复14人次,谈话85人,诫勉46人,任用前征求纪委意见1208人;市县区审计机关共对224个单位的237名主要责任人实施了经济责任审计。
  【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强化宣传,优化干事创业环境。为了把党管人才原则落到实处,全国和全省人才工作会议之后,全市组织系统相继掀起了学习贯彻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热潮,市委组织部专门发出通知,对全市组织系统学习贯彻全国、全省人才会议精神进行了安排。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在《定西日报》、定西电视台开辟“陇中英才”、“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才工程在定西”等专栏,对全市各行各业涌现出的优秀人才集中进行宣传。与此同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领导联系专家制度,召开了市管拔尖人才座谈会,及时了解高层次人才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情况,并为150名市管拔尖人才免费进行了体检,进一步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二)广泛调研,理清人才工作思路。市委工作会议之后,市县区组织部门围绕如何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确定“如何做好党管人才原则下的我市人才工作”、“党管人才原则及其实现方式问题研究”等专题,开展调研,发现和总结了基层的一些好的做法,进一步寻找了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中共定西市委定西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的意见》,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人才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从拓宽人才开发的新途径,构建人才开发的新机制,把握人才开发的新要求等三个方面进一步理清了创新人才开发的工作思路。确定了今后五年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提出了重点完善“一个体系”,抓好“三个环节”的工作措施。(三)强化措施,推动人才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为了贯彻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确保《2003—2007定西市人才队伍建设规划》落到实处,制定了《〈2003—2007年定西市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工作任务分解》,下发全市实施。2004年以来,市委组织部先后组织卫生系统拔尖人才和创新人才赴浙江金华培训,组织农林水牧系统拔尖人才和创新人才赴陕西杨凌、山东寿光等地培训,组织教育、文化、体育、新闻系统拔尖人才赴苏州培训,共培训各类人才179名。通过培训,开阔了专业技术人才的眼界,加强了交流与沟通,增长了才干。同时,积极参加全省高层次人才洽谈会,引进高层次人才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已经成功引进了1名北京大学博士后来我市工作。2004年以来,全市组织系统共培训各类人才2万人,引进各类急需人才100人。为了充分发挥市管拔尖人才在全市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召开了全市优秀人才促进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总结了近八年来市管拔尖人才工作的成绩和基本经验,换届选举了新一届领导班子,明确了今后的工作任务,并讨论通过了《定西市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加强对拔尖人才的各级管理,通过对拔尖人才的考核及选拔,促使拔尖人才真正发挥作用。同时,市县区组织部门充分发挥在人才工作中的牵头抓总作用,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重点环节,依托重大生产经营项目聚集人才,围绕优势产业开发引进入才,坚持柔性流动“共享人才”人才工作改革创新的力度不断加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机制逐步建立,在全省人才工作会议上,我市人才工作受到省委的充分肯定。【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一是进一步完善规范了“三级联创”工作机制。结合实际,督促各县区新的“五个好”乡镇党委和“五个好”村党组织创建标准和考核评选办法,各级党组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和各部门齐心协力、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2004年,全市共创建“五个好”乡镇党委44个,“五个好”村党组织606个。有2个县区、10个乡镇、30个村分别被市委评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区、“五个好”乡镇党委和“五个好”村党组织,1个区、5个乡镇、10个村被省委授予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区委、“五个好”乡镇党委、“五个好”村党组织称号。二是结合撤乡并镇和村级“两委”换届,着力加强了乡村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目前,乡镇领导班子平均年龄为36.3岁,35岁以下占30.6%,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69%。年龄、知识、能力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在村级班子建设上,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全面推行村党支部“两推一选”和村委会“直选”制度,规范村级干部的选拔机制,不断把能人富人中的优秀分子选拔到村级领导岗位上来,使村级由“有人办事”向有能人办事转变。从县区直机关单位和乡镇选派92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上任职。目前,全市村党支部书记的平均年龄41.5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4%,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8.3%;村委会主任的平均年龄40.3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6.9%。多数村“两委”班子成为懂科技、会管理的复合型、能人型班子。三是加大硬件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夯实村级组织工作基础。围绕乡村硬件建设“五个百分之百”的目标要求,全市全年共新建村级活动阵地440个,新增电教设备294套,7个县区电教设备配备率全都达到了100%。四是继续抓了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战略的实施。目前,全市102个项目实施村全部达到了“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准,项目实施村共兴办各类集体经济实体96个,新增集体经济收入112.74万元,新建较高标准村级活动阵地76处,既有效加快了农村脱贫致富的步伐,又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能力建设。
  【深化“双培双带”工程实施】一是在理论宣传上抓提升,扩大工程实施的影响面。采取集中培训、学习交流、媒体宣传报道、散发宣传资料,在《甘肃日报》等新闻媒体开设“双培双带”工程专版、专刊,编辑电视专题片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为工程的实施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组织以党员致富带头人、己致富的贫困党员、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典型为主讲人,组成宣讲报告团,巡回全市六县一区集中开展了一次“双培双带”工程宣讲报告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工程实施的影响面。二是在载体创新上抓提升,增强工程实施的效果。在开展项目带动、公司带动、市场带动、基地带动、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带动、劳务输出带动、争取外援带动等多种带动形式的基础上,对各县区创造出的许多好经验和好载体,及时在全市进行总结推广。在培带形式上推广了临洮县四结对子抓“双培”、五个依托促“双带”的做法,安定区“三帮一”、“三联一”的做法和漳县“两建两帮”的做法;在资金筹措上推广了岷县“五个结合”和通渭县创建“双培双带”信用合作组的做法;在实施载体上推广陇西县实施“十强百富”示范工程、渭源县“支部加协会”工作模式和岷县对农村无职党员开展“设岗定责”党性实践活动的做法。三是在机制构建上抓提升,制定完善政策措施。今年我们提出在全市深入开展树“五个百”典型活动,通过各类典型的示范带动,促进“双培双带”工程向纵深发展。7月上旬,我们组织市直及中央、省驻定78个机关单位与78个农村支部开展了结对共建活动协议签字仪式,推动了“双培双带”共建活动的全面深入开展。四是在培养教育上抓提升,不断壮大带动群体。全市组织开展培养树立张克勤、康克归式的村干部典型活动,目前已确定102名进行重点培养宣传,带动了全市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大力实施“七千名党员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工程”和“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培训项目,提高“双培”对象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和法制意识,带动群众勤劳致富、科技致富、守法致富。通过“培、带”,全市已有3200多名贫困党员脱了贫,11000多名党员成为致富带头人,1492名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被发展成为党员。农民党员致富能人的比例由原来的不足10%提高到现在的25%,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中致富能人占到76%。五是在典型带动上抓提升,加强示范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精心培育了一批有特色、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双培双带”工程示范基地、示范片带,使工程的实施由点及面,逐步推进,全面展开。共建成市级示范点21处,县区级示范点245处,乡村示范点568处;共确定建设项目2625个,落实资金6715万元。
  【重点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区党建工作】2004年以来,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城市社区党建作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重点,组织召开了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区党建工作现场会,制定下发了2004—2006年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区党建两个《三年工作规划》,积极探索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全年全市共新组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29个,新建社区阵地11个,兴办社区服务实体28个、年新增收入28.5万元,目前,全市有3名以上党员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都建立起了党组织,所有的社区都建起了功能比较齐全的活动阵地,50%以上的社区兴办了有稳定收入的服务型经济实体。
  【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一是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同时按照省委组织部关于“深化改革抓用人导向,从严治部树组工干部形象”的要求提出并认真落实了“五个加强,五个不断提高”的工作要求。二是加强调研,深化整改。针对部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的问题,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全市组织工作整体情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由市委分管领导和部领导带队,分三个组,利用20多天时间,先后深入到全市28个乡镇、34个村社和9个县区直单位,就组织工作和老干部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提出了加强县区和乡镇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双培双带”工程,增加农民收入的新的措施。三是注重培训,打牢坚持公道正派的能力基础。今年全市共举办有组工干部参加的各类培训班27期,培训组工干部88人(次),举办各类专题讲座16次,召开座谈会17次。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培训,使组工干部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开展组织工作的自觉性。四是积极实践,拓宽视野。6月份,我们组织40多名组工干部开展了一次以“走进企业、走进农村、走向基层、走近群众”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对组织工作为经济建设提供保证的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搞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组工干部的工作能力特别是围绕项目识人、选人、考察人的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五是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为形成长效机制奠定基础,年内,共新建制度6项,修订完善12项,其中部门管理制度4项,业务工作制度10项,监督约束制度4项。各县区修订完善各类制度共14项。各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道正派提供了保证。同时,在全市组织系统开展集中学习教育“回头看”活动,以“进组织部门为了什么,在工作岗位上干了什么,在群众中的形象是什么”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和以“做正派人,办公道事,树好形象”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学习教育活动的成效,树立了组织部门的良好形象。

知识出处

定西年鉴-2005

《定西年鉴-2005》

本书记述了2004年度定西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状况,共分“特载篇”、“县情篇”、“部门篇”和“数据篇”四个部分。

阅读

相关地名

定西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