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图书馆
安定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安定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漳县政府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定西年鉴-2004》
图书
唯一号:
291120020220000360
颗粒名称:
漳县政府工作
分类号:
D624.42
页数:
3
页码:
80-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3年漳县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团结一致,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夺取了抗击非典、抗洪救灾和经济建设的重大阶段性胜利,保持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关键词:
漳县
2003年
政府工作
内容
200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任期的第一年。一年来,县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团结一致,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夺取了抗击非典、抗洪救灾和经济建设的重大阶段性胜利,保持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8171万元,占计划的100%,同比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253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87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048万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8.3∶15.4∶26.3;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759万元,占预算的104.1%,同比增长7.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594万元,占计划的107%,同比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065万元,占计划的100.2%,同比增长12.2%;农民人均纯收入1450元,较上年增加52元。
一年来,县上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围绕增加农民收入,突出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立足区域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草畜、两豆(马铃薯、蚕豆)和果菜产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1、抓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增效。2003年,全县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46.6万亩,夏秋比为4∶6,粮经比为6.5∶3.5。
草畜产业坚持改良草场,建设优质牧草基地,优化畜禽品种,发展舍饲圈养,提高了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草畜产业在农业中所占比重达到27.2%。马铃薯产业以建设无公害、无污染绿色标准化基地为主攻方向,种植面积达到15.2万亩。
蚕豆产业充分发挥“中国蚕豆之乡”的地域品牌优势,以建设全市最大的无公害蚕豆基地为目标,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果菜产业以发展名、优、特、细产品为目标,新增日光温室150亩,塑料大棚1000亩,果菜面积达到2万亩。中介服务组织快速发展,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新建了殪虎桥乡马铃薯良种繁育协会等10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数达到24个,会员达到2036人,形成了“龙头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架起了农民通往市场的桥梁。
2、抓劳务输出,促进了农民增收。全县劳务输出3.3万人,其中自发性输出2.6万人,组织输出0.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6600万元。特别是把组织赴疆拾花工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举措来抓,坚持统一组织,统一管理,共组织输出赴疆拾花工6640名,劳务总收入519万元,人均劳务收入782元,劳务输出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3、抓抢险救灾,促进了农村稳定。“7.22”特大暴洪灾害发生后,共调运应急车辆120多台(次),紧急疏散被困群众1098人,救治受伤人员9名,并全力调运帐篷、面粉、灶具等救灾物资,抢修因灾毁坏的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基本保障了灾区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安排资金215.25万元,重点用于解决受灾群众的住房困难,全县484户1559间灾民建房全部建成;发放救灾救济面粉47619袋119.0745万公斤,下拨救灾救济款31.32万元,保证了受灾群众有房住、有水喝、有衣穿。
4、抓税费改革,促进了农民减负。深入推进税费改革,全县农三税及附加税与2002年相比总减负额达16.2万元,减负幅度达2.2%;农村中小学收费基本实现了“一费制”;农村用电实行“两改一同价”后,农民电价负担进一步减轻。
5、抓扶贫开发,促进了基础改善。以稳定解决温饱为目标,加大扶贫开发力度,2500名绝对贫困人口实现基本解决温饱,5500名低收入人口实现稳定解决温饱。全县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0.63万人,绝对贫困面下降为3.49%。认真实施殪虎桥乡沙沟台村、马泉乡骆家沟村、武当乡张坪村、大草滩乡小林村四个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其中殪虎桥乡沙沟台村通过市级验收。三岔镇吴家门村、新寺镇中心村、三宏村、大柳村、晋坪村等五个村的小康建设通过市级验收。
总投资132万元的农村能源沼气建设项目在新寺镇中心、桥头、八龙、大柳、三宏5村1100户农户中顺利启动实施。
6、抓科技推广,促进了产业升级。加快推广药剂拌种、化学除草、叶面喷磷等适用技术,引进推广D1533、陇薯3号、渭薯8号、大西洋等洋芋优良品种。全县共建成农业科技示范点17个,其中市级农牧示范点10个,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6.23万亩。
二、围绕加快工业化步伐,突出项目建设,城市经济有新进展
1、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坚持“分类指导、一厂一策、盘活促增”的原则,不断完善以“三置换一保障”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改革,县水泥厂通过“一置换一保障”改革,置换职工身份190人,清缴“两金”23万元;真空盐厂实行“三置换一保障”改革,置换职工身份235人,并改革重组为甘肃武阳制盐有限公司。县煤炭公司、食品公司等4户企业依法宣告破产,多方筹措资金80万元安置职工96人。通过抓改革促发展,全县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84.9万元,同比增长40.9%;实现税金260万元,同比增长3.3%;全县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591万元,同比增长18%,利润总额97万元。
2、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重点,加大项目争取和建设力度。年内从计划渠道争取各类预算内资金2000.8万元,同比增长23%,其中以工代赈资金616万元,同比增长110%。加强项目库建设,累计储备项目90项,其中完成前期工作12项,立项批复26项,申报待批52项。
3、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通过积极开展节会招商,共达成各类意向性协议或合同项目15项,签约资金4.5亿元。
其中盐业配送中心、沙棘系列产品生产线建设、房地产开发建设等重点项目正式签约,引进资金2.9亿元,到位资金5150万元,占计划的103%。
4、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坚持从政策上扶持、发展上引导、法律上保护,全县民营经济总户数发展到4738户,注册资金达6282万元,从业人员达8334人,当年完成总产值2748万元,上缴税金404万元,同比增长12.2%。
三、围绕改善基础条件,突出重点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生态环境建设狠抓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四期”、小流域治理工程,完成退耕还林8万亩,天然林保护45万亩,封山育林0.55万亩,治理小流域面积2.758平方公里。交通道路建设陇漳路铺油改造项目通过省、市竣工验收;完成高新路四族至石川段、新草路新寺至东泉段以及碧盐公路城关至盐井大桥路基改造工程;建成高新路九眼泉和陇漳路雷家坡渡槽。电力通讯建设“二期”农网改造工程完成投资2615.66万元,解决了全县7村71社1716户7722人的用电难问题;新建无线市话小灵通通讯网络3处,全县通讯网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水利建设城关南渠改扩建工程完成投资121万元,修建渠道5.5公里;完成四族、殪虎桥2处人饮解困工程,解决了2060人的饮水困难;投资200万元修复水毁水利设施68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023万元的贵清山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通过省、市竣工验收。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县一中逸夫综合楼、柯寨春蕾小学建设项目通过竣工验收,瓦房小学建设项目主体完工,县一中教师综合楼建设项目完成基础工程、职业中学技能培训中心建设项目完成工程量的70%,城关中学开工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资金50万元改造居民区供水管道8000米;筹措资金19.6万元在城区主街道两侧建成绿化面积0.9公顷,硬化人行道867平方米;建成县医院住院部大楼;开工修建汽车站商住综合楼、商业总公司商住综合楼。
四、围绕盘活存量促增量,突出治理整顿,城镇化步伐加快
1、集中整治土地市场秩序。以县城城区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共清理出违法违规用地99宗2.4765万平方米,收交出让金14.5万元,罚款11.7万元;依法处理6起违规采矿案件,征收资源补偿费1.51万元,土地矿产市场治理整顿初见成效。
2、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行为,加强土地储备,共储备土地15.51万平方米,公开拍卖和挂牌出让国有土地7宗7944.65平方米,实现土地收益400.91万元。
3、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完成投资50万元的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投资30万元的垃圾处理场项目开工建设。三岔小城镇建设投入资金237万元,建成供销社商贸综合营业楼,完成218米镇区道路的拆迁,埋设人畜饮水工程供水管道8.6公里,综合市场拆迁8户400平方米;城区规划已经省政府批复实施;新寺、金钟两镇完成小城镇建设地形测绘及规划编制工作,并通过评审、报批。
五、围绕增收节支,突出财税改革,财政收支稳定增长
1、加强财税改革,理顺财政体制。深化财政统发工资制度改革,确保了全县干部职工工资的按月足额发放;成立会计核算中心,实行报帐制核算,当年纳入会计核算中心资金达2031万元,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
2、强化税收征管,促进收支增长。将收入任务靠实到税收征管部门和各乡镇,全年累计查补漏逃税款65.3万元,督促存入财政专户预算外资金138万元。争取到各类资金8558万元,支出各类建设资金3650万元,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1759万元,较上年增长7.9%。完成财政支出10006万元,基本保证了职工工资发放和社保、扶贫、国债项目建设等重点支出。
六、围绕专项清理,突出打假求实,计生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了以清理育妇漏统和出生漏报、假节育手术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清理活动。全县共摸出历年出生漏报5495人,当年出生漏报618人,育妇漏报782人,清理出假结扎381例;结扎1768例,放环1223例,皮埋31例,人流94例,引产135例。对市、县督查和考核中问题突出的有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其中就地免职12人,取消副科级待遇1人,解聘4人,谈话诫免4人,经济处罚49人。
七、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突出职能转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有新提高
一是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全县57个单位普遍推行政务公开,将办事内容、程序、时限、收费及涉及本单位的“权、钱、人”等事项通过公开栏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二是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共清理26个单位196项审批事项,其中取消、下放转移、转备案审批事项81项,行政审批制度进一步规范。三是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四五”普法宣传,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共审查出台规范性文件3件,举办法制培训班2期,对278名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加大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力度,全年共受理人大代表建议及意见97条,已办理和正在办理67件,办理率达69.1%;受理政协委员提案44件,办结30件,办结率达68.2%,办复率达100%。四是加强政府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肃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查处违法违纪案件6件,对灾民建房等重大事项实行招投标制,公开招投标事项达到11项,其中市级7项,县级4项;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全年共完成审计项目57项,审计资金达12836万元,查出违规违纪资金447.42万元,上交财政16.78万元。
八、围绕实施科教兴县,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发展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各项创建活动,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96期,培训2.58万人(次),建成农业适用技术示范点19处,推广适用技术16项,引进良种17个。在2所中学和7所县直完小全面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点,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上线人数达到183人,创历史最高记录;投入资金536.725万元,改造13所中小学危房9692.52平方米,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坚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督检查;为6个基层广播电视站增加11套电视节目,广播电视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络,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紧急救治体系,增强处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水平。非典防治工作建立健全群防群治机制,发动社会捐资29.97万元、财政拨付17万元,“非典”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社会保障工作做到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城镇低保对象应保尽保,全年征缴养老保险金188万元,失业保险金26.6万元,发放养老金198.89万元;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92.875万元,受保对象达到1850户3939人,占城镇居民总人口的26.2%。免费为43名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为7名肢体残疾人安装了假肢,发放轮椅26辆,有效开展结对帮扶,各项残疾人优惠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深入开展严打和禁毒斗争,顺利通过三级无毒县验收;查处刑事案件34件、治安案件216件,基本形成“打、防、控”一体化的治安防范体系;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维护了社会稳定。进一步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着力做好征兵和民兵训练工作,人武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积极开展金融共建活动,努力打造诚信漳县,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力度,全县金融机构累计存款余额20500万元,贷款余额19800万元,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信贷支持。与此同时,档案、统计、气象、征稽、运管、交警等部门,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工商、物价、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知识出处
《定西年鉴-2004》
本书记述了2004年度定西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状况,共分“特载篇”、“县情篇”、“部门篇”和“数据篇”四个部分。
阅读
相关地名
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