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县政府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定西年鉴-2004》 图书
唯一号: 291120020220000359
颗粒名称: 临洮县政府工作
分类号: D624.42
页数: 3
页码: 77-79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3年临洮县人民政府围绕“争当全省经济的增长亮点,争当全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力争完成撤县设市,把临洮建成兰州的“卫星城”、“后花园”和全国最大的洋芋集散地及洋芋淀粉加工基地,全国最有影响、西北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和种球繁育基地,全省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之一,全省肉蛋奶鲜活食品生产基地之一和陇上特色旅游度假胜地”的发展目标,靠实工作责任,硬化工作措施,狠抓任务落实,经受住了突发非典疫情和各种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赢得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良好开局。
关键词: 临洮县 2003年 政府工作

内容

2003年,临洮县人民政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地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进一步深化县情认识,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总体要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统揽,以“产业富民、工业富县”为总体战略,突出环境、项目、城镇三大建设,继续做强洋芋、蔬菜、花卉、畜牧四大支柱产业,全面加快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四化进程,围绕“争当全省经济的增长亮点,争当全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力争完成撤县设市,把临洮建成兰州的“卫星城”、“后花园”和全国最大的洋芋集散地及洋芋淀粉加工基地,全国最有影响、西北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和种球繁育基地,全省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之一,全省肉蛋奶鲜活食品生产基地之一和陇上特色旅游度假胜地”的发展目标,靠实工作责任,硬化工作措施,狠抓任务落实,经受住了突发非典疫情和各种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834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大口径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36亿元,比上年增长13.77%,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赢得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良好开局。
  一、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
  着眼优化一产、提高二产、壮大三产,强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4.4114亿元、3.9066亿元、3.516亿元,比重由上年的37.08∶30.19∶31.93调整为37.3∶33∶29.7。
  农业基础地位在产业化发展中进一步强化。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粮经比和夏秋比分别调整为72.7∶27.3和31∶69,在遭受夏旱的情况下,粮食总产保持稳定,达1.73亿公斤。支柱产业开发取得新的突破,支柱地位明显增强,洋芋、蔬菜、花卉产业分别实现产值1.94亿元、1.283亿元、2493万元,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26.6%、17.6%、3.4%,尤其是畜牧产业,争取到总投资2830.3万元的世行贷款畜牧综合发展项目,实施天然草场恢复与建设项目建成饲草基地5.3万亩,与北京慈福公司签约建设太石巴子坪5000头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鼓励社会能人投资260万元建设畜禽定点屠宰厂,通过项目扶、政策引、能人带,新增规模养殖户946户,2003年底畜禽存栏量达到180.57万头(只),畜牧业产值达到2.27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1%,其发展潜力迅速凸现。设施农业和公司制农业进一步发展,争取到总投资分别为7662.9万元、1535万元的球根类花卉种球国产化生产示范项目和农业综合开发花卉种球标准化繁育项目,建成种球冷处理库1座、现代智能化温室2座10亩,累计达到18座90亩;新建和改造高效日光温室523座,累计达到4982座;整合项目、技术、资金,继续扶强农业龙头企业,腾胜土特产购销公司、新兴花卉公司、兴达淀粉公司被分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新兴、美兰等7家企业获得企业产品进出口资格证书;同时,加强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着力引导发展订单生产,“公司加农户连基地”的产业化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标准化生产取得较大突破,完成了A级绿色食品认证、食用百合和临洮大丽花原产地保护认定申报工作,腾胜公司绿色食品洋芋通过“省绿色产业办公室”产地环境认证,组织制定了20多种大宗蔬菜及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技术流程,完成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示范种植17.4万亩。
  工业经济在深化改革中稳步提高。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20万吨马铃薯淀粉一期5万吨三个外国政府贷款项目,设备招标、采购工作基本完成;去年招商的众友制药厂加工车间全部建成,设备基本安装到位,即将正式投产;特别是总投资4.257亿元、总装机容量5.2万千瓦的海甸峡水电站,总投资4亿元的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两个酝酿多年的大项目成功招商,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这些项目的上马建设,对全县工业发展注入强大推动力,必将有力促使我县经济增长翻番目标的实现。
  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取得新成果,共完成企业技术改造投资5420万元,完成技改项目3项,开发“洮水源”酒等新产品5个,其中临铝公司5万吨技改项目,完成投资2050万元,年生产能力达到1.5万吨。企业管理创新继续推进,全面完成了供销企业改制;临铝公司以“退出国有资产、完善用工制度”为主要形式的产权管理制度得到完善;以资产入股方式与省电力投资公司组建成立甘肃电投洮河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对三甲水电厂进行了资产重组和产权改制。全县工业经济开始焕发新的活力,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8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4.2%。
  非公经济和第三产业在发展壮大中日趋活跃。积极引导和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市场竞争,在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上均有较大突破,新发展个体私营企业991户、累计达到6884户,注册资金总量达到1.56亿元;以建筑业为龙头的乡镇企业,广泛参与全县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经营领域进一步多元化,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强劲力量。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岳麓山森林公园顺利通过国家AA级景区评定,随着“三滩”祥瑞度假、太石水泉山庄等项目的建设,洮河沿岸旅游度假开发潜力日趋显现;餐饮娱乐、交通运输、商贸流通等服务业在遭受非典疫情影响后很快恢复,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6572亿元,同比增长3.45%。金融行业存贷两旺,各项存款余额达13.92亿元,贷款余额达9.19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3.11%和14.28%。
  二、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大,基本建设成效显著
  2003年,全县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870.5万元,同比增长29%,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13468万元,同比增长74%。
  城镇建设在经营实践中迈开新步。以深化国有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为重点,积极探索经营城市,公开挂牌出让土地、公开拍卖军民共建路、文峰西路等城市道路30年冠名权、公开出让西湖公园50年经营权,初步走出了一条多元化筹集城镇建设资金的路子。以建设兰州“卫星城”、“后花园”为定位,大力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2003年共完成城建工作量3.23亿元,完成拆迁面积1.8万平方米,新建和续建住宅小区45项,完成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拓建成型道路10条13公里,铺油7条5.18公里,铺设主街人行道彩砖7510平方米;城区污水处理厂即将试运行,城区1万吨供水扩容改造项目省计委批复立项;“三滩”新区滨河东路全部成型,北段已铺油,滨河西路路基基本成型,“三通一平”水平进一步提高。随着旧区旧貌换新颜、新区开发轮廓初成,二者互为补充,城市品位日渐提升,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按照以城镇化建设农村的思路,小城镇建设取得新的进展,2003年,共完成工作量8646.4万元,新添、玉井加快建设进度的同时,窑店、中铺等小城镇全面启动建设。
  基础建设在狠抓项目中累积后劲。延伸水利“命脉”,全年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500多万元,认真实施了郑家坪电灌、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西坪节水示范等重点水利工程项目,新建玉井白塔、三甲打石坪等7处小水利工程,发展常规节水面积1.5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500亩。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争取到国家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四期、农村能源建设等项目建设资金1735万元,新增造林面积14万亩,综合治理小流域17平方公里;新修梯田5.02万亩,新添、辛店实现梯田化,全县梯田化乡镇达到7个;建成“一池三改”综合利用模式户1500户。
  完善交通网络,全力配合国家重点项目---兰临高速公路建设,工程进展迅速,临洮境内路基桥梁工程全部完成;努力提高县乡公路等级,争取国家交通建设资金1021万元,完成上辛路四级公路改扩建、临古路改造油化,新皇路、崖申路、太南路建成投入使用,上营路油化付诸实施,康家崖汽车站项目除停车场未硬化外,其它建设内容全部完成,整修县乡道路180多公里。加强电力保障,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共争取投资1.25亿元,其中2003年争取到二期投资6320万元,全县农村电网基本得到改造;县城电网改造工程项目争取到国家投资1579万元;110KV输变电工程投入运行。加快信息资源共享,县政府网站及局域网开通宽带连接,县直部门和乡镇上网接通达52个,大什字政务公开电子显示屏建成使用,新开通海甸峡等移动、联通直放站11个,大部分山区乡镇能够接收无线通讯信号,广播、电视覆盖率基本达到百分之百。
  三、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始终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政府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努力改善群众生活,着力推进农村群众由稳定解决温饱向小康跨越。
  个体贫困问题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中稳定解决。抓住我县被列为国扶重点县的机遇,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和组织社会帮扶双管齐下,争取资金676.5万元,筹集社会帮扶资金113.4万元,全县贫困人口由上年0.91万人下降到0.61万人,绝对贫困面由上年1.8%下降到1.23%。
  弱势群体在完善社会保障中得到有效救助。全面落实再就业工作各项政策,动工兴建了再就业专用市场,多渠道开辟就业岗位,妥善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58.8%;以财政资金为担保,积极实施下岗失业人员贴息小额信贷,发放贷款240万元。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累计投保人数达24633人。及时有效开展救灾救济工作,共下拨救济资金188.98万元、救济面达11.2%,为166户受灾群众实施了灾民建房;不断规范城市低保工作,共纳入城市低保6879人,发放保障金383.9万元;社区建设取得突破,合并洮阳镇原11个居委会为6个社区居委会,建成了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社区管理和服务功能逐步发挥。建成残疾人康复中心,努力实施康复工作,积极安置残疾人就业,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组织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老年、妇女、儿童事业依法推进。
  城乡居民生活在小康建设中稳步提高。全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2173.37元,比上年增长13.2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95元,净增85元,人均储蓄达到2556元,净增245元;消费结构日趋合理,文化、教育、旅游、娱乐消费比例不断上升;建成小康村10个,累计达20个,新建小康住宅楼48栋30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3平方米,住房成套率达50%,人均绿地面积达到3.16平方米,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农民人均减负31.5元,全县减负率达到了46.62%。
  四、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紧盯全面建设小康,同步推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城乡文明程度和群众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
  社会事业在协调发展中不断繁荣。通过争取项目、发动社会捐资、土地置换等多种途径,加大教育投入,全年投入资金1800多万元,开工兴建了临洮四中、文峰中学等11所中小学教学楼14幢,其中7幢已投入使用,排危学校59所、1.24万平方米,完成了4所小学的整体搬迁和改造,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通过推行“四制”改革、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开展新课程实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基础教育进一步加强,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高考上线人数突破2000人大关。
  认真实施卫Ⅷ项目,完成了太石、八里铺等4所乡镇卫生院的改建,农村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争取贫困县医院建设和国债资金,出让县医院土地及房屋产权,实施县医院整体搬迁,其中门诊和住院部大楼已动工建设;以“非典”防治为契机,争取国债资金165万元,开工建设疾控中心,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民公共卫生意识明显增强,预防和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逐步提高。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目标,健全完善优质服务体系,特别是以夯实人口底子为目的,大力开展打假求真和清理落实活动,共清理出历年和当年出生漏报6348人,查处干部职工超生违育122人,计划生育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建设了一期投资60万元的保宁娱乐城,进一步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群众体育日趋活跃。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创建通过了省地考核验收,科技贡献率快速增长;文化“三馆”建设有序推进,文化产业进一步开发;继续加大“双拥”工作力度,首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称号。
  民主法制建设在推进依法治县进程中不断加强。深入推进“四五”普法教育,全民法律素质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为保障,积极开展行政应诉和行政复议、行政执法检查工作,认真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务公开,政府职能明显转变,依法行政的水平不断提高;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127件、政协委员提案47件;加强审计、监察专项监督,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进;加强村民自治,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
  社会稳定局面在综合治理中得到巩固。一方面,加大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力度,共立案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件,对医药、农资、建筑、煤炭、烟草、食盐、酒类等行业进行了有效整治。另一方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和完善打防控一体化的综治体系,深入开展了“打黑除恶”和禁毒专项斗争,重特大案件发案起数下降14.2%,及时排查、果断处理各类社会矛盾,治安形势明显好转。

知识出处

定西年鉴-2004

《定西年鉴-2004》

本书记述了2004年度定西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状况,共分“特载篇”、“县情篇”、“部门篇”和“数据篇”四个部分。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