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情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定西年鉴-2004》 图书
唯一号: 291120020220000346
颗粒名称: 县情篇
分类号: K294.24
页数: 30
页码: 55-84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3年定西市各区县的基本情况、优势、国民经济、生活、社会事业的发展清况。
关键词: 定西市 地方 县情

内容

定西市
  中共定西市委书记:石晶
  人大常委员会主任:石晶
  人民政府市长:武文斌
  政协委员会主席:秦素梅
  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刘宝珍
  【基本情况】 定西市是在2003年由原定西地区撤地设市而来,现辖1区6县,162个乡镇,总人口296.35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64.5万人。总面积20330平方公里,人均耕地面积2.92亩。地势南高北低,海拔1896米,气候属温带半湿润和中温带半干旱区,东南暖湿气流受阻,大陆性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5.7—7.7℃,年总降水量400—600mm。定西是古“丝绸之路”重镇,素有“甘肃咽喉,兰州门户”之称,现在是东西大通道的必经之地,具有承东启西,南连北展的区位优势。陇海铁路和310、312、316、212等国道贯通全境,交通十分便利。正在建设中的兰临高速公路、兰渝铁路和已建成的巉柳高速公路和宝兰铁路复线将会进一步改善交通条件。
  市内人文景观和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有众多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贵清山、遮阳山、莲峰山等享誉国内外,新石器时代著名的马家窑、齐家、寺洼等文化遗址,战国秦长城遗址,以及海内外李氏同胞寻根敬祖的陇西“李氏堂”和通渭温泉等极具开发价值。
  已发现金矿和其它各类矿产地达162处,花岗岩、大理石、红柱石等矿产开采条件好,储量分别达10亿立方米、1.5亿立方米和0.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62.86亿立方米,其中洮河、渭河两大河流年径流量分别达到53.24和7.94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87.73亿千瓦,可开发量35.2万千瓦;干旱少雨、光照充足、冷凉和无污染的气候条件,赋予定西的马铃薯、中药材、花卉、食用菌等支柱农产品具有独特品质,栽培种植面积已占全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一半以上,尤其是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素有“千年药乡”之称,所产“岷归”驰名中外;白条党参和黄芪获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全市有天然草场700多万亩,为发展现代畜牧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国民经济】 整体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发展态势。2003年,全市GDP达到56.04亿元,比上年增长10.0%,人均GDP1891元,增长7.44%,特色农业得到长足发展,马铃薯、中药材、蔬菜、畜牧、花卉等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9.2%,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1%,来自这些支柱和特色产业,农业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农业增加值达到23.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04%。
  “工业强市”战略进一步实施。2003年,全市完成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4.48亿元,增长11.46%。其中市、县完成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1.18亿元,增长9.04%。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1.59亿元,增长14.92%,重工业增加值2.9亿元,增长14.66%。全市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4.11亿元,产品产销率达到91.1%,原煤、铝锭、发电量、淀粉、塑料制品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全市公路营运车辆6144辆,增加304辆。其中客运1983辆、货运4161辆,县乡公路通车里程1328公里,通公路的乡镇和行政村分别占总数的100%和85.93%。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9亿元,增长8.3%,邮电业务收入1.34亿元,增长9.84%,城乡电话用户17.8万户,增长62.13%,局用电话机交换容量达17万门,增长13.33%,全市报刊发行量1674万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9亿元,增长18.69%。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3.11亿元,增长8.22%,更新改造投资5.32亿元,增长30.07%,房地产开发13760万元,增长1.22倍。年度内投资施工项目253个,本年投产项目141个,年末新增固定资产7.95亿元。
  消费品市场受“非典”影响较大,但最终零售额仍保持了较快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2亿元,增长10.3%。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年底私营企业1044户,比上年净增124户,个体工商户6.37万户,从业人员达12.67万人,年内个体私营企业上缴税金9674万元,增长9.5%,占全市财政收入的19.25%。
  【社会事业】 重点科技项目开发又有新发展。全年共取得科研成果18项,这些成果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工业方面开发科技精品7个,完成产值392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3670万元,利税539万元,出口创汇30万美元。全市共有33个乡、520个行政村完成了“村村通”工程,广播覆盖率达到88.57%,电视覆盖率达到87.07%。教育事业成绩显著。共为省内外普通高校输送新生7965人,比上年净增934人,录取率达到52.8%。与此同时,年内新增“普九”乡镇2个,累计达到148个,占全部乡镇的91.4%,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8.3%,初中在校学生巩固为98.1%。群众性体育活动新颖多样。2003年,成功举办市级比赛6项6次;我市健儿在省级及以上各类体育比赛中共获奖牌43枚,其中:金牌10枚、银牌14枚、铜牌19枚,1人破2项全国伤残人田径记录,我市输送的1名自行车运动员,已获得2004年雅典奥运会入场券。全市体育运动人口109万人,中小学生体育达标率93.1%。
  社会保障事业成绩卓著。年内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4.9万人,其中参保职工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达7.58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达5.47万人。2003年,有5万人得到政府最低生产保障金。全市登记失业率为3.5%。
  【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493元,比上年增净81元,增长5.7%,是近年来增幅较高的一年。其中农民外出打工获得收入302.56元,占纯收入的份额为20.3%;比上年增长10.98%,取得了“非典”之年农民劳务收入的高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99元,比上年增加384元,增长7.66%。年末全市城镇从业人员9.49万人,全年人均劳动报酬10703元,比上年增加1263元,增长9.55%。
  【退耕还林(草)】 继续加大国务院关于退耕还林还草战略力度,进一步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当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09.85万亩,比上年增长92.11%;其中:防护林93.54万亩,用材林3.57万亩,经济林2.5万亩,薪炭林2.23万亩,其它林8.01万亩。封山育林15.94万亩。全年退耕还林(草)面积64万亩,比上年净增30.31万亩,增长89.97%。年内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358.5平方公里,累计达10570平方公里。
  (定西市统计局:詹永鑫)
  安定区
  区委书记:李旺泽
  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明义
  人民政府区长:郭维团
  政协委员会主席:杨海荣
  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尹建中
  【基本情况】 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是定西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安定区是在2003年撤地设市后,由原定西县改名而来。明代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由于地震频发,损失惨重,给当地人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困难,为降震除灾,祈求安泰,取名安定州,到洪武十年即公元1377年,因区划建制调整归并,将安定州降为安定县,现在的安定区即由此得名。安定区现辖13镇13乡,总人口47.6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48万人,总土地面积4225平方公里,其中171.9万亩。境内沟壑纵横,梁峁交织,干旱少雨,水资源匮乏,属典型的黄土高原。
  2003年,区委、区政府带领广大群众,发扬“三苦”精神,继续围绕“农业稳区、科教兴区、工业富区、水土保区”整体思路和战略方针,真抓实干,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全年实现GDP12.22亿元,增长10.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8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3.36亿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4.58,增长14.8%。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1.13亿元,增长朶口口欶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9亿元,增长10.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3亿元,增长18.69%;人口自增率控制在6.17‰以内。
  【农业产业化】 遵循自然规律、市场规律和经济规律,着眼于发展商品农业、市场农业和现代农业,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一是继续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压粮扩经,压夏扩秋。2003年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65.3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23.28万亩,比上年减少4.42万亩,经济作物35.43万亩,比上年增加6万亩,粮经比由上年的81∶19调整为78∶22,夏秋比也由上年的28∶72调整为27∶73。全年粮食总产量17.66万吨,比上年增产19.6%,农民人均产粮459公斤。二是积极培育支柱产业,使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以示范带动为手段,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培育开发支柱产业,从而使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较大突破。
  被誉为“中国马铃薯之乡”的安定区,2003年其播种面积达到64.29万亩,总产量达67.2万吨,增产32.75%,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建立专用薯种植基地6600亩,新建两家5000吨以上淀粉加工企业已投入正常生产,马铃薯加工转化增值和市场销售能力显著增强。畜草产业紧抓退耕还林还草机遇,大力发展舍饲养殖,加快草畜转化步伐。全年新增牧草面积6万亩,改建标准化圈舍5400间,小尾寒羊饲养量达到7000只,改良羊2万余只,畜牧业产值达到1.28亿元,增长4.4%。中药材产业初具规模,建立6个中药材示范基地,其播种面积达15.85万亩,产量达1.3万吨,增产56.6%。与此同时,林果蔬菜产业也同步健康发展,吃菜靠外运的历史已被打破,全年蔬菜种植面积2.94万亩,产量达3.63万吨,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生态建设】 坚持经济与生态效益并重的原则,把退耕还林草和小流域治理紧密结合起来。全年完成退耕还林20万亩,幼林抚育2.76万亩,封山育林3.71万亩,当年苗木产量1.48亿株,出售0.69亿株,大力推进水土保持生态综合治理进程,当年新增流域治理面积8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率达62%,新增高标准梯田6.5万亩,有18个乡镇达到了梯田化标准,新建集雨节灌水窖7000眼,发展补灌面积2.6万亩。
  【工业富区】 加大实施“工业富区”战略力度,加快工业化进程,全区工业发展布局和定位渐趋合理,改扩建蓝安定区安天和薯峰淀粉制品有限公司,新建金大地有限公司速冻薯条生产线、陇海乳品有限公司酪蛋白磷酸肽生产线以及金羚集团有限公司生化制药等龙头企业和项目,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63亿元,增长15.6%,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增长8.2%。
  【非公经济】 认真实施“双十工程”,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全区新增村办企业85户,新增增加值1.82亿元,新增个体工商户1072户,新增私营企业73户,实现产值4.6亿元。
  与此同时,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领域,当年共签订合同和意向性协议21项,签约资金6.85亿元,到位2.06亿元。深圳江夏和甘肃兴隆两家房地产公司投资项目进展顺利,为安定城区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人民生活】 2003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90元,比上年增加77元,增长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99元,比上年增加384元,增长7.66%,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与此同时,扶贫开发和社会保障工种继续加强,积极组织实施扶贫开发试点项目,狠抓小康村建设,从而使贫困面下降,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明显减少。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面达到100%,共发放低保金553.53万元,实现了“应保尽保”的目标。
  (安定区统计局:王彦勋)
  通渭县
  县委书记:郑红伟
  人大主任:王宏德
  政府县长:王亚娥(女)
  政协主席:丁顺昌
  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王仲谦
  【基本情况】 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介于东经104°57′—105°38′,北纬34°55′—35°29′之间,平均海拔1970.5米。东西长约78公里,南北宽约64公里,总面积2899平方公里,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属黄土丘陵沟壑区。东南、南分别与秦安、甘谷县接壤,西南、西分别与武山、陇西县相邻,西北、北、东北分别与安定、会宁和静宁县毗连。具有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属陇中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区,年平均气温7.6℃,平均风速1.5米/秒,全年无霜期130—170天,正常年份降水量400—540mm,年总日照时数2100—2430小时。全县辖6镇17乡,332个行政村,总人口46.3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2.51万人。居住着汉、回、藏等民族。是全省18个干旱县、41个国扶县之一。
  【本地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明显。境内交通便利,310国道横贯2乡2镇,穿越县城,西兰、华双、马陇、靖天等10条省属公路连接西安、兰州、天水等周边大中城市;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将全县23个乡镇联结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二是农业资源丰富多样。全县有耕地面积183万亩,土壤疏松,土质较好,由于气候类型多样,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马铃薯、豆类(扁豆、豌豆、蚕豆)、玉米、莜麦、荞麦等品种,经济作物主要有胡麻、油菜籽和中药材;三是劳动力数量多。全县有农村劳动力资源25.28万人,可实现转移的剩余劳动力较多。近年来,政府通过异地移民和组织劳务输出,大大缓解了县内劳动力就业压力,同时也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四是矿藏贮量丰富。主要有花岗岩、汉白玉、硅石矿、高岭土、硫铁矿、地热温泉和煤等。花岗岩仅露地储量在6亿立方米以上,高岭土开采贮量187万吨,硅铁矿总储量300万立方米,地热资源3处,其中距县城仅8公里处的地热温泉有“陇上神泉”之美誉,“浴可治百病,饮可提神美容”,开发利用潜力大。五是较深厚的文化底蕴,通渭人喜爱字画,是甘肃有名的书画之乡。其中在2002年,由通渭县书法爱好者集体创作的《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书法长卷》在省、地、县展出,作品集发行全国各地,被誉为政治精品、书法精品、艺术精品。
  【国民经济】 全县实现GDP71713万元,比上年增长10.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2940万元,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10432万元,增长5.2%;第三产业增加值28341万元,增长17.58%。全县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3116万元,增长7.86%;固定资产投资2.04亿元,增长22.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663万元,增长10.0%。
  城市经济稳步发展。全县主导企业有加工业、制造业、交通、商贸餐饮业、供销、粮食、建筑材料、物资货运等,企业类别主要有食品、轻纺、机械、建材、化工等,年产量较大的有淀粉、味精、粉丝、砖瓦、草编等多个品种,其中味精、粉丝等产品多次荣获省级以上奖励或优质产品称号。2003年,全县工业完成增加值3422万元,其中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219万元,增长12.04%。商业企业完成商品销售总额30081万元。其中:供销企业完成商品销售总额7102万元,粮食企业完成销售总额4332万元。
  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2003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14.35万吨,增产10.2%。粮经比与夏秋比趋于合理,马铃薯、果菜、畜牧、药材四大产业已形成规模,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3年,全县种植马铃薯种植50万亩,蔬菜4.1万亩、药材7.57万亩,新种牧草8.72万亩,农民从“四大支柱”产业中获得的收入占到纯收入的比重高达78.2%。与此同时,农业技术推广取得显著成效。温室、大棚面积达4121亩;投资480万元建成的西川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共建成高效日光节能温室142座,年实现销售收入达280万元;各乡镇建成各类农业科技示范点40个。农业基础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新修水平梯田6.0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4万亩,建成集雨节灌、人畜饮水解困、氟病改水工程窖7.8万眼,新增流域治理面积105.5平方公里。
  退耕还林与林业取得好成绩。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6.5万亩,幼林抚育面积2.33万亩,退耕还林面积10.5万亩。还草8.72万亩,通渭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红豆草之乡”。同时进一步加大林草管护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封禁管护,积极探索和完善拍卖到户、承包经营等管理新机制,“谁种植、谁管护、谁受益”的造林原则。为保护和开发林草资源,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人民生活】 2003年,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90元,比上年净增69元,增长5.2%;全年支出社会福利救济款774.6万元,灾民生活自救费支出200万元,2003年有2635户6024人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对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27100.2万元,增长7.8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取得突出成绩。“两基”工作通过省、市两级达标验收的基础上,又迈出了新步伐,职业技术教育与成人在职教育得到加强,青壮年文盲率下降0.6个百分点,2003年,在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中,全县有2959名考生被全国大专院校录取,比七年净增278人。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进一步完善,群众看病难的局面得到缓解,健康水平明显提高。通渭县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全国“村村通”广播电视先进县。广播电视覆盖率显著提高。计划生育以巩固“三为”成果为重点,全面加强孕产妇的产前检查和育龄妇女的环检等工作,计划生育率和综合节育率分别达到56.19%和89.65%,全县人口出生率12.45‰,自增率6.39‰,比上年分别下降0.76和0.53个千分点。
  (通渭县统计局:刘国泰)
  陇西县
  县委书记:席必泽
  人大主任:聂治堂
  政府县长:刘富春
  政协主席:朱自武
  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蒋玮
  【基本情况】 陇西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市中部,渭河上游。海拔1612—2798米,总面积265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8.6万亩。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均降水量446毫米,年平均气温7.7℃,全年无霜期154天。由于受东亚大气环流和青藏高原外围特殊地形的影响,降水量年际差异较大,处于农牧气候过渡地带,故宜农宜牧,主要以农业为主。川区、北山为温和干旱区,适宜种植冬小麦、马铃薯、玉米、冬油菜等农作物,为全县主要产粮区,南山为温寒半湿润区,发展畜牧养殖业有一定条件。
  全县辖13个镇12个乡,280个行政村,总人口为49.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98万人。居住着汉、回、满、壮、藏、蒙古族等民族。
  渭水河畔的陇西是华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秦代置郡,汉设襄武,两千多年来一直为历代郡、州、府治所在的西陲重镇。灿烂的古代文明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辉煌神奇的历史足音,驰名中外的陇西李氏文化是与敦煌文化、伏羲文化、藏传佛教文化齐名的甘肃四大文化之一。陇西堂、李家龙宫等李氏文化遗迹成为海内外李氏儿女寻根祭祖和进行联谊的纽带,威远楼、仁寿山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
  【国民经济】 2003年,县委、县政府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从而使全县国民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全县实现GDP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5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3.2亿元,增长14.0%;第三产业增加值4.05亿元,增长11.6%。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1.02亿元,增长11.0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2亿元,增长37.2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2亿元,增长10.1%。
  坚持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支柱产业开发和小康村建设等重点工作,使得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种植业结构调整继续向纵深推进,中药材、马铃薯、果菜等支柱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占到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58%,粮经比、夏秋比结构趋于合理。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化生产基地12个,面积达24万亩,发展订单农业18.8万亩。同时,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清吉”牌马铃薯、“雪川”牌精淀粉、“效灵”牌和“星月”牌中药材、“足赤”牌肉制品和“陇原岁月”牌白酒等11个陇西县名优产品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并被命名为中国“黄芪之乡”和“腊肉之乡”,提高了地方特色产品的知名度。
  工业企业通过重组和改制,从而提高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经济效益有所好转,全县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366万元,实现销售收入30408万元,利润324万元,上缴税金2211万元,上述指标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人民生活】 2003年,由于农民负担减轻,同时,农产品市场的需求量增大,使得农民得到的现金收入增加。与此同时,各级政府积极组织农民劳务输出,从而使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62元,比上年净增加74元,增长幅度达5.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198元,比上年增长7.9%。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11204万元,增长16.72%。
  【交通通讯】 通讯业迅速发展,市内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2万门,电话机总数1.78万部;移动电话8230部;农村电话机总容量达1.5万门,通电话的乡、村分别达到100%和40%。县境内国、省干线公路3条,定陇公路可望2004年底正式通车,文峰至巩昌镇的公路主干道正在加紧施工当中。与此同时,陇海铁路、宝兰复线纵贯东西,境内设有8个火车站,行程75公里。陇西火车站已升为客货运二等区段站,已建成文峰营运配载中心,铁路、公路构成比较完整的交通网络,成为联结兰州、定西、天水、陇南等地市的交通枢纽。
  【名优特产】 陇西的金钱肉、口条、火腿被誉为“陇原三绝”,腊羊肉、腌驴肉、荞粉、酿皮、烧鸡粉被列为全省“名特小吃”。党参、柴胡、红芪、黄芪等中药材远销国外,其中:白条党参和黄芪获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有“中国黄芪之乡”的美称。
  (陇西县统计局:张文芳)
  渭源县
  县委书记:董建平
  人大主任:景忠义
  政府县长:杨发升
  政协主席:牟俊仁纪律检查委员会
  书记:张晓梅(女)
  【基本情况】 渭源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西南部,顾名思义为古老渭河之源头。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凉爽,是旅游观光、避暑纳凉的好去处;这里土地肥沃,出产丰富,是闻名全国的“马铃薯良种之乡”,中药材资源享誉陇上。
  渭源县地处西秦岭山脉南动地槽与黄土高原台地的交汇地带,也是渭河与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海拔在1930—3941米之间,总土地面积2065平方公里,辖8镇12乡,217个行政村,1536个社,总人口34.8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55万人。耕地面积80万亩。年降雨量400毫米左右。全县气候分为三类:北部干旱区,干旱少雨,植被稀少,土地面积大,农作物产量低,川沿河谷区,海拔较低,光热资源相对丰富,水肥条件较好,全县9万亩水浇地大部分集中在这个区域;南部高寒阴湿区,雨量较多,低温寡照,植被良好,莲峰山、首阳山、天井峡、太白山等旅游景点分布在这个区域,渭源县是全市气候差异较为明显的县区。
  【旅游资源】 渭源县风景秀丽,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境内有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的灞陵桥,有葬于孤竹国二圣伯夷、叔齐的首阳山,有渭河源国家级森林公园,有鸟鼠同穴渭水源,有十里“画廊”天井峡,有云端仙境太白山,有三国古道双石门以及秦长城遗址等16处旅游景点。每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支柱产业】 渭源是个农业县,全县农作物以小麦、马铃薯、蚕豆、玉米为主。主要土特产品有马铃薯、药材、蚕豆、蕨菜等。支柱产业以马铃薯、中药材、旅游、畜牧和蔬菜等为主。
  渭源县是“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年种植面积在35万亩以上,年均产量40万吨,商品量年均25万吨,是全省各地乃至周边省区的良种马铃薯供应中心。
  渭源县有“千年药乡”的美誉,被中国农学会评为“中国党参之乡”。由于海拔高、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等因素,出产的中药材以品质好、无污染、药用价值高而久负盛名,自古就有“渭水当归传两广”和“党参故里”之说。野生药材多达400种,家种药材主要有当归、党参、红芪、黄芪等,年种植约30万亩,产量达6万吨,同时,还种植生地、大黄、板兰根、防风、柴胡、甘草、秦艽等10多种名贵药材。目前已建成1个优质中药材繁育中心,1万亩无公害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年加工饮片3000吨,提取浸膏300吨的中药材加工厂。
  畜牧业是渭源县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有了长足发展。全县畜牧业增加值达4132万元,占到农业增加值的15.4%,肉类总产量达1.7万吨,农民从畜牧养殖中获得纯收入达176元,占到家庭经营收入的38%,全县有天然草场81.4万亩,人工种植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9.8万亩,为发展畜牧业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全县年交易仔猪50万头、生猪16.6万头、肉牛1.92万头、肉羊6.3万只、肉鸡83万只,禽蛋2311吨,实现销售额1.33亿元。一部分贩运户还将生渭源县猪、猪肉、仔猪、鸡蛋等畜禽产品运销到兰州、青海、西藏等地,初步形成了生产营销一体化的格局。
  【国民经济】 2003年,全县实现GDP5.44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8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0.77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1.99亿元,增长12.44%。固定资产投资1.35亿元,增长28.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亿元,增长10.7%,大口径财政收入达3495万元,增长13.5%。
  非公有制发展势头强劲。2003年底,全县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967户,从业人员3902人,注册资金1565万元;私营企业25户,从业人员708人,注册资金3932万元,个体私营经济上缴税金达1089万元。
  【社会事业】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开展科技示范点建设,开展“五个一”科技承包活动,在杨庄乡示范推广“双低油菜杂交种500亩,在新寨乡按GAP生产标准建立了500亩优质党参生产基地,在会川镇建立了1000亩花卉种球繁育基地和万亩脱毒马铃薯良好繁育基地,引进优质牧草草种11个,推广种植紫花苜蓿和红豆草4.3万亩。冻精品种改良黄牛2600头,引进种公羊213只。为全县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发挥了积极作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2003年,高考上线考生1159人,上线率72.57%,居全市第三。全县中小学危房改造计划项目得到全面实施,共投资295万元,改造危房4509平方米;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全县完全中学13所,独立中学、7所小学、1所8年制学校和县教师进修学校建起了电子计算机教育28个,卫星宽带网13个,校园区域网2个,有3所学校与互联网连通,共安装计算机805台,全县广播覆盖率达100%,电视综合覆盖率96%,基本形成了广播与电视结合,有线与无线结合,城镇与乡村结合的多层次、多渠道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网。
  【退耕还林(草)】 认真实施生态县建设项目,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1.7平方公里。全县共完成退耕还林任务4.5万亩,荒山造林5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管护面积39.1万亩,封山育林3万亩,“三北四期”防护林1.5万亩。完成农村4.5万人的人饮解困工程。完成集雨节灌水窖6500眼,发展补灌面积1.8万亩。
  (渭源县统计局:牟国炜)
  临洮县
  县委书记:郭永昌
  人大主任:张凤兰(女)
  政府县长:张懿笃
  政协主席:张学东
  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张小平
  【基本情况】 临洮,故称狄道,位于甘肃中部,定西市西部,洮河下游,是古丝绸之路要道,陇上历史文化名城。全县总面积2851平方公里,耕地109.33万亩,辖14乡14镇,总人口54.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25万人,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洮河,流经县内115公里,年径流量53亿立方米,属国家一级保护水系。境内有西秦岭的余脉南屏山和祁连山的余脉马衔山,形成了高山、丘陵、沟壑、梁峁、河谷、平川纵横交错的复杂地形。海拔在1732—3670米之间,整个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属大陆性季风气侯,日照充足,年降雨量在300—700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8.1℃。
  临洮县气侯温和,土地肥沃,盛产马铃薯、无公害蔬菜、食用百合、水果、中药材、名贵花卉等。铜、铁、金等金属矿藏和莹石、方解石、花岗岩等非金属矿藏贮量丰富,开发前景甚为广阔。地方工业已形成以建筑建材、水力发电、金属冶炼、农副产品加工、酿酒造纸为主的五大主导产业。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马铃薯、蔬菜、花卉、林果、畜牧、药材、食用百合等已并肩成为最具地方区位优势和开发潜力的支柱产业。特别是名贵花卉大丽花、紫斑牡丹、观赏百合、唐昌蒲、郁金香等走俏四方。
  【国民经济】 2003年,全县实现GDP11.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4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4.0亿元,增长14.4%,第三产业增加值3.59亿元,增长13.4%。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0366万元,比上年增长13.8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95元,比上年净增85元,增长5.6%,粮食总产量达17.31万吨,增长14.4%,全年共签约订单农业26万亩。产业化发展势头强劲。花卉产业:新兴、新美等花卉公司不断壮大,良种场、三易花卉植物科技园等一批花卉公司起步较高,全县种球花卉繁育基地5020亩,建成自控温室16座、80亩,花卉种植面积1.6万亩。鲜切花销往北京、上海、兰州等大中城市,并出口国外。蔬菜产业:引进蔬菜新品种52个,种植面积7.97万亩,鲜菜量达8.6万吨,除满足周边地区以及兰州市场外,还销往西藏、青海等省;马铃薯产业:建成脱毒原种扩繁1450亩,快繁生产线规模已达300万粒,陇薯3号、大西洋等专用薯种植面积6.5万亩,全县马铃薯总面积达到50.04万亩,鲜薯年产量在52万吨以上;畜牧养殖业:总投资2830万元的奶牛养殖世行贷款项目已顺利完成一期工程,二期工程正在积极筹建,全县新增规模养殖户241户,全县大牲畜存栏6.25万头,猪存栏18.2万头,羊存栏16.29万只,鸡存栏142.22万只,肉类总产量2.25万吨。
  【旅游资源】 临洮县人杰地灵,文化灿烂,是黄河上游古文化发祥地之一,素有“彩陶之乡”、“文化县”之称,闻名中外的“马家窑”、“辛甸”、“寺洼山”遗址,系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多系彩陶罐等,是我国彩陶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全县文物古迹遍布,人文景观荟萃,现有战国秦长城、三国姜维墩、唐代哥舒翰纪功碑,明代超然书院等文物遗址。自然景观也颇多,岳麓山省级森林公园、天下奇石奇景“神龟园”、洮水流珠等“洮阳八景”引人入胜。
  【交通通讯】 临洮县北与省会城市兰州接壤,县城距兰州仅100公里,“212线”、兰郎等国道穿境而过,省列重点建设项目兰临高速公路进展顺利,可望年内通车,兰渝铁路的修建,将结束临洮县境内无铁路的历史,现在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以县城为中心、主干公路为主体、城乡沟通、县内外相连的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同时,1万门程控电话并网开通,移动电话实现重点集镇全线覆盖,有线电视网络功能完善,政府互联网站运行良好。
  【开发前景】 按照产业富民、工业富县的总体战略思路,突出环境、项目、城镇三大建设,做强马铃薯、蔬菜、花卉、畜牧四大支柱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四化建设进程,争当全省经济的增长亮点,全市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努力把临洮建成兰州的“卫星城”和“后花园”。具体实施措施是:全面建成洮河护岸工程;有效治理和开发利用2.8万亩洮河滩涂地;积极配合国列“兰渝”铁路建设和临洮机场军民两用转型;以总投资9亿元的海巅峡、杨家店等水电站为主,在洮河流域建成一批小水电站。
  城镇建设方面:按照“一城十镇”开发框架,以“三滩”经济园区为龙头,着力发展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层次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县城为中心重点建设水川区基础条件较好的10个小城镇,形成辐射和带动周边小镇发展的新格局。工业方面:走以水办电、以电带铝、以建带工和以马铃薯、中药材、畜产品为主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的兴工之路,制定出台具体政策措施。集中培育和发展一批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企业集团,力争把临洮淀粉、蔬菜、铝锭、水泥、花卉等产品打造成省内外颇具影响力的精品系列,积极运作上市公司,全面提升全县工业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实力。农业方面:大力实施产业富民战略,因地制宜、分类规划、发挥比较优势,不断把马铃薯、蔬菜、花卉三大支柱产业做强,把食用菌、中药材、食用百合、优质经济林果等区域特色经济做优。形成“工农互补”和“工业反哺”的良性互动格局。旅游方面:充分发挥和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招商引资全面启动南屏山、貂婵湖、西湖公园等旅游资源开发项目;投入资金抓好马家窑、寺洼、辛甸文化、战国秦长城起首遗址等古文化和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为重点的洮河文化开发建设,打造陇上特色旅游名城。
  (临洮县政府办公室:龚真荣)
  漳县
  县委书记:任剑炜
  人大主任:朱利民
  政府县长:燕胜三
  政协主席:赵玉忠
  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刘新明
  【基本情况】 漳县位于定西市南部,地处西秦岭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东连武山,西邻卓尼,南靠岷县,北与陇西、渭源接壤。总土地面积2164.4平方公里,海拔1640米至3941米,地势西高东低,版图呈琵琶型,东北部为黄土高原沟壑区,西南部为西秦岭石质山区,分为漳龙河谷川区,中北部干旱半干旱山区和西南高寒阴湿山区三个不同气候和地理特征。东汉章帝元年(公元78年)始设县治,时因战略地位重要被认为汉王朝的“西陲屏障”,古称障县,唐武后天授二年更名武阳县,明洪武年间,因“漳水潆回润地,宝井便民裕国”而改为漳县至今。全县辖4镇13乡,总人口19.2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8万人。年平均气温7.2℃,无霜期15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313小时,年均降雨量在500毫米,属湿润半湿润气候。
  漳县境内交通畅达,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甘川公路穿境而过,漳武公路贯通全县东西,北距陇海铁路和西兰公路仅30公里。
  【资源优势】 一是农业资源:全县有耕地面积46.78万亩,土壤以淀土、黑垆土为主,土质肥沃,适宜于大部分农作物种植。二是林业资源:全县宜林地面积81万亩,其中森林面积39.1万亩,树种99种,年出材量0.5万立方米。现有2个国有林场,经济林以苹果、沙棘、核桃为主,果园面积3.3万亩,果品年产量达6120吨。三是畜牧水产资源:全县有天然草场131万亩,占总面积的40.4%,年产草量54.8万吨,载畜量60.2万个羊单位。年出栏各类大家畜6万头,肉类总产量达1.27万吨。牛、羊、猪皮约10万张。全县养鱼水面近千亩,品种繁多,是全市水产养殖大县。四是药材及野生蔬菜资源:中药材约440个品种,气候适宜、品质优良,开发前景良好,蕨菜、羊肚菌和乌龙头等野生蔬菜质纯味美,餐用极佳,远销日韩和东南亚等地。五是水力资源:漳县漳县境内有漳河、龙川河、榜沙河三条主要河流,河道总长154.2公里,年径流量3.58亿立方米,入境水1.66亿立方米。各河流PH值在7.3至7.6之间,适宜于水电水产开发及人畜饮用。六是矿产资源:全县有非金属矿岩盐、红柱石、石灰石、大理石、冰洲石、白云石、重晶石、萤石、方解石、硅灰石、石墨等19种,有金属矿黄金、白银、铜、铁、铅、锌等6种。其中岩盐是漳县最具优势的矿产资源之一。品质好,储量大。另外,漳县境内红柱石属国内罕见大矿床,储量约1亿吨。经选矿试验,精矿品位达56%,耐火度大于1830℃,精矿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市场开发利用价值极高。七是旅游资源: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的贵清山,景色秀丽,风光宜人,独具“天姿国色”,世称人间仙境,素有“小华山”之称,还有遮阳山、雷公峡等多处风景名胜和近年发现的元墓群等历史文化资源,具有较高的游览考古价值。
  【国民经济】 2003年,全县实现GDP3.82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3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0.59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1.0亿元,增长18.5%;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1759万元,增长7.91%,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65万元,增长11.8%。
  农业生产在百年一遇的暴洪灾害之年仍取得较好成绩,粮食总产量仍达4.87万吨,中药材、马铃薯、蔬菜、蚕豆等经济作物也获得较好收成,订单农业面积达8万亩。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民从“四大”主导产业获得的纯收入达93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4%。按标准化无公害的要求,建立中药材GAP和马铃薯机械化全程服务等各类农业科技示范点和基地24个,种植面积2.2万亩。
  【人民生活】 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60元,比上年增加62元,增长4.5%,由于暴洪和雹灾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导致农村部分农民返贫,政府及时抗灾救灾,及时向灾区群众发放救济款物合计达300多万元,基本上保证了灾区“三缺户”群众的基本需要。与此同时,城乡居民的保险意识进一步增强,投保人数大幅上升,全县“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等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社会事业】 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209所,在校学生3.9万人,教职工187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38%,初中教育学历合格率71%,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91%。全县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5人,每千人拥有病床1.5张,病人门诊治愈率为56.6%。全县共建“村村通”电视转播站56个,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到3320户,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89%和84%。
  【退耕还林(草)】 2003年,全县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年内完成封山育林1.04万亩,人工造林8.21万亩,退耕还林4万亩,治理小流域20.5平方公里,新修水平梯田2100亩,建成集雨节灌水窖1046眼,人畜饮水工程3处。
  (漳县政府办公室:徐海燕)
  岷县
  县委书记:位志荣
  人大主任:郭永龙
  政府县长:郭宽宇
  政协主席:张致明
  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陈彦吉
  【基本情况】 岷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洮河中游,地处青藏高原东麓与秦岭陇南山区接壤区。岷县地理位置优越,是定西、天水、甘南三市州的几何中心,自古就是“西控青海,南通巴蜀,东去三秦”的战略要地,自古商贾贸易活跃,享有陇原“旱码头”之美称。岷县历史悠久,秦统一六国前,即建县制,北朝西魏文帝始置岷州,明洪武改为岷县,北朝西魏文帝始置岷州,明洪武年改置岷州卫,清雍正改称岷州,民国二年改为岷县,沿用至今。全县辖13个乡、10镇、389个村(居)委会,213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4.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93万人,总土地面积3500平方公里,境内山峦环抱,洮水绕城东流,草场广阔,资源丰富,山川秀美,是甘肃南部待开发的一块宝地。
  【资源优势】 岷县有五大资源优势。一是中药材:盛产当归、红芪、黄芪、党参等中药材238种,素有“当归之乡”、“千年药乡”之美称。尤以“岷归”驰名中外,欧洲人誉为“中国妇科人参”。2002年“岷归”被为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2003年又通过国家商品检验检疫局原产地标记认证。二是畜牧:年末大牲畜存栏10.9万头,其中牛9.2万头,猪存栏17.7万头,羊存栏14.2万只,上述4项分别占到全市的19.1%、41.5%、18.5%和19.5%。黑紫羔羊和蕨麻猪是岷县的地方特产,全县草场面积217万亩,草丰水茂,无污染,发展畜牧业,开发畜产品条件得天独厚。三是矿产:已探明金属矿、非金属矿30多种,矿点、矿化点40多个,其中金、锑、铅、锌、锰、花岗石、汉白玉、大理石、硅灰石、泥炭石等矿藏量较大,极具开发前景。四是水力:境内有大小22条常年流水河,其中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洮河流经县内13个乡(镇),83.5公里,全县水能蕴藏量33.5万千瓦,沿洮河开发梯级水电站5座,年发电量4448万千瓦小时,占全市水力发电量的28.4%。五是农副产品:盛产蚕豆、马铃薯、油料等经济农作物和草莓、沙棘、蘑菇、蕨菜、蕨麻等野生“绿色食品”,开发前景十分可观。
  此外,岷县文物颇多,古迹遍地。主要有马家窑文化、寺洼文化、齐家文化等文化遗迹6处。
  【国民经济】 2003年,是岷县努力打造区域经济发展平台,建设特色经济强县的开局之年,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扎实工作,取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全县GDP6.67亿元,比上年增长10.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6亿元,增长5.48%;第二产业增加值1.71亿元,增长15.38%,第三产业增加值1.6亿元,增长15.37%,全县人均GDP1477元,大口径财政收入突破5000万元,达到5142万元,增长13.9%,财政支出2亿元,增长27.1%,国有及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151万元,增长19.9%,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7亿元,增长4.3%。
  【特色农业】 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着力提升药材、马铃薯、草畜三大特色产业,马铃薯和中药材种植面积占到全县农作物总面积的86.9%,建成西川万亩当归GAP示范长廊和一批重点农科示范点,其中无公害标准化中药材示范基地5.7万亩,药材产量4.4万吨,出口2200吨,实现产值1000多万元,建成马铃薯良种示范点11处6.23万亩,年产马铃薯30万吨,实现产值1.68亿元,改良草地5万亩,围栏草地1万亩,开发了“黑紫羔羊”、“蕨麻猪”、“岷当”牌鲜当归嫩肤水系列、当归香醋、“当归”羊等一批地方特色农产品,畅销国内外,并建立特色农业协会44个,落实各类农业订单29万亩,比上年增加10.6万亩。
  【项目建设】 2003年,全县一批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6亿元,增长25.6%。木寨岭隧道全线贯通,省道306线岷—卓(尼)段35公里改扩建和梅(川)—堡(子)段改扩建一期工程通过验收,新修县乡公路、乡村公路496公里,19个边远村通了车,农网改造二期工程基本完成,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的金大地精淀粉有限责任公司2万吨精淀粉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基本完成,古城电站首台机组正式发电,中国当归城综合开发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新建5个移动通讯基站,农经网络运行正常,招商网站建成运营。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素质教育稳步推进,5所项目学校“一多三少”问题得到缓解,岷县一中教学大楼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清华大学教学扶贫远程教学站正式成立,全县在校学生7.36万人,2003年,有455人考入大专院校,又有茶埠、寺沟2个乡镇通过“两基”达标验收。计划生育工作以优质服务为中心,以打假求真、挤干水分、夯实基础为重点,深入开展“三清理、三落实”活动,全年清理党员干部超生违育55人,处理55人,同时计划生育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县计划生育率达67.08%,当年节育措施落实率达到90.48%,环孕情服务率达95.5%。全县人口出生率13.08‰,人口自增率控制在5.92‰。卫生工作继续实施了世行卫Ⅷ项目和英国赠款项目,改造了西川中心卫生院,调整了合作医疗补偿标准,界定了特困医疗救助对象19914人,救助特困患者58人次。全县电视覆盖率达到93.9%,新发展移动通信用户6241户,全县已有68.8%的行政村通了电话,比上年提高了6.8个百分点。
  【人民生活】 200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368元,比上年净增70元,增长5.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398元,增长15.8%,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加大移民工作力度,向新疆和疏勒河灌区输送移民3100人,输转农村剩余劳动力10.4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01亿元。与此同时,积极实施世行扶贫贷款项目,闾井乡阳关村、清水乡郭哈村整村推进扶贫项目村已通过市上验收,城郊镇东门等6个小康示范村建设顺利进行。全县有8000多绝对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贫困面由上年的36.4%下降到32.2%,下降4.2个百分点。
  (岷县政府办公室:王晓燕)
  安定区政府工作
  200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步年,也是新一届政府任期的第一年。一年来,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夺取了抗击非典和经济建设的重大阶段性胜利,保持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以西部大开发为总揽,以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解放思想,真抓实千,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3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2.22亿元,占计划的101.8%,同比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3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5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5∶27∶38。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13亿元,占计划的100.6%,同比增长1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3亿元,占计划的100.5%,同比增长2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19亿元,占计划的100.6%,同比增长10.8%。农民人均纯收入1484元,较上年增加71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399元,较上年增加384元。大多数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态势,区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投资拉动效应逐步显现。根据国家政策投向,加大项目争取和建设力度。全区共论证实施重点项目65个,总投资额15亿元。有19项已经建成,46项正在建设,完成投资3.71亿元。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加强经济合作与交流。先后组团参加了天交会、兰洽会、乌洽会等经贸洽谈活动。签订招商项目21项,签约资金6.8亿元。
  加强与浙江省金华市的经济合作,与甘肃省浙江企业联合会签订了浙江高科技工业园区建设意向性协议,与国芳百盛集团签订了商贸城建设意向性协议。通过实施重点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拉动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1个百分点。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思路,立足区域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马铃薯、畜草、药材、食用菌产业,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全区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65.3万亩,夏秋比为3∶7,粮经草比为6∶2∶2。马铃薯产业充分发挥“中国马铃薯之乡”的地域品牌优势,以建设无公害、无污染、绿色标准化基地为主攻方向,完成种植面积64万亩,总产量63万吨。建立专用薯基地1.1万亩,签订订单22.7万亩。成功举办了第三届马铃薯投资贸易洽谈会,签约销售合同27万吨,交易额1亿多元。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开辟“绿色通道”,外销鲜薯35万吨。马铃薯产业总产值2.32亿元,农民人均增收604元,呈现出产销两旺、价格稳定、市场繁荣、农民增收的可喜局面。畜草产业坚持以舍饲养殖为重点,以圈舍改建为突破口,加快草畜转化步伐.提高了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全区完成退耕种草13.2万亩,建立阿尔冈金优质牧草基地5000亩,牧草留床面积40.5万亩;建成整村推进草畜转化示范点30个,改建标准化圈舍2200间;引进小尾寒羊3500只,纯繁1.4万只,改良2.5万只,肉羊存栏18.6万只;奶牛存栏540头。西川园区、香泉、内官、凤翔养殖小区完成投资500万元,提升了畜牧业发展水平。全区畜牧业总产值1.46亿元,农民人均增收400元,初步形成了农户支撑、大户带动、小区提升的发展格局。药材产业稳步推进。种植面积15.6万亩,实现销售收入8935万元。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以巩固提高为重点,建立了小西岔等9个示范基地,新建菌棚77座,生产鲜菇2385吨,实现销售收入1282万元。
  农业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加强。按照绿色、无公害、无污染的要求,建立马铃薯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基地8.4万亩、中药材GAP基地2.1万亩;完成了“鲁家沟”牌、“金定”牌商标注册、陇薯3号A级绿色认证和甘兰、大白菜、平菇、双孢菇的原产地、无公害产品认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中介服务组织快速发展。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组建农民专业协会14个,形成了“龙头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架起了农民通往市场的桥梁。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座谈会对我区马铃薯经销协会给予了高度评价。
  ——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工业经济效益逐步提高。按照“立足农业办工业,依托资源上项目,盘活存量促增量”的思路,根据“5个5”的调产目标,着力实施“511”工程,培育发展绿色食品加工、现代制药两大主导产业,工业经济总量进一步壮大。全区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9亿元,同比增长16.5%;完成增加值5401万元,同比增长15.6%;实现销售收入1.71亿元,同比增长14.8%;上缴税金1060万元,同比增长14.6%。绿色食品加工业以马铃薯精淀粉、休闲食品、肉乳制品为重点,加强项目建设,加快新产品开发。新建了万吨精淀粉生产线和专用薯薯饼薯片生产线,精淀粉生产加工能力达到3.5万吨,薯条系列休闲食品生产加工能力达到3000吨,肉乳制品生产加工能力达到3500吨。现代制药业以生化制药和中药现代化为目标,加快巉口“药城”和研发基地建设。甘肃扶正制药有限公司药材GMP改造项目建成试产。狠抓技改扩产,完成了建材公司1万吨超细重质碳酸钙生产线、佶业包装公司纸箱彩印生产线和甘肃众全星锌业公司锌合金生产线等项目,提高了建筑建材、化工塑料等产业发展水平。
  企业改革继续深化。坚持“分类指导、一厂一策、盘活促增”的原则,不断完善以“三置换一保障”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改制。温源煤炭公司等企业股权流转集中已经完成,螺钉公司、建材公司等企业扩股增资和股权流转集中顺利推进,石羊鞋业公司和广安建筑公司等困难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规范破产工作进展良好,无纺织地毯厂和工艺美术地毯厂资产重组改革正在实施,基层粮管所“一置换一保障”改制工作顺利完成,企业运营机制不断完善,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落实优惠政策,拓宽发展领域。全区新增个体工商户1038户,总数达到1.4万户;新增私营企业75户,总数达到348户。
  非公有制企业实现产值5.6亿元,同比增长8.8%;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9.7%;上缴税金2140万元,同比增长13.2%。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城镇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5亿元。西环路和镇龙路路基拓宽铺油工作完成阶段性任务,城区污水处理工程和定西火车站改建项目进展良好,集中供热工程全面启动,江夏名城、“兴隆苑”商住小区等一批房地产开发项目正在实施。城镇土地经营步伐加快。全区收购储备集体土地1938亩,招标拍卖挂牌出让117亩,成交额2579万元,实现土地收益1100万元。全面加快小城镇建设,13个建制镇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54亿元,建成镇区面积12.4平方公里。顺利完成了撤县设区,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城镇化率达到26.2%。加强交通道路建设,配合省、市完成了靖(远)定(西)公路、定(西)陇(西)公路的阶段性建设任务和定(西)渭(源)、定(西)临(洮)公路的立项工作。狠抓县乡及乡村道路建设,马塬路、西石路路基工程全面完成,葛西公路完成初审。新修乡村道路555公里,维修改造道路203公里。
  ——退耕还林工程深入实施,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坚持整乡、整村、整流域、整山系推进的原则,以创建“全国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保生态建设第一区(县)”为目标,科学规划,规模治理,退耕还林生态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全区完成退耕还林20万亩,荒山工程造林16万亩,建成城区东山、巉口镇赵家铺、朱家山等一批精品示范工程,探索出了退耕还林结合义务植树绿化家园的新模式。全省退耕还林示范县建设现场会议把我区列为主要参观点进行观摩,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把退耕还林与梯田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后续产业开发相结合,综合治理,综合开发。全区新增流域治理面积250平方公里,累计达到2246平方公里。新修梯田3万亩,累计达到146万亩,人均基本农田4.5亩,达到了梯田化区(县)验收标准。加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成功举办了国际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培训班。
  坚持改善环境、保护生态、方便群众的原则,积极推进“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工程,建成沼气池100座。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金融环境不断优化。加强财源建设,完善财税体制,实行纳税评估,强化税收征管,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区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1.13亿元,占年度预算的100.6%。完成财政支出2.67亿元,基本保证了职工工资发放和社保、国债、扶贫、非典防治等各项重点支出。
  不断改善银政、银企关系,金融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5.7亿元。优化金融环境,打造信用安定。创建信用乡(镇)1个、信用村58个,评定信用户8.7万户,有效改善了信贷投资环境。
  ——小康建设稳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以稳定解决温饱、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全区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1.28万人,绝对贫困面下降为3.4%。认真实施凤翔镇柏林村等8个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全省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现场会议把我区内官镇内官村、凤翔镇柏林村列为参观点,进行了现场观摩。全面落实帮扶措施,加强与天津市、浙江省金华市、金川集团公司等友好市区和帮扶单位的合作,引进帮扶资金473万元。
  以“三沿”地带为重点,分区域、分阶段、分层次推进小康建设,完成了10个小康村的规划设计,改造和新建住宅264户。巉口小康村通过市委、市政府命名挂牌。加大劳务输出的组织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共输出劳动力6.5万人,创劳务收入1.2亿元。全面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各项优惠政策,积极拓宽就业渠道,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4468人,再就业率为70.6%。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加强,征缴社会保险费1404万元,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妥善安排城镇困难职工生产生活,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568万元。狠抓农村救济救灾工作,下拨各类救灾款329万元。认真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完成灾民建房470户1410间。葛家岔镇大营村受灾户得到妥善安置。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各项创建活动,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认真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两个务必”学习教育活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推行政务公开,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促进了勤政廉政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严打”整治和“禁毒”专项斗争,顺利实现了“社会治安良好区(县)”和“无毒区(县)”创建目标,维护了社会政治稳定。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共办理代表意见建议114条、委员提案37件。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正确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及时解决城镇拆迁、企业改制、机修梯田欠款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人口清查清理为重点,全面落实各项措施,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21‰,在全市年度考核中名列前茅。科技工作稳步推进,顺利通过“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县)”复查验收。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新入园企业6户,总数达到108户,示范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教育工作健康发展,“两基”成果得到巩固,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素质教育稳步推进,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东中综合实验楼、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项目顺利实施,完成了33所农村中小学校的排危改造工作。卫生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建立健全公共医疗卫生体系,中医院门诊综合楼、疾控中心综合业务楼建设等重点项目启动实施。非典防治取得阶段性胜利,实现了病人全部治愈康复、医护人员不受感染、不发生二代病例、农村不发生疫情的“四个确保”目标。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全面推进大文化建设,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民族经济持续发展,宗教管理逐步规范。审计、统计、人事劳动、人民武装、外事侨务、广播电视、环境保护、体育、双拥、残疾人工作等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电力通讯、工商管理、气象服务等都为全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渭县政府工作
  2003年,县委、县政府在上级党政组织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为主题,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为中心,提出并认真落实“‘三种三养三开发’(种洋芋、种饲草、种小杂粮,养鸡、养羊、养牛,开发温泉资源、开发矿产资源、开发文化资源),立足农业办工业,依托资源上项目”的工作思路,突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改革、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县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县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完成71713万元,比上年增长1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663万元,比上年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376万元,比上年增长14.16%;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116万元,比上年增长7.86%,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9870万元,比上年增长22.5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90元,比上年增长69元。全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现将一年来所做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新的突破
  1、种植结构趋于合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有所提高。
  坚持压夏扩秋、压粮扩经,粮经比达到82∶18,夏秋比达到38.3∶61.7,粮食总产达14.35万吨,比上年增长10.19%。农业生产科技的含量进一步提高,全年种植无公害疏菜、马铃薯、中药材等重点农技项目12项,完成示范推广面积3.9万亩(次)。绿色食品认证取得重大进展,华岭牌亚油、飞天牌粉丝、乐百味牌荞麦精粉的绿色食品认证申报已上报农业部,我县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评为“中国红豆草之乡”。
  2、产业基地建设规模扩大。洋芋种植面积达50万亩,总产量达到48万吨,产值1054亿元;药材种植面积7.4万亩总产各类原药干品6370吨,总产值达1401万元;牧草新增面积16.9万亩,留床面积累计达到44.5万亩;小杂粮种植面积28.2万亩,总产量达到1.96万吨。畜牧养殖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全县建立一个无公害标准化养殖示范园和8个种草养畜示范点,规模养殖户新增860户,总数达到5280户,引进波尔山羊、小尾寒羊等优质羊3390只,奶牛、肉牛等1210头,珍珠鸡、鸽8210只。至目前,全县羊存栏788万只,出栏3.08万只,猪存栏13.53万头,出栏10.68万头,鸡存栏59.8万只,出栏49.5万只,全年肉产量达9885吨,蛋产量1842吨,牧业总产值达11292万元业。
  3、农业协会建设和订单农业起步良好。全县共建立种植、养殖、加工等各类专业协会组织28个,会员1428人,已完成10个协会的申报注册工作,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
  全县订单农业签单14.51万亩,已兑现订单14.36万亩,农业生产市场化趋向明显。
  4、龙头企业建设取得了新突破。年产2万吨精淀粉的通渭金大地淀粉公司于10月份投产运营,已完成洋芋加工3800吨,生产精淀粉680吨,促进了洋芋产业的快速发展;通广药材有限责任公司投入资金100万元,进行了扩产改造,收购加工能力进一步增强;投入资金210万元注册成立的甘肃康民草畜业有限公司、鸿兴牧业有限公司和孟晓军养殖场,有偿流转土地100亩,建成标准化圈舍7000平方米,引进肉羊1907只,牛200头,带动了全县草畜产业的蓬勃发展;乐百味公司的万吨小杂粮资源开发利用项目被省计委批复立项,到位资金120万元,产品已投放市场。
  5、扶贫开发建设成效显著。2002年确定实施的4个整村推进项目,已拔付到位项目资金280万元,除碧玉新城村被确定为天津市对口帮扶整村推进项目村,正在加紧建设外,其余3村完成投资713.3万元的建设任务,通过地区验收。今年新确定的5个整村推进项目建设从梯田、集雨节灌、塑料大棚、养殖业、村文化阵地等方面全面启动。5个小康示范村建设稳步推进,碧玉新城小康住宅建设完成小康住宅2处20户,主街道在铺设路基,绿化和上水工程已基本完成。年内解决了通渭县政府工作1639户、0.8万人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全县绝对贫困面下降到4.8%。
  二、城市经济运行平稳,企业改革取得了新的突破
  1、企业改革有新突破。一是按照“成熟一户、改制一户、盘活一户”的原则,加强企业调研,完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企业改革。五金公司被华牛公司兼并,按“三置换一保障”形式进行了改革,地毯公司和毛纺织厂进行了分块承包,医药公司实行内部门店承包经营,运行状况良好,建材公司、物资公司通过破产重组,盘活资产658.6万元。二是成功举办了全县“工业项目暨产权转让项目推介会”和“企业产权整体转让拍卖会”,共推介项目21个,签约资金达2500万元。对脱粒机厂和淀粉公司成功地进行了整体产权转让拍卖,拍卖总值442.6万元,盘活了企业资产。三是实施企业技术改造提升,完成技术改造投资950万元,对乐百味有限公司小杂粮深加工、水泥公司4万吨水泥生产线、通和长河酒厂白酒工艺酿造技术生产线、鹿鹿山菌业有限公司食用菌系列开发生产线等技改项目实施改造,增强了产品科技含量,促进了企业发展,同时产学研相结合,温泉铝塑门窗有限责任公司与兰炼建材有限公司、济南光明机器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华丽股份公司、蒙古海晶玻璃集团公司建立了科研生产联合体,生产的中空玻璃填补了全市中空玻璃的空白。四是积极核销不良贷款,减轻企业负担,全行业累计核销不良贷款1680.4万元。
  2、工业企业实现扭亏增盈。年内全县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251.9万元,比上年增长5.9%;完成工业增加值1219万元,比上年增长9.2%;实现销售收入2325.5万元,比上年增长0.08%;实现税金286.8万元,比上年增长4.4%;实现利润10万元,实现了扭亏为盈。
  3、商贸流通日趋活跃。加强农贸市场改造,新建的商贸城、县社综合市场、永岗市场投入运营。商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40.3万元,上缴税金38万元。供销企业实现销售总额6750万元,比上年增长2%,上缴税金38万元。运输企业完成客运量83万元人次,客运周转量3378.4万人公里,营运收入300万元。粮食企业共收购、调入各类粮食7132万公斤、销售各类粮油7672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8902万元,利润5万元。
  4、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全县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在政策上扶、产业上导、项目上帮,推行“首问制”跟踪服务,无偿提供信息,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全县个体工商户累计发展到6174户,私营企业34户,从业人员合计12953人,注册资金累计达到6506.3万元,实现总产值4434万元,销售总额达到11836万元,实现税金998万元。
  三、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项目建设有了新的突破
  1、项目工作成绩显著。年内全县共储备项目155项,省地已批复立项的有29项,总投资11880万元,争取到项目26项,到位资金9406万元,年内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367万元,比上年增长14.16%。
  2、基础条件明显改善。投入推土机277台,共新修梯田6.99万亩,完成地区下达任务的117%,其中黑燕、寺子两乡分别完成1.2万亩和1.3万亩,年内实现了梯田化,另有10个村实现了梯田化;完成各类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77.6平方公里,占任务的109%。投入资金2505万元完成退耕还林16.5万亩,建成了县城北山、北城鹿鹿山、华岭大牛等一批精品工程,其中3500亩的县城北山绿化成为全省退耕还林和城市绿化的亮点,完成2004年退耕还林预整地10万亩,建成马营苗圃、五星苗圃、碧玉小河子、华岭大牛4个较大育苗基地,育苗5000亩。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通甘公路投入434万元,建成23公里的路基和75道涵洞,路基已基本成形,2004年可实施铺油工程;明尧水库投入资金320万元进行了除险加固建设;配合北山退耕还林,完成北山上水工程主管道3公里,架设低压线路1公里。新修乡村道路72条517.5公里,测设8条158公里。其中投资30万元的碧黑公路全长15.46公里,达到农二级重丘区技术标准。完成县乡公路备沙24907立方米,修复路面190公里。投入资金810万元,新建10千伏以下线路195公里,改造线路81公里。
  3、旧城改造和小城镇建设稳步推进。投入资金400多万元,实施了城区道路改扩建、排洪排污管网建设,硬化路面平方米,平整绿化带1500米,铺设钢筋砼排污管道1500米,投入资金100万元,建成了滨河路中段护岸180米,路基工程1200米,钢筋砼板涵农路桥1座。乡镇小城镇建设共完成投资1399.47万元,新修建筑面积13.9万平方米。有8个乡镇完成了编制规划,常河、义岗实现了撤乡建镇。
  4、招商引资力度加大。组团参加了“天交会”、“兰洽会”、“乌洽会”等6次全国性节会,全县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0项,签约总额达2.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028万元。特别是与兰州东部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华强石业公司和岷县金大地精淀粉有限责任公司分别签订了1.38亿元的温泉综合开发项目、500万元的花岗岩开采开发项目和4000万元的洋芋精淀粉加工项目,有力促进了县域相对优势资源的开发。
  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1、贫困群众生活得到妥善安排。全年累计发放救济资金36.3万元,救济衣物8万件,救济面粉2.36万袋,解决了859户4.3万特困群众和灾民的生活难和治病难。在遭受“8.25特大暴雨灾害后,县上采取民政补助、部门帮扶、群众援助、灾民自筹和干部与灾民结对等方式,发放帐篷454顶,床板800张,被子1000床投入各类资金180万元,为212户重灾户重建新居,确保了灾民和特困群众有衣穿、有水喝、有饭吃、有房住,学生上课有保障。
  2、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共发放保障金205万元,有效地保障了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和城市“三无”对象等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为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405万元,按时足额和社会发放率均达到100%。
  通过各种渠道实现再就业1345人,再就业率达40%。
  3、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加大以工补农,全年输出剩余劳动力9.3万人(次),新创建劳务基地4个,创收8600万元。其中政府组织向新疆输送拾棉工7800人,创收600余万元,为今后劳动力有序转移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认真落实税费改革政策,争取税改转移支付1932万元,农民负担有所轻。干部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五、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成效显著
  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唱响了主旋律。理论武装工作以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为重点,以提高全县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开展理论宣讲、理论对谈和理论培训活动70多场(次)4800多人(次),重新掀起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干部理论培训工作力度加大,举办各类培训班11期,参加培训700余人。新闻舆论围绕全县“三个文明”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坚持“三贴近”,在地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1000多篇,县广播电视台播出新闻稿件221条,制作专题片15部,塑造、宣传了典型,营造了求实、稳定和鼓劲的舆论氛围。
  精神文明建设以“555”工程为依托,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标准,加强了对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的管理,提高了精神文明创建水平。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娱活动和“三下乡”活动,重视和加强了宣传文化中心大楼、书画一条街、榜罗红军长征纪念馆等文化阵地建设,文化中心大楼已完成主体工程,成为全县标志性建筑。加强了书画队伍建设和书画艺术交流,我县与浙江浦江县建立了书画友好县,年内有100多名国内知名书画家来我县书画创作交流,文化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教育工作加强基础教育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办学条件和教学效果明显提高,2003年向各类大中专院校输送新生2959人,比上年净增278人,建成多媒体计算机教室22个,装置计算机785台,二期义教工程竣工12所,在建2所,完成建筑面积12883平方米。科技工作围绕扶持发展主导产业为主,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和先进实用技术推广。体育工作成功举办了全县第五届运动会,参加地级以上比赛获金奖8枚、银奖7枚、铜奖8枚,获国家、省、地级奖励9项(次),我县输送的体育人才中有4名运动员入选国家队,特别是通渭籍运动员邵小军取得了2004年雅典运动会山地自行车项目参赛资格,成为我国首次参加奥运会山地自行车项目的运动员。医疗卫生工作对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改革,实行院长聘用制、技术职称考聘分开制和病人选择医生制,步向企业化管理迈进。同时加强了基础计划免疫和妇幼保健、传染病监管、地方病及结核病的预防、医药市场监管等工作。在防治“非典”期间,先后投入资金173.7万元,加大技防、物防、人防力度,全县未发生非典型肺炎病例和疑似病例。计划生育工作坚持打假求实,在人口底数清理、二女户结扎、社会抚养费征收和城镇党员干部超生违育清查处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县共清理出生漏报11894人,虚报2632人,清理假结扎1788人,假放环2145人;年内共落实四项手术5864例,其中结扎2853例,上环2504例,征收社会抚养费108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6.8‰以内。
  六、民主法制建设步伐加快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有效进行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加强代表工作,开展了对计划局、教育局、地税局、电力局等单位及领导的述职评议和工作评议,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大。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县政协围绕全县重点工作,深入调研了全县医药市场、农村教育和农路建设,建言献策,充分发挥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实行县级干部联系无党派人士制度,爱国统一战线得到巩固和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康发展,各乡镇、各单位的政务公开实现了一栏(政务公开栏)两有(有意见箱、有公开制度)三挂(挂牌上岗、挂牌办公、房间挂牌)四上墙(工作制度上墙、岗位职责上墙、政策依据上墙、办理时限上墙),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和村民自治、城镇居民自治工作有序推进。加强“四五”普法和法制宣传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政法战线突出工作重点,认真开展了政法队伍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活动;着力构建社会治安防范管理体系,建成各类基层群防群治组织1100多个、3500多人,加强了社区、社区警务网络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得到全面落实。
  七、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在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掀起了进一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潮,举办各类党员和领导干部培训班期人,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树立了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了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开展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知识竞赛,严格按原则按程序选拔任用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使班子成员的知识、年龄、专业结构更加合理,整体功能明显增强。积极推进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实行任前公示、竞争上岗和干部任用票决制度,推行干部免职、辞职、降职和试用期制度,逐步建立了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干部工作逐步实现了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全年共培训各类人才62620人(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三级联创”活动深入开展,年内新增“六好”乡镇党委1个,“五好”村20个,新增村集体收入万元以上村20个。结合“双培双带”工程建设,创造性地探索提出了每年新建并规范100个村址、3至5年培养选拔100名张克勤式的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每年组建100个“双培双带”信用合作组的“三百”工程,开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局面。县、乡、村三级联动,筹资280余万元,新修标准化村址116个,配备办公设备299,电教设备216,组建“双培双带”信用合作组102个、706人,协调贷款208万元,建立产业化项目100多个。建成“双培双带”工程示范点84个,发展示范户1000户,一大部分致富党员、致富能人和贫困党员、困难群众结成了帮扶对子,已有650名贫困党员参与了1—2项产业化发展项目,580名致富能人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纳新党员68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和社区党建以及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不断加强。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突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三项工作,集中开展了以“两个务必”、“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和廉洁从政纪律规定为主要内容的作风教育活动。狠抓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落实,年初与各乡镇、各单位党政负责人签订了责任书,年终进行考核检查,对12名离任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对重大项目资金的建设和管理进行了跟踪检查,对用公款大吃大喝的问题进行了专项治理,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明显增强;案件查办工作突出重点,加大协调办案力度,拓宽信访举报渠道,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78件(次),已办结68件(次),立案、查结11件,处分违纪人员19人;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深入开展,选聘了12名民评代表,采用座谈、走访、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等方式对78个单位进行评议、整改,重点治理项目取得新的成效;制定落实了领导干部廉政谈话、任前廉政谈话、廉政述职、党员民主生活会、谈话诫勉等20多项制度,加大了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工作的力度。
  陇西县政府工作
  全县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产业富民、工业强县、商贸兴陇三大战略,克服“非典”疫情和旱、涝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挖潜力、争项目、抓改革、促发展,推进重点工作上台阶、难点工作求突破、亮点工作创特色、整体工作争一流,实现了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达到105000万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6%,达到32460万元;限额以上地方工业增加值增长15.8%,达到5366万元;乡镇企业增加值增长18.7%,达到27942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2%,达到49200万元;财政收入增长11%,达到10186万元;粮食总产量增长15.1%,达到11895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70元,达到1562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383元,达到5198元;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01‰,年末总人口控制在49.57万人以内。
  2003年政府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一是项目建设力度加大,固定资产增势强劲。全年计划渠道共争取到政策性投资项目22个、总投资6997.7万元,其中国家和省上投资4801万元,同比增长93.3%。引进外商投资项目21个、总投资6.2亿元,到位资金1.5亿元,同比增长4.3%。创造宽松环境,调动民间资本投资的积极性,民间投资达到1.3亿元,同比增长30%。年内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亿元,占年计划的119.7%,同比增长35.9%。特别是房地产开发和工业企业技改投资一改过去低位徘徊的局面,增长速度达到113.4%和70.3%。基础建设方面,天陇路陇西过境段铺油改扩建,完成路基、桥涵和边沟工程;首双渭河大桥竣工通车;文峰公用型汽车站完成主体工程;权安路改建完成施工图设计;东城现代住宅小区一期工程全面交付使用,二期工程正在施工;12处农村人饮解困集中供水工程全面建成投入使用,解决了2.1万人的饮水困难;兴建集雨水窖1822眼,兴修南安李家坪段和文峰段渭河护岸2.5公里。社会事业方面,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项目,在高塄、马河等16个乡镇建成乡镇政府机关办公用房3350平方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实验楼完成主体工程;县医院门诊楼、县职中教学楼和县二中教学楼建成使用;排除58所中小学危房1万多平方米;陇西中学完成规划选址和征地工作,落实资金564万元,一期工程将于今年正式开工建设。生态建设方面,完成退耕还林10万亩,荒山造林5.5万亩,历年造林补植补造7万亩;兴修梯田6.7万亩,2个乡镇和17个村实现梯田化。同时,加强项目库建设,论证储备132个项目,96项完成可研论证,62项已上报国家和省上有关部门争取投资。
  二是产业开发取得突破,农村经济势头良好。全县洋芋、中药材、菌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46万亩、24万亩、6.3万亩,夏秋比调整到33.5∶66.5,粮经比调整到70.8∶29.2。争取到位国务院扶贫办直抓的科技扶贫试点县项目,完成退耕种
  工作草5万亩,建成种草养畜示范村8个,新增规模养殖户800户,实现畜牧业产值14500万元。与三九医药、汇仁制药联合注册了“陇西GAP中药材研究所”,开展党参、板兰根的GAP试验研究,建成农作物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23.7万亩。
  完成大葱、大白菜、青椒、豌豆、腊肉5个农产品的地方标准制定,大白菜、青椒、甘蓝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党参、黄芪、腊肉通过国家原产地标识认证。对文峰、首阳、菜子、南安4个科技示范园区进行了组装配备和完善提高,建立千亩农业综合示范点66个。建成了祥裕精淀粉公司、民安中药材公司、傲立生物开发公司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新建各类农业协会18个,签订农业订单33.23万亩。
  新增年产值30万元以上的乡镇企业33个,累计达到1749个,实现营业收入98535万元;上缴税金2482万元,同比增长17.5%和12.1%。完成了3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村建设,935户、4029人实现基本解决温饱,15个村和4660户、20135人实现稳定解决温饱,10个村通过全市小康示范达标验收,稳定解决温饱人口和实现小康人口分别占到农业人口的21%和13%。
  三是企业改革稳步推进,工业生产效益回升。软包装厂、造纸厂、百货公司、力达液压公司、物资公司5户资产规模较大、历史包袱沉重、处于破产关停状态的企业,年内完成了破产改制,特别是县属最大国有工业企业力达液压公司顺利实现产权转让,全县企业改制面达到83%。同时,督促改制企业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及各项规章制度,并选派具有管理和专业技术知识的大中专毕业生到人才比较缺乏的企业工作,协调金融部门加大对改制企业的扶持力度,确保了改制企业新上项目和技改项目的顺利实施。恒利塑料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彩印生产线、祥裕淀粉有限公司马铃薯精制淀粉生产线、田宇农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工业化液态锄菌生产线和凯华化工公司1.5万吨电石生产线完成了改造建设。全县限额以上地方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69万元,上缴税金629.7万元,同比增长23.4%和16.6%。与此同时,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年内新增私营企业40户、个体工商户933户,累计分别达到324户和14377户,实现产值14277万元,销售收入18979万元,上缴税金2531万元,同比增长32.7%、2.3%和13.6%。
  四是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县实物储备土地23.8公顷,有偿出让城镇土地使用权12万平方米,实现土地收益2205万元,其中对城区规划范围内的经营性用地,采取“招、拍、挂”方式出让2.6万平方米,获得土地有偿使用费1137.8万元。出让矿产资源开采权2宗,实现了采矿权有偿出让零的突破。组建加林和鸿运出租汽车公司,开通4路公交车,出让城区出租车经营权和4路公交车运营权,获得有偿使用费40万元。公开出让城区房地产开发建设权,吸引民间资金开发建设商住楼9.8万平方米,总投资达到1.01亿元。年初确定的城区和小城镇“畅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都基本完成了建设任务。城区道路拓宽改造和重点项目建设共拆迁农户393户,北城路西段、文峰人民路西段和首阳永宁路拓宽改造全面完成,文峰人民路东段改造完成地下管网铺设,菜子镇通达路和药兴路的拓宽改造全面完成拆迁,投资211.7万元对城区供水管网进行了改造。顺利通过了省级卫生城的评估验收。大力推进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鼓励农民进城到镇从事二、三产业,办理小城镇常住户口417人,农转非368人。
  五是专业市场逐步规范,商贸流通日趋活跃。成立市场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加强对市场体系建设的协调和监管,一批规模较大的特色资源专业批发市场相继开工建设。引进天津客商投资3200万元建设的南安园艺蔬菜批发市场,完成主体工程。引进香港惠记集团投资5000万元建设的国内唯一取得GSP认证的文峰现代中药材物流园区,完成征地拆迁。总投资960万元的文峰木材市场,一期工程建成投入运营,年可交易木材10万方,销售收入达到1亿元。总投资550万元的文峰糖烟酒批发城,完成一期工程。东大街市场由浙江客商租赁经营,建成了家俱批发市场。同时,加快商业网点的改造建设步伐,完成了金茂超市、供销商城、万寿商场、西郊商店等商业门点的改造和鼓楼商城、金龙商厦的建设。初步形成了百货店、超市、连锁店、专卖店等不同业态协调发展的格局,全县市场交易额达到11.2亿元,较上年增长13%。
  六是财政收支增幅较大,金融存贷稳中有升。通过深化财政管理体制和收支两条线改革,加强收入征管、预算外资金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积极向上争取转移支付,加之部分县属企业改制盘活和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突破了亿元大关,预算支出完成21353万元,增长14.82%。全县干部职工工资基本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并保证了扶贫、救灾、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需要。同时,金融运行良好,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4.57亿元和12.64亿元,分别较年初增长17.5%和12.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1亿元,增长6.3%。
  七是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社会保障逐步完善。启动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全面落实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对“4050”大龄就业困难对象进行就业援助,并在文峰、巩昌两镇以及所辖的10个社区成立城镇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大力推行“一站式”就业服务,有3202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再就业率达到44%。积极探索大中专毕业生赴外就业的路子,选送23名农业院校毕业的大中专应届毕业生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加大劳务输出力度,输出劳务工8.75万人,创劳务收入7918万元,其中赴疆拾花工2.1万人,创劳务收入2000万元。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分别扩面668人、3510人和1177人,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失业职工失业救济金按时足额发放率达到100%。积极开展扶贫济困活动,2495名城镇困难居民纳入低保,全年共发放低保金501.1万元,下拨农村困难群众口粮款110万元,安排灾民建房185户,保证了城乡困难群众和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
  八是专项治理成效显著,计生水平明显提高。深入开展计划生育清理摸底,共清理出漏报出生6380人,漏报已婚育龄妇女848人,假二女户406户,纠正假放环584例,假结扎666例。集中开展节育手术落实突击活动,完成四项节育手术6696例,特别是二女户结扎和大月份引产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全县人流引产补救措施降低当年出生0.75个千分点。
  制定出台了对农村独生子女领证户和二女结扎户实行奖励优待的规定,为281户二女结扎户办理了养老储蓄,累计投保率达到82.3%。加强城镇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建立了城镇职工环孕情服务制度和流出人口协查协管、联系通报制度,对超生违育的干部职工进行了处理。积极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为44840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了免费健康查体。
  通过落实各项措施,全县计划生育整体工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计划生育率达到71.95%。
  九是政务公开全面推行,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在巩固和完善乡镇政务和村务公开的基础上,以建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加强政府法制建设,认真开展行政执法培训和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提高了政府及其执法部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水平。推进“四五”普法教育,深入开展依法治村、依法治校工作,在村级建立了村民议事会,规范了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程序,在学校普遍推行了“普法德教结合”工作,促进了基层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下放和转移15个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60项。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两案”办理率达到71.7%。深入开展“两个务必”作风教育,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肃查办各类违纪违规案件,加大对农村减负、中小学收费、公路收费等工作的专项检查治理力度,下决心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开展重信重访问题专项治理活动,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案件办结率达到96%。成立城市巡逻大队和保安服务公司,加强社会治安防范,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毒品犯罪、经济犯罪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十是科教兴县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启动实施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成功承办了全省农业科技、文化下乡活动,在农业、工业领域推广了一批高新技术。巩固“两基”成果,深化教育改革,坚持教育创新,推进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确立,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高考工作连续五年保持全市第一,高考上线人数达到2504人,上线率达到79.8%。“非典”防治取得阶段性胜利,预防和控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所提高。深化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发展文体事业。充分发挥舆论引导职能,唱响主旋律,落实“三贴近”,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健康发展。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的原则,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大信用环境整治力度,创建信用乡镇2个,信用村85个,信用企业35个。推进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顺利完成了县乡机构改革机关和基层人员分离下划以及职能划转交接工作,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公务员30名、事业管理人员4名,确定水保局等各个单位进行了事业单位改革试点,自来水公司等17个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成建制划转为企业化管理。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完成了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陇西堂”旅游景点规划编制以及李家龙宫、仁寿山公园部分景点维修改造,仁寿山公园通过了国家AA级旅游景点评审。以争创土地执法模范县为目标,深入开展土地矿产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和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环保事业健康发展。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安全生产管理得到强化。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完成了县、乡残联换届,建成了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残疾人康复、扶贫、教育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有序推进。积极为老年人业余文化生活创造条件,老年人活动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审计、物价、侨务、兵役、民族宗教等其它政府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发展和进步。
  渭源县政府工作
  200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县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全力实施“强农稳县、产业富县、项目立县、兴工强县、开放活县、科教兴县、依法治县”七大战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经过一年来广大干部群众的真抓实干和艰苦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年初预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经济总体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44亿元,增长9.46%。农业增加值达到2.68亿元,增长7.11%;工业增加值达到0.28亿元,增长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9亿元,增长11.2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35亿元,增长28.19%。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3495万元,增长13.4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21元,增长4.75%。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14∶37。
  所做的主要工作有:
  1、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突出了结构调整、扶贫开发、抢险救灾等重点工作,保持了全县农村稳定,农民生活安定的局面
  一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紧盯市场,大力调整种植结构。按照“三个顺应、三个遵循”的原则,紧密结合县情,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全县洋芋种植面积达到35.04万亩,人均1亩。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1.05万亩,户均3亩。全县粮经比为70∶30,夏秋比为32∶68。
  二是以维护广大农民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为出发点,突出了抗旱保粮和抢险救灾两项重点工作。针对春季比较干旱的实际,县上进一步加大了抗旱技术的应用推广和各项抗旱措施的落实力度。拔付抗旱经费10万元,完成衬砌、清淤渠道20条45.36公里,投入蓄水灌溉设施43处,累计完成灌溉面积8.7万亩,占可灌溉面积的100%。调运各类化肥1.99万标吨,农膜55吨,农药37吨,投入各类农机具1776台,发放各类种子6983万公斤,协调县农行、县信用联社发放支农贷款3982万元。全县农作物基本做到了适时播种。
  后半年发生特大暴洪灾害之后,县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重点抓了灾区群众的安置工作。拨付救灾款96.75万元,发放面粉2.05万袋5125万公斤,解决了9600户3.84万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安排危房改建资金90万元,改建了300户困难群众的危房。对于受灾后无法居住的65户重灾户,安排资金30万元对住房进行了重建,于11月底全部竣工,保证了受灾群众安全过冬。同时,积极筹集资金36万元,水泥368吨,维修水毁渠道7条2415米,清淤渠道8180米,维修供水建筑物28座,基本保证了正常的农田灌溉。
  三是狠抓扶贫开发工作,认真实施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世行贷款项目。年初确定的五竹镇黑鹰沟村、北寨镇郑家川村、七圣乡七圣村3个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实施村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00万元,整修了道路,建设维修了学校和村级文化阵地,改造圈舍发展养殖业。2002年确定的莲峰镇张家川村和祁家庙乡乔家沟村,经过两年的实施,已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并通过了市上的考核验收。同时,2002年7月份启动实施的世行贷款项目,已完成投资1341.18万元,其中去年完成投资1238.41万元,完成2次提款报帐,金额701.45万元。
  同时,社会帮扶工作成效显著。中央、省、地有关单位和友好合作城市天津市河西区派到我县开展帮扶工作的队员316名,全年各类帮扶物资、资金累计达到379.24万元。
  四是认真开展劳务输出,努力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县上将劳务输出作为组织群众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抗旱救灾、增加收入的主要措施来抓,输出劳务6万多人,实现劳务收入6000多万元。其中组织赴疆拾花季节工7244人,实现劳务收入530多万元,人均738元。
  2、大力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生态环境,全县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
  一是认真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天然草场恢复与建设工程。全面完成了退耕还林4.5万亩和荒山造林5万亩的建设任务。同时,抓住秋季雨水充沛的有利时机,对历年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工作进行了“回头看”和清查清理工作,对成活率在85%以下的地块全部进行了补植补造,完成补植补造面积17.75万亩。另外,县上还发动广大干部职工开展义务植树造林活动,从县城老君山到五竹镇年家寨南部15公里宜林区植树造林3112亩。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现管护面积39.1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新增造林0.5万亩。组织人力开展了林区病虫害防治工作。天然草场恢复与建设工程,完成投资95万元,补种多年生牧草1000亩,并对1万亩围栏草场进行了牧草改良,全面完成了投资900万元、建设期3年的工程建设任务,顺利通过了市上验收。
  二是狠抓梯田建设、小流域治理和人饮解困工程建设,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采取人机结合、常年兴修和贷款机修的办法,全年累计兴修梯田1.08万亩,超额完成了1万亩的梯田建设任务。北寨镇的张家堡、马莲、祁坪、盐滩、郑家川5个村实现了整村梯田化的目标。进一步加大小流域治理。认真实施投资114万元的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14平方公里。认真实施总投资1552.6万元的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骨干坝建设项目,2003年完成投资414.7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29.5万元,建设了邱家川1号、大坪、柳林1号、姚集2号、坪塬、寺儿湾等6座骨干坝。其中邱家川1号和大坪2座骨干坝已建成,其余4座骨干坝混凝土工程已全部完成,预计今年5月份可全部竣工。全力建好小水工程。完成了投资1012万元的人饮解困工程24处,解决了12个乡镇32个村103个社6212户3万人4026头大家畜的饮水问题,工程已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完成了投资175万元的抗旱应急工程,新建水窖670眼;在会川东关村修建集中供水工程1处。完成集雨节灌水窖1000眼,发展补灌面积2000亩,农村非管网供水水窖1175眼,解决了4535人的饮水困难。完成了投资96万元的会川镇上水工程,埋设管道3.8公里。
  三是狠抓了县城建设和小城镇建设,交通道路、城区供暖、邮政、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努力改善县城基础设施,重点抓了城区供暖体制的改革,对原集中供热服务中心的资产债务进行认真清理审计,成立了渭源蓝天供热有限责任公司,确保了城区居民的正常供热。对新西一路、北环路西段进行了拓宽改造。完成了灞陵桥一老君山公园、滨河北路、上集三角饮食市场的修建详细规划、《清源路街景详细规划》、县政府东侧住宅小区修建规划、县城道路网控制测量和道路竖向规划。年初确定的清源路拆迁改造工作,已对60户拆迁户的房屋进行了勘丈登记、测绘和评估。完成了县政府东侧公房的拆迁。完成了垃圾填埋场建设。完成了总投资1506万元的县城供水扩建工程项目的争取工作,已争取到位国债资金600万元,于12月9日正式动工建设。县城污水处理工程已编制完成了可研报告。
  在小城镇建设上,完成了小城镇建设项目的编制工作,完成了会川、莲峰、上湾地形图测量和总体规划编制,会川、莲峰、路园、五竹、北寨、麻家集、新寨、庆坪8个乡镇小城镇建设项目规划已上报市建设处。其中会川、五竹、路园、莲峰等乡镇的小城镇建设已取得一定成绩。
  交通道路在项目建设和争取上取得了新的成绩。对临渭路遗留工程进行建设,完成了庆坪上街口至韩家湾段4.5公里路基,完成了15公里道路占地的征地和拆迁工作。完成了西五公路莲峰河桥梁主体工程。对沈峡公路水毁路面及沿线设施进行补建。修建了西五公路防护、边沟衬砌等构造物工程。改建清源、锹峪、莲峰、祁家庙4个乡镇4条农路38.5公里,建成梁蛟公路4道涵洞及路基工程。
  邮政、电信、电力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建成了投资300万元的邮政大楼。完成了投资300多万元的莲峰、路园、五竹、会川等乡镇固定电话交换、传输扩容工程。移动、联通公司加强了基站建设工作,全县除锹峪、秦祁两个乡镇外,全部开通了移动通讯信号。全面完成了投资2541.万元的第二期农网改造项目,新建10千伏线路104公里,改造101公里,新建低压线路300公里,改造268公里,新建变压器92台,改造98台。
  3、建基地、创品牌,不断加快产业化进程,支柱产业的发展和提升有了新的突破
  一是洋芋产业继续得到加强。县上充分发挥“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的品牌优势,大力推广种植良种洋芋,在20个乡镇建立无公害马铃薯标准化示范基地10万亩,在五竹、杨庄、会川等9个乡镇建立专用薯基地1.6万亩。五竹洋芋协会注册并取得“五竹牌”良种洋芋商标,良种洋芋的品牌效益已初步显现。为了保护“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的品牌,我们进行了“渭源优质种薯”原产地标记认证申请工作,目前正处于公示阶段。同时,进一步畅通绿色通道,要求农机、税务、交警、运管、工商等部门在9月到11月农产品销售的旺季严禁上路查扣车辆,特别是农用三轮车辆,保障农产品能够顺利销售。
  二是中药材产业进一步得到提升。按照无公害生产的标准和要求,进一步规范种植,提高中药材品质。建立无公害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4万亩,在新寨、北寨等6个乡镇建立党参GAP示范基地1万亩。注册并取得了“条宝”牌渭源白条党参商标,申请了白条党参原产地标记保护,正在公示阶段。以县兴华药材有限责任公司为主的18户中药材加工企业,通过招商引资、联合办厂等途径,不断改建厂房,扩大规模,更新加工设备,加工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目前,全县中药材贩运户达到2600户,从业人员6000多人。
  三是以南山放养虫草鸡为主,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县上将南山放养虫草鸡作为一个大产业、大项目,积极争取注册了“南山”牌商标,狠抓了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全县放养点达到485个,放养鸡达到103.44万只,收入2000多万元,纯收入400多万元。同时,重点建设了路园上坪、会川南沟、田家河汤尕沟、新寨东坡、北寨盐滩等5个草畜示范点。认真开展了动物防疫工作,平均免疫密度达到97%以上,耳标佩带率达到了95%以上。止年底,全县畜牧业产值9450万元,畜牧业人均纯收入378元。
  四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通过发动广大干部捐资和开展义务劳动,进一步开发建设了灞陵桥—老君山公园,并积极申报争取国家AA级旅游景点,已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和国家质量等级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同时,邀请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专家到我县实地考查,完成了全县旅游发展规划初稿。
  4、认真实施“项目立县”战略,抢抓项目,建好项目,全县项目建设工作有了新的突破
  一是对项目工作统筹规划,建立完善项目运行机制,切实加强对项目的领导和管理。县上成立了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和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每一个项目都有联系的县级领导,有做前期规划的部门,有积极衔接的项目责任人,做到项目有专人管理,专人衔接。同时,县项目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通报项目进展情况,研究项目衔接情况,使全县项目工作有序发展。全县筛选储备项目71个,列入规划并已争取到的项目共23个,其中国家投资4746.6万元。
  二是靠实责任,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工作,通过项目建设带动经济发展。对全县确定的68个重点项目,建立了项目责任制,全部靠实到县级领导、部门负责人和项目实施人头上,形成了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局面,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003年在建的34个项目,总投资1.8亿元,其中国家投资3341.2万元。
  三是努力优化投资环境,通过招商引资加快发展。全县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个,签约资金6130万元,已到位资金2940万元;吸引、启动民间资本近5000万元。通过县外资金的引进和民间资本的介入,进一步加强了工业建设,繁荣了商贸流通。
  5、狠抓企业技术改造,完善企业改制,全县城市经济工作有了较大突破
  一是重点对淀粉加工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加工能力明显提高。晶浪、致远、鑫达3户淀粉有限责任公司投入技改资金1200万元,提前检修,更新设备,使年加工生产淀粉的能力提升到1.5万吨。三家淀粉厂加工淀粉2200吨,比上年增长1倍,实现增加值285万元,上缴税金22.02万元。
  二是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妥善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对以往改制企业认真进行检查,妥善解决企业改制后拖欠“两金”、不按时足额发放职工安置费等问题。清缴社会保险费19万元,督促发放职工安置费4万元。县兴渭建材有限责任公司与路园镇盛家坪村钱家台社土地纠纷,经过认真协调,得到妥善解决。职工反映比较强烈的钢窗厂改制问题,经过认真调查,已移交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对供销、商业系统拖欠银行划转资产公司的呆滞贷款1271万元,申请进行了核销,为企业减轻了债务负担。同时,对《渭源县企业改制操作规程》进行了完善,提出面向社会公开竞价出让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增大了企业改制的公开和透明程度,我们审批了五竹、北寨、峡城、新寨4户基层供销社的改制方案。止年底,全县累计21户企业的改制方案通过审批,有14户企业已改制到位。
  三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全县新发展个体工商户337户,累计达到1967户。新发展私营企业5户,累计达到25户。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税金448万元。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3710万元。
  四是进一步优化环境,狠抓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紧紧围绕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应强烈、社会危害较大的问题,我们精心组织,突出重点,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各项整顿和规范工作,捣毁制假窝点4处,查办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508件,案件总标值52.8万元,查获假冒伪劣商品11大类132个品种。认真开展鼠药专项治理,全县检查各类门店、摊点822家,查获剧毒鼠药13种1.54万袋,剧毒农药458瓶。取缔无证经营门店38家,限期整改62家。
  五是狠抓就业和再就业,认真搞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通过大力开发支柱产业、盘活现有企业和繁荣商贸流通等办法,努力增加就业岗位。2003年,全县各类企业的415名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各种渠道实现了再就业。认真开展社会保障工作,全县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单位79个,参保职工1950人;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288个,参保职工5583人;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47个,参保职工1126人;参加医疗保险的单位96个,参保职工3044人,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社会保障体系。为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97名下岗职工按时发放基本生活费27.43万元,为348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222.3万元。努力做好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和小额贷款工作,共核查发放再就业优惠证470个,为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贷款56万元。
  6、进一步加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力度,深化财政体制改革,金融运行平稳,保障了全县经济的稳健运行
  一是狠抓组织收入,全面完成了财政收入任务。全县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任务3495万元,比上年增长13.47%。在抓组织收入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严格按照税费改革的有关政策办事,按照“三定”方案组织征收,在组织收入过程中没有发生损害农民利益的事情。
  二是厉行节约,保证重点支出。针对全县财政困难、资金调拨难度大的实际,重点保证了全县干部职工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和重点项目经费的支出。专项款支出3606万元,占当年下达指标3574万元的100.9%。
  三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强财政管理。制定下发了《渭源县乡镇财政体制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理顺了县乡分配关系。成立了会计核算中心,对县直行政事业单位的职工工资进行统一发放,实行专项资金集中核算。
  四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实行国土资源有偿使用,不断增加土地收益。全县进一步加大清理整顿国土资源的力度,共排摸国有存量土地199宗,面积844.89亩。对其中38宗、187.22亩进行收购储备。同时,公开出让土地9宗,其中拍卖3宗,挂牌出让6宗,实现土地收益409.77万元。
  五是全县金融运行态势良好,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止年底,全县各项存款余额3.37亿元,比年初增加5727万元。发放贷款余额2.918亿元。
  7、维护稳定,协调发展,继续保持了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的势头
  教育基础条件继续得到改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继续巩固提高“两基”工作的基础上,多方争取项目和资金,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建成了投资136万元的中小学危房改建项目上湾中学、锹峪二小教学楼,建设了投资281万元的清源一小综合教学楼和投资152万元的文化馆综合大楼。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狠抓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38%,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95.89%。全县乡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培训4万人次。全县高考上线考生1159人,上线率为72.57%。
  科技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适用科技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围绕洋芋、中药材、畜牧等产业,建成了11个农业科技综合示范点。制定《渭源县2003年科技项目计划》,编制了24个科技项目。开通了“渭源县科技信息网站”,大力宣传科技信息,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种植、病虫害防治、暖棚养畜等各类适用技术。大力开展“绿色证书”培训工作,全年培训1020人。
  坚持求真务实,全面排查清理,夯实计划生育工作基础。
  按照打假求真、苦干实干、夯实基础的工作方针,认真排查清理,夯实人口底子。全县清理漏报人口7324人,清理假二女户736户,清理已婚育龄妇女漏统895人,清理假放环178例,假结扎255例,清理超生违育的干部职工402名。全年落实各项节育措施4943例,征收社会抚养费327.53万元。
  安排资金48.79万元为749户二女结扎户办理了养老保险。
  年底,全县总人口为350059人,计划生育率为75.7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76‰卫生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全县上下认真开展非典疫情的预防工作,拨付资金32万元,专门用于非典疫情防治,经过全县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预防非典疫情的重大胜利。开工建设了投资200万元的县疾控中心业务综合楼和投资120万元的县中医院门诊楼。实行了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改革,从2003年6月起,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由县财政统一管理划拨。
  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大局出发,进一步加强了防震减灾工作。投入专项经费1.2万元,建立震情测报网络,制定了应急预案。在10个乡镇设立水井和动植物监测点,使全县宏观监测点达到12个,切实加强了地震的监测预报工作。
  积极构筑“打、防、控”一体化社会治安管理体系,维护社会稳定,保持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全年共立各类刑事案件210起,破获154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87名。受理各类治安案件1105起,查处1102起,查处违法人员1230人。进一步加大禁毒工作力度,以禁种铲毒为重点,深入开展禁毒专项斗争。全年破获毒品犯罪案件3起,缴获毒品1934.5克,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
  8、实行政务公开,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2003年,县上认真开展政务公开试点工作,确定工商、税务等16个职能单位和莲峰、会川、北寨3个乡镇为试点,审定公开事项内容,并予以公布。同时,切实加强依法行政和廉政建设。对行政处罚法、农业法、土地管理法等8个方面20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纠正了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推进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按照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反腐倡廉,切实加大反腐力度,止年底,监察机关立案查处4件,结案4件。
  陇西县政府工作
  全县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产业富民、工业强县、商贸兴陇三大战略,克服“非典”疫情和旱、涝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挖潜力、争项目、抓改革、促发展,推进重点工作上台阶、难点工作求突破、亮点工作创特色、整体工作争一流,实现了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达到105000万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6%,达到32460万元;限额以上地方工业增加值增长15.8%,达到5366万元;乡镇企业增加值增长18.7%,达到27942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2%,达到49200万元;财政收入增长11%,达到10186万元;粮食总产量增长15.1%,达到11895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70元,达到1562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383元,达到5198元;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01‰,年末总人口控制在49.57万人以内。
  2003年政府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一是项目建设力度加大,固定资产增势强劲。全年计划渠道共争取到政策性投资项目22个、总投资6997.7万元,其中国家和省上投资4801万元,同比增长93.3%。引进外商投资项目21个、总投资6.2亿元,到位资金1.5亿元,同比增长4.3%。创造宽松环境,调动民间资本投资的积极性,民间投资达到1.3亿元,同比增长30%。年内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亿元,占年计划的119.7%,同比增长35.9%。特别是房地产开发和工业企业技改投资一改过去低位徘徊的局面,增长速度达到113.4%和70.3%。基础建设方面,天陇路陇西过境段铺油改扩建,完成路基、桥涵和边沟工程;首双渭河大桥竣工通车;文峰公用型汽车站完成主体工程;权安路改建完成施工图设计;东城现代住宅小区一期工程全面交付使用,二期工程正在施工;12处农村人饮解困集中供水工程全面建成投入使用,解决了2.1万人的饮水困难;兴建集雨水窖1822眼,兴修南安李家坪段和文峰段渭河护岸2.5公里。社会事业方面,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项目,在高塄、马河等16个乡镇建成乡镇政府机关办公用房3350平方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实验楼完成主体工程;县医院门诊楼、县职中教学楼和县二中教学楼建成使用;排除58所中小学危房1万多平方米;陇西中学完成规划选址和征地工作,落实资金564万元,一期工程将于今年正式开工建设。生态建设方面,完成退耕还林10万亩,荒山造林5.5万亩,历年造林补植补造7万亩;兴修梯田6.7万亩,2个乡镇和17个村实现梯田化。同时,加强项目库建设,论证储备132个项目,96项完成可研论证,62项已上报国家和省上有关部门争取投资。
  二是产业开发取得突破,农村经济势头良好。全县洋芋、中药材、菌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46万亩、24万亩、6.3万亩,夏秋比调整到33.5∶66.5,粮经比调整到70.8∶29.2。争取到位国务院扶贫办直抓的科技扶贫试点县项目,完成退耕种
  工作草5万亩,建成种草养畜示范村8个,新增规模养殖户800户,实现畜牧业产值14500万元。与三九医药、汇仁制药联合注册了“陇西GAP中药材研究所”,开展党参、板兰根的GAP试验研究,建成农作物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23.7万亩。
  完成大葱、大白菜、青椒、豌豆、腊肉5个农产品的地方标准制定,大白菜、青椒、甘蓝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党参、黄芪、腊肉通过国家原产地标识认证。对文峰、首阳、菜子、南安4个科技示范园区进行了组装配备和完善提高,建立千亩农业综合示范点66个。建成了祥裕精淀粉公司、民安中药材公司、傲立生物开发公司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新建各类农业协会18个,签订农业订单33.23万亩。
  新增年产值30万元以上的乡镇企业33个,累计达到1749个,实现营业收入98535万元;上缴税金2482万元,同比增长17.5%和12.1%。完成了3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村建设,935户、4029人实现基本解决温饱,15个村和4660户、20135人实现稳定解决温饱,10个村通过全市小康示范达标验收,稳定解决温饱人口和实现小康人口分别占到农业人口的21%和13%。
  三是企业改革稳步推进,工业生产效益回升。软包装厂、造纸厂、百货公司、力达液压公司、物资公司5户资产规模较大、历史包袱沉重、处于破产关停状态的企业,年内完成了破产改制,特别是县属最大国有工业企业力达液压公司顺利实现产权转让,全县企业改制面达到83%。同时,督促改制企业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及各项规章制度,并选派具有管理和专业技术知识的大中专毕业生到人才比较缺乏的企业工作,协调金融部门加大对改制企业的扶持力度,确保了改制企业新上项目和技改项目的顺利实施。恒利塑料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彩印生产线、祥裕淀粉有限公司马铃薯精制淀粉生产线、田宇农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工业化液态锄菌生产线和凯华化工公司1.5万吨电石生产线完成了改造建设。全县限额以上地方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69万元,上缴税金629.7万元,同比增长23.4%和16.6%。与此同时,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年内新增私营企业40户、个体工商户933户,累计分别达到324户和14377户,实现产值14277万元,销售收入18979万元,上缴税金2531万元,同比增长32.7%、2.3%和13.6%。
  四是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县实物储备土地23.8公顷,有偿出让城镇土地使用权12万平方米,实现土地收益2205万元,其中对城区规划范围内的经营性用地,采取“招、拍、挂”方式出让2.6万平方米,获得土地有偿使用费1137.8万元。出让矿产资源开采权2宗,实现了采矿权有偿出让零的突破。组建加林和鸿运出租汽车公司,开通4路公交车,出让城区出租车经营权和4路公交车运营权,获得有偿使用费40万元。公开出让城区房地产开发建设权,吸引民间资金开发建设商住楼9.8万平方米,总投资达到1.01亿元。年初确定的城区和小城镇“畅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都基本完成了建设任务。城区道路拓宽改造和重点项目建设共拆迁农户393户,北城路西段、文峰人民路西段和首阳永宁路拓宽改造全面完成,文峰人民路东段改造完成地下管网铺设,菜子镇通达路和药兴路的拓宽改造全面完成拆迁,投资211.7万元对城区供水管网进行了改造。顺利通过了省级卫生城的评估验收。大力推进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鼓励农民进城到镇从事二、三产业,办理小城镇常住户口417人,农转非368人。
  五是专业市场逐步规范,商贸流通日趋活跃。成立市场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加强对市场体系建设的协调和监管,一批规模较大的特色资源专业批发市场相继开工建设。引进天津客商投资3200万元建设的南安园艺蔬菜批发市场,完成主体工程。引进香港惠记集团投资5000万元建设的国内唯一取得GSP认证的文峰现代中药材物流园区,完成征地拆迁。总投资960万元的文峰木材市场,一期工程建成投入运营,年可交易木材10万方,销售收入达到1亿元。总投资550万元的文峰糖烟酒批发城,完成一期工程。东大街市场由浙江客商租赁经营,建成了家俱批发市场。同时,加快商业网点的改造建设步伐,完成了金茂超市、供销商城、万寿商场、西郊商店等商业门点的改造和鼓楼商城、金龙商厦的建设。初步形成了百货店、超市、连锁店、专卖店等不同业态协调发展的格局,全县市场交易额达到11.2亿元,较上年增长13%。
  六是财政收支增幅较大,金融存贷稳中有升。通过深化财政管理体制和收支两条线改革,加强收入征管、预算外资金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积极向上争取转移支付,加之部分县属企业改制盘活和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突破了亿元大关,预算支出完成21353万元,增长14.82%。全县干部职工工资基本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并保证了扶贫、救灾、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需要。同时,金融运行良好,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4.57亿元和12.64亿元,分别较年初增长17.5%和12.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1亿元,增长6.3%。
  七是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社会保障逐步完善。启动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全面落实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对“4050”大龄就业困难对象进行就业援助,并在文峰、巩昌两镇以及所辖的10个社区成立城镇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大力推行“一站式”就业服务,有3202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再就业率达到44%。积极探索大中专毕业生赴外就业的路子,选送23名农业院校毕业的大中专应届毕业生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加大劳务输出力度,输出劳务工8.75万人,创劳务收入7918万元,其中赴疆拾花工2.1万人,创劳务收入2000万元。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分别扩面668人、3510人和1177人,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失业职工失业救济金按时足额发放率达到100%。积极开展扶贫济困活动,2495名城镇困难居民纳入低保,全年共发放低保金501.1万元,下拨农村困难群众口粮款110万元,安排灾民建房185户,保证了城乡困难群众和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
  八是专项治理成效显著,计生水平明显提高。深入开展计划生育清理摸底,共清理出漏报出生6380人,漏报已婚育龄妇女848人,假二女户406户,纠正假放环584例,假结扎666例。集中开展节育手术落实突击活动,完成四项节育手术6696例,特别是二女户结扎和大月份引产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全县人流引产补救措施降低当年出生0.75个千分点。
  制定出台了对农村独生子女领证户和二女结扎户实行奖励优待的规定,为281户二女结扎户办理了养老储蓄,累计投保率达到82.3%。加强城镇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建立了城镇职工环孕情服务制度和流出人口协查协管、联系通报制度,对超生违育的干部职工进行了处理。积极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为44840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了免费健康查体。
  通过落实各项措施,全县计划生育整体工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计划生育率达到71.95%。
  九是政务公开全面推行,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在巩固和完善乡镇政务和村务公开的基础上,以建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加强政府法制建设,认真开展行政执法培训和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提高了政府及其执法部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水平。推进“四五”普法教育,深入开展依法治村、依法治校工作,在村级建立了村民议事会,规范了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程序,在学校普遍推行了“普法德教结合”工作,促进了基层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下放和转移15个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60项。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两案”办理率达到71.7%。深入开展“两个务必”作风教育,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肃查办各类违纪违规案件,加大对农村减负、中小学收费、公路收费等工作的专项检查治理力度,下决心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开展重信重访问题专项治理活动,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案件办结率达到96%。成立城市巡逻大队和保安服务公司,加强社会治安防范,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毒品犯罪、经济犯罪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十是科教兴县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启动实施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成功承办了全省农业科技、文化下乡活动,在农业、工业领域推广了一批高新技术。巩固“两基”成果,深化教育改革,坚持教育创新,推进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确立,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高考工作连续五年保持全市第一,高考上线人数达到2504人,上线率达到79.8%。“非典”防治取得阶段性胜利,预防和控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所提高。深化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发展文体事业。充分发挥舆论引导职能,唱响主旋律,落实“三贴近”,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健康发展。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的原则,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大信用环境整治力度,创建信用乡镇2个,信用村85个,信用企业35个。推进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顺利完成了县乡机构改革机关和基层人员分离下划以及职能划转交接工作,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公务员30名、事业管理人员4名,确定水保局等各个单位进行了事业单位改革试点,自来水公司等17个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成建制划转为企业化管理。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完成了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陇西堂”旅游景点规划编制以及李家龙宫、仁寿山公园部分景点维修改造,仁寿山公园通过了国家AA级旅游景点评审。以争创土地执法模范县为目标,深入开展土地矿产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和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环保事业健康发展。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安全生产管理得到强化。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完成了县、乡残联换届,建成了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残疾人康复、扶贫、教育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有序推进。积极为老年人业余文化生活创造条件,老年人活动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审计、物价、侨务、兵役、民族宗教等其它政府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发展和进步。
  渭源县政府工作
  200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县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全力实施“强农稳县、产业富县、项目立县、兴工强县、开放活县、科教兴县、依法治县”七大战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经过一年来广大干部群众的真抓实干和艰苦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年初预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经济总体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44亿元,增长9.46%。农业增加值达到2.68亿元,增长7.11%;工业增加值达到0.28亿元,增长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9亿元,增长11.2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35亿元,增长28.19%。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3495万元,增长13.4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21元,增长4.75%。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14∶37。
  所做的主要工作有:
  1、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突出了结构调整、扶贫开发、抢险救灾等重点工作,保持了全县农村稳定,农民生活安定的局面
  一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紧盯市场,大力调整种植结构。按照“三个顺应、三个遵循”的原则,紧密结合县情,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全县洋芋种植面积达到35.04万亩,人均1亩。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1.05万亩,户均3亩。全县粮经比为70∶30,夏秋比为32∶68。
  二是以维护广大农民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为出发点,突出了抗旱保粮和抢险救灾两项重点工作。针对春季比较干旱的实际,县上进一步加大了抗旱技术的应用推广和各项抗旱措施的落实力度。拔付抗旱经费10万元,完成衬砌、清淤渠道20条45.36公里,投入蓄水灌溉设施43处,累计完成灌溉面积8.7万亩,占可灌溉面积的100%。调运各类化肥1.99万标吨,农膜55吨,农药37吨,投入各类农机具1776台,发放各类种子6983万公斤,协调县农行、县信用联社发放支农贷款3982万元。全县农作物基本做到了适时播种。
  后半年发生特大暴洪灾害之后,县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重点抓了灾区群众的安置工作。拨付救灾款96.75万元,发放面粉2.05万袋5125万公斤,解决了9600户3.84万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安排危房改建资金90万元,改建了300户困难群众的危房。对于受灾后无法居住的65户重灾户,安排资金30万元对住房进行了重建,于11月底全部竣工,保证了受灾群众安全过冬。同时,积极筹集资金36万元,水泥368吨,维修水毁渠道7条2415米,清淤渠道8180米,维修供水建筑物28座,基本保证了正常的农田灌溉。
  三是狠抓扶贫开发工作,认真实施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世行贷款项目。年初确定的五竹镇黑鹰沟村、北寨镇郑家川村、七圣乡七圣村3个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实施村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00万元,整修了道路,建设维修了学校和村级文化阵地,改造圈舍发展养殖业。2002年确定的莲峰镇张家川村和祁家庙乡乔家沟村,经过两年的实施,已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并通过了市上的考核验收。同时,2002年7月份启动实施的世行贷款项目,已完成投资1341.18万元,其中去年完成投资1238.41万元,完成2次提款报帐,金额701.45万元。
  同时,社会帮扶工作成效显著。中央、省、地有关单位和友好合作城市天津市河西区派到我县开展帮扶工作的队员316名,全年各类帮扶物资、资金累计达到379.24万元。
  四是认真开展劳务输出,努力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县上将劳务输出作为组织群众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抗旱救灾、增加收入的主要措施来抓,输出劳务6万多人,实现劳务收入6000多万元。其中组织赴疆拾花季节工7244人,实现劳务收入530多万元,人均738元。
  2、大力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生态环境,全县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
  一是认真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天然草场恢复与建设工程。全面完成了退耕还林4.5万亩和荒山造林5万亩的建设任务。同时,抓住秋季雨水充沛的有利时机,对历年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工作进行了“回头看”和清查清理工作,对成活率在85%以下的地块全部进行了补植补造,完成补植补造面积17.75万亩。另外,县上还发动广大干部职工开展义务植树造林活动,从县城老君山到五竹镇年家寨南部15公里宜林区植树造林3112亩。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现管护面积39.1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新增造林0.5万亩。组织人力开展了林区病虫害防治工作。天然草场恢复与建设工程,完成投资95万元,补种多年生牧草1000亩,并对1万亩围栏草场进行了牧草改良,全面完成了投资900万元、建设期3年的工程建设任务,顺利通过了市上验收。
  二是狠抓梯田建设、小流域治理和人饮解困工程建设,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采取人机结合、常年兴修和贷款机修的办法,全年累计兴修梯田1.08万亩,超额完成了1万亩的梯田建设任务。北寨镇的张家堡、马莲、祁坪、盐滩、郑家川5个村实现了整村梯田化的目标。进一步加大小流域治理。认真实施投资114万元的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14平方公里。认真实施总投资1552.6万元的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骨干坝建设项目,2003年完成投资414.7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29.5万元,建设了邱家川1号、大坪、柳林1号、姚集2号、坪塬、寺儿湾等6座骨干坝。其中邱家川1号和大坪2座骨干坝已建成,其余4座骨干坝混凝土工程已全部完成,预计今年5月份可全部竣工。全力建好小水工程。完成了投资1012万元的人饮解困工程24处,解决了12个乡镇32个村103个社6212户3万人4026头大家畜的饮水问题,工程已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完成了投资175万元的抗旱应急工程,新建水窖670眼;在会川东关村修建集中供水工程1处。完成集雨节灌水窖1000眼,发展补灌面积2000亩,农村非管网供水水窖1175眼,解决了4535人的饮水困难。完成了投资96万元的会川镇上水工程,埋设管道3.8公里。
  三是狠抓了县城建设和小城镇建设,交通道路、城区供暖、邮政、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努力改善县城基础设施,重点抓了城区供暖体制的改革,对原集中供热服务中心的资产债务进行认真清理审计,成立了渭源蓝天供热有限责任公司,确保了城区居民的正常供热。对新西一路、北环路西段进行了拓宽改造。完成了灞陵桥一老君山公园、滨河北路、上集三角饮食市场的修建详细规划、《清源路街景详细规划》、县政府东侧住宅小区修建规划、县城道路网控制测量和道路竖向规划。年初确定的清源路拆迁改造工作,已对60户拆迁户的房屋进行了勘丈登记、测绘和评估。完成了县政府东侧公房的拆迁。完成了垃圾填埋场建设。完成了总投资1506万元的县城供水扩建工程项目的争取工作,已争取到位国债资金600万元,于12月9日正式动工建设。县城污水处理工程已编制完成了可研报告。
  在小城镇建设上,完成了小城镇建设项目的编制工作,完成了会川、莲峰、上湾地形图测量和总体规划编制,会川、莲峰、路园、五竹、北寨、麻家集、新寨、庆坪8个乡镇小城镇建设项目规划已上报市建设处。其中会川、五竹、路园、莲峰等乡镇的小城镇建设已取得一定成绩。
  交通道路在项目建设和争取上取得了新的成绩。对临渭路遗留工程进行建设,完成了庆坪上街口至韩家湾段4.5公里路基,完成了15公里道路占地的征地和拆迁工作。完成了西五公路莲峰河桥梁主体工程。对沈峡公路水毁路面及沿线设施进行补建。修建了西五公路防护、边沟衬砌等构造物工程。改建清源、锹峪、莲峰、祁家庙4个乡镇4条农路38.5公里,建成梁蛟公路4道涵洞及路基工程。
  邮政、电信、电力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建成了投资300万元的邮政大楼。完成了投资300多万元的莲峰、路园、五竹、会川等乡镇固定电话交换、传输扩容工程。移动、联通公司加强了基站建设工作,全县除锹峪、秦祁两个乡镇外,全部开通了移动通讯信号。全面完成了投资2541.万元的第二期农网改造项目,新建10千伏线路104公里,改造101公里,新建低压线路300公里,改造268公里,新建变压器92台,改造98台。
  3、建基地、创品牌,不断加快产业化进程,支柱产业的发展和提升有了新的突破
  一是洋芋产业继续得到加强。县上充分发挥“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的品牌优势,大力推广种植良种洋芋,在20个乡镇建立无公害马铃薯标准化示范基地10万亩,在五竹、杨庄、会川等9个乡镇建立专用薯基地1.6万亩。五竹洋芋协会注册并取得“五竹牌”良种洋芋商标,良种洋芋的品牌效益已初步显现。为了保护“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的品牌,我们进行了“渭源优质种薯”原产地标记认证申请工作,目前正处于公示阶段。同时,进一步畅通绿色通道,要求农机、税务、交警、运管、工商等部门在9月到11月农产品销售的旺季严禁上路查扣车辆,特别是农用三轮车辆,保障农产品能够顺利销售。
  二是中药材产业进一步得到提升。按照无公害生产的标准和要求,进一步规范种植,提高中药材品质。建立无公害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4万亩,在新寨、北寨等6个乡镇建立党参GAP示范基地1万亩。注册并取得了“条宝”牌渭源白条党参商标,申请了白条党参原产地标记保护,正在公示阶段。以县兴华药材有限责任公司为主的18户中药材加工企业,通过招商引资、联合办厂等途径,不断改建厂房,扩大规模,更新加工设备,加工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目前,全县中药材贩运户达到2600户,从业人员6000多人。
  三是以南山放养虫草鸡为主,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县上将南山放养虫草鸡作为一个大产业、大项目,积极争取注册了“南山”牌商标,狠抓了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全县放养点达到485个,放养鸡达到103.44万只,收入2000多万元,纯收入400多万元。同时,重点建设了路园上坪、会川南沟、田家河汤尕沟、新寨东坡、北寨盐滩等5个草畜示范点。认真开展了动物防疫工作,平均免疫密度达到97%以上,耳标佩带率达到了95%以上。止年底,全县畜牧业产值9450万元,畜牧业人均纯收入378元。
  四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通过发动广大干部捐资和开展义务劳动,进一步开发建设了灞陵桥—老君山公园,并积极申报争取国家AA级旅游景点,已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和国家质量等级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同时,邀请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专家到我县实地考查,完成了全县旅游发展规划初稿。
  4、认真实施“项目立县”战略,抢抓项目,建好项目,全县项目建设工作有了新的突破
  一是对项目工作统筹规划,建立完善项目运行机制,切实加强对项目的领导和管理。县上成立了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和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每一个项目都有联系的县级领导,有做前期规划的部门,有积极衔接的项目责任人,做到项目有专人管理,专人衔接。同时,县项目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通报项目进展情况,研究项目衔接情况,使全县项目工作有序发展。全县筛选储备项目71个,列入规划并已争取到的项目共23个,其中国家投资4746.6万元。
  二是靠实责任,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工作,通过项目建设带动经济发展。对全县确定的68个重点项目,建立了项目责任制,全部靠实到县级领导、部门负责人和项目实施人头上,形成了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局面,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003年在建的34个项目,总投资1.8亿元,其中国家投资3341.2万元。
  三是努力优化投资环境,通过招商引资加快发展。全县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个,签约资金6130万元,已到位资金2940万元;吸引、启动民间资本近5000万元。通过县外资金的引进和民间资本的介入,进一步加强了工业建设,繁荣了商贸流通。
  5、狠抓企业技术改造,完善企业改制,全县城市经济工作有了较大突破
  一是重点对淀粉加工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加工能力明显提高。晶浪、致远、鑫达3户淀粉有限责任公司投入技改资金1200万元,提前检修,更新设备,使年加工生产淀粉的能力提升到1.5万吨。三家淀粉厂加工淀粉2200吨,比上年增长1倍,实现增加值285万元,上缴税金22.02万元。
  二是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妥善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对以往改制企业认真进行检查,妥善解决企业改制后拖欠“两金”、不按时足额发放职工安置费等问题。清缴社会保险费19万元,督促发放职工安置费4万元。县兴渭建材有限责任公司与路园镇盛家坪村钱家台社土地纠纷,经过认真协调,得到妥善解决。职工反映比较强烈的钢窗厂改制问题,经过认真调查,已移交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对供销、商业系统拖欠银行划转资产公司的呆滞贷款1271万元,申请进行了核销,为企业减轻了债务负担。同时,对《渭源县企业改制操作规程》进行了完善,提出面向社会公开竞价出让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增大了企业改制的公开和透明程度,我们审批了五竹、北寨、峡城、新寨4户基层供销社的改制方案。止年底,全县累计21户企业的改制方案通过审批,有14户企业已改制到位。
  三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全县新发展个体工商户337户,累计达到1967户。新发展私营企业5户,累计达到25户。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税金448万元。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3710万元。
  四是进一步优化环境,狠抓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紧紧围绕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应强烈、社会危害较大的问题,我们精心组织,突出重点,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各项整顿和规范工作,捣毁制假窝点4处,查办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508件,案件总标值52.8万元,查获假冒伪劣商品11大类132个品种。认真开展鼠药专项治理,全县检查各类门店、摊点822家,查获剧毒鼠药13种1.54万袋,剧毒农药458瓶。取缔无证经营门店38家,限期整改62家。
  五是狠抓就业和再就业,认真搞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通过大力开发支柱产业、盘活现有企业和繁荣商贸流通等办法,努力增加就业岗位。2003年,全县各类企业的415名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各种渠道实现了再就业。认真开展社会保障工作,全县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单位79个,参保职工1950人;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288个,参保职工5583人;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47个,参保职工1126人;参加医疗保险的单位96个,参保职工3044人,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社会保障体系。为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97名下岗职工按时发放基本生活费27.43万元,为348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222.3万元。努力做好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和小额贷款工作,共核查发放再就业优惠证470个,为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贷款56万元。
  6、进一步加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力度,深化财政体制改革,金融运行平稳,保障了全县经济的稳健运行
  一是狠抓组织收入,全面完成了财政收入任务。全县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任务3495万元,比上年增长13.47%。在抓组织收入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严格按照税费改革的有关政策办事,按照“三定”方案组织征收,在组织收入过程中没有发生损害农民利益的事情。
  二是厉行节约,保证重点支出。针对全县财政困难、资金调拨难度大的实际,重点保证了全县干部职工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和重点项目经费的支出。专项款支出3606万元,占当年下达指标3574万元的100.9%。
  三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强财政管理。制定下发了《渭源县乡镇财政体制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理顺了县乡分配关系。成立了会计核算中心,对县直行政事业单位的职工工资进行统一发放,实行专项资金集中核算。
  四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实行国土资源有偿使用,不断增加土地收益。全县进一步加大清理整顿国土资源的力度,共排摸国有存量土地199宗,面积844.89亩。对其中38宗、187.22亩进行收购储备。同时,公开出让土地9宗,其中拍卖3宗,挂牌出让6宗,实现土地收益409.77万元。
  五是全县金融运行态势良好,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止年底,全县各项存款余额3.37亿元,比年初增加5727万元。发放贷款余额2.918亿元。
  7、维护稳定,协调发展,继续保持了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的势头
  教育基础条件继续得到改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继续巩固提高“两基”工作的基础上,多方争取项目和资金,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建成了投资136万元的中小学危房改建项目上湾中学、锹峪二小教学楼,建设了投资281万元的清源一小综合教学楼和投资152万元的文化馆综合大楼。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狠抓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38%,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95.89%。全县乡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培训4万人次。全县高考上线考生1159人,上线率为72.57%。
  科技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适用科技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围绕洋芋、中药材、畜牧等产业,建成了11个农业科技综合示范点。制定《渭源县2003年科技项目计划》,编制了24个科技项目。开通了“渭源县科技信息网站”,大力宣传科技信息,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种植、病虫害防治、暖棚养畜等各类适用技术。大力开展“绿色证书”培训工作,全年培训1020人。
  坚持求真务实,全面排查清理,夯实计划生育工作基础。
  按照打假求真、苦干实干、夯实基础的工作方针,认真排查清理,夯实人口底子。全县清理漏报人口7324人,清理假二女户736户,清理已婚育龄妇女漏统895人,清理假放环178例,假结扎255例,清理超生违育的干部职工402名。全年落实各项节育措施4943例,征收社会抚养费327.53万元。
  安排资金48.79万元为749户二女结扎户办理了养老保险。
  年底,全县总人口为350059人,计划生育率为75.7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76‰卫生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全县上下认真开展非典疫情的预防工作,拨付资金32万元,专门用于非典疫情防治,经过全县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预防非典疫情的重大胜利。开工建设了投资200万元的县疾控中心业务综合楼和投资120万元的县中医院门诊楼。实行了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改革,从2003年6月起,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由县财政统一管理划拨。
  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大局出发,进一步加强了防震减灾工作。投入专项经费1.2万元,建立震情测报网络,制定了应急预案。在10个乡镇设立水井和动植物监测点,使全县宏观监测点达到12个,切实加强了地震的监测预报工作。
  积极构筑“打、防、控”一体化社会治安管理体系,维护社会稳定,保持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全年共立各类刑事案件210起,破获154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87名。受理各类治安案件1105起,查处1102起,查处违法人员1230人。进一步加大禁毒工作力度,以禁种铲毒为重点,深入开展禁毒专项斗争。全年破获毒品犯罪案件3起,缴获毒品1934.5克,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
  8、实行政务公开,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2003年,县上认真开展政务公开试点工作,确定工商、税务等16个职能单位和莲峰、会川、北寨3个乡镇为试点,审定公开事项内容,并予以公布。同时,切实加强依法行政和廉政建设。对行政处罚法、农业法、土地管理法等8个方面20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纠正了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推进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按照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反腐倡廉,切实加大反腐力度,止年底,监察机关立案查处4件,结案4件。
  临洮县政府工作
  2003年,临洮县人民政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地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进一步深化县情认识,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总体要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统揽,以“产业富民、工业富县”为总体战略,突出环境、项目、城镇三大建设,继续做强洋芋、蔬菜、花卉、畜牧四大支柱产业,全面加快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四化进程,围绕“争当全省经济的增长亮点,争当全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力争完成撤县设市,把临洮建成兰州的“卫星城”、“后花园”和全国最大的洋芋集散地及洋芋淀粉加工基地,全国最有影响、西北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和种球繁育基地,全省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之一,全省肉蛋奶鲜活食品生产基地之一和陇上特色旅游度假胜地”的发展目标,靠实工作责任,硬化工作措施,狠抓任务落实,经受住了突发非典疫情和各种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834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大口径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36亿元,比上年增长13.77%,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赢得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良好开局。
  一、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
  着眼优化一产、提高二产、壮大三产,强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4.4114亿元、3.9066亿元、3.516亿元,比重由上年的37.08∶30.19∶31.93调整为37.3∶33∶29.7。
  农业基础地位在产业化发展中进一步强化。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粮经比和夏秋比分别调整为72.7∶27.3和31∶69,在遭受夏旱的情况下,粮食总产保持稳定,达1.73亿公斤。支柱产业开发取得新的突破,支柱地位明显增强,洋芋、蔬菜、花卉产业分别实现产值1.94亿元、1.283亿元、2493万元,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26.6%、17.6%、3.4%,尤其是畜牧产业,争取到总投资2830.3万元的世行贷款畜牧综合发展项目,实施天然草场恢复与建设项目建成饲草基地5.3万亩,与北京慈福公司签约建设太石巴子坪5000头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鼓励社会能人投资260万元建设畜禽定点屠宰厂,通过项目扶、政策引、能人带,新增规模养殖户946户,2003年底畜禽存栏量达到180.57万头(只),畜牧业产值达到2.27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1%,其发展潜力迅速凸现。设施农业和公司制农业进一步发展,争取到总投资分别为7662.9万元、1535万元的球根类花卉种球国产化生产示范项目和农业综合开发花卉种球标准化繁育项目,建成种球冷处理库1座、现代智能化温室2座10亩,累计达到18座90亩;新建和改造高效日光温室523座,累计达到4982座;整合项目、技术、资金,继续扶强农业龙头企业,腾胜土特产购销公司、新兴花卉公司、兴达淀粉公司被分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新兴、美兰等7家企业获得企业产品进出口资格证书;同时,加强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着力引导发展订单生产,“公司加农户连基地”的产业化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标准化生产取得较大突破,完成了A级绿色食品认证、食用百合和临洮大丽花原产地保护认定申报工作,腾胜公司绿色食品洋芋通过“省绿色产业办公室”产地环境认证,组织制定了20多种大宗蔬菜及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技术流程,完成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示范种植17.4万亩。
  工业经济在深化改革中稳步提高。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20万吨马铃薯淀粉一期5万吨三个外国政府贷款项目,设备招标、采购工作基本完成;去年招商的众友制药厂加工车间全部建成,设备基本安装到位,即将正式投产;特别是总投资4.257亿元、总装机容量5.2万千瓦的海甸峡水电站,总投资4亿元的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两个酝酿多年的大项目成功招商,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这些项目的上马建设,对全县工业发展注入强大推动力,必将有力促使我县经济增长翻番目标的实现。
  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取得新成果,共完成企业技术改造投资5420万元,完成技改项目3项,开发“洮水源”酒等新产品5个,其中临铝公司5万吨技改项目,完成投资2050万元,年生产能力达到1.5万吨。企业管理创新继续推进,全面完成了供销企业改制;临铝公司以“退出国有资产、完善用工制度”为主要形式的产权管理制度得到完善;以资产入股方式与省电力投资公司组建成立甘肃电投洮河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对三甲水电厂进行了资产重组和产权改制。全县工业经济开始焕发新的活力,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8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4.2%。
  非公经济和第三产业在发展壮大中日趋活跃。积极引导和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市场竞争,在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上均有较大突破,新发展个体私营企业991户、累计达到6884户,注册资金总量达到1.56亿元;以建筑业为龙头的乡镇企业,广泛参与全县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经营领域进一步多元化,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强劲力量。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岳麓山森林公园顺利通过国家AA级景区评定,随着“三滩”祥瑞度假、太石水泉山庄等项目的建设,洮河沿岸旅游度假开发潜力日趋显现;餐饮娱乐、交通运输、商贸流通等服务业在遭受非典疫情影响后很快恢复,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6572亿元,同比增长3.45%。金融行业存贷两旺,各项存款余额达13.92亿元,贷款余额达9.19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3.11%和14.28%。
  二、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大,基本建设成效显著
  2003年,全县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870.5万元,同比增长29%,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13468万元,同比增长74%。
  城镇建设在经营实践中迈开新步。以深化国有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为重点,积极探索经营城市,公开挂牌出让土地、公开拍卖军民共建路、文峰西路等城市道路30年冠名权、公开出让西湖公园50年经营权,初步走出了一条多元化筹集城镇建设资金的路子。以建设兰州“卫星城”、“后花园”为定位,大力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2003年共完成城建工作量3.23亿元,完成拆迁面积1.8万平方米,新建和续建住宅小区45项,完成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拓建成型道路10条13公里,铺油7条5.18公里,铺设主街人行道彩砖7510平方米;城区污水处理厂即将试运行,城区1万吨供水扩容改造项目省计委批复立项;“三滩”新区滨河东路全部成型,北段已铺油,滨河西路路基基本成型,“三通一平”水平进一步提高。随着旧区旧貌换新颜、新区开发轮廓初成,二者互为补充,城市品位日渐提升,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按照以城镇化建设农村的思路,小城镇建设取得新的进展,2003年,共完成工作量8646.4万元,新添、玉井加快建设进度的同时,窑店、中铺等小城镇全面启动建设。
  基础建设在狠抓项目中累积后劲。延伸水利“命脉”,全年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500多万元,认真实施了郑家坪电灌、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西坪节水示范等重点水利工程项目,新建玉井白塔、三甲打石坪等7处小水利工程,发展常规节水面积1.5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500亩。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争取到国家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四期、农村能源建设等项目建设资金1735万元,新增造林面积14万亩,综合治理小流域17平方公里;新修梯田5.02万亩,新添、辛店实现梯田化,全县梯田化乡镇达到7个;建成“一池三改”综合利用模式户1500户。
  完善交通网络,全力配合国家重点项目---兰临高速公路建设,工程进展迅速,临洮境内路基桥梁工程全部完成;努力提高县乡公路等级,争取国家交通建设资金1021万元,完成上辛路四级公路改扩建、临古路改造油化,新皇路、崖申路、太南路建成投入使用,上营路油化付诸实施,康家崖汽车站项目除停车场未硬化外,其它建设内容全部完成,整修县乡道路180多公里。加强电力保障,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共争取投资1.25亿元,其中2003年争取到二期投资6320万元,全县农村电网基本得到改造;县城电网改造工程项目争取到国家投资1579万元;110KV输变电工程投入运行。加快信息资源共享,县政府网站及局域网开通宽带连接,县直部门和乡镇上网接通达52个,大什字政务公开电子显示屏建成使用,新开通海甸峡等移动、联通直放站11个,大部分山区乡镇能够接收无线通讯信号,广播、电视覆盖率基本达到百分之百。
  三、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始终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政府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努力改善群众生活,着力推进农村群众由稳定解决温饱向小康跨越。
  个体贫困问题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中稳定解决。抓住我县被列为国扶重点县的机遇,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和组织社会帮扶双管齐下,争取资金676.5万元,筹集社会帮扶资金113.4万元,全县贫困人口由上年0.91万人下降到0.61万人,绝对贫困面由上年1.8%下降到1.23%。
  弱势群体在完善社会保障中得到有效救助。全面落实再就业工作各项政策,动工兴建了再就业专用市场,多渠道开辟就业岗位,妥善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58.8%;以财政资金为担保,积极实施下岗失业人员贴息小额信贷,发放贷款240万元。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累计投保人数达24633人。及时有效开展救灾救济工作,共下拨救济资金188.98万元、救济面达11.2%,为166户受灾群众实施了灾民建房;不断规范城市低保工作,共纳入城市低保6879人,发放保障金383.9万元;社区建设取得突破,合并洮阳镇原11个居委会为6个社区居委会,建成了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社区管理和服务功能逐步发挥。建成残疾人康复中心,努力实施康复工作,积极安置残疾人就业,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组织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老年、妇女、儿童事业依法推进。
  城乡居民生活在小康建设中稳步提高。全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2173.37元,比上年增长13.2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95元,净增85元,人均储蓄达到2556元,净增245元;消费结构日趋合理,文化、教育、旅游、娱乐消费比例不断上升;建成小康村10个,累计达20个,新建小康住宅楼48栋30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3平方米,住房成套率达50%,人均绿地面积达到3.16平方米,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农民人均减负31.5元,全县减负率达到了46.62%。
  四、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紧盯全面建设小康,同步推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城乡文明程度和群众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
  社会事业在协调发展中不断繁荣。通过争取项目、发动社会捐资、土地置换等多种途径,加大教育投入,全年投入资金1800多万元,开工兴建了临洮四中、文峰中学等11所中小学教学楼14幢,其中7幢已投入使用,排危学校59所、1.24万平方米,完成了4所小学的整体搬迁和改造,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通过推行“四制”改革、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开展新课程实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基础教育进一步加强,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高考上线人数突破2000人大关。
  认真实施卫Ⅷ项目,完成了太石、八里铺等4所乡镇卫生院的改建,农村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争取贫困县医院建设和国债资金,出让县医院土地及房屋产权,实施县医院整体搬迁,其中门诊和住院部大楼已动工建设;以“非典”防治为契机,争取国债资金165万元,开工建设疾控中心,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民公共卫生意识明显增强,预防和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逐步提高。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目标,健全完善优质服务体系,特别是以夯实人口底子为目的,大力开展打假求真和清理落实活动,共清理出历年和当年出生漏报6348人,查处干部职工超生违育122人,计划生育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建设了一期投资60万元的保宁娱乐城,进一步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群众体育日趋活跃。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创建通过了省地考核验收,科技贡献率快速增长;文化“三馆”建设有序推进,文化产业进一步开发;继续加大“双拥”工作力度,首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称号。
  民主法制建设在推进依法治县进程中不断加强。深入推进“四五”普法教育,全民法律素质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为保障,积极开展行政应诉和行政复议、行政执法检查工作,认真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务公开,政府职能明显转变,依法行政的水平不断提高;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127件、政协委员提案47件;加强审计、监察专项监督,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进;加强村民自治,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
  社会稳定局面在综合治理中得到巩固。一方面,加大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力度,共立案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件,对医药、农资、建筑、煤炭、烟草、食盐、酒类等行业进行了有效整治。另一方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和完善打防控一体化的综治体系,深入开展了“打黑除恶”和禁毒专项斗争,重特大案件发案起数下降14.2%,及时排查、果断处理各类社会矛盾,治安形势明显好转。
  漳县政府工作
  200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任期的第一年。一年来,县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团结一致,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夺取了抗击非典、抗洪救灾和经济建设的重大阶段性胜利,保持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8171万元,占计划的100%,同比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253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87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048万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8.3∶15.4∶26.3;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759万元,占预算的104.1%,同比增长7.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594万元,占计划的107%,同比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065万元,占计划的100.2%,同比增长12.2%;农民人均纯收入1450元,较上年增加52元。
  一年来,县上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围绕增加农民收入,突出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立足区域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草畜、两豆(马铃薯、蚕豆)和果菜产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1、抓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增效。2003年,全县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46.6万亩,夏秋比为4∶6,粮经比为6.5∶3.5。
  草畜产业坚持改良草场,建设优质牧草基地,优化畜禽品种,发展舍饲圈养,提高了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草畜产业在农业中所占比重达到27.2%。马铃薯产业以建设无公害、无污染绿色标准化基地为主攻方向,种植面积达到15.2万亩。
  蚕豆产业充分发挥“中国蚕豆之乡”的地域品牌优势,以建设全市最大的无公害蚕豆基地为目标,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果菜产业以发展名、优、特、细产品为目标,新增日光温室150亩,塑料大棚1000亩,果菜面积达到2万亩。中介服务组织快速发展,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新建了殪虎桥乡马铃薯良种繁育协会等10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数达到24个,会员达到2036人,形成了“龙头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架起了农民通往市场的桥梁。
  2、抓劳务输出,促进了农民增收。全县劳务输出3.3万人,其中自发性输出2.6万人,组织输出0.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6600万元。特别是把组织赴疆拾花工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举措来抓,坚持统一组织,统一管理,共组织输出赴疆拾花工6640名,劳务总收入519万元,人均劳务收入782元,劳务输出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3、抓抢险救灾,促进了农村稳定。“7.22”特大暴洪灾害发生后,共调运应急车辆120多台(次),紧急疏散被困群众1098人,救治受伤人员9名,并全力调运帐篷、面粉、灶具等救灾物资,抢修因灾毁坏的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基本保障了灾区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安排资金215.25万元,重点用于解决受灾群众的住房困难,全县484户1559间灾民建房全部建成;发放救灾救济面粉47619袋119.0745万公斤,下拨救灾救济款31.32万元,保证了受灾群众有房住、有水喝、有衣穿。
  4、抓税费改革,促进了农民减负。深入推进税费改革,全县农三税及附加税与2002年相比总减负额达16.2万元,减负幅度达2.2%;农村中小学收费基本实现了“一费制”;农村用电实行“两改一同价”后,农民电价负担进一步减轻。
  5、抓扶贫开发,促进了基础改善。以稳定解决温饱为目标,加大扶贫开发力度,2500名绝对贫困人口实现基本解决温饱,5500名低收入人口实现稳定解决温饱。全县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0.63万人,绝对贫困面下降为3.49%。认真实施殪虎桥乡沙沟台村、马泉乡骆家沟村、武当乡张坪村、大草滩乡小林村四个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其中殪虎桥乡沙沟台村通过市级验收。三岔镇吴家门村、新寺镇中心村、三宏村、大柳村、晋坪村等五个村的小康建设通过市级验收。
  总投资132万元的农村能源沼气建设项目在新寺镇中心、桥头、八龙、大柳、三宏5村1100户农户中顺利启动实施。
  6、抓科技推广,促进了产业升级。加快推广药剂拌种、化学除草、叶面喷磷等适用技术,引进推广D1533、陇薯3号、渭薯8号、大西洋等洋芋优良品种。全县共建成农业科技示范点17个,其中市级农牧示范点10个,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6.23万亩。
  二、围绕加快工业化步伐,突出项目建设,城市经济有新进展
  1、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坚持“分类指导、一厂一策、盘活促增”的原则,不断完善以“三置换一保障”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改革,县水泥厂通过“一置换一保障”改革,置换职工身份190人,清缴“两金”23万元;真空盐厂实行“三置换一保障”改革,置换职工身份235人,并改革重组为甘肃武阳制盐有限公司。县煤炭公司、食品公司等4户企业依法宣告破产,多方筹措资金80万元安置职工96人。通过抓改革促发展,全县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84.9万元,同比增长40.9%;实现税金260万元,同比增长3.3%;全县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591万元,同比增长18%,利润总额97万元。
  2、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重点,加大项目争取和建设力度。年内从计划渠道争取各类预算内资金2000.8万元,同比增长23%,其中以工代赈资金616万元,同比增长110%。加强项目库建设,累计储备项目90项,其中完成前期工作12项,立项批复26项,申报待批52项。
  3、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通过积极开展节会招商,共达成各类意向性协议或合同项目15项,签约资金4.5亿元。
  其中盐业配送中心、沙棘系列产品生产线建设、房地产开发建设等重点项目正式签约,引进资金2.9亿元,到位资金5150万元,占计划的103%。
  4、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坚持从政策上扶持、发展上引导、法律上保护,全县民营经济总户数发展到4738户,注册资金达6282万元,从业人员达8334人,当年完成总产值2748万元,上缴税金404万元,同比增长12.2%。
  三、围绕改善基础条件,突出重点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生态环境建设狠抓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四期”、小流域治理工程,完成退耕还林8万亩,天然林保护45万亩,封山育林0.55万亩,治理小流域面积2.758平方公里。交通道路建设陇漳路铺油改造项目通过省、市竣工验收;完成高新路四族至石川段、新草路新寺至东泉段以及碧盐公路城关至盐井大桥路基改造工程;建成高新路九眼泉和陇漳路雷家坡渡槽。电力通讯建设“二期”农网改造工程完成投资2615.66万元,解决了全县7村71社1716户7722人的用电难问题;新建无线市话小灵通通讯网络3处,全县通讯网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水利建设城关南渠改扩建工程完成投资121万元,修建渠道5.5公里;完成四族、殪虎桥2处人饮解困工程,解决了2060人的饮水困难;投资200万元修复水毁水利设施68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023万元的贵清山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通过省、市竣工验收。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县一中逸夫综合楼、柯寨春蕾小学建设项目通过竣工验收,瓦房小学建设项目主体完工,县一中教师综合楼建设项目完成基础工程、职业中学技能培训中心建设项目完成工程量的70%,城关中学开工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资金50万元改造居民区供水管道8000米;筹措资金19.6万元在城区主街道两侧建成绿化面积0.9公顷,硬化人行道867平方米;建成县医院住院部大楼;开工修建汽车站商住综合楼、商业总公司商住综合楼。
  四、围绕盘活存量促增量,突出治理整顿,城镇化步伐加快
  1、集中整治土地市场秩序。以县城城区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共清理出违法违规用地99宗2.4765万平方米,收交出让金14.5万元,罚款11.7万元;依法处理6起违规采矿案件,征收资源补偿费1.51万元,土地矿产市场治理整顿初见成效。
  2、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行为,加强土地储备,共储备土地15.51万平方米,公开拍卖和挂牌出让国有土地7宗7944.65平方米,实现土地收益400.91万元。
  3、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完成投资50万元的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投资30万元的垃圾处理场项目开工建设。三岔小城镇建设投入资金237万元,建成供销社商贸综合营业楼,完成218米镇区道路的拆迁,埋设人畜饮水工程供水管道8.6公里,综合市场拆迁8户400平方米;城区规划已经省政府批复实施;新寺、金钟两镇完成小城镇建设地形测绘及规划编制工作,并通过评审、报批。
  五、围绕增收节支,突出财税改革,财政收支稳定增长
  1、加强财税改革,理顺财政体制。深化财政统发工资制度改革,确保了全县干部职工工资的按月足额发放;成立会计核算中心,实行报帐制核算,当年纳入会计核算中心资金达2031万元,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
  2、强化税收征管,促进收支增长。将收入任务靠实到税收征管部门和各乡镇,全年累计查补漏逃税款65.3万元,督促存入财政专户预算外资金138万元。争取到各类资金8558万元,支出各类建设资金3650万元,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1759万元,较上年增长7.9%。完成财政支出10006万元,基本保证了职工工资发放和社保、扶贫、国债项目建设等重点支出。
  六、围绕专项清理,突出打假求实,计生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了以清理育妇漏统和出生漏报、假节育手术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清理活动。全县共摸出历年出生漏报5495人,当年出生漏报618人,育妇漏报782人,清理出假结扎381例;结扎1768例,放环1223例,皮埋31例,人流94例,引产135例。对市、县督查和考核中问题突出的有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其中就地免职12人,取消副科级待遇1人,解聘4人,谈话诫免4人,经济处罚49人。
  七、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突出职能转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有新提高
  一是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全县57个单位普遍推行政务公开,将办事内容、程序、时限、收费及涉及本单位的“权、钱、人”等事项通过公开栏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二是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共清理26个单位196项审批事项,其中取消、下放转移、转备案审批事项81项,行政审批制度进一步规范。三是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四五”普法宣传,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共审查出台规范性文件3件,举办法制培训班2期,对278名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加大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力度,全年共受理人大代表建议及意见97条,已办理和正在办理67件,办理率达69.1%;受理政协委员提案44件,办结30件,办结率达68.2%,办复率达100%。四是加强政府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肃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查处违法违纪案件6件,对灾民建房等重大事项实行招投标制,公开招投标事项达到11项,其中市级7项,县级4项;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全年共完成审计项目57项,审计资金达12836万元,查出违规违纪资金447.42万元,上交财政16.78万元。
  八、围绕实施科教兴县,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发展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各项创建活动,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96期,培训2.58万人(次),建成农业适用技术示范点19处,推广适用技术16项,引进良种17个。在2所中学和7所县直完小全面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点,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上线人数达到183人,创历史最高记录;投入资金536.725万元,改造13所中小学危房9692.52平方米,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坚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督检查;为6个基层广播电视站增加11套电视节目,广播电视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络,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紧急救治体系,增强处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水平。非典防治工作建立健全群防群治机制,发动社会捐资29.97万元、财政拨付17万元,“非典”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社会保障工作做到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城镇低保对象应保尽保,全年征缴养老保险金188万元,失业保险金26.6万元,发放养老金198.89万元;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92.875万元,受保对象达到1850户3939人,占城镇居民总人口的26.2%。免费为43名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为7名肢体残疾人安装了假肢,发放轮椅26辆,有效开展结对帮扶,各项残疾人优惠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深入开展严打和禁毒斗争,顺利通过三级无毒县验收;查处刑事案件34件、治安案件216件,基本形成“打、防、控”一体化的治安防范体系;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维护了社会稳定。进一步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着力做好征兵和民兵训练工作,人武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积极开展金融共建活动,努力打造诚信漳县,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力度,全县金融机构累计存款余额20500万元,贷款余额19800万元,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信贷支持。与此同时,档案、统计、气象、征稽、运管、交警等部门,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工商、物价、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岷县政府工作
  2003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县委、县政府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求实创新,知难而进,苦抓实干,全面完成了县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突出体现在: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62亿元,比上年增长11%,是近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
  农业增加值3.32亿元,增长5%。大口径财政收入突破5000万元,达到5142万元,增长14%,财政支出20025万元,增长27.1%。国有及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152万元,增长20%,重点工业企业财政贡献率达到30%以上。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9300万元,增长18%。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7亿元,增长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98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1368元,净增70元。全县有8000多绝对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贫困面由36.4%下降到32.7%。
  ——农业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优化农村种养业结构,着力提升药材、洋芋、草畜三大特色产业,洋芋和药材种植面积占到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的86%,种植优质牧草6万亩,粮食总产量6.97万吨,药材产量4.04万吨。完善了中药材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建成了西川万亩当归GAP示范长廊和一批重点农科示范点。按照“公司+协会+农户”的模式,对已成立的10多个农业协会进行了规范提高,全县各类农业协会发展到44个,落实各类农业订单29万亩。建成无公害标准化中药材示范基地5.7万亩,洋芋示范基地6.23万亩,蔬菜示范基地1200亩及无公害高效牧业示范区。“岷归”原产地标记通过国家商品检验检疫局认证,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和层次得到进一步提高。实施了世行贷款项目,闾井阳关、清水郭哈2个整村推进参与式扶贫项目村已通过地区验收,城郊镇东门等6个小康示范村建设进展顺利。向外移民3100多人,输转农村剩余劳动力10.4万人次,劳务收入1.01亿元。
  ——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的成绩。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6亿元,同比增长26%。木寨岭隧洞全面贯通,省道306线岷卓段35公里改扩建和梅堡路改扩建一期工程通过验收,改造了中柏公路,新修县乡公路、乡村道路496公里,又有19个村通了车。新修梯田4229亩,梅川水渠改扩建工程启动实施,新修人饮解困工程6处,2处抗旱应急饮水工程建成供水。农网改造二期工程基本完成,南川35千伏变电所建成投运,中寨35千伏变电所增容改造全面完成。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完成了金大地精淀粉有限责任公司2万吨精淀粉生产线技术改造。中国当归城综合开发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建成了草春堂当归系列护肤品生产线,岷海制药厂GMP改造正在申报验收。古城电站首台机组正式发电运行。清水电站开工建设,刘家浪电厂自动化改造正在加紧实施。实施了四大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退耕还林10万亩,荒山造林6万亩,育苗2329亩,义务植树128万株,建设了省道306线岷县段“绿色通道”。《岷县城区总体规划》已经省政府审批,县城东区、西川新城区详细规划已初步完成,城区岷州中路、新华街上段改扩建工程及工业开发区主干道硬化工程基本完成。在城区主要街道建设了灯光隧道,垃圾填埋场建成投入使用,延伸给排水管网4.4公里。西江小城镇改造基本完成,梅川、中寨、闾井完成了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城关粮油综合贸易市场一期改建和城关粮贸中心、城郊岷峰农贸市场建成投入使用,食品厂超市基本建成。梅川中药材市场正在加紧建设。新建了5个移动通讯基站,农经网站运行正常,招商网站建成运营。
  ——改革开放继续推进。开展了农村税费改革“回头看”活动,深化配套改革,严格政策规定,坚持“一事一议”制度,巩固了改革成果。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的意见》,按照“三改一加强”的要求和“三置换一保障”的模式,加大企业改制力度,重点对糖酒公司等已改制企业逐步进行规范、完善,县供销社和供销公司正在积极改制,粮食系统等企业采取因地制宜、因企施策的办法正在讨论、制定方案。进一步深化城市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制定了《土地、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暂行办法》,储备土地307亩,挂牌出让6宗。完善了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实行了县级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财政统一发放,设立了会计核算中心,对国债、扶贫和农业等重点专项资金实行集中核算管理。建立了重点建设项目库,制定完善了《招商引资若干规定》,组织参加了“兰治会”等省内外大型经贸洽谈节会,成功举办了甘肃?定西中药材(当归)基地投资贸易洽谈会,共洽谈项目31个,签约项目27个,总投资8.38亿元,到位资金1.62亿元。成立了贷款营销协调领导小组,着力打造“信用岷县”,充分发挥金融机构融资主渠道作用,激活民间资本,盘活存量资产,逐步形成了国家、集体和个人投资相结合,资金和资产投资相结合的投融资体制,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
  ——非典防治和抗灾救灾取得阶段性成效。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我们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按照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的要求,启动紧急预案,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各级责任,强化疫情监测,严防死守,群防群控,有效预防了非典疫情的发生蔓延。
  “7.22”特大暴洪灾害和“11.13”地震灾害发生后,我们在省、市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和社会各界的鼎力帮助下,沉着应对,及时组织开展抗灾救灾工作,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在最短时间里建设和恢复了重灾区被毁道路、电力、通讯和水利设施,及时发放救灾物资,保证了灾区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地方居住和学生有学上。通过努力,蒲麻灾区特重灾民建房工作全面完成,堡子、中寨、维新等地震灾区灾民已得到临时妥善安置,正在制定重建规划。同时,以“两个确保”为重点,充分发挥“三条保障线”的作用,建立了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了弱势人群基本生活。
  ——社会各项事业有了新的发展。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全县在校学生人数7.6万多人,实施了5所项目学校,“一多三少”问题得到缓解,一中教学大楼主体工程基本建成,清华大学教育扶贫远程教学站正式成立。高中生源持续增加,高考形势看好,全县共有541人考入大专院校。茶埠、寺沟2个乡镇基本实现“两基”目标。以当归GAP药源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普及和推广应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实施了一批技术改造项目,开发工业新产品10项。以巩固和提高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为中心,以打假求真、挤干水份、夯实基础为重点,深入开展了“三清理、三落实”工作,夯实了人口底子,提高了工作真实程度,全县人口自增率为7.37‰,清理党员干部超生违育55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和综合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实施了卫Ⅷ项目和英国赠款项目,改造了西川中心卫生院,调整了合作医疗补偿标准,界定特困医疗救助对象19914人,救助特困患者58人次。文化艺术事业稳步发展,群众文化丰富多彩,图书馆业务楼开工建设,长篇小说《米州天下》创作基本完成。建成了堡子等4个有线电视站,影视城建设已完成了方案设计,宣传文化中心完成了选址等前期工作。环境保护、国防教育、审计监察、司法物价、民族宗教、统计档案、地震气象等各项社会事业也都有了新的发展和进步。
  ——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开展了“四五”普法宣传教育,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正式启动。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完成了新一轮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和“三证”核发工作。按照建立“阳光政府”的要求,建设了政务大厅,全面推行了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深化了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了一批行政审批项目。设立了县长热线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增强了工作透明度。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放在重要位置,坚持县长信访接待日制度,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调处了一批重点矛盾纠纷,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按照“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的方针,认真开展了打击杀人、伤害、盗窃、贩毒等维稳专项斗争,全县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08起,摧毁犯罪团伙18个,查处治安案件1653起,禁毒四项指标全面完成。健全了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充实了力量,以非煤矿山、危化物品、电力消防、防汛防雹、建筑工地、道路运输为重点,开展了专项治理整顿,消除了安全隐患。认真开展了市场经济秩序治理整顿工作,维护了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监督,高度重视议案、提案办理工作,加强督查,注重落实,年内共承办议案、提案和意见建议246件,办理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

知识出处

定西年鉴-2004

《定西年鉴-2004》

本书记述了2004年度定西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状况,共分“特载篇”、“县情篇”、“部门篇”和“数据篇”四个部分。

阅读

相关人物

詹永鑫
责任者
董进忠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定西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