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地区2002年国民经济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定西年鉴-2003》 图书
唯一号: 291120020220000222
颗粒名称: 定西地区2002年国民经济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分类号: F124
页数: 4
页码: 21-2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定西地区2002年国民经济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情况介绍综合、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和邮电业、固定资产投资、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科技、文教、卫生和体育、财政、金融和保险业、人民生活、人口与计划生育。
关键词: 定西市 国民经济 社会发展

内容

2002年,全区人民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团结奋斗,开拓创新,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基础建设和生态建设成效显著: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和国家投资力度的加大,全区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50亿元,达到52.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52%,增速高于上年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85亿元,增长5.00%,第二产业增加值12.75亿元,增长13.84%,第三产业增加值17.53亿元,增长14.80%。一二三产业比为42:24:34,与上年相比,一产下降2个百分点,二产持平,三产增加2个百分点。全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760元,增长9.1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与全国全省相比,人均占有量还很低;经济结构不够合理;二是经济发展水平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工业整体规模小,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少;地方支柱财源少,财政增长后劲不足;三是发展环境还不宽松,加快发展的意识还不强。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小,建设和发展的资金仍很短缺;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压力依然很大;五是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尚未形成良性发展,矛盾还很突出。
  二、农业
  2002年,由于播种面积的减少和严重夏秋连旱,使粮食、药材、蔬菜等作物较大幅度减产,但全区上下在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上狠下功夫,发展科技农业,降低中间消耗,仍保持了农业增加值的小幅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74.71万吨,比上年减少12.37%。其中:夏粮24.25万吨,增产1.13%;秋粮50.46万吨,减产17.66%。粮食单产134公斤,比上年下降16公斤。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全区夏秋作物比35:65,与上年相比,夏粮播种面积减少1个百分点;粮经作物比71:29,与上年相比,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5个百分点,特色农业的比重继续上升。洋芋、药材、蔬菜等支柱产业播种面积达426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4%,再加上畜牧业、四大支柱产业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了73.7%。食用菌、食用百合和花卉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72%来自这些支柱和特色产业。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1.85亿元,比上年增长5.00%。
  林业生产形势喜人。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8.68万亩,其中:防护林52.93万亩,用材林0.54万亩,经济林1.79万亩,薪炭林0.30万亩,其它林3.12万亩。封山育林20.89万亩。全年退耕还林(草)面积33.69万亩,其中:退耕还林24.96万亩,退耕还草8.73万亩。
  畜牧业生产量降值增。全区全年大牲畜存栏55.76万头,减少6.02%,猪存栏91.80万头,增长1.83%,羊存栏67.53万只,略有下降,鸡存栏405.12万只,减少3.87%;肉类总产量7.74万吨,下降3.97%,禽蛋产量1.22万吨,略降,牛奶产量1066.5吨,增长4.61%。全年完成水产品产量713吨,减少1.34%。畜牧业虽然整体数量有所减少,但由于消耗降低和价格上升,牧业增加值比上年有所增加,增长5.70%。
  农业基础建设继续得到加强,生态恶化的势头得到一定的遏制。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82.5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20%;大中型拖拉机201台,小型拖拉机8449台,农用载重汽车864辆;农用运输车48712辆,其中:农用机动三轮车44556辆,比上年增加5695辆。农村用电量14542万千瓦小时,增长3.99%;化肥施用实物量22.32万吨;塑料薄膜使用量5729吨。全年新修水平梯田24.45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18万亩,新增保灌面积1.33万亩。已配套机电井1339眼,其中新增79眼。新建集雨节灌水窖5.52万眼,新治理流域面积19.2万亩。
  全年全区共输出劳务47.6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72亿元。
  三、工业、建筑业、交通和邮电业
  工业经济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结构进一步优化,效益稳步提高。全年全区完成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3.99亿元,比上年增长10.38%。其中:地、县完成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2.82亿元,增长10.16%。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35亿元,增长14.89%,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64亿元,增长8.48%。全区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2.75亿元,产品产销率93.75%,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98亿元,比上年增长25.18%,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2.11亿元,增长32.06%,更新改造投资4.09亿元,增长48.42%,房地产开发6207万元,下降19.79%,城镇集体和工矿区私营建房以及农村集体投资1669万元,下降66.34%,城镇私营个体投资4409万元,减少52.15%。本年度内基本建设投资施工项目189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58个。本年投资项目95个,年末新增固定资产3.62亿元。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活。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0亿元,比上年增长9.99%,其中:县的零售额10.76亿元,县以下的零售额7.75亿元。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年底全区私营企业达到920户,比上年净增135户,从业人员20387人,增长26.14%;年底个体工商户60731户,从业人员100238人,注册资金3.08亿元。年内个体私营企业上缴税金8835万元,增长15.14%,占全区税收收入的51.52%。
  市场物价有降有升。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98.9,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1.7,比上年下降2.7个百分点。从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分类别看:食品类102.3,烟酒及用品类99.9,衣着101.7,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98.5,交通及通讯类99.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102.9,居住类104.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05.2,与上年相比上升8.7个百分点。
  六、科技、文教、卫生和体育
  科技开发与应用取得新进展。全区全年取得科研成果14项,农业方面实施“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种子产业化开发示范”、“中药材GAP基地建设”、“专用马铃薯快繁中心建设”、“岷山猫尾草、岷山红三叶种子基地及产业”等重点科技项目,共引进试验品种(系)356个,新建试验示范基地2.8万亩。工业方面开发科技精品14个,完成产值5505万元,实现销售收入4925万元,利税849万元,出口创汇30万美元。智力积蓄上,当年引进国外专家8名,培训各类科技人员400多名。
  全区有艺术团体7个,博物馆7个,各类电影放映单位9个,公用图书馆7个,藏书51.24万册。专业剧团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全年下乡演出1910余场次。
  广电事业继续稳步发展。全区共有33个乡、520个村完成了“村村通”工程。全区有1千瓦以上大型调频广播发射机6台,1千瓦以下的137台,广播覆盖率达到85.88%;全区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达到717座,其中1千瓦以上的3座,卫星电视地面站716座,电视覆盖率达到86.0%,全区拥有有线电视用户2万户。
  教育事业成绩喜人。年末全区有大专院校2所,在校学生9038人;普通中专学校5所,在校学生4568人,各类职业中学(含职专)20所,在校学生5367人,普通中学173所,在校学生179944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35004人;小学1873所,在校学生394755人;幼儿园54所,在园幼儿38551人。年内全区共为省内外普通高校输送新生7031人,比上年净增290人,录取新生人数占报考总人数的54.00%,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年内新增“普九”乡镇3个,累计达到146个,占全部乡镇总数的90.00%。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1%,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80.7%。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区共有各类医疗机构210所,病床4722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002人;农村村级卫生组织发展良好,农村医疗点2073个,乡村医生1683人,卫生员478人,接生员1765人。
  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群众性体育活动新颖多样。2002年,成功举办地区级比赛10次;在省级及以上体育比赛中共获奖牌49枚,其中:金牌9枚、银牌19枚、铜牌21枚,1人破2项全国伤残人田径记录。全区体育人口达111万人,全省先进体育乡镇50个,各级各类群众体育社团组织61个,晨晚练点60个,省级传统项目学校8个,社会体育运动指导员951人,中小学学生体育达标率92.1%(施标率为100%)。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稳步增长。2002年,全区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4.28亿元,增长6.2%,其中地方一般性预算收入3.25亿元,减少0.6%。全区财政支出完成13.94亿元,增长21.11%。
  金融运行态势良好。2002年,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3.88亿元,较上年增加6.08亿元,增长12.7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1.01亿元,增长14.81%;各项贷款余额46.95亿元,增长11.97%。
  保险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年全区财产保险保费及储金收入3313.61万元,增长10.37%。全年共处理各类财产保险赔案5248起,支付已决赔款2051.62万元,处理人寿保险赔案及给付7000起,给付1180万元。
  八、人民生活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412元,比上年增净56元,增长4.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15元,比上年增加575元,增长12.95%。年末全区城镇从业人员9.54万人,全年人均劳动报酬9770元,比上年增加1368元,增长16.28%。
  九、人口与计划生育人口增长得到较好控制。年末全区总人口296.1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5万人。全区累计完成四项节育手术52.89万例,综合节育率88.23%,计划生育率89.63%。全区人口出生率13.14‰,死亡率6.55‰,自然增长率6.59‰。

附注

注:1、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预计数据; 2、产值指标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洋芋量为折合粮食产量。

知识出处

定西年鉴-2003

《定西年鉴-2003》

本书记述了2002年度定西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状况,共分“特载篇”、“县情篇”、“部门篇”和“数据篇”四个部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