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委委员扩大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定西年鉴-2003》 图书
唯一号: 291120020220000219
颗粒名称: 在地委委员扩大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分类号: D623
页数: 7
页码: 9-15
摘要: 本文记述定西市经济工作会议行署专员武文斌在地委委员扩大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容根据地委、行署讨论的原则和意见,我重点讲三个方面的问题:一、肯定成绩,寻找差距,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二、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切实做好2003年的经济工作。三、团结一致,扎实工作,以新的精神状态确保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关键词: 地委 定西市 经济会议

内容

同志们:
  这次地委委员扩大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党的十六大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新形势下,地委、行署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会议的中心任务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研究部署我区加快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措施办法;回顾总结去年的经济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经济工作任务。刚才,地委石书记就进一步学习十六大精神,加快我区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切实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作了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根据地委、行署讨论的原则和意见,我重点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肯定成绩,寻找差距,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刚刚过去的2002年,全区各级党委和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西部大开发总揽经济工作全局,抓龙头,建基地,创品牌,通过艰苦努力,保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体表现为“六增二降”:
  “六增”就是:
  (1)国内生产总值增,达到52.13亿元,增长10.52%;
  (2)工业经济增,完成工业增加值9.43亿元,增长8.6%;
  (3)固定资产投资增,达到20.98亿元,增长22.13%;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达到18.5亿元,增长10.11%;
  (5)财政收支增,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4.276亿元,增长6.07%,一般预算支出达到13.93亿元,增长21.1%;
  (6)城镇居民收入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325元,达到501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66元,达到1422元。
  “二降”就是:
  (1)农村贫困面下降,由上年的8%(含返贫户)下降到4.03%,下降3.97个百分点,有2.97万绝对贫困人口实现了基本解决温饱,7.71万低收入人口实现了稳定解决温饱;
  (2)农民负担下降,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人均减负22.51元,亩均减负8.4元。
  回顾总结去年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是农村经济在战略性结构调整中稳步发展。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总目标,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继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狠抓龙头企业和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业标准化和品牌战略迈出实质性步伐,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方式发生了较为明显的转变。全区粮食总产为74.71万吨,比预料的要好一些。马铃薯、中药材、蔬菜、花卉等优势作物的播种面积占到了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4%,加上畜牧和食用菌,农民人均从这几个产业中得到的收入达1021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2%。按标准化、无公害的要求建设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12.35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8.45万亩,专用型马铃薯脱毒原种网棚扩繁5000亩,中药材GAP规范化示范种植1.16万亩。全区注册农产品商标27个,率先在全省制定颁布了马铃薯、中药材、食用菌三大序列18个无公害农产品甘肃地方标准。全区新建各类农业协会122个,累计达到193个,协会会员达到2.6万人,全区发展订单农业127万亩,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11.84亿元,增长16.65%。
  二是工业企业在转换机制和技术改造中扭转了被动局面。去年上半年,由于企业改制后受转产、完善机制和技术改造的影响,生产一直呈下滑态势。从下半年开始,随着机制的完善和已建成的技术改造项目效益的逐步发挥,工业企业的生产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年保持了平稳增长。
  三是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快速推进。全区开工建设各类水利工程72项,完工52项,建成集雨节灌水窖4.33万眼,人饮解困集中供水工程107处、水窖1.96万眼,解决了2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新修梯田22.95万亩,有11个乡镇、15个村实现了梯田化,梯田化乡镇累计达到35个。全区人民企盼己久的九甸峡水利枢纽及引洮一期工程已经奠基,这标志着我区水利建设将掀开新的一页。国家实施、我们配合的一些重大交通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我们自己组织实施的漳县至文峰公路、岷县至卓尼公路、沈峡公路都已建成通车,定西至陇西二级公路达到使用性通车目标。各县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力度加大,仅重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就完成投资850多万元。全区完成退耕还林23.8万亩,荒山造林29.5万亩,并涌现出了一批整乡、整村、整流域推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示范工程,这样的建设速度和质量是多年来少有的。
  四是各项改革在发展稳定中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推开,新税制已全面运行。全区列入改制的299户企业,已改制了277户,转让资产4.32亿元,转换职工身份17066人,发放安置补偿费2.56亿元。按期顺利完成了地、县行政机构改革。地直党政机构比改革前精简了7.7%,行政编制精减了25%;各县党政机构比改革前精简了16.6%,行政编制精简了25%。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土地储备、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等全面启动,走在了全省前列。对外开放继续扩大,与省内外科研院校的合作进一步密切,与发达地区的联系更加广泛,通过各种节会、展会和渠道,签订了一批招商引资项目,引进了一些资金。
  五是在优化发展环境中较好地解决了一些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全区“两个确保”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扩大到15875户37657人,保障面达到12.4%,比上年底的3431户8109人增长了3.6倍,全年发放低保资金1396万元,实现发“应保尽保”的目标。为灾区困难群众安排口粮救济款1419万元,妥善安排了灾区“三缺户”6.43万户27.2万人的基本生活,还为1795户灾民建房5383间。通过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证了全区经济在稳定有序的市场和社会环境中健康发展。同时,科教文卫、计划生育、广播电视、体育、地震、民族宗教、侨务旅游、民主法制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为全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取得的这些成绩,主要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扎实工作的结果,也与驻定人民解放军、武警战士,以及工商、税务、金融、电力、邮电通讯、气象、质量监督等省属驻定单位做出的努力分不开。这里,我代表地委、行署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我感到,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一是如何实现“以工带农,以农促工”的问题。目前全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农民收入增长比较缓慢,工业企业效益不高,财政收入后劲不足等这些具体问题,都与农业与工业互相割裂、没有形成有效的互动机制有很大关系。具体表现在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机制,导致企业缺原料不能满负荷生产,农产品不能增值的不良局面,这在去年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是“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大家都讲我们的经济总量小,发展速度不够快,问题的实质我觉得是投入与产出的问题,因为投入少,致使发展慢。投入包括国家、集体和民间的。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如何,实际上资本流动的规模和速度就能反映出来。因此要使我区经济更快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和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三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因素仍很突出,投资环境、建设环境、干事创业的环境仍不宽松,影响着招商引资、民间资本的启动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四是在工作上抓主抓重,抓落实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二、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切实做好2003年的经济工作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落实“十五”发展计划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我们必须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格局,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制定措施,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千方百计保持国民经济的较快发展。
  总体来看,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是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说有机遇:一是从全国来看,党的十六大开启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进程。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科学论断是在深刻分析国际形势后得出来的。当前,国际上尽管局部紧张、动荡的情况仍将继续,但总体缓和、稳定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这就为我们一心一意搞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因此上说,新世纪头二十年将是我国经济继续腾飞的一个重要时段。十六大报告又提出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确定,今年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在投入上向重大项目倾斜、向农村倾斜、向结构调整倾斜、向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倾斜、向生态环境建设倾斜的“五个倾斜”投入政策。这为我们争取投资、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二是从全省来看,我们面临着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省委十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明确提出了分类指导,梯度推进,加快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指导原则,省政府又提出了“头年开好局,五年打基础”的要求。省委、省政府历来对我区的发展十分关注,相信省上在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对我们的工作继续给予支持。三是从我们自身来看,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创造了许多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我们有越来越明显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有马铃薯、中药材、畜牧和花卉、食用菌等这些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竞争优势、发展空间广阔的优势产业,特别是我们的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苦干实干的优良传统,现在又充满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通过这次换届,各县、各部门的领导班子更加年富力强。只要我们思想统一,行动统一,加快发展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说有挑战:首先是我们能不能抓住目前的发展机遇。机遇对人人是均等的,只有那些有准备的人,积极进取的人,才能真正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坐等机遇只能丧失发展良机。西部大开发中,中央的投资倾斜政策不会太长,而且是面向整个西部地区的,如果我们行动迟缓,稍有懈怠,就会错过机会。其次是我们要看到自身的发展差距。尽管这些年来我们的发展很快,变化很大,但横向比较,我们的差距还很大。围绕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对自己的情况也进行了认真分析,如果以2000年全区人均GDP1483元和8.6%的增长速度计算,全区要达到人均GDP800美元的初级型小康标准和3000美元的宽裕型小康标准,分别需要21年和36年,比全国的进程分别晚21年和16年。据初步测算,全区总体进入初级型小康,年均GDP需要增长11.6%,到2015年可以实现;要达到宽裕型小康水平,年均GDP需要增长11.6%,到2025年全区开始向宽裕型小康迈进。这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和全省、全国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全国是在总体上实现了小康水平的基础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我们才基本解决温饱,要跟上全国的发展步伐,对我们挑战很大。
  机遇和挑战是相对的,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问题的核心是如何把到来的机遇真正抓住,把已有的优势发挥得更好、更充分一些,把不利的因素估计得足一些,把应对措施考虑得周全一些,化弊为利,加快发展。建设小康社会,是时代前进的方向和历史的必然,是我们发展的目标,前进的方向,并不等于我们在具体工作上脱离实际,盲目随从。我们的定位是:尽快全面稳定解决温饱,进而向建设小康社会迈进。
  根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地委对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我们确定今年全区经济工作的主要预期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6亿元,增长8.5%;农业增加值达到23亿元,增长5.26%;粮食总产量力争85万吨;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4亿元,增长1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3.1亿元,增长10%;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4.68亿元,增长9.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75亿元,增长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91亿元,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306元,增长5.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22元,增加10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9‰以内。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紧抓西部大开发机遇,继续加强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国债资金向西部倾斜的机遇,把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来抓。一是保质保量完成64万亩的退耕还林和49万亩的荒山造林任务。同时各县、乡都要培养一批像定西杏园、通渭大牛、临洮虎狼湾这样的整乡整村、整流域推进的示范工程。二是把小流域综合治理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平台,和退耕还林、梯田建设相结合,完成150平方公里的治理任务,完成梯田任务20万亩以上,使11个乡(镇)、15个村实现梯田化。三是继续加大水利建设力度,在配合搞好引洮一期工程开工建设的同时,抓好渭源峡口水库等工程的竣工验收和临洮郑家坪提灌工程的建设;确保通渭明尧水库、岷县梅川渠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争取洮惠渠整建加固、定西石门水库、漳县两河治理等工程立项上马;力争渭源莲峰水库开工建设,为打造陇西区域经济中心创造条件。继续认真实施集雨节灌工程,确保完成4.6万眼的建设任务,高度重视节水灌溉,发展节水灌溉3万亩。四是配合做好兰临高速公路等国家、省列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全面完成定陇公路的建设任务,年内正式通车。开工建设巉郭公路、通甘路和茶马路。抓紧定临公路、国道212线临洮至岷县段、316线会川至陇西段改造的申报争取工作。配合国家有关部门搞好巉口到凤翔路口高速公路的前期工作,尽快改善全区路网结构。五是继续抓好农村电网二期改造工程,完成临洮330KV输变电工程和漳县110KV线路工程。
  (二)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围绕加快稳定解决温饱,进而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采取整村推进的办法,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今年,要力争使3.3万绝对贫困人口实现基本解决温饱,8.76万低收入人口实现稳定解决温饱,89个重点村和8个重点乡实现整体稳定解决温饱,力争全区绝对贫困面下降到2.78%以内,返贫率控制在10%以内。同时,年内要建成50个整村推进的小康示范村。其中定西、陇西、临洮三个县各10个村,通渭、渭源、漳县、岷县四个县各5个村。争取把临洮县洮阳镇建成全区小康社会第一镇,陇西首阳镇南门村、临洮洮阳镇瑞新村、岷县城郊镇东门村、定西巉口镇巉口村、漳县三岔镇三岔村等5个小康示范村年内达标挂牌。根据西部大开发国家政策的投向,积极争取2万户以上太阳能、沼气池、节柴灶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富民工程”,争取1万人的生态移民工程建设,并把农村能源建设和小康示范村建设、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退耕还林工程紧密结合起来,发挥整体效益。在小康示范村建设上,要注意将住宅改造、巷道硬化、村容村貌美化作为重点和难点来抓,努力提升小康示范村的整体形象。
  (三)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必须把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作为主攻方向。因此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按照标准化的要求,依靠各类龙头企业的带动,将农业的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起来。一是要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并使几大优势产业都能朝着按订单生产的方向发展。全区洋芋种植面积要稳定在300万亩左右,其中和龙头企业签单的基地面积要达到150万亩,以满足现有15万吨淀粉生产企业满负荷生产。中药材产业,种植面积保持在100万亩左右,同时落实好定西扶正制药厂与农户签订1万亩生产基地的任务。畜牧产业,要按照草畜一体化的路子,扩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着力培育畜产品龙头企业,力争年内建立50万亩优质牧草、10万头优质肉牛、50万只优质肉羊和5000头奶牛基地,新发展规模养殖户5000户。食用菌产业,要发挥现有龙头企业的作用,以千家万户的生产为载体,努力完成山区白灵菇产业项目,扩张生产规模,力争生产能力达到1亿棒。花卉产业,要以临洮为重点,向渭源、漳县、陇西延伸,尽量扩大种植面积。对这几个产业的发展,今年地区几个产业办公室要按照优化布局,促使集中发展,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要求做出具体规划。二是要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严格依据国标、行标和地方标准组织农产品生产。全区力争建设50万亩无公害马铃薯标准化示范基地,其中专用种薯及商品薯基地6万亩;建设20万亩无公害中药材标准化基地,其中高标准GAP示范基地7万亩,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10万亩,其中食用百合1.5万亩;在定西、陇西、临洮建设5000头无公害标准化奶牛养殖基地;在全区建设5万头生猪、10万只肉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要积极推进品牌战略的实施,力争完成21个无公害农产品或A级绿色食品认证,注册名优特农畜产品原产地保护14项,完成14个农产品地方标准的制定颁布。要切实建立健全无公害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抓紧组建地区农产品、(畜)水产品质量安排检测中心,年内完成各县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的组建工作,在全区七县城蔬菜畜产品市场开展质量安全监测试点。三是要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为目标,大力扶持和培育农民专业协会等中介服务组织,积极组建淀粉、中药材、花卉、奶业等行业协会,并促进协会组织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成为联接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农户的桥梁和纽带。今年,力争新发展农业协会50个以上,累计达到240个。农村经纪人等各类农村能人是农村企业家的雏形,要提供一切条件孕育他们成长,鼓励和支持他们参与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加工活动,使其进一步成长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企业家。四是继续加强农业科技的组装配套,高标准建设100个农业科技综合示范点,每个示范点的面积达到1000亩以上。同时要狠抓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对已建成的以定西旱作农业园区为代表的12个农业科技园区要补充完善,填平补齐,真正使科技示范园区在特色产业开发、新技术、新成果的组装配套应用上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四)加速工业发展,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从工业化的有关指标衡量,目前我区还处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时期的初级阶段,因此要把大力发展工业作为今后经济发展的主攻目标。从我们近几年走过的路子看,加快工业发展的切入点,我觉得应该是立足农业办工业,依托资源上项目。比如临洮和岷县,原来工业基础并不好,但近几年走在了全区的前列,关键就是围绕农副产品加工和资源优势建成了一批项目。一个地方的工业能不能加快发展,关键看人才、技术、管理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在这个区域内能否达到最佳组合。我们的基础在农业,优势是资源,我们缺乏企业家、技术、人才和资本。在这种情况下,眼下要发展投入大、技术难度高的高科技企业显然有困难。因此,在工业经济上,今后我们要走“立足农业办工业,依托资源上项目,盘活存量促增量”的发展路子,努力构筑以农副产品加工、铝冶炼及加工、水电一体开发、建筑建材为主的四大工业体系,提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为此,一是要集中资金和人力,抓好项目建设。围绕农副产品加工,重点抓好临洮5万吨精淀粉、变性淀粉项目和岷县金大地2万吨精淀粉生产线的建设,使这几户企业的生产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扩大到10万吨,成为淀粉生产的骨干企业。还有定西金大地食品公司马铃薯薯饼及鲜薯储存库项目。同时,要抓好定西扶正制药有限公司扶正系列产品生产线、岷海制药厂二氧化碳萃取中药材有效成份、定西金羚生物制药生产线等项目建设。争取通过招商引资等渠道,开工建设陇西中药材加工园区和现代化中药材交易市场。围绕铝冶炼,重点抓好临洮铝业公司扩产1.2万吨电解铝生产线、陇西铝厂3万吨扩产生产线、漳县化工厂1.5万吨活性碳酸钙生产线、岷县鹿峰金矿二期改造项目的建设。围绕洮河的梯次开发,重点抓好岷县古城电站建设,力争年内投产;力争开工建设岷县清水电站、龙王台电站和临洮海甸峡电站。围绕建筑建材工业,多方筹集资金,争取开工建设漳县30万吨水泥生产线和临洮水泥厂水泥扩产改造项目。二是要努力盘活现有企业。通过近两年的改革,我区绝大部分企业在产权、劳动用工方面已建立起了新机制,今年地、县都要组织一套班子,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一个企业一个企业研究对策,帮助现有企业正常生产,提高效益。要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对这两年己经改制的企业要进行“回头看”,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帮助建立健全新的运行机制;同时继续稳步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力争使所有的企业完成改制工作。三是要抓主抓重,培育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按照主导产品突出,技术先进,有发展潜力的原则,筛选一批企业重点培育,使之尽快成长为全区的骨干企业,并创立几个品牌产品,提高工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四是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加快工业发展的主体力量,各级政府都要采用各种措施途径优化环境,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公平竞争、加快发展的平台。五是要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把工业园区作为吸纳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和聚集生产要素的重要载体来抓,今年各县都要把自己的工业园区建立起来。
  (五)把城镇作为资产来经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建设,是我们加快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大举措。城镇发展不起来,农村富余劳动力就无法转移,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就缺乏载体。从目前全区的发展看,加快城镇建设,就是要在扩张完善7个县城规模功能的同时,根据城镇发展潜力、中心聚集效应、城镇空间体系布局的均衡性和交通区位优势,重点建设内官、文峰、马营、会川、新添、三岔等10个中心镇,形成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的城镇格局。在县城的建设上,陇西在按陇中中等城市和区域经济中心的定位,从首阳到文峰全面规划,尽快形成首阳特色农业、城区新兴工业园、文峰现代商贸三大功能区。临洮要围绕兰州的“后花园”来建设,在建设全国最有影响的花卉种球基地,全省最大的无公害蔬菜和奶蛋肉鲜活仪器基地的同时,围绕洮河两岸的开发在休闲旅游、度假等方面完善设施。定西要按照兰州的“卫星城”来建设,把支撑点放在生态农业、现代制药、马铃薯深加工和生态旅游上。岷县要向建成甘肃南部的商流中心来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要树立城市也是国有资产的观念,通过经营城镇来筹措更多的建设资金。在具体工作中,首先必须突出城镇规划。这个问题我们一直在强调,但各县重视不够,有的没有规划,有的规划起点太低,有的有了规划也不按规划建设,随意性很大。城镇作为一个区域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机关办公、工业商贸、文化教育、住宅休闲都必须有明显的功能区分和特色。大规模的城镇建设,对一个地方来说可能几十年才有一次机会,因此一定要珍惜财力和民力,在规划和建设中树立精品意识,高起点、高水平,做到几十年不落后。其次必须完善基础设施和城镇功能。城镇只有具备较为完善的设施和功能,才能起到带动区域发展的作用。交通是城镇的骨骼,通讯是城镇的神经,供水是城镇的血液,建筑是城镇的形象,搞城镇建设,就要从这些关键环节抓起。今年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上,在确保完成定西、临洮两县的污水处理工程,并力争陇西污水处理,临洮、通渭、渭源城区供水,定西地区集中供热、电力城网改造等一批项目立项建设。第三,必须改革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城镇化主要表现为城镇人口的增加,城镇的活力来自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张,根据中央的有关规定,从今年开始各县城、重点小城镇的户口都要全部放开,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农民进城入镇,努力增加城镇人口。第四,必须引入市场机制,努力经营好城镇土地和公用设施,这是加快城镇发展的关键,城镇建设所需的资金主要从经营城镇土地和公用设施上来筹集。陇西县在土地经营方面己创造了一定的经验,今年要在全区全面铺开。总的要求是“道路搭框架,土地换资金,存量换增量”,保证国有土地增值。政府对城镇土地一级市场要实行垄断,凡是经营性建设用地一律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各县都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土地储备、租赁、招标拍卖和地价管理制度,切实管好用好城镇土地,充分发挥土地的“第二财政”作用。要大力推进城镇房地产开发,拉动城镇人口规模扩张,刺激社会消费。在争取国家投资的同时,对城市基础设施,文化体育、休闲娱乐、卫生等建设领域都要允许民间资本进入,还可采用拍卖道路、桥梁等的冠名权,筹集城镇建设资金,调动全社会建设城镇的积极性和力量。
  今年,我们还要全力以赴完成地区撤地设市工作,这对我们来说是加快发展的重大任务,希望各县、各部门积极配合,共同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六)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坚决落实地委、行署关于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控制失业率,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要认真落实“两个确保”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采取财政支持、政策优惠及特殊照顾等措施,扩大城镇基本养老、失业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切实加强下岗职工的职业技术培训,实行再就业援助,为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创造必要的条件。要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进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要正确处理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认真落实人口、土地和环境保护三大基本国策,扎扎实实推进计划生育、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保持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还要搞好文化教育、广播电视、体育卫生、劳动人事、政法民政、残联、民族侨务、旅游等各方面的工作,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智力、技术、人才等各方面的保障。行署要求,行署各部门的工作在新的一年都要有新的起色。
  在抓好以上工作的同时,今年要下决心重点解决好目前制约我区经济发展的两个突出问题。
  一是龙头企业和基地、农户的有效连接问题。这个问题己成为当前制约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工业企业效益、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问题,突出的表现在马铃薯产业上。据统计,去年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290万亩,马铃薯淀粉企业的生产能力达到了15万吨,但从去年的情况看,从马铃薯收获到现在全区5000吨以上的淀粉企业生产淀粉总共不到3万吨,而且企业已停产,完全不能满足现有企业的生产需求,效益不能正常发挥,严重影响了财政和农民的收入。造成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企业和农民没有连接起来,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解决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各级政府要出面组织,使龙头企业和农户通过签订订单、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在方式上可由乡村组织牵头连接,也可由各种农民协会牵头连接。第二,要教育引导龙头企业的负责人,认识连市场、连农户的重要性,一头连千家万户、一头连大市场,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架起桥梁,这是许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的经验,也是今后龙头企业创立名优产品,走向大市场的有效途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各种资源得到最佳组合,实现效益最大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龙头企业和农户是否建立基地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对待。
  二是筹集、融资的问题。对我们政府来讲,发展经济的过程实际上是如何筹钱、聚钱、用钱和生钱的过程。筹钱、用钱、生钱基础在财政,因为财政既是经济发展的综合反映,又对经济发展起着“酵母”作用,这就是近几年中央连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道理所在。因此,首先要发挥财政的“杠杆”作用。目前,我区的财政十分困难,从长远来讲,解决这个问题要以财源建设为根本,以加强乡级财政为重点,以争取国家转移支付为基础,以强化税收征管为关键,以节约和规范开支为补充,采取多管齐下的办法逐步解决。但是,眼下需要研究的是如何使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的发挥效益。去年全区财政支出接近14亿元,除了工资性支出近10亿元,用在建设上的钱要3亿多元,这对我们来说是个不小的数字,如何使这3亿元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要认真研究。基本的原则就是要把这些资金用好、用活,用在那些能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好项目、大项目上。同时还要通过财政的渠道积极向上争取投资。其次,要认真研究国有资产的经营问题。盘活国有资产,是政府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最大限度发挥投资效益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求财政、国资部门要调查研究,拿出意见,今年要在这项工作上有大的突破和行动。第三,全区上下,各行各业都要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加大争取项目的力度,这对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我们地区来说至关重要。要求各县政府、行署各个部门的主要领导要把争取项目作为第一位的工作,这次会后,由行署督查室会同发展计划处,对2002年各县、各部门从各方面争取到的项目、投资作出统计,然后通报各单位。要求2003年各县、各部门争取到的项目从投资总额上要比2002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年终按增长速度排名通报,对排在前面的单位,行署要给予奖励。行署发展计划处要强化对争取项目的综合协调和管理职能。争取项目要从三个方面做好工作:首先,要把给了的项目干好,让给了钱的人满意;其次,要把项目做好,拿出的项目要符合国家产业投向,要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再次,要把各方面的关系疏通好。第四,金融部门要和地方政府树立一盘棋思想,最大限度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信贷支持。各级政府要和银行配合,在企业、乡村、农户中搞好信用建设。第五,要改变招商引资方式和方法,千方百计启动民间资本。市场经济,投资者追求的是利润,看重的是有没有创业的环境,因此,要把做项目和提供创业条件放在招商引资、启动民间资本的首位。
  三、团结一致,扎实工作,以新的精神状态确保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为了确保2003年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我们必须围绕构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建设一支勤奋、务实、团结、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转变职能、改进作风,以全新的姿态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全身心投入工作。
  (一) 加强学习,与时俱进。我们要求各级政府领导和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做勤于学习的模范。当前要把十六大精神的学习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吃透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把握灵魂和精髓上下功夫,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在此基础上,要认真学习世贸规则、现代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努力掌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和发展经济的本领。要把学习的效果体现在增强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上,体现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变革和破除一切陈旧的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管理体制、工作方式上,体现在开拓创新、求实奋进、狠抓落实上。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一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问题。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率先发展起来的先进典型,不论是东南沿海还是内地,无不与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转变有必须联系。有专家讲过,政策优惠是有限的,而观念的力量是无穷的。因为想不到,所以就做不到,因为想不通,所以就做不能。改革的本质是发展,发展的本质是创造,创造的本质就是对规矩的突破。目前在我们的一些干部中,封闭思维、留恋传统、死搬教条、固步自封、害怕风险、安于现状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在有的地方还相当严重。我认为这是束缚我们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通过十六大精神的学习,一定要下决心使自己的思想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二)转变职能,营造环境。经济发展的活力表现在经济活动主体的活跃性上,而经济活动主体的活跃程度与一个地方的发展环境有直接关系。要加快我区经济发展,就必须不断创造发展环境。现在看来,创造发展环境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要努力降低行政管理和行政运行成本,切实提高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的办事效率,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增强服务意识,规范各部门的办事行为,努力在全区形成能谋事、能干事、能成事的良好氛围。优化发展环境,我感到最重要的要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对那些有损于我们发展环境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要坚决予以查处,决不手软、决不姑息迁就。今年,我们要选择几个执法执纪、办证办照以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有直接关系的单位,由纪检、监察、人事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与,在适当时候组织人民代表、企业代表、基层干部等有关人员进行民主评议活动,对评议结果要进行通报,是省垂直管理的,还要将评议结果通报主管单位。这里我还要强调一下对外来客观投资办企业的服务问题。现在有的县实行“一站式办公、一门式服务”,我们要结合我区的实际进行总结和完善,效果好的继续实行,并进一步规范,效果一般的,是不是实行“跟踪服务制”,对引进到我区的投资客商,确定专人跟踪服务到底,从引进来到建厂子,再到生产和发展,由专人负责到底,不但要做到“扶上马,送一程”,而且要做到“与你同行”。
  (三)敢于争先,勇于实践。面对全国各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竞相发展的形势,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努力克服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状况,牢固树立敢于争先,不甘落后,争创一流业绩的雄心壮志,敢为人先,勇于实践,加快发展。临洮县提出今后全县国民经济要力争达到16%的发展速度,争当全省经济增长的亮点,争当全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我感到这充分反映了他们的一种精神境界和精神状态,值得肯定和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各县、各部门都要争当全国、全省和全区的先进,争当本行业、本系统的先进典型和排头兵。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坚持在实践中创造新业绩,谋求新发展,努力做到工作思路在一线中谋划,工作措施在一线中制定,工作经验在一线中总结,工作成果在一线中创造。
  (四)勤政廉洁,务实高效。各级领导都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把工作的出发点始终放在“一切为了定西人民、一切依靠定西人民”上来,努力做到心为民想、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利为民谋。要正确处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求真务实,注重实效,搞工作、办事情,既有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以群众的需要和利益为重,时时处处珍惜财力、珍惜民力,不搞形式主义和华而不实的东西。
  同志们,今年经济工作的目标任务已经十分明确,时代赋予了我们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崇高的使命召唤着我们每一个同志。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团结一致,扎实工作,为加快全区经济发展,为全区人民早日过上小康生活而努力奋斗!

知识出处

定西年鉴-2003

《定西年鉴-2003》

本书记述了2002年度定西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状况,共分“特载篇”、“县情篇”、“部门篇”和“数据篇”四个部分。

阅读

相关人物

武文斌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