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地区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工作情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定西年鉴-2002》 图书
唯一号: 291120020220000206
颗粒名称: 定西地区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工作情况
分类号: F222.31
页数: 4
页码: 322-32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定西地区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工作情况。
关键词: 定西地区 单位普查导 工作情况

内容

从2001年全省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工作会议后,定西地区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进入了各项工作阶段,先后开展了普查前期准备、调查登记、数据处理、事后质量抽查和质量评估。由于领导重视,组织得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阶段工作任务,普查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普查前期准备工作
  9月27日,全区基普领导小组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统计处、地区编办、民政处、财政处、地区国家税务局、地区地方税务局、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的领导以及地区基本单位普查办公室的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行署办公室副主任、领导小组组长陈国栋同志发表了讲话。讲话着重对普查的作用意义、目标要求、总体安排、职责分工和工作方式进行了全面部署。9月29日,定西地区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建,办公室下设文秘、综合、调查、数据处理四个组,明确了各自分工。随后,办公室及时印发文件,传达了全省基普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区领导小组会议精神。8个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的通知》,对普查对象、范围、内容、方法、时点及进度、经费保障和组织实施作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从10月份开始,各县开始了各项准备工作,从成立机构、下发通知、安排部署都相继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准备。全区7个县都成立了县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有6个县的主管县长任普查领导小组组长,确定了成员单位和联络人员,并作了工作安排和工作分工。各乡镇和主要部门单位都相应成立了普查领导机构,确定专人具体负责普查工作。
  全省基本单位普查东片培训会议结束后,11月13日,定西地区召开了基本单位普查工作会,对全区开展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工作做了全面部署,特别就普查登记前准备工作从四个方面作了重点安排。11月27日至12月17日,基普领导小组副组长、统计处处长张继奎同志带领地区基普办有关人员对全区7个县的基普准备工作进行了督促检查。行署办公室转发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全省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的通知》,地区基普领导小组和地委宣传部联合转发了省基普领导小组和省委宣传部《关于做好甘肃省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宣传工作的通知》。及时向各县送发了《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工作手册》和宣传画。进入12月中旬集中宣传阶段后,地区基普办在主要街道悬挂横幅3条,标语150余条,定西电视台播发宣传标语6条,刊发简报7期。
  11月26日,渭源县率先召开全县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20个乡镇和县直部门共70余人,各乡镇于12月20日全部成立了普查领导小组,由乡(镇)长任组长。12月30日,时任副县长现任行署副专员的王向机同志在渭源有线台作了基本单位普查电视动员讲话,提出基普工作要做到五个确保。基普办对11名人员分成乡镇组、企业组、行政事业三个组。定西县于12月24至25日,召开了全体普查单位业务人员参加的集中培训会,培训人员达300多人,散发宣传材料500多份,广播、电视宣传报道20多次,悬挂横幅5条。通渭县于11月份制定了《通渭县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实施方案》和《通渭县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办公室工作进度总体安排》,将工作流程张贴上墙。11月25日,召开了全县基本单位普查业务培训会,130余人参加。具体工作落实上,提出了严把“四个环节”质量关(摸底质量关、登记质量关、审核交接质量关、数据质量关)。陇西县于12月27日召开了普查业务培训会,参加人员150余人,在主要街道悬挂横幅2条,有线电视台播放了普查公告和宣传标语,对各乡镇和各单位印发了宣传品。岷县普查业务培训会于12月24日至25日召开,有120余人参加了会议,主管县长在有线电视台发表了电视讲话,播放了宣传标语。临洮县12月26日召开了普查培训会,参加会议的有188人,在广播、电视上播发了会议新
  闻,播放了宣传标语,发放了宣传品。
  二、普查登记和数据处理工作
  从2001年12月31日普查登记时点起,到2002年4月8日的3个多月时间内,全区基本单位普查先后完成了普查登记和县级数据处理工作。各县按期于4月15日完成数据处理,地区于4月底按期上报了普查汇总表。此间,地、县共刊发“基普”工作简报56期,三次书面形式向省上汇报了工作进展情况,并接受了省基普办的工作检查。
  定西县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自2002年元月4日开始普查登记至2月3日完成了调查登记工作。他们采取“系统为主,条块结合,以块查漏,分阶段实施”的普查工作方案和具体办法。在调查表收集审核中,他们严格实行了“五审”制度,即:自审、初审、复审、互审和联审。3月4日进入数据处理,录入工作按商业、企业、行政三个组,投入4台微机,参与13人,于3月27日录入结束进入汇总校对和查漏补缺阶段。4月3日全面完成数据处理。渭源县从2001年12月31日起至2002年2月底完成了普查登记,他们将调查摸底的1200多个基本单位,按行业性质和系统划分了3大类,即县直行政、事业组、企业组和乡镇组,进行了分工,领导干部分组负责,采取分类指导、现场校对、边填边审的方法,收到了良好效果。从3月份开始,主要抓了普查表的审核和数据录入工作,在审核过程中,他们对业务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各组互相审核和边录边审,有效的防止了再生性错误的产生。通渭县将全县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办公室工作进度流程张贴上墙,并严格按照时限认真实施各阶段的工作任务,普查登记于元月12日结束。并注重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提出了严把“四个环节”质量关,即:摸底质量关、登记质量关、审核交接质量关、数据质量关。3月15日,在全面审核结束后,进入数据处理。先后利用3台微机、分3组、2人1组、1人审1人录,已全面完成了数据处理任务。陇西县元月20日结束了调查登记。3月20日开始数据录入,按照行政、教育、卫生、乡镇、商业、工业分为6大口,确定6人3台微机进行全面审核和数据处理。县基普办有2人专门进行数据处理技术指导。临洮县调查登记于2月22日结束。从3月12日开始录入,参与录入人员11人、3台微机,由于安排周密,协同作战,尽管普查单位数较多,但调查登记和数据处理仍按期完成了任务。漳县的调查登记于3月15日结束,录入工作进行了15天,县局和农调队共2台微机参与录入,全县882张普查登记表是全区普查任务最轻的县份。岷县普查登记于3月底结束,普查录入相继进行,共涉及到2000多个普查单位。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县上从教育局、民政局借调2台微机,加上县统计局共3台微机投入数据处理,按期于4月15日上报了普查汇总表。
  三、事后质量抽查工作
  4月中旬,全省基普办公室主任会议结束后,按照会议精神和省基本单位普查阶段性工作要求,召开了地区基普办公室工作会议,对各县查缺补漏和质量抽查工作做了安排。之后,地区基普办于4月26-29日赴岷县、临洮两县进行了基本单位普查事后质量抽查工作,具体办法是首先听取县基普办主任汇报全县基普工作开展情况,然后随机抽查若干份普查表,再是每县随机抽查两个村委会和两个居委会。从抽查的情况看,两县基普办都非常重视基普工作,组织得力,并克服了许多困难和不利因素,按时完成了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岷民县制定了录入制度,责任到人,使得录入工作顺利进行,录入质量高;临洮则实行将普查单位划块归类,然后承包到人,从登记到收表、审表、录入等一包到底,使普查表质量较高、差错较少,特别是杜绝了漏报单位。
  根据甘基办字[2002107号《关于开展基本单位普查事后质量检查的通知》精神,定西地区检查单位是甘肃矿区。具体做法是首先听取矿区基普办负责同志汇报本矿区基普工作开展情况:然后随机抽查普查表125张,其中甲表32张,乙表93张;再是抽取22张普查登记表与微机录入情况进行对比检查;然后随机抽查2个单位。从检查的情况看,甘肃矿区基普办非常重视基普工作,组织得力,措施到位,方法得当,并克服了许多困难和不利因素,按时圆满地完成了各阶段的工作任务。由于该矿区内无乡、村、街道、居委会等行政单位和群众自治组织,情况较为特殊,单位较为单纯、明了,从普查登记表上看没有发现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所以普查表质量高,录入数据质量也较高,录入甲表差错笔数仅1笔,差错率为0.97%,漏报率为0。陇南地区对口检查了定西地区的陇西、定西两县,检查结果完全符合省上质量要求。
  四、普查质量评估工作
  根据《甘肃省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实施办法》和《甘肃省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数据质量评估办法》的要求,在各县评估的基础上,协同工商、民政、质检、财政、国税、地税、编委等成员单位主要业务人员对全区普查数据质量进行了认真评估。
  普查资料表明,截止2001年底,全区共有产业活动单位11826个。其中:单产业法人单位5979个,多产业法人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5847个。在多产业法人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中:多产业法人单位548个,单产业法人单位是多产业法人单位的近11倍。
  从分县情况看,定西县产业活动单位2397个,其中:单产业法人单位1744个,多产业法人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653个;通渭县产业活动单位1452个,其中:单产业法人单位714个,多产业法人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738个;陇西县产业活动单位1951个,其中:单产业法人单位776个,多产业法人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1175个;渭源县产业活动单位1201个,其中:单产业法人单位520个,多产业法人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681个;临洮县产业活动单位2106个,其中:单产业法人单位795个,多产业法人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1311个;漳县产业活动单位882个,其中:单产业法人单位556个,多产业法人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326个:岷民县产业活动单位1817个,其中:单产业法人单位872个,多产业法人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945个。
  按行业分布看,大多数单位集中在国家、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3854个)、基层群众自治组织(2083个)、教育(2722个)、卫生行业(1668个)、制造业(519个)、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457个),而其他行业则单位比较少。
  按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产业活动单位6808个,占全部单位数的57.57%;集体经济单位1758个,占14.87%;股份合作单位60个,占0.51%;联营经济单位11个,占0.09%;有限责任公司171个,占1.45%;股份制经济为106个,占0.89%,私营经济单位263个,占2.22%,其他内资2647个,占22.38%;港澳台投资经济,仅有2个。
  从普查结果看,全区共有法人单位6527个。其中:单产业法人单位5979个,多产业法人单位548个。与“一普”资料相比,法人单位减少329个。分析其减少的原因,主要是由于:①“一普”中乡人大主席团作为法人单位调查,“二普”时不作为调查对象,仅此一项全区减少160多个法人单位;②乡镇撤并使单位数减少了6个;③部分乡镇企业停产关闭,登记数量也比“一普”略有减少:④“一普”中由于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在界定上出现差别,从而个别县将不完全小学和乡政府管辖的单位如计生站、财政所作为法人单位来登记,“二普”中改为产业活动单位来登记。
  从普查结果看全区共有产业活动单位11826个,比“一普”的13493个减少1667个,其中:多产业法人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5847个,比“一普”减少810个。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近年来教育系统为合理配置和充分发挥现有师资力量,不断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撤并了复式教学班和部分村学,如:定西县学校数由1996年的496所减少到391所,减少了105所;通渭县由478所减少到369所,减少了109所。二是金融、供销、粮食等系统所辖基层单位撤销、合并较多。三是随着辖区内企业的改制、产权卖断等民营化改制工作的完成,企业内部实行资产重组,撤并了部分分设机构,仅定西县减少49个。四是国家机关单位进行机构改革,合并撤消了部分机构,并将所办经济实体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而脱钩、关闭,从而使单位数减少,仅定西县减少58个。五是卫生系统机构减少较多。在“一普”时,多数乡镇把村卫生所作为村委会的产业活动单位进行登记。近几年,随着农村个体医疗诊所的发展,一些村委会不得不转变经营策略,村级卫生机构名存实亡,只有一名指定的防疫员,因而在此次普查时,村卫生所减少较多,如:通渭县村级卫生机构只有27个,比“一普”减少110个。六是因口径变化,公路段下设的道班未进行登记。在“一普”时把县公路段下属道班作为产业活动单位进行普查,而此次普查有明确规定,道班不再另行登记,而与县公路段合并统计为一个单位,仅通渭县减少14个。
  在全部11826个产业活动单位中,生产经营性产业活动单位2019个,非生产经营性产业活动单位9807个。据税务部门提供的生产经营性产业活动单位1766个;编制部门提供的非生产经营性产业活动单位5745个:民政部门提供的社会团体和其他法人2302个。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数远远大于税务和编委提供的单位数。
  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所取得主要经济指标,特别是企业实收资本,年末固定资产投资,全年营业收入,工业企业年末主要产品生产能力、批零贸易业年销售额、餐饮业营业收入等指标数据比较符合实际。
  通过评估,一致认为定西地区第二次全国单位普查所取得的数据基本符合全区经济发展趋势,主要数据质量较高,是可靠的,特别是与质检、工商、税务、编办、民政等部门提供的资料进行对比后可以看出,普查数大于部门提供数据,充分说明全区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是成功的。通过普查,首先摸清了全区各类单位的底数,查清了第一次基本单位普查以来各类单位的发展变化情况,查清了全区基本单位经济成份构成和组织形式、规模结构、以及生产要素的配置情况,从而为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政策、规划城乡建设、加强社会监管取得了基础信息。其次,为今后开展各项普查、抽样调查,建立了基本单位名录库、抽样框,为各类单位审批、登记、税务征收、工商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等提供了基础性数据资料。

知识出处

定西年鉴-2002

《定西年鉴-2002》

本书记述了2001年度定西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状况,共分“特载篇”、“县情篇”、“部门篇”、“数据篇”、“普查篇”五个部分。

阅读

相关地名

定西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