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图书馆
安定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安定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普查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定西年鉴-2002》
图书
唯一号:
291120020220000200
颗粒名称:
普查篇
分类号:
C811
页数:
63
页码:
289-349
摘要:
本篇记述了定西地区普查情况,其中包含第五次人口普查以及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
关键词:
定西地区
普查
内容
定西地区第五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 刘立军 行署专员
副组长: 案素梅 行署副专员
陈国栋 行署办公室副主任
董毓昌 行署统计处党组书记 (原处长)
朱明彩 行署公安处副处长
杨江 行署计划生育处副处长
成员: 杨 坤 行署计划处处长
羊映林 行署统计处副处长
文国良 行署财政处副处长
李秀兰 地委宣传部副部长
陈兴喜 行署民政处副处长
刘炎 行署人事处副处长
冯吉行 行署劳动处副处长
黄廷俊 行署教育处副处长
杨有年 行署广电处副处长
孟葆林 地区工商局副局长
定西地区第五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名单
主任: 董毓昌 地区统计处党组书记
副主任: 张继奎 地区统计处处长
羊映林 地区统计处副处长
焦功 地区统计处副处长
朱明彩 地区公安处副处长
苏存富 地区计划生育处副处长
成员: 董进忠 詹永鑫 张建军 马步恩
常瑜龙 张进宝 张小明 丁霞丽
杨宝泉 史建爱 李红平
定西地区行政公署统计处关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公报
定西地区第五次人口普查办公室
二00一年四月十日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于2000年11月1日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区的人口普查工作在国务院、省政府及我区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全区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经过全区一万八千名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登记和复查任务。普查的全部资料正在进行光电录入。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
一、全区总人口
在我区登记的总人口为2819571人(包括外来人口,不包括外出人口)。与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时的2551138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总人口共增加268433人,增长10.52%,平均每年增加25978人,年平均增长0.97%。
二、人口分布
全区七个县登记的常住人口分布如下:
定西县449286人
通渭县432772人
陇西县468615人
渭源县336671人
临洮县516438人
漳县186285人
岷县429504人
三、家庭户人口
全区七个县共有家庭户647739户,家庭户人口为2779954人,占总人口的98.59%,平均家庭户规模为4.29人,比1990年的4.73人减少了0.44人。
四、人口性别构成
全区登记的人口中,男性为1459805人,占51.77%:女性为1359766人,占48.23%。性别比为107.36(以女性人口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下降了0.09个百分点。
五、年龄构成
全区登记的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812625人,占28.82%;15-64岁的人口为1860481人,占65.99%;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6465人,占5.19%。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4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99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
全区登记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790719人,占98.98%;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8852人,占1.02%。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268037人,增长10.6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396人,增长1.39%。
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区登记的人口中,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26955人,占登记总人口的0.96%;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193046人,占6.85%;接受初中教育的605855人,占21.49%;接受小学教育的1189064人,占42.17%。
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全区每10万人中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数有如下变化:具有大学受教育程度的由363人上升为955人;具有高中受教育程度的由5730人上升为6846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由14058人上升为21487人:具有小学受教育程度的由27017人上升为42171人。
全区登记的人口中,文盲人口(指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为368064人,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粗文盲率(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35.09%下降为13.05%,下降了22.04个百分点。
八、城乡人口
全区登记的人口中,居住在镇的人口为259434人,占总人口的9.20%;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560137人,占总人口的90.80%。
注:1.本公报为初步汇总数。2.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2000年11月1日0时(北京时间)为标准时间,普查登记的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3.全区七个县普查登记的户籍人口(指有常住户口人数和常住户口待定人数,包括外出人口,不包括外来人口)为2917501人。4.城乡人口是按国家统计局1999年发布的《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计算的。
定西地区第五次人口普查工作情况
定西地区第五次人口普查办公室
定西地区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在国务院、省政府及全区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省人口普查办公室的具体业务指导下,经过全区一万八千名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并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各阶段的工作任务。
一、按时组建普查机构,严格抽调工作人员,积极落实办公条件
1999年4月,省政府《关于在我省开展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通知》下发后,行署及时研究,成立了由行署专员刘立军同志任组长、副专员秦素梅同志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的定西地区行署第五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统计处处长任办公室主任,全面着手开展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各项准备工作。随后,各县相继成立了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由县长或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统计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办公用房和用品陆续配备到位。2000年6月底前,乡(镇)、级普查机构全部组建完毕,全面开展工作。9月10日前,全区村级普查机构全部建立。
在抓好各级普查机构组建工作的同时,地、县两级普查办公室配备了较强的力量。地区人普办从计生、计划、广电、教育、民政、人事等部门抽调17名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同志分文秘宣传、业务质量、数据处理和后勤保障4个组,7个县的人口普查办公室也从有关部门抽调了76名同志。
在地、县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办法》中关于“人口普查经费由各级财政分级负担的原则”,地县两级都能千方百计筹措普查经费。地区及时拨付人口普查开办费2.0万元,随后又拨付到位专项经费12万元,解决办公用房4间80多平方米。使机构、人员、经费和办公室得到了“四落实”。
二、措施得力,准备工作认真扎实
4月21日,全省人口普查工作会议之后,地区立即在4月29日召开了全区人口普查工作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工作,行署与各县政府签订了第五次人口普查责任书。随后,各县相继召开了人口普查工作动员会,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签订了责任书,形成了良上而下,事事有人管,层层有人负责的组织网络。
工作会议后,地、县两级都制定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工作规划》,将人口普查各阶段的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和细化,明确了各阶段的工作任务,确保了各项工作按期完成。其次,地、县两级人普办都制定了《第五次人口普查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第五次人口普查办公室工作责任制》,明确了普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办公室的具体工作责任,使之各尽其责,各司其职,共同搞好人口普查工作。地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实行包县责任制,一个成员单位联系一个县的人口普查工作,实行全过程负责,哪个县出了问题,就要追究地区联系单位的责任,各县也都实行了成员单位包乡责任制。县人普办工作人员在业务方面实行了包乡责任制。充分体现出这次人口普查工作的政府行为,也充分体现出人口普查工作是一项十分庞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的组织协调,需要各部门的积极配合、联动,才能搞好。
三、领导重视,是搞好人口普查的关键
在人口普查的各个工作阶段,行署和各县政府都能及时贯彻国务院和省上的指示精神,及时转发或下发一系列工作文件和通知、通报,及时指导人口普查工作。4月19日行署转发了省政府关于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工作中认真搞好人口普查登记工作,防止漏报、瞒报的通知》;10月26日转发了省政府2000年26号文件《关于确保全省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紧急通知》;11月7日在普查登记的最关键时刻,国务院和省政府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行署于当晚电传下发了《定西地区关于认真贯彻全国、全省人口普查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紧急通知》:11月16日地区人口普查领导小组转发和下发了省人普领导小组《关于切实加强质量控制的紧急通知》的通知等等。这些文件和通知,都极大的指导了全区的人口普查工作,不仅仅如此,行署专员刘立军、副专员秦素梅多次召集领导小组会议,多次听取全区人口普查人口情况的汇报,积极安排各成员单位的下基层督查人口普查工作事宜,2000年9月31日,在普查的关键时刻,行署专员刘立军借助于全区经济形势观摩会,专门安排时间,大讲人口普查,要求各县领导尤其是党政一把手,要切实抓好当前人口普查这个中心工作,确保一次成功。在经费和人员抽调工作方面积极做工作,千方百计满足地区人普办的要求。秦素梅副专员还亲自打电话给有关县政府领导,解决人口普查“三个总量”指标数据偏低的问题。在摸底和正式普查登记阶段,两次赴基层检查人口普查工作。行署副专员牛兴民同志没有分管人口普查工作,但他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专程赴陇西县检查人口普查工作,要求基层普查员做到“区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错项,准确无误”。与此同时,地区四大班子在摸底和普查登记阶段实行分县包片制,下到基层督查人口普查工作。各县在普查登记前夕,专门召开四大班子联席会,专题研究人口普查工作,县委书记、县长亲自主持会议,要求在登记期间分片下到乡、村、社检查督导人口普查,慰问战斗在第一线的广大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这些都对搞好全区的人口普查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宣传、广电、人事、民政、计划、计生、公安等成员单位的领导都能在普查的关键时刻,下到基层检查指导人口普查工作,为全区的这次人口普查圆满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9月16日,国务院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国务委员王忠禹亲临定西县〓口乡检查人口普查各项准备情况,通过检查了解,对该乡的准备工作十分满意,予以充分肯定。县、乡的主要领导也是如此,陇西县县长王永生、通渭县县长郑宏伟、定西县副县长郭宽宇、临洮县县长郭永昌、渭源县常务副县长孙北龙、岷县副县长姜泽民同志以及大多数乡(镇)的党政一把手,都能充分认识到这次人口普查的重要性,非常重视这项工作,把人口普查当作头等大事亲自抓,有些乡镇一把手还亲自搞,培训人员、审核表甚至入户登记。既当帅又当兵,战斗在人口普查的第一线。各级党政领导的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极大地调动和鼓舞着广大普查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也为全乡、全县乃至全区的普查工作高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四、按期完成各项业务工作任务
县乡行政区域划分和普查区、调查小区地图绘制 一是按时完成了县、乡行政区域划分和地图绘制。定西县在区域地图绘制方面抓得早、抓得细、绘制规范,受到了省人普办领导的一致好评,并应邀到兰州为全省十四个地、州、市的普查工作人员作了经验介绍;二是在乡(镇)级地图绘制的基础上,完成了普查区和调查小区的普查区域划分和小区示意图绘制工作。全区共划分出普查区2105个,调查小区14158个。在小区示意图绘制过程中,业务人员多次勘察小区界限和普查区界限,标明建筑物,对一些地域行政管辖不太明确的小区,乡(镇)普查人员多次查访,努力做到不重不漏,完全覆盖:三是地区人普办制定了《定西地区流动人口清查方案》,在9月中下旬各县普查培训班上,地区人普办对该方案的组织实施,直接进行了专门培训;四是按期完成了普查区和调查小区的地址代码的编码、录入、上报任务。
户口整顿 户口整顿是人口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口普查的基础和前提。根据省上的要求和地区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地、县公安部门把这次户口整顿作为户政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并以此为契机,做好今后的户籍管理工作,为此专门组成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全区共筹集户口整顿经费19.2万元,印制各类表、卡35万张,抽调警力885人,户口整顿人员7524人。通过近三个月的努力,全区七县共核对出人户分离人员4.89万人,常住户口待定人员2.51万人,其中出生小孩未报户口1.83万人,为人口普查登记工作的顺利进行铺平了道路。
摸底和流动人口清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流动人口不断增多,流动频率不断加快,这样给普查登记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所以在普查登记前对流动人口的清理清查和必要的摸底,就显得更为重要。定西地区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决定将摸底与流动人口清查工作结合起来搞。流动人口清查方案参照省上自己制定,这本身就是对地区人普办的考验,为此虚心请教省人普办,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清查方案,印制了入户清查表和汇总表,数据处理组技术人员编制了录入、汇总程序,得到了省上的肯定,在县上业务培训时安排下去。通过清理清查,外出人口和外来人口在时间上与最后的正式普查登记第二、三种人能够衔接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在清查流动人口的同时,要编制《户主姓名底册》,在编制底册前,首先要求普查员必须明确本调查小区的地域范围和界限;其次要熟悉调查路线,全面掌握该调查小区的居民住房及建筑物的分布数量和门牌号;三是彻底搞清房屋和建筑物内是否有人居住,是哪一类人在居住,特别是城区公共设施,如汽车站、火车站和市场等流动人口多且人员复杂的小区,更要全面查清。为准确编制《户主姓名底册》打好基础,尤其为正式普查登记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定西县西寨乡为了搞好摸底工作,乡上结合摸底工作细则,自制了几种草表,要求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在全面掌握该调查小区人员居住状况后,先填好这九种表,在此基础上再正式过录到正式表册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狠抓普查员的选调和培训工作
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的选配直接关系到普查工作的成败。定西地区按照《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员、普查指导员选调和培训工作细则》的规定,共选调了普查指导员2300名,普查员15000余名。9月份,人普办把这项工作作为人口普查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力量抓。在具体选调过程中,各县结合实际情况,有的县以中小学教师为主:有的县以县乡机关干部为主;有的县则从社会上选调了一定数量的大中专学生。这次人口普查普查员普遍文化程度高,大多数是高中以上学历,而且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较好。在9月中下旬,地区人普办由两名副主任带队,到各县巡回检查指导,并参与讲课,共同搞好培训工作。从各县的情况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培训时间比较充足,大多数县都在5-7天;二是全部进行了综合试点或试填,为正式普查登记打下了基础:三是严格遵照《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手册》和《普查员手册》进行培训,达到了统一口径的要求;四是把讲解和试填、试点结合起来,讲解与座谈、讨论结合起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大可能的将问题解决在培训会上;五是培训结束前进行考试,对达不到分数线以上的普查员要重考,直到合格为止;六是突出重点和难点,对于一些疑难问题,紧扣培训教材和国家、省上下发的问题解答,教员反复讲解,直到弄明白为止。地区人普办针对全区的实际情况和基层的反映,搜集整理了一期问题解答,以正式文件下发到各县,收到了良好效果。
六、宣传工作形式多样,内容突出、到位
人口普查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宣传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配合支持程度。根据省上的安排意见,在8月底,专门召开全区人口普查宣传工作会议,并与宣传部门专门研究制定了《定西地区人口普查宣传工作规划》和《定西地区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9-11月份宣传工作方案》,明确规定了各级普查机构的宣传方法及内容,地委宣传部和定西报社、定西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分别指定了专人负责人口普查的宣传工作。10月份地区召开了人口普查电视动员会议,行署常务副专员刘念宗发表电视动员讲话,以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县城区和大集镇举行大型宣传活动17场次,直接受教育人数达16万人(次)。陇西、通渭两县还专为人口普查赶排了文艺节目。地、县共印发传单26.6万份,悬挂横幅327条、张贴宣传标语2.3万条,出动宣传车160辆次,各县广播电台播音945次,电视台在10-11月期间跟踪报道人口普查,采集人口普查各阶段新闻照片340余张,领导专访12人次;录制录像带剪辑共360分钟,中小学校普遍开展了《人口普查一堂课》活动,听讲学生达33万人次。全区七县通过基层普查机构把《致调查户的一封信》送到千家万户。在此基础上,定西、通渭和陇西三县人普办还以简报的形式印发了《致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长的一封信》,引起了乡镇领导的高度重视。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形成了全民重视人口普查、支持人口普查,积极配合人口普查的良好社会氛围,确保了人口普查工作的顺利实施。
七、抓登记、抓复查,确保“三个总量”指标的数据质量
从国家到地方,作了大量的长时间的准备工作,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把普查登记表如实地填报上来,要做到这一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着大量的流动人口,面临着群众的支持与配合程度的下降,同时也面临着普查指导员、普查员敬业精神和责任性的严峻考验。为此,在整个登记和复查阶段,地、县人普办作了大量的工作,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办法。一是分级负责制。即普查员向普查指导员负责,普查指导员向乡普查办负责,乡普查办向县包乡小组负责,包乡小组向县人普办主任负责,县人普办主任向同级人口普查领导小组负责,县级普查领导小组向地区人普办负责,地区人普办向同级人口普查领导小组负责的“八负责”制度,哪一层出现问题,就追究哪一层的责任;二是巡回检查制度。普查期间,地区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刘立军专员和副组长秦素梅副专员亲自深入到户督查人口普查登记工作,地区普查办工作人员分赴各县检查指导登记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尽可能将差错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及时传达上级的要求,在普查登记期间先后向各县发送有关普查工作方法及要求的传真电报达9次,电话指示不计其数:四是对“三个总量”指标数据偏低的问题,多次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查找偏低的原因,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首先是加强政策宣传力度,消除乡、村、社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疑虑,重点是超生户和流动人口,争取群众如实申报。其次是如果遇到由于政策落实不到位而影响群众如实中报的,由普查员负责对超生人口和流动人口做好登记工作。第三特别关注外出人口返回情况,防比把常住人口当作外出人口登记。地区人普办分管业务的副主任带领办公室人员一直奔波在普查登记第一线,对全区7个县、72个乡镇、256个普区的普查登记进行检查指导。对复查出的漏项错圈、空格划线不规范、人户记录数据不相符、年龄换算不准、年龄段分不清以及普查表损污等问题,及时指导纠正,并将此类问题归纳整理后,电话传到地区普查办公室,于当天向各县电传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搞好人口普查复查工:作的通知》,有力地指导了全区的人口普查登记工作。通过各级普查机构的共同努力,总人口、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三个总量”指标数据偏低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顺利通过了省、地、县三级对登记阶段的事后质量抽查验收。
八、精心组织,集中力量,按时高质量地完成了数据处理工作
数据处理工作,是人口普查的一个重要工:作阶段,它关系整个普查工作的成败。为此,地区人普办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并向行署主管领导进行了专题汇报,地区人普办抽调人员,组建了专门班子开展这项工作。整个数据处理工作从2001年3月下旬开始到7月底全部结束,历时130多天,共录入人口普查表100多万张。整个机器处理工作进展顺利,各项指标的质量均控制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机器汇总的总人口2919107人,比快速汇总多1606人,相差0.55%;常住人口2820249人,比快速汇总多678人,相差0.24%‰:出生人口40121人,比快速汇总多291人,相差7.3%‰:死亡人口19087人,比快速汇总多18人,相差0.94%‰;男女性别比为107.36。机器与快速汇总结果一致,录入拒识率控制在3%以内。
通过对比分析,定西地区的人口普查数据处理质量是高的,整个数据处理工作走在全省的前列,受到了省人普办的一致好评。
在整个人口普查过程中,全区各级普查机构和广大普查工作人员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勤奋工作,倾心“五普”,舍家为国,顽强拼搏,锐意进取,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全区有8个先进集体和25名先进个人受到国家表彰;有12个先进集体和69名先进个人受到省人普办、省人事厅联合表彰:有20个先进集体和100名先进个人受到地区人普办和行署人事处的联合表彰。
九、对今后人口普查和人口统计工:作的建议
(1)相比较而言,人口普查登记以常住地登记为宜,对外来人口和外出人口,“时间标准”应以一年为宜,半年较短,普查员难以掌握,造成重登或漏登的可能性较大;“空间标准”应以县为宜,人口流动大多数在县内流动,乡镇一级空间太小,这也是造成漏登或重登的又一人潜在因素。
(2)经常性人口统计应付之于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地区级应设置必要的机构和人员编制,县级统计部门至少应有专门人员搞此项二作,且每县每年都应有样本调查点,这样可以避免人口数据数出多门的弊端。
定西地区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
组长:陈国栋 行署办公室副主任
副组长:张继奎 行署统计处处长
罗宏伟 行署统计处副处长
师双梅 地区编办主任
冯吉行 行署民政处副处长
文国良 行署财政处副处长
赵荣国 地区国税局副局长
梁景宁 地区地税局副局长
孟葆林 地区工商局副局长
南玉琦 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
成员:王志恒 行署统计处
詹永鑫 行署统计处
张建军 行署统计处
韩惠贤 行署统计处
刘儒清 地区编办
何里平 行署民政处
张爱民 行署财政处
王明泰 地区国税局
王文龙 地区地税局
刘荣民 地区工商局
陈玉芳 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任:罗宏伟
副主任:王志恒
联络人员:刘儒清 (地区编办)
何里平 (行署民政处)
张爱民 (行署财政处)
王明泰 (地区国税局)
王文龙 (地区地税局)
刘荣民 (地区工商局)
陈玉芳 (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工作人员:王志恒 詹永鑫
张建军 韩惠贤
关于开展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的通知
各县统计局、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民政局、财政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
根据省统计局、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国家税务局、省地方税务局、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八厅局室联合通知[甘统字(2001)49号]精神,国家统计局、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民政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七部委局室决定于2001年底进行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普查的目的
普查的目的是摸清我区各类单位的底数,反映第一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以来各类单位的发展变化情况,重点掌握全区基本单位的地区分布、登记注册类型、规模结构以及生产要素的配置情况,进而建立和完善有关部门互为补充、互相衔接的基本单位名录库,为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政策、规划城乡建设、治理市场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等提供基础信息,同时为今后开展各项普查,抽样调查和各类单位审批、登记、税务征收、工商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等奠定基础。
二、普查的对象
普查的对象为定西地区境内的法人单位及所附属的产业活动单位。包括各类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机关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和其他法人及所属的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服务业等产业活动单位。
三、普查的内容
普查的内容包括各类单位的基本标识、主要属性、基本状态和主要总量指标。
四、普查的方法
普查登记工作应与编制、民政、税务、工商等部门的注册登记、以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组织机构代码、统计部门的年报或统计登记结合进行、对企业法人及从事生产经营性活动的产业活动单位、采取逐个清查的办法。
五、普查的标准时点和进度安排
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1年12月31日2001年12月31日前为普查准备阶段,各县要做好机构组建、方案制定、经费落实、宣传发动、业务培训、调查摸底、组织试点以及其他各项准备工作;2002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地、县基本单位名录库的建立完善,并对普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和开发应用。
六、普查的经费保障
按照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统计部门周期性普查和大型调查经费开支问题的暂行规定》(国统字[19951133号)和国务院关于普查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各级财政共同负担的原则,地级和各县要将普查经费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以确保普查所必需的各项开支。
七、普查的组织实施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十条和省八厅局室联合通知精神,行署统计处、地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行署民政处、行署财政处、地区国税局、地区地税局、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和质量技术监督局决定,成立定西地区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行署统计处,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分别由罗宏伟、王志恒担任,办公室工作人员从有关单位抽调,具体负责普查的各项组织和实施工作。
各县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并按本通知的要求,加强协作,密切配合,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做好普查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普查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定西地区行政公署统计处
定西地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定西地区行政公署民政处
定西地区行政公署财政处文件
定西地区国家税务局
定西地区地方税务局
定西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
定西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二00一年八月十六日
定西地区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工作情况
定西地区基普办
从2001年全省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工作会议后,定西地区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进入了各项工作阶段,先后开展了普查前期准备、调查登记、数据处理、事后质量抽查和质量评估。由于领导重视,组织得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阶段工作任务,普查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普查前期准备工作
9月27日,全区基普领导小组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统计处、地区编办、民政处、财政处、地区国家税务局、地区地方税务局、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的领导以及地区基本单位普查办公室的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行署办公室副主任、领导小组组长陈国栋同志发表了讲话。讲话着重对普查的作用意义、目标要求、总体安排、职责分工和工作方式进行了全面部署。9月29日,定西地区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建,办公室下设文秘、综合、调查、数据处理四个组,明确了各自分工。随后,办公室及时印发文件,传达了全省基普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区领导小组会议精神。8个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的通知》,对普查对象、范围、内容、方法、时点及进度、经费保障和组织实施作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从10月份开始,各县开始了各项准备工作,从成立机构、下发通知、安排部署都相继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准备。全区7个县都成立了县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有6个县的主管县长任普查领导小组组长,确定了成员单位和联络人员,并作了工作安排和工作分工。各乡镇和主要部门单位都相应成立了普查领导机构,确定专人具体负责普查工作。
全省基本单位普查东片培训会议结束后,11月13日,定西地区召开了基本单位普查工作会,对全区开展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工作做了全面部署,特别就普查登记前准备工作从四个方面作了重点安排。11月27日至12月17日,基普领导小组副组长、统计处处长张继奎同志带领地区基普办有关人员对全区7个县的基普准备工作进行了督促检查。行署办公室转发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全省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的通知》,地区基普领导小组和地委宣传部联合转发了省基普领导小组和省委宣传部《关于做好甘肃省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宣传工作的通知》。及时向各县送发了《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工作手册》和宣传画。进入12月中旬集中宣传阶段后,地区基普办在主要街道悬挂横幅3条,标语150余条,定西电视台播发宣传标语6条,刊发简报7期。
11月26日,渭源县率先召开全县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20个乡镇和县直部门共70余人,各乡镇于12月20日全部成立了普查领导小组,由乡(镇)长任组长。12月30日,时任副县长现任行署副专员的王向机同志在渭源有线台作了基本单位普查电视动员讲话,提出基普工作要做到五个确保。基普办对11名人员分成乡镇组、企业组、行政事业三个组。定西县于12月24至25日,召开了全体普查单位业务人员参加的集中培训会,培训人员达300多人,散发宣传材料500多份,广播、电视宣传报道20多次,悬挂横幅5条。通渭县于11月份制定了《通渭县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实施方案》和《通渭县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办公室工作进度总体安排》,将工作流程张贴上墙。11月25日,召开了全县基本单位普查业务培训会,130余人参加。具体工作落实上,提出了严把“四个环节”质量关(摸底质量关、登记质量关、审核交接质量关、数据质量关)。陇西县于12月27日召开了普查业务培训会,参加人员150余人,在主要街道悬挂横幅2条,有线电视台播放了普查公告和宣传标语,对各乡镇和各单位印发了宣传品。岷县普查业务培训会于12月24日至25日召开,有120余人参加了会议,主管县长在有线电视台发表了电视讲话,播放了宣传标语。临洮县12月26日召开了普查培训会,参加会议的有188人,在广播、电视上播发了会议新
闻,播放了宣传标语,发放了宣传品。
二、普查登记和数据处理工作
从2001年12月31日普查登记时点起,到2002年4月8日的3个多月时间内,全区基本单位普查先后完成了普查登记和县级数据处理工作。各县按期于4月15日完成数据处理,地区于4月底按期上报了普查汇总表。此间,地、县共刊发“基普”工作简报56期,三次书面形式向省上汇报了工作进展情况,并接受了省基普办的工作检查。
定西县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自2002年元月4日开始普查登记至2月3日完成了调查登记工作。他们采取“系统为主,条块结合,以块查漏,分阶段实施”的普查工作方案和具体办法。在调查表收集审核中,他们严格实行了“五审”制度,即:自审、初审、复审、互审和联审。3月4日进入数据处理,录入工作按商业、企业、行政三个组,投入4台微机,参与13人,于3月27日录入结束进入汇总校对和查漏补缺阶段。4月3日全面完成数据处理。渭源县从2001年12月31日起至2002年2月底完成了普查登记,他们将调查摸底的1200多个基本单位,按行业性质和系统划分了3大类,即县直行政、事业组、企业组和乡镇组,进行了分工,领导干部分组负责,采取分类指导、现场校对、边填边审的方法,收到了良好效果。从3月份开始,主要抓了普查表的审核和数据录入工作,在审核过程中,他们对业务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各组互相审核和边录边审,有效的防止了再生性错误的产生。通渭县将全县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办公室工作进度流程张贴上墙,并严格按照时限认真实施各阶段的工作任务,普查登记于元月12日结束。并注重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提出了严把“四个环节”质量关,即:摸底质量关、登记质量关、审核交接质量关、数据质量关。3月15日,在全面审核结束后,进入数据处理。先后利用3台微机、分3组、2人1组、1人审1人录,已全面完成了数据处理任务。陇西县元月20日结束了调查登记。3月20日开始数据录入,按照行政、教育、卫生、乡镇、商业、工业分为6大口,确定6人3台微机进行全面审核和数据处理。县基普办有2人专门进行数据处理技术指导。临洮县调查登记于2月22日结束。从3月12日开始录入,参与录入人员11人、3台微机,由于安排周密,协同作战,尽管普查单位数较多,但调查登记和数据处理仍按期完成了任务。漳县的调查登记于3月15日结束,录入工作进行了15天,县局和农调队共2台微机参与录入,全县882张普查登记表是全区普查任务最轻的县份。岷县普查登记于3月底结束,普查录入相继进行,共涉及到2000多个普查单位。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县上从教育局、民政局借调2台微机,加上县统计局共3台微机投入数据处理,按期于4月15日上报了普查汇总表。
三、事后质量抽查工作
4月中旬,全省基普办公室主任会议结束后,按照会议精神和省基本单位普查阶段性工作要求,召开了地区基普办公室工作会议,对各县查缺补漏和质量抽查工作做了安排。之后,地区基普办于4月26-29日赴岷县、临洮两县进行了基本单位普查事后质量抽查工作,具体办法是首先听取县基普办主任汇报全县基普工作开展情况,然后随机抽查若干份普查表,再是每县随机抽查两个村委会和两个居委会。从抽查的情况看,两县基普办都非常重视基普工作,组织得力,并克服了许多困难和不利因素,按时完成了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岷民县制定了录入制度,责任到人,使得录入工作顺利进行,录入质量高;临洮则实行将普查单位划块归类,然后承包到人,从登记到收表、审表、录入等一包到底,使普查表质量较高、差错较少,特别是杜绝了漏报单位。
根据甘基办字[2002107号《关于开展基本单位普查事后质量检查的通知》精神,定西地区检查单位是甘肃矿区。具体做法是首先听取矿区基普办负责同志汇报本矿区基普工作开展情况:然后随机抽查普查表125张,其中甲表32张,乙表93张;再是抽取22张普查登记表与微机录入情况进行对比检查;然后随机抽查2个单位。从检查的情况看,甘肃矿区基普办非常重视基普工作,组织得力,措施到位,方法得当,并克服了许多困难和不利因素,按时圆满地完成了各阶段的工作任务。由于该矿区内无乡、村、街道、居委会等行政单位和群众自治组织,情况较为特殊,单位较为单纯、明了,从普查登记表上看没有发现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所以普查表质量高,录入数据质量也较高,录入甲表差错笔数仅1笔,差错率为0.97%,漏报率为0。陇南地区对口检查了定西地区的陇西、定西两县,检查结果完全符合省上质量要求。
四、普查质量评估工作
根据《甘肃省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实施办法》和《甘肃省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数据质量评估办法》的要求,在各县评估的基础上,协同工商、民政、质检、财政、国税、地税、编委等成员单位主要业务人员对全区普查数据质量进行了认真评估。
普查资料表明,截止2001年底,全区共有产业活动单位11826个。其中:单产业法人单位5979个,多产业法人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5847个。在多产业法人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中:多产业法人单位548个,单产业法人单位是多产业法人单位的近11倍。
从分县情况看,定西县产业活动单位2397个,其中:单产业法人单位1744个,多产业法人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653个;通渭县产业活动单位1452个,其中:单产业法人单位714个,多产业法人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738个;陇西县产业活动单位1951个,其中:单产业法人单位776个,多产业法人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1175个;渭源县产业活动单位1201个,其中:单产业法人单位520个,多产业法人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681个;临洮县产业活动单位2106个,其中:单产业法人单位795个,多产业法人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1311个;漳县产业活动单位882个,其中:单产业法人单位556个,多产业法人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326个:岷民县产业活动单位1817个,其中:单产业法人单位872个,多产业法人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945个。
按行业分布看,大多数单位集中在国家、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3854个)、基层群众自治组织(2083个)、教育(2722个)、卫生行业(1668个)、制造业(519个)、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457个),而其他行业则单位比较少。
按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产业活动单位6808个,占全部单位数的57.57%;集体经济单位1758个,占14.87%;股份合作单位60个,占0.51%;联营经济单位11个,占0.09%;有限责任公司171个,占1.45%;股份制经济为106个,占0.89%,私营经济单位263个,占2.22%,其他内资2647个,占22.38%;港澳台投资经济,仅有2个。
从普查结果看,全区共有法人单位6527个。其中:单产业法人单位5979个,多产业法人单位548个。与“一普”资料相比,法人单位减少329个。分析其减少的原因,主要是由于:①“一普”中乡人大主席团作为法人单位调查,“二普”时不作为调查对象,仅此一项全区减少160多个法人单位;②乡镇撤并使单位数减少了6个;③部分乡镇企业停产关闭,登记数量也比“一普”略有减少:④“一普”中由于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在界定上出现差别,从而个别县将不完全小学和乡政府管辖的单位如计生站、财政所作为法人单位来登记,“二普”中改为产业活动单位来登记。
从普查结果看全区共有产业活动单位11826个,比“一普”的13493个减少1667个,其中:多产业法人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5847个,比“一普”减少810个。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近年来教育系统为合理配置和充分发挥现有师资力量,不断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撤并了复式教学班和部分村学,如:定西县学校数由1996年的496所减少到391所,减少了105所;通渭县由478所减少到369所,减少了109所。二是金融、供销、粮食等系统所辖基层单位撤销、合并较多。三是随着辖区内企业的改制、产权卖断等民营化改制工作的完成,企业内部实行资产重组,撤并了部分分设机构,仅定西县减少49个。四是国家机关单位进行机构改革,合并撤消了部分机构,并将所办经济实体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而脱钩、关闭,从而使单位数减少,仅定西县减少58个。五是卫生系统机构减少较多。在“一普”时,多数乡镇把村卫生所作为村委会的产业活动单位进行登记。近几年,随着农村个体医疗诊所的发展,一些村委会不得不转变经营策略,村级卫生机构名存实亡,只有一名指定的防疫员,因而在此次普查时,村卫生所减少较多,如:通渭县村级卫生机构只有27个,比“一普”减少110个。六是因口径变化,公路段下设的道班未进行登记。在“一普”时把县公路段下属道班作为产业活动单位进行普查,而此次普查有明确规定,道班不再另行登记,而与县公路段合并统计为一个单位,仅通渭县减少14个。
在全部11826个产业活动单位中,生产经营性产业活动单位2019个,非生产经营性产业活动单位9807个。据税务部门提供的生产经营性产业活动单位1766个;编制部门提供的非生产经营性产业活动单位5745个:民政部门提供的社会团体和其他法人2302个。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数远远大于税务和编委提供的单位数。
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所取得主要经济指标,特别是企业实收资本,年末固定资产投资,全年营业收入,工业企业年末主要产品生产能力、批零贸易业年销售额、餐饮业营业收入等指标数据比较符合实际。
通过评估,一致认为定西地区第二次全国单位普查所取得的数据基本符合全区经济发展趋势,主要数据质量较高,是可靠的,特别是与质检、工商、税务、编办、民政等部门提供的资料进行对比后可以看出,普查数大于部门提供数据,充分说明全区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是成功的。通过普查,首先摸清了全区各类单位的底数,查清了第一次基本单位普查以来各类单位的发展变化情况,查清了全区基本单位经济成份构成和组织形式、规模结构、以及生产要素的配置情况,从而为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政策、规划城乡建设、加强社会监管取得了基础信息。其次,为今后开展各项普查、抽样调查,建立了基本单位名录库、抽样框,为各类单位审批、登记、税务征收、工商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等提供了基础性数据资料。
知识出处
《定西年鉴-2002》
本书记述了2001年度定西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状况,共分“特载篇”、“县情篇”、“部门篇”、“数据篇”、“普查篇”五个部分。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志恒
责任者
张进宝
责任者
张建军
责任者
詹永鑫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定西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