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技术监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定西年鉴-2002》 图书
唯一号: 291120020220000148
颗粒名称: 质量技术监督
分类号: F203
页数: 1
页码: 1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定西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全面履行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两大职能,较好地完成了《目标责任书》确定的各项任务,成绩喜人。 1
关键词: 定西地区 部门 质量技术监督

内容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全面履行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两大职能,较好地完成了《目标责任书》确定的各项任务,成绩喜人。
  【综合管理工作】 (一)质量监督工作。一是完成了定西扶正制药有限公司、定西高原活塞有限公司、甘肃陇西渭水酒业集团公司、西北铝加工分公司和通渭飞天粉丝有限公司等5户企业生产的8个甘肃名牌产品的二次复审工作;完成了石油制品、经销眼镜等6户企业资质的审查发证工作,,积极配合地方有关部门完成了粮食清仓查库、石油市场整顿、医药市场整顿、药品招标等任务。二是对全区600户生产流通企业的660批次产(商)品进行了监督检验,检验合格率为72%。三是全面完成了全区小麦粉等5类产品质最国家监督专项抽查和生产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基本条件专项调查工作。共调查企业316户,抽查企业287户,抽查率91%。(二)计量管理工作。一是完成了临洮县防疫站和临洮县建筑公司试验室的计量认证工作;完成了临洮酒厂、陇西县纸箱厂等6家企业的计量合格确认工作;新考核渭源县自来水公司计量标准1项,对定西县、陇西县和临洮县三县自来水公司合作的计量标准督促帮助,完成了准备工作;二是各类计量器具的强检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全区共计强检各类计量器具21076台(件),占应强检计量器具21875台(件)的96.4%。三是创造条件,拓宽了计量检定工作面。地区计量所克服财力严重不足的困难,采取职工个人集资方式,筹集资金5万元,落实了“四定方案”,保证了X光机、心脑电图、超声功率计、电话计费器等4种新上检定项目当年建标、当年开展工作。(三)标准化工作。一是完成了定西县消灭无标生产县工作和岷县消灭无标生产县复查任务。二是为15户企业审查发放了食品标签准用证46本,帮助20户企业完成企业标准备案44项;全年提供标准化咨询服务218人次:年内对全区范围的食品、化工、轻工、机械、饲料、建材等6大类产品的标准实施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三是代码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全年共计办理代码证书正本1067本,副本1074本。
  【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工作】 全区质监系统于年内组织开展了农资、汽配、棉花、食品、化妆品、建材、低压电器等专项打假和专项治理以及“三重一大”行动。全区共出动人员3858人次,车辆187次,印发资料8万余份,检查门点3280个,查获各类假冒伪劣产(商)品标值146万余元,捣毁制假窝点7个,移送公安机关1起。全区质量技术监督案件共计410起,结案408起,结案率为99.5%,已结案的审理正确率为100%。全区共受理消费者投诉70余次,挽回经济损失25万元。在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中,考核评比授牌“放心购物”示范单位9户。
  【法制宣传工作】 全区地县两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2001质量陇原行及质量月”广泛开展了宣传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播放“产品质量法”、“质量振兴纲要”等录音,散发传单、介绍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两大职能。设立投诉台、咨询台,接受广大消费者的投诉,解答他们在产品质量等方面的疑难问题。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出动车辆。为使宣传活动有声有色,在宣传地点还安排布置了名优特新产品展出、假冒伪劣产品曝光等,使广大消费者在鲜明的对比中,增强识别真假、辨别优劣的能力和常识。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全区质最技术监督系统还加强了执法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一是坚持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放松。二是组织系统内全体职工参加了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法规的摸底考试。三是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各级各类的各种法律培训班。四是对全年的行政执法情况进行了自查自纠,规范了执法程序和行为。

知识出处

定西年鉴-2002

《定西年鉴-2002》

本书记述了2001年度定西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状况,共分“特载篇”、“县情篇”、“部门篇”、“数据篇”、“普查篇”五个部分。

阅读

相关地名

定西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