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图书馆
安定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安定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渭源县政府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定西年鉴-2002》
图书
唯一号:
291120020220000124
颗粒名称:
渭源县政府工作
分类号:
D630.1
页数:
4
页码:
75-7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定西地区渭源县政府2001年种植业结构、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柱产业、城市经济、改革开放、财政收入、社会各项事业、救灾工作等工作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渭源县
政府
工作
内容
2001年,全县经济工作和社会各项事业认真贯彻落实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稳步发展,社会政治稳定,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4.48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工农业增加值达到了2.61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达到了2.3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了8700万元。全县财政收入达到了2900.38万元,比上年增长1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395元,比上年净增89元。
【种植业结构】 将种植结构调整作为农村工作的一个重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算帐对比、承诺销售、签订订单等方法,积极引导群众不断扩大洋芋和中药材的种植面积。主要抓了两项工作,一是按照县上的安排,各乡镇党委、政府和村社组织群众大会,广泛宣传动员,积极引导农民不断扩大洋芋、中药材和食用百合的种植面积。二是签订订单,承诺销售。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将签订订单作为春耕生产的一个重点,狠抓了落实工作。各乡镇积极寻找龙头企业和运销大户签订订单,落实面积。通过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全县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洋芋种植面积达到了35.09万亩,人均占到了1亩。药材种植面积达到了23.01万亩,户均占到了3亩。洋芋和药材的种植面积达到了全县耕地总面积的72.5%。全县夏秋比达到31:69,粮经比达到67:33。同时,根据近几年农民群众种植百合效益高的实际,县、乡两级积极协调信用社筹措贷款200多万元,在会川、锹峪等乡镇种植百合3500多亩。全县共完成退耕还林还草任务8000亩,完成没有补助的退耕种草任务5000亩,荒山造林任务5000亩。对退耕还林还草工作,采取集中规划,连片治理,技术人员承包,先整地、后栽种等多种措施,使种植的草籽和树苗都保持了较高成活率。在梯田建设上,继续坚持人机结合、常年兴修的办法,加大了春季兴修梯田的力度。全县在春季兴修梯田3068.91亩,夏收后兴修12300.73亩,全年共完成梯田15069.64亩。黎家湾、匕圣、路园三个乡实现了梯田化。
【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 2001年,是实施生态县项目的最后一年,工程于10月底正式竣工,顺利通过了省上的总体验收。通过三年的建设,全县累计完成投资3015万元,群众投工投劳588万个工日。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6.8平方公里,完成坡改梯3419公顷,造林9751公顷,封山育林2000公顷,退耕还牧1805公顷,工程种草12457公顷,“三化”草场治理22685公顷,建成优良牧草种子基地330公顷,推广太阳灶3789台,型煤推广7500吨,完成骨干坝1座,渭河护岸1.75公里,并建成了一些示范流域。通过生态县项目的实施,水土流失状况得到进一步的控制,项目区特别是北部山区的生态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在集雨节灌工程上,按照整乡、整村推进,突出规模和效益的原则,主要在路园、北寨等11个乡镇进行重点建设。共完成集雨节灌水窖4026眼,占任务的100.7%。发展补灌面积1.204万亩,并解决了1.63万人的饮水困难。全县新增水地面积3000亩。发展常规节水灌溉面积4500亩。在水利建设上,积极落实峡口水库的追加资金,到年底实际落实到位606万元。在交通道路建设上,建成了黑鹰沟桥,基本完成了阳殊路工程。对临渭路继续进行了整修建设。在县城建设上,重点抓了县城几条主要街道的拓宽、绿化、美化以及人行道的铺设工作。城区新规划的修编工作基本完成。重点实施了城区集中供暖工程,已在冬季正式供暖。另外,还在拍卖国有土地上做了有益的尝试,为今后盘活国有土地积累了经验。在小城镇建设上,会川镇围绕212国道沿线进行了改造建设。五竹、路园、麻家集三个乡完成了撤乡建镇工作。在邮政电信事业上,开通了316国道渭源境内刘家大路至沙坡子和县城至五竹段的移动信号。在莲峰镇和五竹镇建成了数字机站,开通了莲峰、蒲川、五竹三个乡镇的移动信号。完成了市话放号2700户,农话放号3100户,全县固定电话达到5800户,平均每百人1.69部。会川镇也开通了小灵通,全县小灵通累计放号800户。全县有65%的行政村通了电话。在电力建设上,全面完成了第一批农网建设改造任务,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建成即将投入运行。
【支柱产业】 在洋芋和中药材产业上,主要抓了三项重点工作,一是提高知名度,扩大品牌效益。9月份,中国农学会将渭源县命名为“中国党参之乡”和“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二是建立了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县上筹措22万元资金,充分利用县农技中心的技术力量,培育脱毒瓶苗,并且获得成功。通过洋芋园区的建设,在脱毒种薯的繁育上已建立了从茎尖培养瓶苗、温室繁育原种、网室繁育原种、一级良种田、二级良好田一直到向大田推广良种的健全的繁育体系。三是积极争取到了五竹良种洋芋市场建设、会川中药材市场建设和中药材产品开发等一些重点项目。优质中药材产业开发项目总投资3587.64万元,主要是建立一个优质中药材繁育中心,建立1万亩无公害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建立年加工饮片3000吨、提取浸膏300吨的中药材加工厂。这个项目已被省上批准为全省农业产业化项目之一。兴华药材有限责任公司取得了中药材饮片许可证,公司所生产的“灞陵”牌中药材系列产品在第九届兰洽会上,被兰洽会组委会评为“第九届兰洽会最受欢迎产品”。
【城市经济】 重点抓了企业改制、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乡镇企业等重点工作。在深化企业改革方面,按照“三置换一保障”的改制要求,本着政府让利于企业,企业让利于职工,妥善安置职工生活的原则,深化了企业改革。先后研究审批了18户企业的改制方案。对企业改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认真解决。到年底,全县列入改制范围的工业企业共11户,已有10户企业审批通过了改制方案,其中,有8户确定了购买人,有5户企业已开始按新的机制运行。全县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完成工业总产值6210万元,占年计划的100%,比上年增长17.69%;完成工业增加值2300万元,占年计划的101%,比上年增长11.69%;工业企业上缴税金151万元,占年计划的78%。商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00万元,上缴税金33万元;供销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87.6万元,上缴税金24.5万元:粮食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16万元,上缴税金5.5万元。在抓好企业改制的同时,全县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乡镇企业。全县个体工商户累计发展到1430户,私营企业累计达到17户,上缴税金344万元。全县乡镇企业累计达到760个,实现增加值2745万元,销售收入达到9612万元。狠抓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重点整治了医药、煤炭、石油、农资、酒类、文化、粮食、建筑市场。通过整顿,全县共查处各类案件64件,涉案总标值103.04万元。查处各类假冒伪劣商品总标值60.4万元。补办各种证照176个,进一步规范了税收秩序、物价秩序和医药秩序。
【改革开放】 狠抓了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在项目建设上,进一步对全县的资源优势、比较经济优势和市场前景以及国家投资政策等方面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论证筛选了一些重点建设项目,作为近几年内特别是“十五”期间全县要集中精力和资金抓的一些重大项目。在招商引资方面,积极落实已出台的优惠政策,广泛推介项目,招揽外界客商,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组团参加了西交会、天交会、兰洽会、厦交会、广交会、药品药材交易会、农产品博览会和香港首届中华医药保健国际博览会等省、地组织的各种大型经贸洽谈会。二是成立了便民服务中心,由计划、公安、工商、税务、土地城建等部门联合办公,开展一门式服务。三是为了进一步增加县城和小城镇的人口,提高城镇化水平,县上专门出台了《渭源县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全县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建成了福欣陶瓷有限责任公司、金鹿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渭河源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海茂建材有限责任公司、莲峰山泉牌和首阳天泉牌两条矿泉水生产线、大泓药材有限责任公司、盛福磷肥有限责任公司、莲峰山民族度假村、“太玉山庄”、双石门风景区。旅游业发展情况良好,到年底,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0.8万人(次),创社会效益360万元。共签约项目43个,签约金额2.84亿元,引进资金1.4亿元,到位资金1000万元。并与陕西省三原县缔结为友好合作县。
【财政收入】 通过狠抓结构调整、产业开发、企业改革、招商引资、县城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大力培植财源,使全县财政收入有了较快的增长。一是努力把工作做细,要求财税部门和各乡镇的干部转变作风,深入到村、社、农户当中,耐心细致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千方百计帮助群众完成税收任务。二是把税收入库工作做实,要求据实入库,坚持杜绝虚列数字的现象。三是高度重视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转变工作作风,讲求工作方法,确保不出任何问题。到年底,全县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2900.38万元,占任务的100.01%,比上年增长11.6%。争取到位各类专项资金达到了3200多万元,是近年来争取专项资金最多的一年。
【社会各项事业】 在教育工作上,完成了全县中小学危房改造计划规划方案的制定工作和项目的争取工作,并为县一中争取到了危改项目资金62万元。完成了国家扶贫教育工程项目锹峪南横小学建设的主体工程。全县高考取得了优异成绩,共录取大专以上学生977人,高考上线率和录取率均居全区第二。县图书馆大楼的主体工程已经竣工。在卫生工作上,卫生系统狠抓了医德医风建设和地方病防治工作,积极争取和实施了一些新的卫生保健和防疫项目。在实施两个《纲要》上,被国务院妇儿工委评为全国实施妇女儿童纲要先进集体,被甘肃省妇儿工委评为实施妇女儿童规划先进集体。在科技推广上,通过对12个农业科技示范点的建设,进一步加大了科普宣传和科技推广力度,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在计划生育工作上,全县上下在进一步加强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重点抓了育龄妇女生殖保健服务和以清理人口漏报为主的专项治理工作。2001年,全县共出生人口4267人,年末总人口为345996人,计划生育率为89.41%。在广播电视工作上,对县城区和五竹、会川两个镇的有线电视网络进行了整体改造,扩增了全县有线电视节目频道,已开工建设了广播电视综合大楼。重点加强了音像市场的管理。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上,全县重点抓了严打整治和禁毒专项治理工作,有力地维护了社会政治稳定。全县共发生各类刑事案件180起,比上年下降9.2%,其中,大案17起,比上年下降46.6%。全县共侦破刑事案件79起。金融运行态势良好,有力地支持了全县经济发展。年末存款余额为2.4亿元,比上年增加7642万元;贷款余额为2.24亿元,比上年增加2461万元。
【救灾工作】 妥善安排了困难职工和灾区群众的生活。把“两个确保”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狠抓了各项保障措施的落实。全县国有企业中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足额领取了基本生活费。在企业改制中,为200多名职工优先安排了社会养老金。共发放低保金9.98万元,解决了279名困难城市居民的生活问题。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得到了按时足额发放。由于近几年全县连续干旱和去年部分乡镇遭受了严重的雹灾和洪涝灾害,灾区群众生活困难。全县累计安排救灾储备粮163.6万斤,救灾款65万元,购买面粉46.75万斤,发放到1.14万户“三缺户”手中,保障了灾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县上争取到灾民危房改建资金90万元,对336户灾民的危房进行了改建,共修建房屋1040间。全县共输出劳务人员6.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6078.5万元。
知识出处
《定西年鉴-2002》
本书记述了2001年度定西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状况,共分“特载篇”、“县情篇”、“部门篇”、“数据篇”、“普查篇”五个部分。
阅读
相关机构
渭源县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渭源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