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哈玛寺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唯一号: 290935020230000224
作品名称: 齐哈玛寺
文件路径: 2909/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2/001
起始页: 0958.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TU-098.3
主题词: 齐哈玛寺

作品简介

全称为齐哈玛扎西曲林(吉祥法州),位于齐哈玛乡政府所在地。根据《嘉木样协巴多吉传•奇妙贤劫津梁》、《安多政教史》记载,早在齐哈玛头人阿秀•堪召嘉时期,堪召嘉就与第二世嘉木样•贡曲乎久美昂吾(1728一1791年)结成施主和福田关系。并在其临终前,抱着年届八旬的高龄,前往卫科地方,迎请第三世嘉木样•罗桑图丹久美坚措传授普明灌顶。第三世嘉木样从此亦与阿秀•玛吉嘉结成施主关系。第一世哲贡巴持律勺哇•洛桑南加与第三世嘉木样,阿秀•堪召嘉之父哇敦为同时代人。后在阿万仓与拉卜楞寺院发生纠纷事件时,第三世嘉木样•罗桑图丹久美坚措和第三世哲贡巴•恭却丹巴热吉对齐哈玛部落多有关怀。第四世嘉木样•尕藏图丹旺秀与阿秀德盖土官又结成供施关系。后来,第四世哲贡巴•嘉样丹巴嘉措与齐哈玛土官阿秀•索南热丹结成施主关系,于藏历第十五胜生水狗年(1922年)建成格鲁派寺院扎西曲林寺,所有建寺木料都采之于曲科夏绕林和赛喀地方。先兴建大经堂,建立起显密兼修的讲经及修持规范。木鼠年(1924年),传授胜乐、密集、大威德等灌顶。土龙年(1928年),第五世嘉木样•罗桑嘉样益西丹贝坚赞首次莅临齐哈玛,建起“拉则”,并撰写煨桑颂辞“吉乍玛”。第十六胜生木猪年(1935年)齐哈玛部落首次充任拉卜楞寺院祈愿大法会施主,并成为拉卜楞属寺。从此,拉卜楞寺每三年派赤哇和经师来齐哈玛寺院。同时,第四世哲贡巴传授了尔扎金刚灌顶。是年夏,红军长征经过齐哈玛,住寺院三晚,写有多种宣传红军的标语,其中数幅被保留下来。火鼠年(1936年)第四世哲贡巴和土官向第五世嘉木样献上寺院,嘉木样决定按其所请派学问高深者各一人充任该寺赤哇和经师。火牛年(1937年),第六世赤钦热丹嘉措•尕藏图旦旺秀前来首任赤哇,翌年,按拉卜楞寺的规范建立祈愿法会。之后的赤哇依次为:第二任赤哇为隆代拉然巴,第三任为索南智华,第四任为穆才活佛,第五任为堪钦郭莽仁波且。第十六胜生土鼠年(1948年)齐哈玛和四川麦仓部落发生纠纷,引起大规模的武装械斗,村庄、帐圈、寺院均遭破坏,官民被杀,财产被抢,部属被赶岀故土,寄居卓格尼玛与青海河南蒙旗之间多年,直到1964年才得以全部返回故乡。第六任赤哇德合让活佛,第七任为阿木去乎木道仁波且,后死于狱中。为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蒙古僧人嘉样宗智应邀前来首任经师,后由阿坝•恭却丹增、道帏•桑吾、噶尔则•金巴嘉措、塔尔义•丹巴等陆续前来任教,培养出许多优秀僧人。根据第四世嘉木样•尕藏图丹旺秀的谕示,在傲金班夏圣山建立交巴丹萨静修院,交巴曲道静修院,以及由那凯喇嘛曾传灌顶、教敕、传承的两处法苑和静修院也归扎西曲林寺。到1957年,有活佛1人,僧徒270人,囊欠1所,经堂1座。1962年6月寺院重新开放,不久被关闭。“文化大革命”中寺院被毁。1981年7月第一批被批准开放,1982年藏历水狗年农历8月130,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和甘肃省副省长黄正清、第六世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第六世赤钦•热丹嘉措•尕藏图旦旺秀等应齐哈玛之请莅临该寺,主持辩经,背颂考试,赐予摩顶,护佑及许多重大教敕和随许;截至1990年,该寺有僧人239人,僧房95院,经堂1座,囊欠1所。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