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曲黄河大桥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唯一号: 290935020230000213
作品名称: 玛曲黄河大桥
文件路径: 2909/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2/001
起始页: 0512.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U445.47
主题词: 桥梁工程

作品简介

玛曲黄河大桥位于县城南4公里处黄河环北西流段,海拔3472米,是全省公路桥梁重点建设工程之一。1974年6月〜1975年3月,由甘肃省交通局公路工程队测设队(该队后改为甘肃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完成初步设计。1976年4月16日甘肃省公路局工程处(后改为公路局)第二工程队正式开工修建,历时3年零4个月,于1979年8月15日竣工通车。桥型结构上部构造为3孔净跨70米,全长280米钢筋混凝土等截面悬线箱型肋拱桥,桥面净宽7.5米;下部结构为沉井基础,深17米(分3节,底节为钢筋混凝土,2至3节为混凝土),组合式桥台;建筑总高度31.88米。抗震烈度为8度。设计荷载为汽一15,挂一80,桥两段引线长5928米,路基宽8.5米,天然砂砾路面,永久性涵洞七道。道班房273平方米。全部工程投入劳动力24.193万工日。共用钢材130吨,水泥2938.5吨,木材114.71立方米;支出工程投资达522.36万元(其中引线工程支出57.79万元,建桥支出464.57万元),比预算总投资多支出29.09万元。 大桥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省、州、县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重视及藏族人民的支援;建桥职工在气候变化无常、施工工艺复杂、设备简陋的情况下,克服种种困难,攻克了许多技术难关,创造了一些新的、先进的施工方法。大桥下部4个桥墩台,两岸的1和2号桥台沉井基础,采用草袋围堰,换土筑岛,分三节就地浇注,以排水方式人工开挖下沉。河中的2和3号桥墩沉井基础,经过科学试验,成功地采用了铁丝木笼围堰冰上拼装爆破下沉就位的施工方案,变水上为冰上,冬闲为冬忙。沉井均以不排水方式下沉。出土工具以吸砂筒为主,抓泥斗为辅,这一施工工艺得到国家交通部、中共甘肃省委和省交通局的嘉奖。大桥上部工程采用缆索无支架吊装。首次大跨径箱型肋拱无支架吊装施工在甘肃获得第一次成功。对每段60多吨重的箱肋起吊,纵横移及就位都缺乏经验。建桥职工认真学习福建、四川宜宾等地的经验,战胜恶劣气候的影响,仅用20天时间就完成了18段拱肋的吊装任务。1979年8月13日至14日,经由甘肃省交通局副局长陈玉山为主任、中共甘南州委书记郭发荣、州革委会副主任王应国、中共玛曲县委副书记丁炳林、县革委会副主任杨发荣、省交通厅公路局副书记郭新民、中共甘肃省交通规划设计院书记肖子善为副主任、甘南公路总段段长杨增云及省、州、县各有关单位22人为委员的“玛曲黄河大桥验收委员会”检查验收评定,认为:“大桥造型美观,除基础有因强迫下沉出现炸裂和超过允许范围的偏移外(已及时采取技术措施进行了补救),下部构造均被评为合格,其余工程质量良好,验收合格同意交付使用”,决定于同年9月1日移交甘南公路总段玛曲公路段管理养护。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