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服式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唯一号: 290934020230002067
专题名称: 儿童服式
文件路径: 2909/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6/001
起始页: 0699.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儿童服式儿童服饰之特色在于手工精制的帽子。民国时期及解放初儿童戴“大尾巴帽”、“狗头帽”为美。”大尾巴帽”左右两块拼连而成,头项大型绣花,后部圆长如尾,盖至颈、背部。前额有帽檐,帽檐下或饰以绸缎花朵,或镶嵌银佛、银花或蝴蝶碰金瓜,或为二龙戏珠,下为弹簧状银丝、银铃。帽边、帽尾饰云状丝带和辫线,两侧垂五彩丝线扎制的“耍穗”,侧下有带,可系于颔下。“狗头帽”除无尾状外,后颈外露,两侧掩耳帽和“大尾巴帽”相同。婴儿多戴搐搐儿帽,状为圆筒形,上部红色,一般为夹层帽或薄装少许棉花”圈圈帽”,用寸余宽的丝带连成圈,前额饰一朵大花或虎头、猫头,头顶外露,为幼儿过端午节戴。女孩留“半月亮"、"三片角”或两条小辫,男儿剃光头,或头顶扎一“总角。“ 解放前及解放初,服装形式较为稳定,变化慢。解放初,干部男着灰制服,军便帽,女干部穿灰色列宁装,大领双排扣,剪发或双辫,戴军便帽。农民服装,男式大襟渐消失,多穿对襟或制服,头扎毛巾。女式除农村部分为大襟外,多穿对襟衣服。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舟曲县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舟曲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在白龙江、拱坝河及博峪河沿岸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迁徙、融 和,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形成勤劳、诚笃、勇敢、淳朴的品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