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口)郎(木寺)公路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唯一号: 290934020230001589
专题名称: 两(河口)郎(木寺)公路
文件路径: 2909/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4/001
起始页: 0390.pdf
专题类型: 交通

专题描述

代号313线,1988年公路普查时更名为两阿 (阿万仑)公路。境内段长102.4公里。两郎公路的建设先后分期分段进行。 舟(曲)洛(大)段1956年10月10日舟曲县成立舟洛公路修建委员会,5月3日动工至1957年1月修通简易公路,使两郎公路向西伸入县境东头洛 大。 江(札)电(尕寺)段首先于1953年修通郎木寺至江札(四川若尔盖县境)段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建筑102团,于1957年6月19日动工,至9月25日竣工,修通了江札至电尕寺(今县城驻地)的公路。使两郎公路西段伸入县境西头。 洛(大)电(尕寺)段两郎公路中段洛大至电尕段全部在本县境内,是两郎公路全线工程量最艰巨的部分。1958年初甘南州组成洛电公路指挥部,划定由舟曲县负责洛大至花园段27公里修建任务,由临潭县负责电尕寺至花园66公里新建任务,先后于当年3月中旬动工,后因境内发生叛乱而被迫中断。1959年2月14日继续开工,至1960年4月25日竣工,5月1日举行通车典礼。至此,两郎公路全线贯通。该段工程实际支出139万元,完成土方103.4万立方米,石方35.52万立方米;修筑中型桥梁8座,小桥、涵洞59座(道),透水路堤19处,挡土墙12处、1.26万立方米;共投工62.95万工(天)。洛电公路修建中,先后发生重大伤亡事故24起,死亡7人,重伤9人,工地因生活艰苦加劳累死亡39人。洛电公路后于1962年和1964年两次遭特大洪水的冲毁,全线中断。虽经1963年和1964年投资25万元进行抢修,但因资金不足而未能修复。1966年再次进行修复,由林业部投资改建代古寺至旺藏寺37公里路段,甘南州于当年10月13日成立修路指挥部,从临、迭、舟三县抽调民工于11月28日开工改建,至1970年6月30日竣工。9座桥梁均改建为永久式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或石拱桥,其中4座跨越白龙江。共支出236万元。后经甘南公路段的逐年改造,基本畅通,有64.8公里已铺为柏油路面。两郎公路洛电段是横贯县境东西8乡的交通主动脉,它对迭部林区的开发和本县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迭部县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出版社

迭部县是甘肃省内一块富饶美丽的、熠熠生辉的绿色宝石,又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古文化发祥地区之一。千百年来,勤劳质朴的藏族人民在这片沃土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与可歌可泣的发展历史。现代史上,迭部曾对中国革命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迭部时,当地进步群众和上层人士给予红军协助与接济,他们让道引路、开仓放粮,协助修复栈道、支持红军北上抗日,与红军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长征又在迭部留下了腊子口战役和中共中央俄界会议遗址等革命胜迹,如今成为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迭部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尤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工、农、林、牧业生产及交通、水电、通讯、文教、卫生、商业、城乡建设等项事业的发展变化更是日新月异。县境丰富的森林资源在30年的开发利用中,为国家建设提供了近千万立方米的优质木材,创造了近40亿元的产值,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迭部悠久的历史和巨变的现实,应该荣载史册,誉传后世。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