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浪节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唯一号: 290934020230001340
专题名称: 香浪节
文件路径: 2909/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0334.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香浪节,香浪(意即采薪)本是在砍柴采薪时,在野外打茶聚餐。随着岁月的流逝,演变成为人们喜爱的传统节日。农历六月间,当高原上鲜花盛开。遍地似锦的时候,居住在城镇、农村的藏族群众纷纷到各自村庄附近的山头或草坪上扎帐篷,打灶野炊,欢度数日。为之预备的食物及一应必需品亦和春节一样,少不了杀牛宰羊,酿酒炸馍,购买瓜果。 香浪节时间并无统一规定,短则一周,长达月余,皆因地因时因人而异。节日期间,人们身着夏日盛装,饮酒娱乐。还有以村为单位欢歌曼舞,举行赛马、赛跑、摔跤、拔河、对弈、打牌等小型文体活动。夜晚,还有青年男女悄悄地聚在离帐圈稍远的草滩上对唱“拉伊"即情歌,这是他(她)们在交流感情,寻觅知音。 总之,香浪节以其草盛花艳,且丰收在望的时机,琳琅满目的饮食,丰富多彩的活动。受到当地各族人民的喜爱。近几年来,到野外过香浪的不仅是藏族干群,还有在当地工作的其他民族干部职工,也都纷纷参加这一有趣的浪山活动。为此,县政府决定给每个职工放三天浪山假。 牧区藏胞由于常年住帐篷,故不再专门过香浪节,而城市、农村的藏胞喜欢过香浪节,它的另一层意义,即是在眷恋过去住帐篷的游牧生活。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夏河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夏河县志》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历史进程。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夏河县的事情应办得好一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这一届政府,决心将夏河县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出版《夏河县志》,就是我们这种决心的一个前奏,让全县人民、干部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县情,向外界更好地宣传夏河。了解历史,把握现实,热爱夏河,建设夏河。历史上夏河县曾对周边地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今天,她应发展得更加美丽、更加文明,成为甘南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使她的光芒射向更远的地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