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婚俗、迎娶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唯一号: 290934020230001303
专题名称: 汉族婚俗、迎娶
文件路径: 2909/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0324.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迎娶,确定婚期之后,待嫁女子一般不再参与重体力劳动,在家静养或做针线活,准备嫁妆。临婚期,媒人、新郎等男方迎亲者带礼物(其中需带羊左夹子一块,这是吸收了藏族习俗),到女方家中,以礼迎亲,但遭受亲家的一番“冷遇”。亲家将迎亲的人拒之门外,这须掏礼钱从门缝递入并赢得女家满意后,才得以进门。鉴于女方送亲的人(以新娘之母为主,其父一般不去送亲)多,要雇用车辆,往返车费全由男方支出。新娘迎至男方村里,当天不进婆家的门,须在男方预定好的亲朋或邻居家里住一宿,第二天鸡叫头遍时接到婆家拜堂成亲。当参加婚宴的宾客到齐后,出展嫁妆,但女方迟迟不给嫁妆箱的钥匙,待送礼钱后,才由新娘之弟拿钥匙开箱。嫁妆一一展出,并由新娘的姑(姨)妈和媒人清点,再给男方家庭成员每人送一双鞋。嫁妆出展、清点、交送完毕后即开始婚宴。婚宴桌有七、八道菜肴,也少不了烟酒糖茶。新郎新娘向筵席上的宾客一一敬酒。敬酒杯是用红线连结的双杯,象征着白头偕老,永不分离。到了晚上,村里的年轻人都来闹洞房。用线吊上水果或糖块,要新郎新娘一齐用嘴吃,不许用手抓,其目地是让新婚夫妇接吻,若新娘拒绝,闹洞房的人便拧掐新娘,迫其顺从。在这当中,唯有伴娘极力保护,但还是免不了受点皮肉之苦。闹房的人还以同样的手段迫使新娘给他们一一点烟,稍不满意将火一口气吹灭,然后让她再点,如此折腾,闹至深夜。婚礼结束之后,第二天,娘家人即返回。新娘三天回门,住对月。在农村,婚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新媳妇大部分时间住在娘家。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夏河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夏河县志》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历史进程。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夏河县的事情应办得好一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这一届政府,决心将夏河县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出版《夏河县志》,就是我们这种决心的一个前奏,让全县人民、干部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县情,向外界更好地宣传夏河。了解历史,把握现实,热爱夏河,建设夏河。历史上夏河县曾对周边地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今天,她应发展得更加美丽、更加文明,成为甘南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使她的光芒射向更远的地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