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景区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唯一号: 290934020230001164
专题名称: 县城景区
文件路径: 2909/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2/001
起始页: 1030.pdf
专题类型: 景区

专题描述

玛曲县城位于县境东北部的卓格尼玛滩,背靠巍峨的西倾山,夏河拉卜楞寺院修建在河曲境内的第一座寺院一卓格尼玛外香寺,以及苯教徒鲁格尕果、桑结丹巴后裔供奉,根据“觉宇派”教法创建,后改信黄教的泽乎寺,面临环北而流,在玛麦哲木道地区(即黄河与黑河相汇合处)折而向西,再返青海的黄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县城风景区。它包括玛曲县革命烈士陵园、尼玛外香寺、尼玛泽乎寺,尼玛外香寺侧自然显现的嘛呢石,吐蕃大臣噶•伊希达吉在河曲驻扎的遗迹,玛曲渔场、大水泉、察干曼曲泉、虹鱒鱼养殖试验场、玛麦哲木道、苯教圣地果拉山、天下黄河第一桥一一玛曲黄河大桥、阿米欧拉神山等景点。 县城景区,地势平坦,牧草如茵,黄河如带,恰似“黄河之水天上来”。西倾山嵯峨高峻,形成县城落雨,西倾落雪的奇景。每年4〜5月,在夏日的阳光下,皑皑的白雪与碧绿的牧草相映照,令人心旷神怡。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