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具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唯一号: 290934020230001143
专题名称: 灶具
文件路径: 2909/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2/001
起始页: 0981.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牧区燃料,均为牛粪,而灶一般为三种。一种称为“加吉”,是一种三只脚的铁架,三根直竖的铁条,下端稍向外散,以便支撑,腰上用三道铁条焊接固定。这种灶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用得较多,目前很少有人使用。它的特点是轻巧,易于携带,但烧火不方便。用这种铁三角架烧火,牛粪须架空,有时还要用“库木”(鼓风的皮口袋)吹火。“库木”前端安一铁管,可伸入火内,后端是敞口,鼓风时右手抓住敞口的上端,左手抓住下端,使口袋张口装满空气,然后双手迅速一抖,绷紧袋口,同时右臂平稳加压,使袋中装满的空气通过铁管吹入火中。这种鼓风袋,以山羊皮制作的最佳,轻便实用,鼓风效果很好,携带也很方便。第二种灶为铁皮炉,是县手工业联社制造的,有圆、方等形,带烟囱。当前牧民群众多用这种火炉,烧火容易,只须加进牛粪,就能熊熊燃烧,烟囱可直通土房房顶,即能烧火,又能取暖,比较适用牧区特点。第三种为土灶,一般定居的家庭,或在夏窝子和没炉的冬窝子均砌有这种土灶。土灶为前低后高的长方形土台。其前部为土膛,是一长圆形上大下小的深坑,灶膛中部有两个小土墩,它与灶膛口后部的边缘形成三个点,用以煮东西时支撑锅壶。小土墩前方的灶膛口是添牛粪的进口,灶膛没有炉条,下部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小洞,用以掏出灰烬。灶膛后部有一个小洞,起烟囱的作用。此只是简单的小土灶,有的土灶更大,更复杂,有的有两个灶膛,但是却有共同的特点。牛粪易燃,故这种土灶均不用炉条,但牛粪灰多,打灶时出灰口犹为重要。 从前,牧区多以石镰打火的方法取火。火镰打火需要火石,火绒。火石是一种白色的石头,又叫马牙石;火绒是将“扎”草晒干弄碎成绒后拌上火药做成,个别人则是将草纸弄成绒,拌上火药代替火绒。打火时,在火石上垫上一小撮火绒,用左手捏住,右手持火镰迅速摩擦火石,使其迸发的火星引燃火绒, 轻吹几下便会引燃明火,再将火绒放在干牛粪上,任其慢慢引燃牛粪。玛曲建政后,牧民们很少用火镰打火,一般用火柴,打火机引燃,火镰已变成一种纪念品和装饰品。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