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唯一号: 290934020230001131
专题名称: 服饰
文件路径: 2909/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2/001
起始页: 0977.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气候寒冷,群众多以皮类为衣。一般群众常年着一件羊皮袄,穿盖两用,皮衣宽大,两袖很长,无钮扣,用红布或丝绸(也有其它颜色的)做带,穿时两襟相叠,将带系在腰间,便能起到钮扣的作用。男女所穿皮袄款式基本相同,只是女人穿着时下摆与脚踝相齐,男人则将衣襟下摆提高到膝部。男服以无面的羊皮袄居多,领口多以豹皮作饰,贴身单衣多用氆氇作边饰;妇女的皮衣则喜用红、蓝色布沿边。少数富有者还用黑色、绛紫色、白色氆氇做成外袍和内衫;女式外袍除用氆氇外,尚用毛呢、绸缎等料制成,并在沿边加水獭皮为饰。 在玛曲牧区,男子一般腰间挂食刀,女挂红丝布袋或阿周(银辫套)、腰藏(挤牛奶用的)。胸襟内可装零用东西,妇女常常将婴儿放在里面。平昔赤右臂以便劳动。藏族群众一般喜欢穿长靴或“松巴鞋”。长靴有皮布质两种。一般群众不穿袜子,赤脚的也不少。以前男女皆不穿裤子(目前已不习此俗,也有个别的仍不穿裤子)。一般夏季男女多不戴帽子,若戴时多喜欢戴礼帽。在冬季都戴皮帽或布帽、毡帽。皮帽多为狐皮制成,形装上尖下圆如喇叭。还有一种是直筒帽,高一尺,多为布及毡制成,据《安多政教史》记载:“三大山峰归董氏,董氏乃戴高筒帽”,由此可见此俗为羌俗。男的头顶留小辫(为长命髮),左耳戴镶环。女的头上辫有许多小辫,称“嚷哇”,然后再结成一个或两个大辫,并用红布做成辫套,上面佩带各种饰物,如银元、蚌壳、银盾、珊瑚、琥珀等等,从背部垂于臀部,很长时间梳洗一次。但少女一般梳三根辫子,成年后,与头顶发辫合在一起。同时,藏族妇女还喜欢珊瑚、项链、玛瑙、金耳环、金戒指等。男人也有戴耳环的,藏语叫“纳龙”,一般穿两耳,左耳戴一个大耳环,也时行戴金戒指,以大者为荣。 僧人一律穿紫红色裙子,长齐脚面;上身穿一件背心,外披一张有身长两倍半的紫红色“袈裟”;脚穿特制的僧靴,原前普通僧人打赤脚的也不少。随着牧区人民生活的改变,僧人的生活也大有改观,身着多为上等布料;僧人一般戴鸡冠帽,格鲁派为黄色,宁玛派为红色。按规定,僧人戴帽多半在经堂念经时,平时出寺庙一般不戴僧帽;野外有重大佛事活动例外。不过僧官和活佛有规定的帽子,出门则必须戴上。僧人与尼姑的服装有等级界线,无论样式,颜色或质量,均要根据地位来定。地位较高的,他们的坎肩上镶有缎锦,长裙和袈裟则为毛料,鞋上也镶有一块缎子表示其地位。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