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拉部落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唯一号: 290934020230001117
专题名称: 木拉部落
文件路径: 2909/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2/001
起始页: 0931.pdf
专题类型: 区域

专题描述

位于玛曲县境西部木西合乡,东邻西合强部落,西、南与青海甘德县下藏科部落、青海久治县康赛尔门堂部落相连,北与欧拉部落隔山接壤,是黄河进入玛曲之地。根据青海《阿江日作》、《木拉历史》有关史料记载,木拉部落的先祖系藏族六大姓氏中之“智氏”世称牦牛部分支“木”的后裔。大约在十四世纪中叶,游牧在青海一带,一度成为青海蒙古美日王统辖下的众多藏族部落之一,其部落名也是由此而来。当时人们称部落为“美热”,后来变音成“木热”,再后来就变成其名“木拉”了。在藏历第十胜生木龙年,即1604年,该部有一位名叫木拉纳乃合(黑鼻子)的人,率7户脱离美日王统辖,逃到多柯河地方居牧数年。在那里木拉纳乃合前后娶门萨、哇萨为妻,另外将一名女佣亦收纳为妻,她们各生一子。门萨的儿子叫门干,哇萨的儿子叫勒木加,女佣的儿子叫看本。后来因内部不和,木拉纳乃合带拉借合、完桑、尕玛草、来日加本、蒙、多哇、卡秀等七户人家,迁至果洛境内的“高库”(一说高多地方。被称为“多哇七帐”或“高多七户”)。纳乃合并在那里修建一座镇压魔鬼的佛塔。以噶举所依,所以佛塔称噶举佛塔。木拉活佛多欠(是哇萨之子勒本加的儿子)的时候,康区陀寺的活佛茂珠•曲样道吉赐给西钦活佛嘉贡•仁增加华道吉一本《安多东方》,并吩咐他带此书到智合巴颜山安置山神。仁增加华道吉遵照吩咐,在木拉活佛多欠的帮助下安置山神,设立供养制度。于藏历第十二胜生水蛇年(1692年)修建一座帐蓬寺,木拉承担施主。1783年(国安曲藏为头人时),果洛阿江三部与蒙古阿干斯热部落发生冲突,在打败蒙古阿干斯热部落之后划分区域的会议上,将木拉居牧地高多和阿色尔划给西合强部落。木拉迁到噶知噶多、噶绕、智达和当莫、张莫、塔玛三沟居住。第二世嘉木样•贡曲乎久美昂吾57岁时,即木龙年(1784年)赴西藏途中,木拉的头人多布吉隆重欢迎接待,并亲自带路前去西藏朝拜。二世嘉木样因此赐给木拉公文和银粉画的佛像等,从此木拉开始轮流承担拉卜楞寺“毛兰姆大法会”期间初八和十五两天的所有供施。藏历第十六胜生水鸡年(1933年),西合强部落与果洛贡南木仓部落发生矛盾,木拉做为中和,迁至原西合强居牧地。西合强搬到木拉居牧地当莫、张莫、塔玛三沟。从此木拉、西合强成为鱼水相连的两部。 1957年以前,木拉属夏河拉卜楞寺院“穆德”(政民)部落之一,内部奉行世袭土官制。土官管辖着150多户667人。1958年8月初,玛曲建立基层政权时,木拉归属阿万仓乡。1960年3月以木拉和西合强为基础,正式设立群强公社(1987年改为木西合乡,即木拉,西合强两部的缩写)时,木拉为一个村委会,辖俄合果尔(包括旦拉若)、豆果若、吉果若、浪果若、洮果若、肖果若、麦果若等7个帐圈,后旦拉若从俄合果尔分出,成立8个自然村。1959年以后,木拉改为红旗,“文化大革命”后恢复原名木拉。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