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曲渡口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唯一号: 290934020230001042
专题名称: 玛曲渡口
文件路径: 2909/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2/001
起始页: 0515.pdf
专题类型: 交通

专题描述

玛曲渡口位于县城正南4公里处,水面宽280〜330米,水深:洪水期为7.65米,常水期3.5米,枯水期1.5米,最大流速为3米/秒,河底及两岸为小卵石结构。有马拉船1只,每次摆渡行人6〜8人。1958年甘南州投资2689元,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架设浮桥的地方修建临时渡口,造木船1只,用钢丝绳牵引,人工操作载渡人畜。渡口由玛曲县工交科管理。1961年12月,玛曲黄河渡口划归甘南公路总段管辖。因原建渡船年久失修,木船底部腐朽,遂于1962年4月停止渡运。1963年甘肃省交通厅投资2万元,由甘南公路总段设计,玛曲渔场施工,于1964年6月制造一艘载重8吨(可渡运一辆解放牌汽车)的木制渡船,又恢复了渡运。同年省交通厅为适应玛曲县日益发展的经济建设,满足人畜过河的需要,并经甘肃省计委批准,将玛曲黄河渡口的木船改建为机动渡船。机动渡口由省交通厅基建处第四工区施工。机动渡船由陕西安康轮驳船队制造。是年9月15日动工,1965年8月30日竣工。共制造驳船两艘。1艘长19米,载重20吨;1艘长12米,载重10吨;机动船两艘及附属设备,码头引道754米,房屋10间205平方米。9月21日经现场载重试航验收认为:“工程质量良好,符合设计要求,准予交接使用。”9月23日甘南公路总段设立玛曲渡口所配备职工20人,随即开始机动渡口的渡运工作。1979年8月,玛曲黄河大桥建成通车后,玛曲黄河渡口奉命撤销,结束了其长达20余年的历史使命。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