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獭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唯一号: 290934020230000932
专题名称: 水獭
文件路径: 2909/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2/001
起始页: 0295.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分布: 主要分布在境内黄河沿岸和各沟谷以及湖泊边岩石裂隙、灌丛林地带

专题描述

水獭为半水栖脊椎动物,栖于水边岩石缝及洞穴,体侧扁长,头宽而吻不突出,耳壳短小,眼睛小,鼻垫小,触须发达粗硬,尾长约为体长之一半,前宽后细,四肢短,前肢五指,后肢五趾,爪短而钝,后肢趾间具蹊。体毛短而致密,咖啡色且富光泽,绒毛基白,上唇白色,颈和面颊针毛的尖端白色,取食鱼类,在陆地可捕食啮齿动物及栖于水边的鸟类,昼伏夜出,极善游泳和潜水,在陆地上行走也很迅速。4~6月发情,交配在水中进行,在交配期白天也出来活动,6~7月可见其携幼仔在水中游泳。妊娠期约两个多月,每胎产2〜3仔。主要分布在境内黄河沿岸和各沟谷以及湖泊边岩石裂隙、灌丛林地带。 水獭毛密细软,绒厚极韧,毛色美观,主要是当地群众装饰服装,制做皮帽、皮领、皮衣的高级皮料。在国内外市场极富声誉,也可用来驯养,协助捕鱼,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