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噢什部落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唯一号: 290934020230000633
专题名称: 老噢什部落
文件路径: 2909/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1/002
起始页: 0055.pdf
专题类型: 区域

专题描述

老噢什(亦称拉布什)部落先祖为北宋时兴起的青唐吐蕃大首领俞陇珂部后裔。于唐代时曾驻防戍边,吐蕃王朝崩溃后散居于秦州、洮岷一带。到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归顺朝廷,大首领俞陇珂(宋史译作裕啰格勒)由朝廷封为殿直蕃巡检,并赐姓包名顺。归附部落号称十二万户。老噢什为其洮、岷东北部大部落之一,原辖属民千余户,散居今卓尼、岷县、临潭境内。金元后部落联盟逐渐解体,四分五裂,加之明初屯军的入据,迫使各族避居于峡谷幽林之地,并为生存而各自投奔附近土司辖属。到明末清初,其地已形成卓尼杨土司、临潭昝土司、岷州赵土司、会川赵土司等分别插划辖领的格局。清康熙年间,杨土司将所属地域编制为相当于旗制的老噢什尕。后正式划为老噢什旗,亦称拉卜什旗。共辖34族,其中14族属今洮砚乡所辖,1族属藏巴哇乡所辖,3族属柏林乡所辖。另有10族属今临潭县石门乡,2族属陈旗乡,2族属龙元乡,2族属扁都乡辖地。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