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卓东部农电提灌工程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唯一号: 290934020230000346
专题名称: 临卓东部农电提灌工程
文件路径: 2909/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1/001
起始页: 0645.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临、卓东部农电提灌工程,是一项为解决临、卓两县沿洮河两岸6个贫困乡的农田灌溉。农付产品加工等具有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温饱工程。该工程效益区为临潭县陈旗、石门、羊沙3乡,卓尼县洮砚。柏林、藏巴哇3乡。共居住藏、汉、回等各族群众3.5万人,占两县总人口的18.4%。区内由于洮河多年的冲刷、淤积,形成了大小不等的川台阶地约1.5万亩,荒坡面积达20万亩。区内气候温暖而干旱,年降雨量虽为518毫米,而年蒸发量高达1487毫米.年平均气温为5一7C。是临、卓两县的主要产粮区之一。临潭县人民政府为解决这一地区的干旱问题,曾多次修建了灌溉渠道、人畜力水车、水轮泵站、柴油机提灌站等水利工程,但由于所处地理位置条件的影响,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河沟水源枯竭,自流灌溉得不到保证。 临潭县陈旗、王旗、石门、王家坟4沟和卓尼县哇儿沟、新堡沟每年均发生洪水、泥石流严重灾害,粮食单产一直徘徊在100一150公斤之间,群众温饱得不到解决。六十年代末期至七十年代中期,6乡群众每年平均消费国家回销粮500多万公斤。区内年人均产值不足200元,粮食加工依旧靠古老的水磨,文化娱乐生活更是单调贫乏,是临、卓两个贫困县的特困地区。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潭县
相关地名
王旗
相关地名
石门
相关地名
王家坟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