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潭县城关镇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地理名称: 临潭县城关镇
唯一号: 290933020230000004
地名简称: 旧城
文件路径: 2909/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1/001
起始页: 0228.pdf
层级分类: 乡(镇、街道)
经纬度: 东径103°22',北纬34°42,

参考方位

县境西部。

介绍

临潭县城关镇俗称旧城,位于县境西部,是临潭县府所在地。座落于西凤山下,四周群山环抱,地势平坦,岷(县)合(作)公路穿镇而过,距自治州首府合作78公里。地理座标东径103°22',北纬34°42,,海拔2800多米,属高原气候,年平均气温3.2°C,年降水量499.7毫米。城区面积1.44平方公里,街道总长7.5公里。 临潭县城关镇古为甘南名邑,远在秦汉,已置洮阳城。晋时,吐谷浑在其处筑旧洮城。北周为美相县治,保定元年(561年)贺兰祥收复洗阳置沈州。隋、唐、宋、金几朝,均为洮州、临洮郡、临洮城、临洮镇等治所驻地。明清两代置旧洮堡。旧洮堡设南、西2门,周2里,高2丈,长580丈。县城历为藏汉交通孔道,茶马互市商埠。 民国时,今城关镇为县属旧城镇,划为10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设临潭旧城区,1951年改为旧城市。1953年县治迁驻今县城,1956年改称城关镇。1958年改镇为公社,1962年复名城关镇。1972年又改公社,1981年再次更名城关镇沿用至今。 临潭县城关镇是回族聚居区,经商者众,且与外地联系甚广。东至豫、陕西抵青藏,南达川、康,北及蒙古、京、津,历来为西北商业重镇。共和国建立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县城的繁荣。城区建有清真食品厂、粮油加工厂、服装加工厂、皮革厂、地毯厂、翻砂厂、蜂窝煤厂、机修厂、冷库等,生产机械配件、日用小五金、建材、铜锅、铝器、罐头、地毯、皮鞋、蜂窝煤等产品。设有民贸、食品、粮油、农副、医药、煤炭、石油等8家公司,全民所有制商业机构42个,集体所有制商业机构37家,个体有证商业82家。有经营各类商品的门市部134处,集体、个体商店遍布城区。饮食服务业有国营旅社、县招待所、照相、理发、饭馆等,仅小吃店就达50余家。有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广播电视台、工会俱乐部、农民文化宫及公共体育场等文化设施及中、小学、幼儿园8所,1990年在校学生6488人,在园幼儿57人。有县第一人民医院、中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计划生育指导站、兽医站等单位及集体、个体医疗所6处。 由于县城所处位置,古已称为藏汉交通门户,有古道通往各地。共和国建立后,经40年的建设,公路四通八达,北通自治州首府合作、省会兰州,东抵陇海铁路线的陇西,南达巴蜀,以西远至青藏,内通县境各乡,日有客运班车过往或起迄于县城。邮电部门开展了国际、国内及港、澳函件、包裹、电报、国内国际长途电话、长途会议电话等服务业务,并开通12路载波机,形成电信网络。洮州古城已成为一座欣欣向荣的新兴城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