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木样•尕藏图丹旺秀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唯一号: 290930020230001171
人物姓名: 嘉木样•尕藏图丹旺秀
文件路径: 2909/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1072.pdf
性别:
出生年: 1856
卒年: 1916
籍贯: 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

传略

嘉木样•尕藏图丹旺秀(1856〜1916)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拉隆地方人。拉卜楞寺第四世嘉木样活佛。1859年由拉卜楞寺德哇仓和霍尔藏仓初步寻找选定,后经拉卜楞寺派员到西藏,在驻藏大臣的主持下,通过金瓶掣签,正式选定为三世嘉木样的转世灵童。次年迎至拉卜楞寺坐床,时年5岁。由拉仁巴旦增嘉措为授业师,并从德哇仓授皈依颂等传承。7岁时,由喜饶嘉措授沙弥戒,赐法名为“尕藏图丹旺秀”,11岁入闻思学院习经。20岁前往西藏入哲蚌寺郭莽学院深造。1878年返抵拉卜楞寺。24岁创建喜金刚学院,28岁时任拉卜楞寺堪布,同时兼任塔尔寺法台。43岁赴五台山、北京、天津、蒙古等地朝游,次年返寺。47岁时赴西康甘孜、理塘、昌都、德格及青海果洛等地游历传法,历时3年。54岁时再次赴藏,并前往后藏游览了萨迦、杂惹、定日、岗底斯山及羊卓湖等名胜,历时4年返回拉卜楞寺。 嘉木样•尕藏图丹旺秀第一次赴藏返寺后,针对拉卜楞寺权力分散、内外矛盾不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大整顿:改新拉章宫组织,建立了拉章仲贾措兑(嘉木样座前茶会),并制定章程,亲理一切政教事务,使拉章仲贾措兑逐步扩大成为处理所有属寺、部落和整个教区的政、教、军事的最高权力机构。还在拉章仲贾措兑组织内增设了地位稍低于襄佐的随侍长葛加堪布,成为大师的高级参谋。扩大了由亲信担任卫士的卫队组织,这些卫士数年后,多被派往属寺或部落任“更察布”,有的还成为拉章仲贾措兑的官员。1894年设立了摄政。对寺院的一些陈规旧习,大师也进行了改革。主要有:建立了宗喀巴圆寂灯会;健全背经考试制度;规定般若部毕业之后,学僧仍可继续学习天文、医药、文学等;加强了印经院制度,提高了印经质量;建立了 “郎决”制度,八个假期,并规定假期内僧员率员巡视是否有闲人、妇女入寺制度;建立了 “郎洪”制度,僧人十余户,设“郎洪”一人,负责检査治安、卫生等工作的;建立了每年三、四、五、六、八、九月份各郊游一次的“香浪”制度;重申僧人不能赌博、不搞非宗教玩耍、不打架、不做牙行、不买卖牛羊、不穿俗人衣服和不持武器等教规。 嘉木样•尕藏图丹旺秀喜交际,好旅游,政治上也很活跃。他与钦差西宁大臣、陕甘总督及马麒(宁海镇守使)等官员常有来往,并相互帮助排解地方争端。1898年赴内地时,朝游雍和宫后晋见了光绪皇帝,被敕封为“广济禅师”。后来在四川康区游历传法的3年中,与当地僧俗首领普遍建立了关系。第二次赴藏时,正值驻藏大臣联豫实施违反藏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新政”,引起西藏地方政府与清王朝的矛盾,大师抵拉萨后,为此做了大量的调解工作。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消息传到西藏后,大师由西藏返回拉卜楞寺,途中在青海西宁、塔尔寺等地一方面接受了清遗臣陕甘总督、钦差西宁大臣和马麒派员的会见要求,一方面派人到兰州与新政府接洽。1914年7月又派人进京向国民政府致意。同年10月应邀亲赴兰州,接受了国民政府的封文、赏银等。翌年袁世凯颁银印,封尕藏图旦旺秀为“广济静觉妙严禅师嘉木样沙特巴呼图克图”。这些活动一方面提高了拉卜楞寺的地位,同时也增加了嘉木样•尕藏图丹旺秀的威望。 大师足迹遍及前后藏、西康、青海、山西、北京、蒙古及甘肃各地,因广施布施,讲经传法,大搞佛事活动,加之广泛的社交往来,因此声誉日著,不少寺院纷纷归属。1887年卓尼、临潭境内的董乃洪钦贡寺、格泊浪寺、道格贡寺、格瑞贡寺、曲巴静修寺、奥泊贡寺、兰寺、奥寺、索勒贡寺、念巴贡巴寺等主动归属尕藏图旦旺秀统领。1899年北京一汉僧将其在五台山所建一座格鲁派寺献出,不少僧俗还将自己的属民、土地、森林、牛羊也献给大师。除此之外,他还修建了不少寺院。1879年创建喜金刚学院,在该院一侧修建了“孜木尔”护法殿;在曼达拉山顶、九甲林建静修寺各一座;在嗒哇村建释迦牟尼佛殿;在卓尼建禅定寺经堂,在科才、欧拉、四川等地也修建了许多寺。至1909年,拉卜楞寺属寺已达100多座,遍布甘、青、川、晋、新、蒙等地。 嘉木样•尕藏图丹旺秀先后在拉卜楞修建了闹日增颇章宫、扎西热丹宫,在四川理塘修建行宫,在扎西格泊静修寺建有禅室,并在拉章宫建有新的寝宫。爱好音乐,在朝游各地时带回一些乐谱,亲临指导寺院乐队演奏,使寺院乐队发展很快。 嘉木样•尕藏图丹旺秀善写作,留世著作有《尊者罗桑图丹久美坚措传》、《尊者嘉饶喜措传》、《桑钦却吉尼玛传承》、《瑜伽虚空修习法》等部。 公元1916年2月23日圆寂,享年61岁,僧俗建有骨灰灵塔,以示敬仰。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夏河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夏河县志》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历史进程。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夏河县的事情应办得好一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这一届政府,决心将夏河县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出版《夏河县志》,就是我们这种决心的一个前奏,让全县人民、干部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县情,向外界更好地宣传夏河。了解历史,把握现实,热爱夏河,建设夏河。历史上夏河县曾对周边地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今天,她应发展得更加美丽、更加文明,成为甘南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使她的光芒射向更远的地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