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世萨木察仓•久美南卡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唯一号: 290930020230000939
人物姓名: 第二世萨木察仓•久美南卡
文件路径: 2909/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2/001
起始页: 1078.pdf
性别:
出生年: 1768
卒年: 1821
籍贯: 青海蒙古完门扎萨克部噶尔钦塘
民族: 藏族

传略

第二世萨木察仓•久美南卡 (1768〜1821年),藏族,青海蒙古完门扎萨克部噶尔钦塘人,被第二世嘉木样•贡曲乎久美昂吾认定为第一世萨木察仓•俄昂南卡桑的转世灵童迎入萨木察寺坐床。翌年因其久病不愈,始转入拉卜楞寺院生活习经。1789年在嘉木样座下受比丘戒。不久出任玛曲卓格尼玛察干外香寺法台,兼护欧拉年图寺,以及阿坝郭莽寺、若尔盖科尔洛寺堪布。1798年,根据清朝廷谕旨,经拉卜楞寺院提名和其恩师推荐,赴北京任雍和宫住持和辅印喇嘛。时遇战乱,由其主持禳灾御难的“烧施”仪轨,深得嘉庆皇帝的欢心,敕授“呼图克图”封号,自此,历辈萨木察仓活佛奉召驻京。1809年他在拉卜楞寺建狮子吼佛殿及高达12米的主供狮子吼镏金铜像,耗银数万两,嘉庆皇帝颁赐汉、藏、满、蒙四种文字的匾额,汉文御笔亲书“寿安寺”。他一生为加深民族间的了解、增进拉卜楞寺院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起了积极的作用。他逝世后,道光皇帝极为悲痛。1926年8月,在翻译桑木旦等人的陪同下,途经东乡、临夏、沿大夏河进、入甘南藏区,跋山涉水,晓行夜宿,克服高原反应和生活不适等困难,一路察访了岔岗寺、白石崖寺、多合寺、阿木去乎寺、西仓寺,最后经过十几天的马背颠簸,渡过玛曲黄河到达参智合寺。数日后到达第五世嘉木样和其父黄位中避难的欧拉草地,受到藏族僧俗盛大而热烈的欢迎。之后,在他的建议和帮助下,黄位中在欧拉扎西滩,召集方圆二百公里内的二百三十多名部落头人参加的会议,正式成立“甘青藏民大同盟”,会上讨论通过了他起草的“大同盟”宣言,推选黄位中为盟主。号召大家“团结起来,自求生存”。宣侠父甘南藏区之行,历时50多天,最后于同年十月归兰。归兰后立即向刘郁芬汇报了甘南之行所了解的情况,要求刘郁芬责令马麒迅速撤离拉卜楞藏区。刘郁芬因马麒势力,迟迟无果。为此,他连夜修改《甘边藏民泣诉国人书》,巧妙地卷在国民党省党部向外送发的材料中,寄往全国各地,同时黄正清等代表团成员借兰州东校场民族间的了解、增进拉卜楞寺院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起了积极的作用。他逝世后,道光皇帝极为悲痛。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

相关专题

法台
职位